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五 (7)
卷第五 (7)
1. 石燕
以水煮汁飲之,主淋有效。婦人難產,兩手各把一枚,立驗。出零陵。
唐本注云:俗云因雷雨則從石穴中出,隨雨飛墮者,妄也。永州祁陽縣西北百一十五里土崗上,掘深丈餘取之。形似蚶而小,堅重如石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:《爾雅》云:蠃,小者蜬(音含)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石燕,主消渴,取水牛鼻和煮飲之。自死者鼻,不如落崖死者良。
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:別有乳洞中食乳有命者,亦名石燕,似蝙蝠口方,生氣物也。日華子云:石燕,涼,無毒。出南土穴中,凝強似石者佳。
白話文:
將石燕用水煮沸後飲用,可以治療淋病。婦女難產時,可以用兩手各握一枚石燕,效果立竿見影。石燕產自零陵。
古代典籍記載,石燕並非如民間傳說般因雷雨從石穴中飛出,而是產自永州祁陽縣西北一百一十五里土崗上,需掘地丈餘才能取得。石燕形似蚶但較小,堅硬沉重如石。另據記載,石燕亦可治療消渴症,用水牛鼻一同煮沸後飲用,而由崖壁墜落而死的石燕藥效更佳。
此外,還有一種產於乳洞中、以乳汁為食的石燕,形似蝙蝠,口呈方形,也具有藥效。這種石燕屬性涼性,無毒,產自南方的土穴中,質地堅硬如石者為佳。
圖經曰:石燕,出零陵郡,今永州祁陽縣江旁沙灘上有之。形似蚶而小,其實石也。或云生山洞中,因雷爾則飛出,墮於沙上而化為石,未審的否?今人以催生,令產婦兩手各握一枚,須臾子則下。採無時。
食療云:在乳穴石洞中者,冬月採之堪食。余月採者,只堪治病,不堪食也。又,治法:取石燕二七枚,和五味炒令熟,以酒一斗,浸三日,即每夜臥時飲一、兩盞,隨性也。甚能補益,能吃食,令人健力也。聖惠方:治傷寒,小腹脹滿,小便不通。用石燕搗羅為末,不計時候,蔥白湯調半錢,得通為度。
簡要濟眾:治淋疾。石燕子七個,搗如黍米粒大,新桑根白皮三兩,銼如豆粒,同拌令勻,分作七貼。用水一盞煎一貼,取七分去滓,每服空心、午前各一服。靈苑方:治久患腸風痔瘻一、二十年不瘥,面色虛黃,飲食無味,及患臟腑傷損,多患泄瀉,暑月常瀉不止,及諸般淋瀝,久患消渴,婦人月候湛濁,赤白帶下,多年不瘥,應是臟腑諸疾皆主之。用石燕淨洗,刷去泥土收之。
白話文:
古代文獻記載,石燕產於零陵郡,也就是現在永州祁陽縣江邊的沙灘上。它形狀像蚶但體積較小,實際上是石頭。有人說它生長在山洞中,遇到雷電就會飛出來,掉落在沙灘上變成石頭,但這個說法尚未得到證實。現在人們用石燕來催生,讓產婦兩手各握一枚,很快孩子就會出生。採集石燕沒有特定時間。
食療方面,生長在乳穴石洞中的石燕,在冬月採集可以食用,其他月份採集的只能用於治病,不能食用。具體使用方法是:取二十七枚石燕,與五味一起炒熟,再用一斗酒浸泡三天,每天晚上睡前喝一兩盞,視個人體質而定。石燕具有很好的補益作用,能增進食慾,使人強壯有力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,石燕可以治療傷寒、小腹脹滿、小便不通等症狀。將石燕搗碎成粉末,不限時間,用蔥白湯調服半錢,直到通暢為止。
《簡要濟眾》記載,石燕可以治療淋疾。將七個石燕搗碎成黍米大小,與三兩桑根白皮一同研磨成豆粒大小,混合均勻,分成七帖。用水一盞煎一帖,取七分藥汁去渣,每天空腹和午飯前各服一帖。
《靈苑方》記載,石燕可以治療久患腸風痔瘻、面色虛黃、飲食無味、臟腑損傷、泄瀉不止、淋瀝不止、消渴症、婦女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等各種久病不愈的症狀。將石燕洗淨,刷去泥土保存即可。
上每日空心取一枚,于堅硬無油瓷器內,以溫水磨服之,如彈丸大者一個分三服,大小以此為準,晚食更一服。若欲作散,須先杵羅為末,以磁石㶸去杵頭鐵屑後,更入堅瓷缽內,以硬乳槌研細,水飛過,取白汁如泔乳者,澄去水曝乾。每服半錢至一錢,清飯飲調下,溫水亦得。
此方偏治久年腸風痔,須常服勿令歇,服至及一月,諸疾皆愈。
衍義曰:石燕,今人用者如蜆蛤之狀,色如土,堅重則石也。既無羽翼,焉能自石穴中飛出,何故只墮沙灘上?此說近妄。《唐本》注:永州土崗上,掘深丈餘取之。形似蚶而小,重如石,則此自是一物,余說不可取。潰虛積藥中多用。
白話文:
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一顆藥丸,用堅硬無油的瓷器,以溫水研磨服用,藥丸的大小如彈珠般,分成三份服用,其他劑量以此為準。晚上飯後再服用一次。如果要將藥丸研成粉末服用,必須先用杵臼研磨成粉末,用磁石吸去杵頭上的鐵屑,再放入堅固的瓷碗中,用堅硬的乳缽研磨成細粉,用水漂洗過後,取其白色汁液,如同泔水一樣,將水澄清後晾乾。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,用白米飯湯調服,溫水也可以。
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多年腸風痔疾,需要長期服用,不要間斷,服用一個月左右,各種疾病都會痊癒。
解釋:石燕,現代人使用的石燕形狀像蛤蜊,顏色像泥土,堅硬沉重,所以稱為石燕。它沒有翅膀,怎麼可能從石頭洞裡飛出來,為何只掉落在沙灘上?這種說法很荒謬。《唐本》註解:永州土崗上,挖地一丈多深就能找到,形狀像海蚶但較小,重量像石頭,所以這是一種獨特的藥材,其他說法不可取。石燕常用於治療潰瘍、虛損、積聚等疾病。
2. 戎鹽
味鹹,寒,無毒。主明目、目痛,益氣,堅肌骨,去毒蠱,心腹痛,溺血吐血,齒舌血出。一名胡鹽。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。北海青、南海赤。十月採。
陶隱居云:今俗中不復見滷咸,唯魏國所獻虜鹽,即是河東大鹽,形如結冰圓強,味鹹、苦,夏月小潤液。虜中鹽乃有九種:白鹽、食鹽,常食者;黑鹽,主腹脹氣滿;胡鹽,主耳聾目痛;柔鹽,主馬脊瘡;又有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四種,並不入食。馬齒即大鹽,黑鹽凝是滷咸,柔鹽疑是戎鹽,而此戎鹽又名胡鹽,並主眼痛,二、三相亂。
今戎鹽虜中甚有,從涼州來,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從敦煌來,亦得之,自是稀少爾。其形作塊片,或如雞鴨卵,或如菱米,色紫白,味不甚咸,口嘗氣臭,正如毈雞子臭者言真。又河南鹽池泥中,自有凝鹽如石片,打破皆方,青黑色,善療馬脊瘡,又凝世或是。鹽雖多種,而戎鹽,滷咸最為要用。
白話文:
胡鹽味鹹性寒,無毒。它可以明目、治療目痛,益氣、堅固肌骨,去除毒蠱,緩解心腹疼痛、溺血吐血、齒舌出血等症狀。胡鹽產於胡鹽山以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,北海產青鹽,南海產赤鹽。十月採收。
古人記載,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看到滷咸了,只有魏國進貢的虜鹽,也就是河東大鹽,形狀像結冰的圓球,味道鹹苦,夏天稍微潤滑。虜鹽有九種:白鹽、食鹽,平常食用;黑鹽,治療腹脹氣滿;胡鹽,治療耳聾目痛;柔鹽,治療馬脊瘡;還有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四種,都不食用。馬齒鹽就是大鹽,黑鹽凝結就是滷咸,柔鹽可能是戎鹽,而戎鹽又叫做胡鹽,都治眼痛,這些說法有點混亂。
現在戎鹽在虜中很多,從涼州運來,芮芮使者和北邊的胡人從敦煌運來,數量就很少了。戎鹽形狀呈塊片,有的像雞鴨卵,有的像菱米,顏色紫白,味道不很鹹,入口有臭味,就像臭雞蛋的味道一樣。另外,河南鹽池泥中,也自然有像石片的凝鹽,打碎後都是方形,青黑色,善於治療馬脊瘡,也是世人所知。鹽的種類很多,但是戎鹽和滷咸是最常用的。
又巴東朐䏰縣北岸大有鹽井,鹽水自凝,生粥子鹽,方一、二寸,中央突張傘形,亦有方如石膏、博棋者。李云:戎鹽味苦,臭。是海潮水澆山石,經久鹽凝著石取之。北海者青,南海者紫赤。又云:滷咸即是人煮鹽釜底凝強鹽滓,如此二說並未詳。唐本注云:陶稱滷咸,疑是黑鹽,此是鹼土,議如前說,其戎鹽即胡鹽。
沙州名為禿登鹽,廓州名為陰土鹽,生河岸山阪之陰土石間,塊大小不常,堅白似石,燒之不鳴灹爾。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:鹽藥,味鹹,無毒。主眼赤皆爛風赤,細研水和點目中。又入腹去熱煩,痰滿,頭痛,明目,鎮心,水研服之。又主蚖蛇惡蟲毒,疥癬,癰腫,瘰癧。
白話文:
巴東朐䏰縣北岸有許多鹽井,鹽水自然凝結,形成像粥一樣的鹽,大小約一、二寸,中間凸起像傘一樣,也有些方形像石膏、棋盤一樣。李氏說:戎鹽味道苦,有臭味。這是海水潮汐浸泡山石,經過長時間後鹽凝結在石頭上,然後採集。北方的鹽是青色的,南方的鹽是紫紅色。又說:滷咸就是人們煮鹽的鍋底凝結的堅硬鹽渣,像這樣兩種說法都不詳盡。唐本注釋說:陶氏稱滷咸,可能就是黑鹽,這是鹼土,與前面的說法類似,戎鹽就是胡鹽。
沙州的鹽叫做禿登鹽,廓州的鹽叫做陰土鹽,生長在河岸山坡陰影處的土石之間,大小不一,堅硬白色像石頭,燒起來不會發出爆裂聲。臣禹錫等謹慎參考陳藏器所說:鹽藥,味道鹹,沒有毒。可以治療眼睛發紅、爛風赤眼,將鹽細研磨後用水調和滴入眼中。也可以服用來治療腹內發熱煩躁、痰多、頭痛,還可以明目、安神,用水研磨後服用。還可以治療蚖蛇惡蟲的毒液、疥癬、癰腫、瘰癧。
以前入腹,水消服之,著瘡正爾摩敷。生海西南雷、羅諸州山谷。似芒硝末細,入口極冷。南人多取敷瘡腫,少有服者,恐極冷,入腹傷人,且宜慎之。日華子云:戎鹽,平。助水臟,益精氣,除五臟癥結,心腹積聚,痛瘡疥癬等。即西蕃所出,食者號戎鹽,又名羌鹽。
圖經文具食鹽條下。
陳藏器云:戎鹽累卵。丹房鏡源云:戎鹽,赤、黑二色。累卵,干汞,制丹砂。
衍義曰:戎鹽,成垛,裁之如枕,細白,味甘、咸。亦功在卻血。入腎,治目中瘀赤、澀昏。
白話文:
過去人們把戎鹽直接服用,可以消水腫,也可以用來敷治瘡傷。戎鹽產於西南雷州和羅州的山谷地帶,外觀如同細小的芒硝粉末,入口極其冰冷。南方人多用它來敷治瘡腫,服用者很少,因為擔心其冰冷的特性會傷及內臟,因此服用需謹慎。日華子說,戎鹽性平,能助益水臟、滋養精氣,並能消除五臟積聚、心腹積聚、痛瘡疥癬等病症。戎鹽產自西蕃,食用者稱之為戎鹽,又名羌鹽。
圖經文記載了鹽的相關信息。
陳藏器說,戎鹽可以累積像卵一樣。丹房鏡源說,戎鹽有赤黑兩種顏色,累卵是乾汞,用於製作丹砂。
衍義中說,戎鹽成塊状,形狀如枕頭,細白,味甘咸,也具有止血的功效。戎鹽入腎,可以治療眼部瘀血、澀昏等症狀。
3. 大鹽
味甘、咸,寒,無毒。主腸胃結熱,喘逆,胸中病。令人吐。生邯鄲及河東池澤。(漏蘆為之使。)
唐本注云:大鹽,即河東印鹽也,人之常食者是,形粗於末鹽,故以大別之。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:大鹽,臣。
圖經文具食鹽條下。
太平廣記:梁四公子傳蟱傑曰:交河之間平磧中,掘深數尺有末鹽,紅紫色鮮,味甘,食之止痛。
衍義曰:大鹽,新者不苦,久則鹹苦。今解州鹽池所出者,皆成斗子,其形大小不等,久亦苦。海水煎成者,但味和。二鹽互有得失。入藥及金銀作,多用大鹽及解鹽。傍海之人多黑色,蓋日食魚鹽,此走血之驗也。齒縫中血出,鹽湯嗽之,及接藥入腎。北虜以鹽淹屍使不腐。
白話文:
漏蘆味甘鹹,性寒,無毒。能治腸胃積熱、喘逆、胸悶等病症,也能使人嘔吐。生長於邯鄲及河東池澤,可用大鹽輔助。大鹽即河東印鹽,為人們日常食用的粗鹽,與精鹽不同。古人認為,新的大鹽不苦,久置則鹹苦。解州鹽池產的鹽呈顆粒狀,大小不一,久置也會變苦。海水熬製的鹽則味道較為和緩。兩種鹽各有優缺點,入藥和製作金銀時多用大鹽或解州鹽。沿海地區的人多為黑皮膚,可能是因為常吃魚鹽導致血液流動的結果。牙縫出血時可用鹽水漱口,並配合藥物治療腎病。北方游牧民族用鹽醃製屍體以防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