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一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一 (15)

1. 鰻(音鰻)鱺(音黎)魚

味甘,有毒。主五痔,瘡瘻,殺諸蟲。

陶隱居云:能緣樹食藤花,形似鱔,取作食之。炙以熏諸木竹,闢蛀蟲。膏,療諸瘻瘡。又有鰍(音秋),亦相似而短也。唐本注云:此膏,又療耳中有蟲痛者。鯢魚,有四腳能緣樹。陶云鰻鱺,便是謬證也。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殺諸蟲毒,乾末空腹食之,三、五度瘥。又,熏下部痔,蟲盡死。

患諸瘡瘻及癧瘍風,長食之甚驗。腰腎間濕風痹,常如水洗者,可取五味、米煮,空腹食之,甚補益。濕腳氣人服之良。又,諸草石藥毒,食之,諸毒不能為害。五色者,其功最勝。兼女人帶下百病,一切風,五色者出歙州。頭似蝮蛇,背有五色紋者是也。陳士良云:鰻鱺魚,寒。

陳藏器云:鰍魚,短小,常在泥中。主狗及牛瘦,取一、二枚以竹筒從口及鼻生灌之,立肥也。日華子云:海鰻,平,有毒。治皮膚惡瘡疥,疳䘌,痔瘻。又名慈鰻、猧狗魚。又云鰻魚,平,微毒。治勞補不足,殺傳屍疰氣,殺蟲毒,惡瘡,暖腰膝,起陽,療婦人產戶瘡蟲癢。

圖經曰:鰻(音鰻)鱺(音黎)魚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,今在處有之。似鱔而腹大,青黃色。云是蛟蜃之類,善攻碕岸,使輒頹陁,近江河居人酷畏之。此魚雖有毒,而能補五臟虛損,久病罷瘵,人可和五味,以米煮食之。患諸瘡痔漏及有風者長食。歙州出一種,背有五色紋,其功最勝。出海中者名海鰻,相類而大,功用亦同。海人又名慈鰻,又名猧狗魚。

食療云:殺蟲毒,乾燒炙之令香。食之,三、五度即瘥。長服尤良。又,壓諸草石藥毒,不能損傷人。又,五色者,其功最勝也。又,療婦人帶下百病,一切風瘙如蟲行。其江海中難得五色者,出歙州溪澤潭中,頭似蝮蛇,背有五色紋者是也。又,燒之熏氈中,斷蛀蟲。置其骨於箱衣中,斷白魚、諸蟲咬衣服。

又,燒之熏舍屋,免竹木生蛀蚛。聖惠方:治諸蟲心痛,多吐,四肢不和,冷氣上攻,心腹滿悶。用鰻鱺魚淡炙令熟,令患人三、五度食之。又方:治蚊蟲。以鰻鱺魚乾者,於室燒之,即蚊子化為水矣。又方: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。以魚二斤,治如食法,切作段子入鐺內,以酒二盞煮,入鹽、醋中食之。

外臺秘要:必效,治㾓心痛。取鰻鱺魚淡炙令熟,與患人食之,一、二枚永瘥,飽食彌佳。經驗方:治惡瘡。用蛇魚骨杵末,入諸色膏藥中相和合,敷上,紙花子貼之。食醫心鏡:主五痔瘻瘡。殺蟲方:鰻鱺魚一頭,治如食法,切作片,炙,著椒、鹽、醬調和食之。集驗方:治頸項及面上白駁浸淫漸長,有似癬,但無瘡,可治。

鰻鱺魚脂敷之,先拭剝上,刮使燥痛,後以魚脂敷之,一度便愈,甚者不過三度。稽神錄:有人多得勞疾,相因染死者數人。取病者於棺中釘之,棄於水,永絕傳染之病,流之於江。金山有人異之,引岸開視之,見一女子,猶活。因取置漁舍,多得鰻鱺魚食之,病愈。遂為漁人之妻。

白話文:

鰻鱺魚味甘,但有毒性。主治五種痔瘡、瘡瘍和瘻管,以及殺滅各種蟲害。

陶弘景說:鰻鱺魚能攀附樹木食用藤花,形狀像鱔魚,可以食用。炙烤後用來熏木竹,可以驅除蛀蟲。鰻鱺魚的膏可以治療各種瘻瘡。鰍魚也和鰻鱺魚相似,只是體型較短小。唐代的註解說:鰻鱺魚膏還能治療耳中有蟲引起的疼痛。鯢魚有四隻腳,能攀附樹木,陶弘景將其誤認為鰻鱺魚是錯誤的。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孟詵所說:鰻鱺魚能殺滅蟲毒,將其曬乾磨成粉末,空腹服用,三到五次即可痊癒。此外,用鰻鱺魚熏治下體痔瘡,蟲子都會死亡。

患有瘡瘍、瘻管和癧瘍風的人,長期食用鰻鱺魚效果顯著。腰腎部位因濕風引起的痹症,感覺像用水洗過一樣的人,可以用五味和米一起煮鰻鱺魚,空腹食用,有很好的滋補作用。濕腳氣患者服用也很有效。此外,如果誤食了草藥或礦物藥物中毒,食用鰻鱺魚可以解毒。其中,五彩鰻鱺魚的功效最佳,五彩鰻鱺魚產於歙州,其頭部像蝮蛇,背部有五彩紋路。陳士良說:鰻鱺魚性寒。

陳藏器說:鰍魚體型短小,常生活在泥土中。可以治療犬、牛消瘦,取一到兩條鰍魚,用竹筒從嘴和鼻孔灌入,就能讓牠們迅速長胖。日華子說:海鰻性平,有毒性。可以治療皮膚惡瘡、疥癬、疳疾和痔瘻。海鰻又名慈鰻、猧狗魚。另有記載說鰻魚性平,微毒,可以治療勞損、不足,殺滅傳屍疰氣、蟲毒,治療惡瘡,溫暖腰膝,壯陽,治療婦女產後陰部瘡瘍和瘙癢。

圖經記載:鰻鱺魚,《本經》未記載其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。形似鱔魚但腹部較大,青黃色。據說它是蛟蜃之類,善於破壞河岸,使岸堤崩塌,因此近江河居住的人們非常害怕它。雖然鰻鱺魚有毒,但它能補益五臟虛損,治療久病體虛,人們可以將其與五味調和,加米煮食。患有瘡、痔、漏及風症的人長期食用。歙州產一種背部有五彩紋路的鰻鱺魚,功效最佳。海中產的海鰻與之相似,但體型較大,功效也相同。海人又稱其為慈鰻或猧狗魚。

食療記載:鰻鱺魚可以殺滅蟲毒,曬乾後炙烤至香,食用,三到五次就能痊癒,長期服用效果更好。它還可以解各種草藥和礦物藥物中毒,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五彩鰻鱺魚功效最佳,能治療婦女帶下百病和各種風瘙症(像蟲子爬一樣的瘙癢)。江海中難得五彩鰻鱺魚,歙州溪澤潭中所產,頭部像蝮蛇,背部有五彩紋路。炙烤後熏氈子,可以防止蛀蟲。將鰻鱺魚骨放進箱子或衣櫃裡,可以防止白魚和蟲子咬壞衣物。炙烤後熏屋舍,可以防止竹木生蟲。
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蟲害引起的胸痛、嘔吐、四肢不協調、寒氣上攻、心腹脹滿等症狀,可以用鰻鱺魚淡炙至熟,讓患者服用,三到五次即可。另有方劑:治療蚊蟲,可以用曬乾的鰻鱺魚在室內燃燒,蚊子就會變成水。另有方劑:治療骨蒸勞瘦和腸風下蟲,用鰻鱺魚二斤,按照食用方法處理,切成段放入鍋中,加兩盞酒煮,再加入鹽、醋食用。
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心痛,效果很好,取鰻鱺魚淡炙至熟,讓患者食用,一到兩條即可痊癒,吃飽更好。

經驗方:治療惡瘡,用鰻鱺魚骨研磨成粉,加入各種膏藥混合,敷於患處,再貼上紙花子。

《食醫心鏡》記載:主治五種痔瘡和瘻瘡。

殺蟲方:用一條鰻鱺魚,按照食用方法處理,切成片,炙烤,再用胡椒、鹽、醬調味後食用。

《集驗方》記載:治療頸項和面部白斑,逐漸擴大,類似癬,但沒有瘡瘍,可以用鰻鱺魚脂敷治,先擦拭患處,刮至乾燥疼痛,然後敷上鰻鱺魚脂,一次即可痊癒,嚴重者最多三次即可。

《稽神錄》記載:有人因勞累過度患病,導致多人相繼死亡。有人將死者釘在棺材裡,拋入水中,以防止疾病傳染。金山有人發現此事感到奇怪,將其打撈上岸,發現是一位女子,仍然活著。於是將其帶到漁舍,給她吃很多鰻鱺魚,病就好了,後來她就成了漁夫的妻子。

《衍義》記載:鰻鱺魚生剖曬乾,取少許,用火微炙,待油脂滲出,塗抹在患處,用手指擦拭,顏色就會立即改變。如此反覆五到七次即可痊癒,並需先輕輕擦拭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