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4)

1. 雲母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身皮死肌、中風寒熱,如在車、船上,除邪氣,安五臟,益子精,明目,下氣,堅肌,續絕,補中,療五勞七傷,虛損少氣,止痢。久服輕身延年,悅澤不老,耐寒暑,志高神仙。一名云珠,色多赤;一名雲華,五色具;一名雲英,色多青;一名雲液,色多白;一名云砂,色青黃;一名磷石,色正白。生泰山山谷、齊、廬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間。

二月採。(澤瀉為之使,畏鮀甲及流水。)

陶隱居云:按《仙經》雲母乃有八種:向日視之,色青白多黑者,名雲母;色黃白多青,名雲英;色青黃多赤,名云珠;如冰露,乍黃、乍白,名云砂;黃白皛皛,名雲液;皎然純白明澈,名磷石。此六種並好服,而各有時月。其黯黯純黑、有紋斑斑如鐵者,名云膽:色雜黑而強肥者,名地涿。

此二種並不可服。煉之有法,唯宜精細;不爾,入腹大害人。今虛勞家丸散用之,並只搗篩,殊為未允。琅邪在彭城東北,青州亦有。今江東唯用廬山者為勝,以砂土養之,歲月生長。今煉之用礬石則柔爛,亦便是相畏之效。百草上露,乃勝東流水,亦用五月茅屋溜水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雲母粉,君,惡徐長卿,忌羊血。

粉有六等,白色者上,有小毒,主下痢腸癖,補腎冷。楊損之云:青、赤、白、黃、紫者,並堪服餌,唯黑者不任用,害人。日華子云:凡有數種,通透輕薄者,為上也。

圖經曰:雲母,生泰山山谷、齊廬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間,今兗州雲夢山及江州、濠州、杭越間亦有之。生土石間,作片成層可折,明滑光白者為上。江南生者多青黑色,不堪入藥。二月採其片,絕有大而瑩潔者,今人或以飾燈籠,亦古屏扇之遺事也。

謹按方書用雲母,皆以白澤者為貴;唯中山衛叔卿單服法,雲母五色具者,蓋《本經》所謂一名雲華者是,一物中而種類有別耳,葛洪《抱朴子·內篇》云:雲母有五種,而人不能別也,當舉以向日看其色,詳占視之,乃可知正爾,於陰地視之,不見其雜色也。

五色並具而多青者,名雲英,宜以春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赤者,名云珠,宜以夏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白者,名雲液,宜以秋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黑者,名雲母,宜以冬服之;但有青黃二色者,名云砂,宜以季夏服之;皛皛純白者,名磷石,四時可服也。然則,醫方所用正白者,乃磷石一種耳。

古之服五云之法甚多,陶隱居所撰《太清諸石藥變化方》言之備矣。今道書中有之,然修煉節度,恐非文字可詳,誠不可輕餌也。又西南天竺等國出一種石,謂之火齊,亦云母之類也,色如紫金,離析之,如蟬翼,積之乃如紗谷重沓。又云琉璃類也,亦堪入藥。

雷公云:凡使,色黃黑者,厚而頑,赤色者,經婦人手把者,並不中用。須要光瑩如冰色者為上。凡修事一斤,先用小地膽草、紫背天葵、生甘草、地黃汁各一鎰,乾者細銼,濕者取汁了,於瓷鍋中安雲母並諸藥了,下天池水三鎰,著火煮七日夜,水火勿令失度,其雲母自然成碧玉漿在鍋底,卻以天池水猛投其中,將物攪之,浮如蝸涎者即去之。

白話文:

雲母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皮膚肌肉壞死、中風引起的寒熱症狀,可以消除乘坐車船時的不適、驅除邪氣、安定五臟、增強精子活力、使眼睛明亮、調理氣機下行、使肌肉堅實、接續斷裂的筋骨、補益中焦、治療五勞七傷、虛弱虧損引起的少氣、止瀉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、延年益壽、容顏光澤不衰老、耐寒暑,並且能使人意志高尚、如同神仙。

它又名雲珠,顏色多為紅色;又名雲華,五種顏色都有;又名雲英,顏色多為青色;又名雲液,顏色多為白色;又名雲砂,顏色為青黃色;又名磷石,顏色純白。雲母生長在泰山的山谷、齊地、廬山以及琅邪山北部的山石間。

二月採集。(澤瀉是它的輔助藥,畏懼鮀甲和流水。)

陶弘景說,《仙經》記載雲母有八種:對著太陽看,顏色青白且帶有較多黑色的,叫做雲母;顏色黃白且帶有較多青色的,叫做雲英;顏色青黃且帶有較多紅色的,叫做雲珠;像冰露一樣,時黃時白的,叫做雲砂;黃白光亮,叫做雲液;潔白純淨透明的,叫做磷石。這六種都可以服用,但是各有適宜的時令。顏色暗淡純黑、有像鐵一樣紋路的,叫做雲膽;顏色雜黑且厚實的,叫做地涿。

這兩種都不能服用。煉製雲母有一定的方法,必須精細,否則吃下肚子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。現在虛勞病患者把雲母用於丸散劑中,只經過搗碎篩分,這是很不恰當的。琅邪在彭城東北,青州也有產。現在江南地區只認為廬山產的雲母最好,用砂土養護它,隨著時間推移會生長。現在煉製雲母用礬石,雲母會變得柔軟腐爛,這也是相剋的表現。百草上的露水比東流水更好,也可以用五月茅屋滴落的水。臣禹錫等人仔細查閱《藥性論》記載:雲母粉,是君藥,忌諱徐長卿,忌羊血。

雲母粉有六種等級,白色的最好,有小毒,主要治療下痢腸癖,補腎寒。楊損之說:青色、紅色、白色、黃色、紫色的雲母都可以服用,只有黑色的不能用,會對人體有害。日華子說:雲母有很多種,通透輕薄的為上品。

《圖經》記載:雲母生長在泰山的山谷、齊地、廬山以及琅邪山北部的山石間,現在兗州的雲夢山以及江州、濠州、杭越一帶也有。生長在泥土和石頭之間,呈現片狀,層層疊疊,可以剝開,表面光滑明亮,白色的是上品。江南出產的雲母大多青黑色,不能入藥。二月採集它的片狀物,那些特別大而光潔的,現在有人用來裝飾燈籠,也是古代用作屏扇的遺風。

仔細查閱方書,使用雲母都以潔白透明的為貴。只有中山衛叔卿的單方服用方法,使用五種顏色的雲母,這大概就是《本經》所說的又名雲華的那種,雖然是同一種物質,但種類有所不同。葛洪的《抱朴子·內篇》說:雲母有五種,但人們無法區分,應該拿起來對著太陽看它的顏色,仔細觀察,才能知道哪種是正品。在陰暗的地方看,就看不到它雜有的顏色了。

五種顏色都有且青色較多的,叫做雲英,適合在春天服用;五種顏色都有且紅色較多的,叫做雲珠,適合在夏天服用;五種顏色都有且白色較多的,叫做雲液,適合在秋天服用;五種顏色都有且黑色較多的,叫做雲母,適合在冬天服用;只有青色和黃色兩種顏色的,叫做雲砂,適合在季夏服用;潔白透明的,叫做磷石,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。所以,醫方所用的純白色雲母,實際上是磷石這一種。

古代服用五種雲母的方法有很多,陶弘景所撰寫的《太清諸石藥變化方》記載得很詳細。現在道教的書籍中也有記載,但修煉的過程,恐怕文字無法詳盡說明,實在不可輕易服用。另外,西南天竺等國家出產一種石頭,叫做火齊,也屬於雲母類,顏色像紫金,剝開後像蟬翼,堆積起來像紗羅一樣重疊。也有人說它像琉璃,也可以入藥。

雷公說:凡是使用雲母,顏色發黃發黑、厚重堅硬的,顏色發紅、經過婦女手接觸過的,都不能使用。必須要光亮像冰一樣的才是上品。凡是修製一斤雲母,先用小地膽草、紫背天葵、生甘草、地黃汁各一鎰,乾燥的藥材切細,新鮮的取汁,放入瓷鍋中,放入雲母和各種藥材,加入天池水三鎰,用火煮七天七夜,水和火不要失去控制,雲母自然會在鍋底變成碧玉般的漿液,然後用天池水猛然倒入鍋中,用東西攪拌,如果出現像蝸牛涎一樣的漂浮物就去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