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三 (2)
卷第三 (2)
1. 丹砂
然宜州近地春州、融州皆有砂,故其水盡赤,每煙霧鬱蒸之氣,亦赤黃色,土人謂之硃砂氣,尤能作瘴癘,深為人患也。階砂又次,都不堪入藥,唯可畫色耳。凡砂之絕好者,為光明砂,其次謂之顆塊,其次謂之鹿蔌,其下,謂之末砂,而醫方家唯用光明砂,余並不用。採無時。
謹按鄭康成注《周禮》,以丹砂、石膽、雄黃、礜石、磁石為五毒,古人唯以攻創瘍。而《本經》以丹砂為無毒,故人多煉治服食,鮮有不為藥患者。豈五毒之說勝乎?服餌者,當以為戒。
雷公云:凡使,宜須細認,取諸般尚有百等,不可一一論之,有妙硫砂,如拳許大,或重一鎰,有十四面,面如鏡,若遇陰沉天雨,即鏡面上有紅漿汁出。有梅柏砂,如梅子許大,夜有光生,照見一室。有白庭砂,如帝珠子許大,面上有小星現。有神座砂,又有金座砂、玉座砂,不經丹灶,服之而自延壽命。
次有白金砂、澄水砂、陰成砂、辰錦砂、芙蓉砂、鏡面砂、箭鏃砂、曹末砂、土砂、金星砂、平面砂、神末砂,以上不可一一細述也。夫修事硃砂,先於一靜室內,焚香齋沐,然後取砂,以香水浴過了,拭乾,即碎搗之,後向缽中更研三伏時竟,取一瓷鍋子著研了砂於內,用甘草、紫背天葵、五方草各銼之,著砂上下,以東流水煮亦三伏時,勿令水火缺失時候滿,去三件草,又以東流水淘令淨,干曬又研如粉,用小瓷瓶子盛,又入青芝草,山須草半兩蓋之,下十斤,火鍛,從巳至子時方歇。候冷再研似粉,如要服,則入熬蜜,丸如細麻子許大,空腹服一丸。
如要入藥中用,則依此法。凡煅,自然住火,五兩硃砂,用甘草二兩,紫背天葵一鎰,五方草自然汁一鎰,若東流水取足。外臺秘要:傷寒、時氣、溫疫、頭痛、壯熱脈盛,始得一、二日者。取真砂一兩,以水一斗,煮取一升,頓服,覆衣被取汗。又方:闢瘟疫。取上等硃砂一兩細研,以白蜜和丸如麻子大,常以太歲日平旦,一家大小勿食諸物,面向東立,各吞三、七丸,永無疫疾。又方:療心腹宿症及卒得症。
取硃砂細研,搜飯令朱勻,以雄雞一隻,先餓二日,後以朱飯飼之,著雞於板上。收取糞,曝燥為末,溫清酒服方寸匕至五錢,日三服。若病困者,晝夜可六服。一雞少更飼,一雞取足服之,俟愈即止。斗門方:治小兒未滿月驚著,似中風欲死者。用硃砂以新汲水濃磨汁,塗五心上,立瘥。
最有神驗。十全博救:療子死腹中不出。用硃砂一兩,以水煮數沸,末之,然後取酒服之,立出。姚和眾:小兒初生六日,溫腸胃,壯血氣方:煉成硃砂如大豆許,細研,以蜜一棗大熟調,以綿搵取,令小兒吮之。一日令盡。
太上八帝玄變經三皇真人煉丹方:丹砂一斤,色發明者,研末,重絹篩之,令靡靡,以醇酒不見水者沃丹,撓之令如葑泥狀,盛以銅盤中,置高閣上,勿令婦人見,曝之,身自起居數撓燥,復沃之,當令如泥,若陰雨疾風,復藏之無人處,天晏,出曝之,盡酒三斗而成,能長曝之三百日,當紫色,握之不汙手,如著手,未乾可丸。
白話文:
宜州附近,像是春州、融州都有產硃砂,所以那裡的水都是紅色的。每當煙霧瀰漫的時候,空氣也會呈現紅黃色,當地人稱之為硃砂氣,這種氣特別容易引起瘴癘,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危害。階砂這種硃砂品質比較差,不適合入藥,只能用來作顏料。最好的硃砂叫做光明砂,其次是顆塊砂,再其次是鹿蔌砂,最差的是末砂。只有光明砂才能入藥,其他的都不能用。採集硃砂沒有特定的時間。
鄭康成註解《周禮》時,將丹砂、石膽、雄黃、礜石、磁石列為五毒,古人只用它們來治療外傷瘡瘍。《本草經》卻說丹砂無毒,所以很多人將它煉製後服用,但很少有人不因此生病的。難道五毒的說法比《本草經》更可信嗎?那些想要服用丹砂的人,應該引以為戒。
雷公說:使用硃砂時,必須仔細辨認。硃砂種類繁多,有上百種,無法一一細說。其中有妙硫砂,像拳頭那麼大,或者重達一鎰(古代重量單位),有十四個面,每個面都像鏡子一樣,如果遇到陰雨天氣,鏡面上就會滲出紅色的漿液。有梅柏砂,像梅子一樣大小,晚上會發光,能照亮整個房間。有白庭砂,像帝王用的珠子那麼大,表面有小星星一樣的光點。還有神座砂、金座砂、玉座砂,這些硃砂不需要煉製,服用就能延年益壽。
另外還有白金砂、澄水砂、陰成砂、辰錦砂、芙蓉砂、鏡面砂、箭鏃砂、曹末砂、土砂、金星砂、平面砂、神末砂等,這些硃砂無法一一詳細描述。煉製硃砂,要先在安靜的房間裡焚香沐浴,然後取來硃砂,用香水洗過,擦乾,再搗碎,放入缽中研磨三伏(夏季最熱的三段時間)的時間。取一個瓷鍋,放入研磨好的硃砂,加入切碎的甘草、紫背天葵、五方草,將草藥放在硃砂的上下,用東流水煮三伏的時間,要小心不要讓水燒乾。時間到了,取出草藥,用東流水沖洗乾淨,曬乾後再次研磨成粉,裝入小瓷瓶,再放入半兩的青芝草、山須草蓋在上面。然後用十斤火鍛燒,從巳時(上午九點到十一點)到子時(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)結束。等冷卻後再次研磨成粉。如果要服用,就加入熬好的蜂蜜,製成像細麻子一樣大小的藥丸,空腹服用一丸。
如果要在藥方中使用,也要按照這個方法處理。凡是煅燒,火會自然熄滅。五兩硃砂,用二兩甘草,一鎰紫背天葵,一鎰五方草的自然汁液,如果用東流水就加足量。
《外臺秘要》中記載:治療傷寒、時氣病、溫疫、頭痛、高熱、脈搏強盛,剛發病一兩天的人,取一兩真硃砂,用水一斗煮成一升,一次服下,蓋上被子取汗。又有一個方子:可以避瘟疫。取上等硃砂一兩,仔細研磨成粉,用白蜜調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,在每年的太歲日清晨,全家人不要吃其他東西,面向東方站立,每人吞服三到七丸,就可以永遠不生瘟疫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心腹舊病和突然發生的疾病。
取硃砂仔細研磨,拌入米飯中,讓硃砂均勻分佈。用一隻雄雞,先餓兩天,然後餵它吃硃砂飯,將雞放在板上,收集雞糞,曬乾後研磨成粉,用溫清酒送服一小勺到五錢(古代藥量單位),每天三次。如果病情嚴重,白天晚上可以服用六次。一隻雞不夠,可以再餵一隻,直到病好就停止服用。
《斗門方》中記載:治療未滿月的小兒受到驚嚇,出現類似中風快要死的情況。用新打來的井水濃磨硃砂汁,塗在手心、腳心和胸口上,病馬上就好。
這是非常靈驗的方法。《十全博救》中記載:治療胎兒死在腹中無法產出的情況。用一兩硃砂,用水煮幾次,研磨成粉,然後用酒送服,胎兒馬上就能出來。《姚和眾》中記載:小兒出生六天後,為了溫養腸胃,增強血氣,用煉製過的硃砂,像大豆那麼大,仔細研磨,用一棗大小的蜂蜜調和均勻,用棉花沾取,讓小兒吮吸,一天吃完。
《太上八帝玄變經三皇真人煉丹方》中記載:用一斤顏色鮮亮的硃砂,研磨成粉,用細絹篩過,使其非常細膩。用沒有沾水的純酒浸潤硃砂,攪拌成稀泥狀,裝入銅盤中,放在高處,不要讓婦女看到。曬太陽時,要經常攪拌,使其乾燥,然後再次用酒浸潤,使其保持稀泥狀。如果遇到陰雨刮風的天氣,就把它藏在沒有人的地方,天晴再拿出來曬太陽。一直用三斗酒浸泡,就可以煉製成功。如果能夠長期曝曬三百天,硃砂就會變成紫色,握在手裡不會弄髒手,如果弄髒了手,就說明沒有完全乾透,還可以製成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