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七 (22)
卷第十七 (22)
1. 犀角
是故有蟲毒之鄉,於他家飲食,即以角攪之,白沫竦起,即為有毒,無沫,即無毒也。朝野僉載鴆食水處,有犀牛不濯角,其水物食之必死,為鴆食蛇之故也。晉·溫嶠過牛渚磯,水深不可測,世云其下多怪物,嶠遂燬犀角而照之,須臾見水族復火,奇形異狀,或乘馬車,著赤衣者。嶠其夜夢人謂己曰:與君幽明自別,何意相照也,意甚惡之,未旬而卒。
太平廣記通天犀為之駭雞犀,以角煮毒藥為湯,皆生白沫,無復毒勢。李司封宗易嘗言,石駙馬保吉知陳州,其州廨一皆新之,每毀舊屋,則坐於下風,塵自分去,人皆驚怪之,蓋其所服,帶闢塵犀也。歸田錄人氣粉犀。
衍義曰:犀角,凡入藥須烏色,未經湯水浸煮者,故曰生犀。川犀及南犀,紋皆細;烏犀尚有顯紋者露;黃犀紋絕少,皆不及西番所出,紋高、兩腳顯也。物像黃、外黑者為正透,物像黑、外黃者為倒透。蓋以烏為正,以形象肖物者為貴。既曰通犀,又須紋頭顯,黃黑分明,透不脫,有兩腳滑潤者為第一。
鹿取茸,犀取尖,其精銳之力盡在是矣。犀角尖,磨服為佳,若在湯散,則屑之。西蕃者佳。
白話文:
所以,在有蟲毒的地方,如果到別人家吃飯,就用犀角攪動食物,如果食物表面冒出白色泡沫,就表示有毒;沒有泡沫,就表示沒有毒。
《朝野僉載》記載,有毒鳥(鴆)飲水的地方,犀牛如果不洗角就去喝水,水中的生物吃了被犀牛污染過的水就會死,這是因為毒鳥吃了毒蛇的緣故。晉朝的溫嶠經過牛渚磯,那裡水深不可測,傳說水底下有很多怪物,溫嶠就燒犀角來照水,很快就看到水中的生物在水中生火,樣子奇形怪狀,有的還坐著馬車,穿著紅衣服。溫嶠當晚夢見有人對他說:「我們陰陽兩界本來互不干擾,你為什麼要來照我們呢?」說話的人語氣很不友善,溫嶠沒過幾天就死了。
《太平廣記》記載,通天犀也被稱為駭雞犀,用這種犀角煮有毒的藥物,煮出來的湯都會冒出白色泡沫,這樣毒性就會減弱。李司封宗易曾經說過,石駙馬保吉在陳州當官時,把官府的房子都翻新了,每次拆舊房子時,他都坐在下風處,塵土會自動散開,讓大家都很驚訝,這是因為他身上佩戴了可以避塵的犀角。
《歸田錄》提到,犀角吸收人氣會變成粉狀。
《衍義》說:犀角,凡是入藥的,必須是黑色的,而且沒有被水浸泡煮過的,所以稱為「生犀」。四川和南方出產的犀角,紋路都很細;黑色的犀角紋路比較明顯;黃色的犀角紋路很少,都比不上西蕃出產的犀角,西蕃的犀角紋路高聳、兩腳分明。外表黃色內部黑色的犀角是正品,外表黑色內部黃色的犀角是次品。一般認為黑色的犀角是正品,紋路像某種東西的犀角最好。既然說到通犀,就必須紋路清晰、黑黃分明,透光性好而且沒有脫落,有兩腳光滑潤澤的最好。
鹿取茸,犀取尖,牠們精銳的力量都在這些部位。犀角尖磨成粉服用效果最好,如果是用在湯藥或藥粉中,就把犀角磨成屑。西蕃出產的犀角品質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