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一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一 (13)

1. 蠶退

主血風病,益婦人。一名馬鳴退。近世醫家多用蠶退紙,而東方:諸醫用蠶欲老眠起所蛻皮,雖二者之用各殊,然東人所用者為正。用之當微炒,和諸藥可作丸、散服。(新定)

集驗方:治纏喉風及喉痹,牙宣,牙癰,口瘡並小走馬疳。蠶退紙不計多少,燒成灰存性,上煉蜜和,丸如雞頭大。含化咽津。牙宣,牙癰,揩齦上。口瘡,干敷患處。小兒走馬疳,入麝香少許,貼患處佳。百一方:凡狂發欲走,或自高貴稱神,皆應備。諸火灸,乃得永瘥耳。若或悲泣呻吟者,此為邪祟。以蠶紙作灰,酒水任下,瘥。療風癲也。

衍義曰:蠶退,治婦人血風,此則眠起時所蛻皮是也。其蠶退紙,謂之蠶連,亦燒灰用之,治婦人血露。

白話文:

蠶退主治血風病,對婦女也有益處。它也叫馬鳴退。現代醫生多用蠶退紙,但東方一些醫生則用蠶將要老化、準備吐絲結繭時蛻下的皮。雖然兩種使用方法不同,但東方醫生所用的蠶蛻才是正統的用法。使用蠶蛻時,應該稍微炒一下,再和其他藥物一起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。

治療纏喉風、喉嚨阻塞、牙齦腫痛、牙齦膿腫、口腔潰瘍和小兒口角炎(走馬疳):將蠶退紙燒成灰,加入煉好的蜂蜜,製成雞頭大小的藥丸,含服並嚥下唾液。牙齦腫痛、牙齦膿腫則塗抹在牙齦上;口腔潰瘍則將藥粉敷在患處;治療小兒口角炎則加入少許麝香,敷在患處效果更好。治療狂躁症:患者若突然發狂想逃跑,或自稱身份高貴、是神仙,都應該準備蠶退紙。用火灸患處,就能痊癒。如果患者哭泣呻吟,則可能是邪祟作怪,用蠶退紙燒成灰,用水或酒送服即可痊癒,也能治療癲癇。

蠶蛻治療婦女血風病,指的是蠶準備吐絲結繭時蛻下的皮。蠶退紙,也稱蠶連,也是燒成灰後使用,可以治療婦女的血崩。

2. 緣桑螺

主人患脫肛。燒末,和豬膏敷之,脫肛立縮。此螺全似蝸牛黃,小雨後好緣桑葉。

範汪脫肛。綠桑樹螺燒之,以豬脂和,敷之立縮,亦可末敷之。

白話文:

患有脫肛的病人,將桑螺燒成粉末,再和豬油混合敷在患處,脫肛症狀就能立刻縮回。這種桑螺的外形和蝸牛差不多,顏色呈黃色,小雨過後在桑樹葉上容易找到。

範汪也患有脫肛,他將採集到的綠桑樹上的螺燒成灰,和豬油混合敷上,脫肛也立刻縮回,也可以直接將螺灰敷在患處。

3. 白殭蠶

味鹹、辛,平,無毒。主小兒驚癇夜啼,去三蟲,滅黑䵟,令人面色好,男子陰瘍(音亦)病,女子崩中赤白,產後余痛,滅諸瘡瘢痕。生穎川平澤。四月取自死者,勿令中濕,濕有毒,不可用。

陶隱居云:人家養蠶時,有合箔皆僵者,即暴燥都不壞。今見小白色,似有鹽度者為好。末以塗馬齒,即不能食草,以桑葉拭去乃還食,此明蠶即馬類也。唐本注云:《別錄》云,末之,封疔腫,根當自出,極效。此白僵死蠶,皆白色,陶云似有鹽度,此誤矣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用僵死白色者,再生一生俱用,今所在有之。

藥性論云:白殭蠶,惡桑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茯神、萆薢,有小毒。治口噤發汗,主婦人崩中,下血不止。與衣中白魚、鷹屎白等分,治瘡滅瘢。日華子云:殭蠶,治中風失音,並一切風疾,小兒客忤,男子陰癢痛,女子帶下。入藥除綿絲並子盡,勻炒用。又云:蠶蛹子,食,治風及勞瘦。

又研,敷蠶瘑,惡瘡等。

圖經曰:白殭蠶,生穎川平澤,今所在養蠶處皆有之。用自僵死白色而條直者為佳。四月取,勿令中濕,濕則有毒,不可用。用時仍去綿絲及子,炒過。今醫家用治中風急喉痹欲死者,搗篩細末,生薑自然汁調灌之,下喉立愈。又合衣魚、鷹屎白等分為末,面膏和塗瘡瘢疵,便滅。

雷公云:凡使,先須以糯米泔浸一日,待蠶桑涎出如蝸牛涎浮於水面上,然後漉出,微火焙乾,以布淨拭蠶上黃肉毛並黑口甲了,單搗篩如粉用也。外臺秘要:治瘰癧。白殭蠶為散,水服五分匕。日三,十日瘥。千金方:治大風半身不遂。蠶沙兩碩,熟蒸,作直袋三隻,各受七斗,熱盛一袋著患處,如冷即取余袋一依前法數數換,一日不禁,瘥。又,須羊肚釀粳米、蔥白、薑、豉、椒等爛煮熱吃,日食一枚,十日即止。

肘後方:治背瘡彌驗。以針挑四畔,白殭蠶為散,水和敷之,即拔出根。經驗後方:下奶藥:白殭蠶末兩錢,酒調下,少頃,以脂麻茶一錢熱投之,梳頭數十遍,奶汁如泉。斗門方治卒頭痛。白殭蠶碾為末去絲。以熟水下二錢匕,立瘥。博濟方:治喉閉。如聖散子:白殭蠶、天南星刮皮等分,並生為末。

每服一字,以生薑汁下,如咽喉大段開不得,即以小竹筒子擘口灌之,涎出後,用大姜一塊,略炙過,含之。小可,只敷唇上,立瘥。勝金方:治風痰。白殭蠶七個,直者細研。以薑汁一茶腳,溫水調灌之。又方:治風痔忽生,痔頭腫痛,又忽自消,發歇不定者是也。白殭蠶二兩,洗銼,令微黃為末,烏梅肉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
每服姜蜜湯下五丸,空心服之。楊氏產乳:療野火丹,從背上兩脅起。用殭蠶二七枚,和慎火草搗塗之。聖惠方:治風遍身癮疹,疼痛成瘡。用白殭蠶焙令黃色,細研為末。用酒服之,立瘥。又方:主偏、正頭疼並夾腦風,連兩太陽穴疼痛。以白殭蠶細研為末,用蔥茶調服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白殭蠶,味道鹹、辛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小兒驚風癲癇、夜間啼哭,能驅除體內寄生蟲,消除臉上的黑斑,使人面色好看。也能治療男子陰部潰瘍疾病,以及女子月經崩漏、赤白帶下,產後腹部疼痛,還能消除各種瘡疤痕跡。它生長在穎川平坦的沼澤地。一般在四月採集自然死亡的蠶,不要讓它受潮,受潮會產生毒性,不能使用。

陶弘景說:人們養蠶時,如果有一批蠶全部僵硬不動,把它曬乾就不會腐壞。現在看到表面呈小白色的,好像帶有鹽分的為好。把這種蠶磨成粉塗在馬牙齒上,馬就不能吃草了,用桑葉擦去粉末,馬才能恢復進食,這說明蠶和馬屬於同一類。唐代的注釋說:《別錄》記載,將白殭蠶磨成粉,敷在疔瘡上,疔瘡的根就會自己冒出來,效果非常好。這種白僵死的蠶,都是白色的,陶弘景說它像帶有鹽分,這是錯的。臣子禹錫等人根據蜀本《圖經》記載,用僵死白色蠶的,再生和一生都可以使用,現在各地都有這種蠶。

《藥性論》記載:白殭蠶,忌與桑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茯神、萆薢同用,稍有毒性。能治療口噤發汗,主要治療婦女月經崩漏,出血不止。與衣服中的白魚、鷹屎白等量混合,可以治療瘡瘍,消除疤痕。《日華子》說:殭蠶,能治療中風失語,以及各種風病,小兒受驚,男子陰部搔癢疼痛,女子白帶。入藥時,要去除蠶絲和蠶子,均勻炒過後使用。又說:蠶蛹子,可以食用,能治療風病和勞損消瘦。

還可以磨成粉,敷在蠶瘑(一種皮膚病),惡瘡等處。

《圖經》說:白殭蠶,生長在穎川平坦的沼澤地,現在凡是養蠶的地方都有。要用自然僵死、白色且形狀條直的為佳。在四月採集,不要讓它受潮,受潮就會有毒,不能使用。使用時,仍要去除蠶絲和蠶子,炒過後使用。現在醫生用它來治療中風、咽喉腫痛,快要死的人,搗碎篩成細末,用生薑汁調和後灌服,吞下後馬上就好。也可以和衣魚、鷹屎白等量磨成粉,與面膏混合塗在瘡疤上,就能消除。

雷公說:凡是使用白殭蠶,必須先用糯米淘米水浸泡一天,等到蠶身上的黏液像蝸牛的涎液一樣浮在水面上,然後撈出,用小火烘乾,用乾淨的布擦拭蠶身上的黃肉毛和黑色的口甲,再單獨搗碎篩成粉末使用。《外臺秘要》:治療瘰癧(淋巴結核)。用白殭蠶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五分匕(古代量具),每天三次,十天就好。《千金方》:治療大風病(麻風病)導致的半身不遂。用蠶沙兩碩(量詞,古代約等於二石),蒸熟,做成三個布袋,每個裝七斗,把熱的布袋敷在患處,冷了就換上另一個布袋,這樣反覆更換,一天就可以見效。另外,還要用羊肚裝滿粳米、蔥白、生薑、豆豉、花椒等煮爛,趁熱吃,每天吃一個,十天就可以停止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背部的瘡瘍,效果很好。用針挑開瘡的四周,把白殭蠶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敷在瘡上,就能拔出瘡根。《經驗後方》:下奶藥:用白殭蠶末二錢,用酒調服,過一會兒,再用芝麻茶一錢,趁熱沖服,然後梳頭幾十遍,奶水就會像泉水一樣湧出。《斗門方》治療突然發作的頭痛。把白殭蠶磨成粉,去掉絲,用溫開水送服二錢匕(古代量具),馬上就好。《博濟方》:治療咽喉腫痛。如聖散子:用白殭蠶、天南星(刮去外皮)等量,都生用磨成粉末。

每次服用一字(古代量具),用生薑汁送服,如果咽喉腫痛得厲害,無法張開,就用小竹筒掰開口子灌入藥粉,待口涎流出後,用一塊大薑稍微烤一下,含在嘴裡。症狀輕微的,只要敷在嘴唇上,馬上就好。《勝金方》:治療風痰。用七個白殭蠶,要用直的,仔細磨成粉末,用薑汁一茶腳(古代量具),用溫水調和灌服。又有一個方子:治療風痔突然發作,痔瘡頭腫痛,又會自己消失,反覆發作的。用白殭蠶二兩,洗淨切碎,稍微炒黃後磨成粉末,用烏梅肉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

每次用薑蜜湯送服五丸,空腹服用。楊氏產乳:治療野火丹(一種皮膚病),從背部兩脅長起。用殭蠶二七枚,和慎火草搗爛塗抹。《聖惠方》:治療風邪引起的全身癮疹(皮膚病),疼痛化膿。用白殭蠶烤到黃色,仔細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馬上就好。又有一個方子:主要治療偏頭痛、正頭痛以及夾腦風,連著兩側太陽穴疼痛。用白殭蠶仔細磨成粉末,用蔥茶調和服用一方寸匕(古代量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