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七 (7)
卷第十七 (7)
1. 鹿茸
又五月勿食鹿,傷神。
衍義曰:鹿茸,他獸肉多屬十二辰及八卦。昔黃帝立子、醜等為十二辰以名月;又以名獸,配十二辰屬。故獐鹿肉為肉中第一者,避十二辰也。味亦勝他肉。三祀皆以鹿臘,其義如此。茸最難得,不破及不出卻血者,蓋其力盡在血中,獵時多有損傷故也。茸上毛先薄,以酥塗勻,於烈焰中急灼之。
若不先以酥塗,恐火焰傷茸。俟毛淨,微炙入藥。今人亦能將麻茸偽為之,不可不察也。頭亦可釀酒,然須作漿時,稍益蔥椒。角為膠,別有法。按《月令》冬至一陽生,麋角解;夏至一陰生,鹿角解;各逐陰陽分合,如此解落。今人用麋、鹿茸作一種,殆疏矣。凡麋、鹿角自生至堅完,無兩月之久,大者二十餘斤,其堅如石,計一晝夜須生數兩。
凡骨之類,成長無速於此;雖草木至易生,亦無能及之,豈可與凡骨血為比。麋茸利補陽,鹿茸利補陰。凡用茸,無須太嫩,唯長四、五寸,茸端如馬瑙紅者最佳。須佐以他藥,則有功。
白話文:
另外,五月的時候不要吃鹿肉,會傷精神。
解釋說:鹿茸這種東西,其他獸肉大多對應十二地支和八卦。以前黃帝用子、丑等十二地支來命名月份,也用來命名動物,讓牠們對應十二地支。所以獐鹿肉是肉類中的第一等,因為它們避開了十二地支的影響,味道也勝過其他肉類。古代祭祀時都用鹿肉乾,就是這個道理。鹿茸最難取得,不破損且沒有流血的才是最好的,因為它的力量全在血液中,打獵時常常會有損傷。鹿茸上的毛要先用酥油塗抹均勻,然後在猛烈的火焰中快速燒灼。
如果沒有先塗酥油,恐怕火焰會傷到鹿茸。等毛燒乾淨後,再稍微烤一下就可以入藥。現在有人會用麻茸來假冒鹿茸,不能不仔細分辨。鹿頭也可以拿來釀酒,但必須在做酒漿的時候,稍微加一些蔥和花椒。鹿角可以熬成膠,有另外的方法。依照《月令》的說法,冬至時陽氣開始生長,麋鹿的角會脫落;夏至時陰氣開始生長,鹿的角會脫落;牠們各自隨著陰陽的消長而脫落。現在人們把麋鹿和鹿的鹿茸當成一種,實在是太疏忽了。一般來說,麋鹿和鹿的角從開始生長到堅硬完整,不用兩個月的時間,大的可以長到二十多斤,堅硬如石頭,估計一天一夜可以長好幾兩。
所有骨頭類的東西,生長速度沒有比這個更快的;即使是草木這種容易生長的,也沒有辦法比得上,怎麼能和普通的骨血相提並論呢?麋鹿茸適合補陽,鹿茸適合補陰。凡是使用鹿茸,不需要太嫩,只要長到四五寸,頂端像瑪瑙一樣紅色的最好。必須搭配其他藥物,才會有效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