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七 (21)
卷第十七 (21)
1. 犀角
方書多言生犀,相承謂未經水火中過者是,或謂不然。蓋犀有捕得殺而取者為生犀,有得其蛻角者為退犀,亦猶用鹿角法耳。唐相段文昌門下醫人吳士皋,因職於南海,見舶主言海人取犀牛之法,先於山路多植木,如豬羊棧。其犀以前腳直,常依木而息,多年植木爛,犀忽倚之,即水折犀倒,久不能起,因格殺而取其角。
又云:犀每自退角,必培土埋之,海人知處,即潛作木寓角而易之,再三不離其處,時復有得者,若直取之,則犀去於別山退藏,不可尋也。未知今之取犀角,果如此否?
海藥:謹按《異物志》云:山東海水中,其牛樂聞絲竹。彼人動樂,牛則出來,以此採之。有鼻角、頂角,鼻角為上。大寒,無毒。主風毒攻心,毷氉熱悶,擁毒赤痢,小兒麩豆,風熱驚癇,並宜用之。凡犀屑了,以紙裹於懷中良久,合諸色藥物,絕為易搗。又按:通天犀,胎時見天上物命過,並形於角上,故云通天犀也。
欲驗,於月下以水盆映,則知通天矣。《正經》云:是山犀,少見水犀。《五溪記》云:山犀者,食於竹木,小便即竟日不盡,夷獠家以弓矢而採,故曰黔犀。又劉孝標言:犀墮角,里人以假角易之,未委虛實。雷公曰凡使,勿用奴犀、牸犀、病水犀、孿子犀、下角犀、淺水犀、無潤犀。
要使烏黑肌粗皺、坼裂光潤者上。凡修治之時,錯其屑入臼中,搗令細,再入缽中研萬匝,方入藥中用之。婦人有妊勿服,能消胎氣。凡修治一切角,大忌鹽也。食療此只是山犀牛,未曾見人得水犀取其角。此兩種者,功亦同也。其生角,寒。可燒成灰,治赤痢。研為末,和水服之。
又,主卒中惡心痛,諸飲食中毒,及藥毒,熱毒,筋骨中風,心風煩悶,皆瘥。又,以水磨取汁,與小兒服,治驚熱。鼻上角尤佳。肉,微溫,味甘,無毒。主瘴氣百毒,蠱疰邪鬼,食之入山林,不迷失其路。除客熱頭痛及五痔,諸血痢。若食過多,令人煩,即取麝香少許,和水服之,即散也。
聖惠方:治雉肉作臛食之吐下。用生犀角末方寸匕,新汲水調下即瘥。外臺秘要服藥過劑及中毒,煩悶欲死。燒犀角末,水服方寸匕。千金方:有蠼螋蟲尿人影著處,便令人體病瘡,其狀如粟粒累累,一聚滲痛,身中忽有處燥痛如芒刺,亦如刺蟲所螫後細瘡㿔,作叢如茱萸子狀也。四畔赤,中央有白膿如黍粟,亦令人皮急,舉身惡寒壯熱,極者連起竟腰、脅、胸也。
治之法:初得磨犀角,塗之止。肘後方:臥忽不寤,若火照之則殺人。但痛齧其踵,又足拇指甲際,而多唾其面,即活。犀角枕佳。或以青木香內枕中並帶。廣利方:治孩子驚癇不知人,迷悶,嚼舌仰目者。犀角末半錢匕,水二大合,服之立效。抱朴子鄭君言,但習閉氣至千息,久久則能居水中一日許,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者,刻為魚,銜之入水,水常為開,方:三尺,可得氣息水中。又,通天犀赤理如綖,自本徹末,以角盛米著地,群雞不敢啄輒驚,故南人名為駭雞犀。
白話文:
關於犀角的記載,許多醫書都說要用「生犀」,這是指沒有經過水火處理的犀角。但也有人認為不一定。實際上,犀角有兩種來源:一種是獵捕犀牛後直接取得的,稱為「生犀」;另一種是犀牛自然脫落的角,稱為「退犀」,就像鹿角一樣,處理方式也類似。
唐朝宰相段文昌手下的醫生吳士皋,因為在南海任職,曾聽船主說過當地人捕犀牛的方法:他們會在山路上種植許多木樁,像豬羊的柵欄一樣。犀牛的前腳是直的,經常會靠著木樁休息。多年後,木樁腐爛,犀牛不小心倚靠上去,木樁就會折斷,犀牛因此倒地,久久不能起身,於是就被獵殺取角。
還有一種說法是,犀牛每次脫角,都會自己把角埋在土裡。當地人知道位置後,會偷偷用木頭做的假角替換,犀牛多次回來,都會發現角還在原地,於是人們就能多次獲取犀角。如果直接去拿犀角,犀牛就會跑到其他山區躲藏,難以尋找。不知道現在人們取犀角,是不是也是用這種方法?
根據《異物志》記載,山東海水中有一種犀牛,喜歡聽絲竹樂器的聲音。當地人演奏音樂,犀牛就會出來,因此人們就用這種方法捕獲犀牛。犀牛有鼻角和頭頂的角,其中鼻角的品質最好。犀角性寒、無毒,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,像是心臟悶熱、中毒引起的痢疾、小兒麻疹、風熱引起的驚癇等,都適合使用。犀角屑可以用紙包著放在懷中一段時間,這樣和其他藥材混合時,會更容易搗碎。還有,傳說通天犀是在犀牛還是胎兒時,看到天上的景象而形成的,所以角上會有紋路,因此被稱為通天犀。
要判斷是不是通天犀,可以把犀角放在月光下的水盆裡照,如果有紋路就是通天犀。《正經》記載,犀角主要來自山犀,水犀比較少見。《五溪記》說,山犀吃竹子樹木,小便會持續一整天,當地人會用弓箭射殺犀牛取角,所以又被稱為黔犀。劉孝標說,犀牛脫落的角,當地人會用假角替換,不知道真假。雷公說,使用犀角時,不要用奴犀、母犀、病犀、雙胞胎犀、下角犀、淺水犀和沒有光澤的犀角。
要用顏色烏黑、表面粗糙有皺紋、有裂紋且光滑的犀角。處理時,要先把犀角挫成屑,放入臼中搗碎,再放入缽中研磨多次,才能入藥。孕婦不能服用犀角,會導致流產。處理所有角類藥材時,都不能使用鹽。藥膳食療方面,這裡說的都是山犀牛,沒看過有人取水犀的角。這兩種犀角的功效是相同的,生犀角性寒,可以燒成灰治療赤痢,也可以磨成粉,用水調服。
犀角還可以治療突然昏厥、心痛、各種飲食中毒和藥物中毒、熱毒、筋骨中風、心煩悶等症狀。還可以用水磨汁,給小孩服用,治療驚厥發熱。鼻角的效果更好。犀牛肉,性微溫,味甘,無毒,主要治療瘴氣、各種毒素、蠱毒,吃犀牛肉可以避免在山林中迷路。還可以消除外來熱引起的頭痛、痔瘡和各種血痢。如果吃太多犀牛肉,會讓人煩躁,可以服用少許麝香調水解毒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,如果吃雉雞肉後出現嘔吐腹瀉,可以用犀角粉一小勺,用新打的水調服即可痊癒。《外台秘要》說,如果服藥過量或中毒,煩躁想死,可以燒犀角粉,用水服一小勺。《千金方》說,如果被蠼螋蟲的尿液碰到,皮膚會出現像粟米一樣的小疙瘩,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,會滲出汁液且疼痛。身上也會突然出現像芒刺一樣的刺痛感,或者像被蟲子咬過後,出現細小的瘡口,成串像茱萸子一樣,周圍發紅,中間有像黍米一樣的白膿。也會讓人覺得皮膚緊繃,全身發冷發熱,嚴重的話會蔓延到腰、脅、胸部。
治療方法:剛開始時,磨犀角塗抹即可止痛。《肘後方》說,如果突然昏迷不醒,用火照會導致死亡。可以咬患者的腳後跟或腳拇指甲,並向臉上吐口水,就能救活。用犀角做的枕頭效果很好,也可以在枕頭裡放一些青木香。《廣利方》說,治療小孩驚癇,不省人事,咬舌翻白眼,可以用犀角粉半錢,用水兩大杯調服,立即見效。《抱朴子》提到鄭君說,只要練習閉氣到一千次,就能在水中待一整天左右。如果得到三寸以上的真通天犀角,可以把它刻成魚的形狀,含在嘴裡入水,水就會自動分開,形成三尺大小的空間,讓人可以在水裡呼吸。另外,通天犀的紅色紋路像線一樣,從頭貫穿到尾部。把犀角裝滿米放在地上,雞群不敢啄米,因此南方人稱之為「駭雞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