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五 (12)
卷第五 (12)
1. 煅灶灰
主癥瘕堅積,去邪惡氣。
陶隱居云:即今煅鐵灶中灰爾,兼得鐵力。以療暴症,大有效。臣禹錫等謹按唐本云:貳車丸用之。陳藏器云:灶突後黑土,無毒。主產後胞衣不下。末服三指撮,暖水及酒服之。天未明時取,至驗也。又云:灶中熱灰和醋,熨心腹冷氣痛及血氣絞痛,冷即易。
圖經文具石灰條下。
經驗方:治婦人崩中。用百草霜二錢,狗膽汁一處拌勻,分作兩服,以當歸酒調下。續十全方:治暴瀉痢。百草霜末,米飲調下二錢。杜壬方:治逆生,橫生,瘦胎,妊娠產前、產後虛損,月候不調,崩中。百草霜、白芷等分末。每服二錢,童子小便、醋各少許調勻,更以熱湯化開服,不過二服即瘥。
白話文:
主要治療癥瘕堅積,去除邪惡氣體。古代醫家陶隱居說,這種藥就是現在鐵匠爐灶裡的灰燼,兼具鐵的功效。用來治療急症,效果顯著。唐代本草記載,貳車丸中就用到它。陳藏器也說,灶台後面的黑土無毒,主要治療產後胎盤不下。將黑土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指撮,溫水或酒送服。最好在天亮前取用,效果更佳。此外,將灶灰與醋混合,可以溫敷心腹冷氣痛和血氣絞痛,效果立竿見影。
圖經中記載,石灰也具有相同的功效。
民間經驗方:治療婦女崩中,可用百草霜二錢、狗膽汁一處拌勻,分兩服,以當歸酒調服。治療暴瀉痢,可用百草霜末,米湯調服二錢。杜壬方治療逆生、橫生、瘦胎、妊娠前後虛損、月經不調、崩中,可用百草霜、白芷等量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童子尿、醋少許調勻,再用熱湯沖服,一般服用兩次即可痊癒。
治瘡頭瘡及諸熱瘡。先用醋少許和水,淨洗去痂,再用溫水洗,裛干,百草霜細研,入膩粉少許,生油調塗,立愈。
白話文:
治療頭瘡以及各種熱性瘡傷。首先使用少量醋與清水混合,清潔並去除結痂,接著用溫水再次清洗,擦乾後,取百草霜細細研磨,加入少量膩粉,與生油調和塗抹,這樣能夠迅速痊癒。
2. 淋石
無毒,主石淋。此是患石淋人或於溺中出者,如小石,水磨服之,當得碎石隨溺出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淋石,暖。
陳藏器云:溺中出,正如小石,非他物也,候出時收之,淋為用最佳也。又主噎病吐食,俗云澀飯病者效。
白話文:
這種藥物沒有毒性,可以治療石淋病。如果患有石淋病,或是在尿液中排出小石頭,可以將藥物磨成粉末,用水服用,就能夠將石頭粉碎,隨尿液排出。
古代醫書記載,石淋病屬溫熱症。
陳藏器說,尿液中排出的石頭,確實是小石頭,不是其他東西。當石頭排出時,可以收集起來,用來治療石淋病最有效。 此外,這種藥物還能治療噎病、吐食,民間俗稱澀飯病,效果也很顯著。
3. 方解石
味苦、辛,大寒,無毒。主胸中留熱,結氣,黃疸,通血脈,去蠱毒。一名黃石。生方山。採無時。(惡巴豆。)
陶隱居云:按《本經》長石一名方石,療體亦相似,疑是此也。唐本注云:此石性冷,療熱不減石膏也。今注此物大體與石膏相似,唯不附石而生,端然獨處,形塊大小不定,或在土中,或生溪水,得之敲破皆方解,故以為名。今沙州大鳥山出者佳。
圖經文具石膏條下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苦辛,性寒,無毒。可以治療胸腔裡的熱氣、氣結、黃疸,還能通血脈、去蠱毒。它又叫做黃石,生長在方山,四季皆可採收,忌與巴豆同用。
陶隱居認為,《本經》中記載的長石,又名方石,療效與這種藥材相似,可能指的就是它。唐代本草書的注解說,這種石頭性寒,治療熱症的效果不亞於石膏。現在的注解則認為,這種藥材的藥性與石膏大致相同,只是它不附著在其他石頭上生長,而是獨立存在,形狀大小不一,有的在土裡,有的在溪水中,敲碎後都是方形的,所以才被稱為方石。沙州大鳥山出產的品質較佳。
圖經中也記載了方石的相關信息,放在石膏條目下。
4. 礞石
治食積不消,留滯在臟腑,宿食症塊久不瘥及小兒食積羸瘦,婦人積年食症,攻刺心腹。得硇砂、巴豆、大黃、京三稜余等良。可作丸服用之,細研為粉。一名青礞石。(新定)
白話文:
治療因飲食積滯、久久不消化,停留在內臟,造成宿食症塊久治不愈,以及小兒因食積而體弱瘦小,婦女因多年積食而感到心腹疼痛的疾病。可以用硇砂、巴豆、大黃、三稜等藥材。可以製成丸劑服用,也可以研磨成粉末服用。此藥方又名青礞石丸。(新定)
5. 姜石
味鹹,寒,無毒。主熱豌豆瘡,疔毒等腫。生土石間,狀如姜,有五種色,白者最良,所在有之,以爛不磣(插荏切)者好,齊州歷城東者良。(唐本先附)
圖經曰:姜石,生土石間,齊州歷城來者良,所在亦有,今唯出齊州。其狀如姜,有五種,用色白者,以爛而不磣者好。採無時。崔氏療疔腫,單用白姜石末,和雞子清敷之,疔自出。乳癰塗之亦善。大凡石類,多主癰疽,北齊馬嗣明醫楊遵彥背瘡,取粗理黃石如鵝卵大,猛烈火燒令赤,內鹼醋中,因有屑落醋里,頻燒淬石,至盡,取屑曝乾,搗篩和醋塗之,立愈。劉禹錫謂之煉石法:用之敷瘡腫無不愈者。
白話文:
姜石,味道鹹、性寒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熱瘡、疔毒等腫脹。生長在土石之間,形狀像生薑,有五種顏色,白色最佳。各地都有,以腐爛而不硬的品質最好,齊州歷城東產的品質最佳。圖經記載:姜石生長在土石之間,齊州歷城產的品質最好,其他地方也有,但現在只出產於齊州。它形狀像生薑,有五種顏色,以白色為佳,腐爛而不硬的品質最佳。採收沒有特定時間。崔氏治療疔腫,單獨使用白色姜石粉末,和雞蛋清敷於患處,疔毒自然排出。用於治療乳癰也很有效。一般來說,石類藥物多用於治療癰疽。北齊馬嗣明醫生治療楊遵彥的背瘡,取一塊粗糙的黃石,大小如鵝卵,用猛火燒至通紅,放入鹼醋中,等有石屑掉落醋中,繼續燒烤淬煉,直到石頭燒盡,取出石屑曬乾,搗碎過篩,和醋混合塗抹,立刻痊癒。劉禹錫稱之為煉石法:用它敷於瘡腫,無不痊癒。
世人又傳麥飯石亦治發背瘡。麥飯石者,粗黃白,類麥飯,曾作磨磑者尤佳。中嶽山人呂子華方云:取此石碎如棋子,炭火燒赤,投米醋中浸之,良久又燒,如此十遍,鹿角一具連腦骨者,二、三寸截之,炭火燒令煙出即止,白蘞末與石末等分,鹿角倍之,三物同杵篩,令精細,取三年米醋,於鐺中煎如魚眼沸,即下前藥調和,令如寒食餳,以篦敷於腫上,唯留腫頭如指面,勿令有藥,使熱氣得泄,如未有腫膿,即當內消,若已作頭,即撮令小。
其病久,得此膏,直至肌肉爛落出筋骨者,即於細布上塗之,貼於瘡上,干即易之,但中隔不穴者,即無不瘥。其瘡腫時,切禁手觸,其效極神異。此方,孫思邈《千金月令》已有之,與此大同小異,但此本論說稍備耳。又水中圓石,治背上忽腫,漸如碟子,不識名者,以水中圓石一、兩碗,燒令極熱,瀉入清水中,沸定後洗腫處,立瘥。
白話文:
世人又說麥飯石也能治發背瘡。麥飯石,顏色粗黃白,看起來像麥飯,以前用來做磨石的更好。中嶽山人呂子華說,取麥飯石碎成棋子大小,用炭火燒紅,放進米醋裡浸泡,泡好之後再燒,這樣反覆十次。準備一根完整的鹿角,包括腦骨,切成二、三寸長,用炭火燒到冒煙就停。取白蘞研成粉末,與麥飯石粉末等量,鹿角粉末加倍,三種粉末一起研磨篩過,讓它變得精細。用三年陳米醋,在鍋裡煮沸,像魚眼一樣冒泡時,就把藥粉放進去,攪拌均勻,讓它像寒食糕一樣。用篦子把藥膏塗在腫瘤上,只留腫瘤頭部像手指大小,不要讓藥膏碰到,讓熱氣可以排出去。如果還沒形成膿腫,就會自然消退,如果已經形成膿頭,就用藥膏把它壓小。
如果病症已經很久了,用這種藥膏,直到肌肉腐爛露出筋骨,就把藥膏塗在細布上,貼在瘡口上,乾了就換,只要膿腫沒有穿透皮膚,就一定能治好。瘡腫時,絕對不要用手觸摸,藥效非常神奇。這個方子,孫思邈的《千金月令》裡已經有記載,和這個方子大同小異,只是這個版本講解得更詳細而已。另外,用水中圓石也能治療背上突然腫起,慢慢像碟子一樣大的腫瘤,這種腫瘤沒有特定的名字。取一、兩碗水中圓石,燒到極熱,倒入清水中,水沸騰後用它洗患處,馬上就能治好。
外臺秘要:救急治乳癰腫如碗大,痛甚。取白姜石搗末一、二升,用雞子白和如餳敷腫上,干易之,此方頻試驗佳。
衍義曰:姜石,所在皆有,須不見日色,旋取微白者佳。治丁腫殊效。
白話文:
《外臺祕要》提到,對於乳癰腫大如碗,且疼痛嚴重的情況,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救治:
取白姜石,搗碎後成為粉末,量約一到二升,再加入雞蛋清調和成糊狀物,然後將其敷在腫塊上。待乾後,可更換新的藥膏。這個方法經過多次實驗,效果顯著。
進一步說明,姜石在各地都有生產,但選擇時應避免陽光直射,並選取微白色的品質較好。對於治療因火毒引起的腫脹,效果尤其突出。
6. 井泉石
大寒,無毒。主諸熱,治眼腫痛,解心臟熱結,消去腫毒及療小兒熱疳,雀目,青盲。得大黃、梔子,治眼瞼腫。得決明、菊花,療小兒眼疳生翳膜,甚良。亦治熱嗽。近道處處有之,以出饒陽郡者為勝,生田野間地中,穿地深丈餘得之。形如土色,圓方、長短、大小不等,內實而外則重重相疊。
採無時。用之當細研為粉。不爾使人淋。又有一種如姜石,時人多指以為井泉石者,非是。(新定)
圖經曰:井泉石,生深州城西二十里劇家村地泉內,深一丈許。其石如土色,圓方、長短、大小不等,內實外圓,作層重疊相交。其性大寒,無毒。解心臟熱結,消去腫毒及療小兒熱疳。不拘時月採之。
白話文:
大寒,性寒無毒,能治療各種熱症。它可以治眼腫痛,解心臟熱結,消腫毒,治療小兒熱疳、雀目和青盲。和大黃、梔子一起使用,可以治眼瞼腫。和決明、菊花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小兒眼疳生翳膜,效果很好。它也能治熱咳。這種藥材在很多地方都有,但饒陽郡出產的品質最好,生長在田野間地中,需要挖到地下深達一丈餘才能找到。它的形狀像土,圓形、方形、長短、大小不一,內部實心,外部層層疊疊。
可以隨時採集,使用時要研成細粉,否則會引起尿頻。還有一種像姜石的藥材,很多人誤以為是井泉石,但實際上不是。
《圖經》記載:井泉石生長在深州城西二十里劇家村的地泉裡,深約一丈。這種石頭像土色,圓形、方形、長短、大小不一,內部實心,外部呈層狀重疊。其性大寒無毒,可以解心臟熱結,消腫毒,治療小兒熱疳。不分季節都可以採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