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七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七 (4)

1. 鹿茸

味甘、酸,溫、微溫,無毒。主漏下惡血,寒熱驚癇,益氣強志,生齒不老,療虛勞,洒洒如瘧,羸瘦,四肢痠疼,腰脊痛,小便利,泄精溺血,破留血在腹,散石淋癰腫,骨中熱疽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:(鹿茸,君,味苦、辛。主補男子腰腎虛冷,腳膝無力,夜夢鬼交,精溢自出,女人崩中,漏血。

炙末,空心溫酒服方寸匕。又主赤白帶下,入散用。孟詵云:鹿茸,主益氣。不可以鼻嗅,其茸中有小白蟲,視之不見,入人鼻必為蟲顙,藥不及也。日華子云:鹿茸,補虛羸,壯筋骨,破瘀血,殺鬼精,安胎,下氣。酥炙入用。)養骨,安胎下氣,殺鬼精物,不可近陰,令痿。

久服耐老。四月、五月解角時取,陰乾。使時燥。麻勃為之使。

唐本注云:鹿茸,夏收,陰乾,百不收一,縱得一干,臭不任用。破之火干,大好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鹿骨,味甘,微熱,無毒。

,味鹹,無毒。主惡瘡癰腫,逐邪惡氣,留血在陰中,除小腹血急痛,腰脊痛,折傷惡血,益氣。七月採。杜仲為之使。

臣禹錫等謹按癰疽通用藥云:鹿角,溫、微溫。孟詵云:角錯為屑,白蜜五升,淹之,微火熬令小變,曝乾,更搗篩服之,令人輕身益氣,強骨髓,補絕傷。又婦人夢與鬼交者。鹿角末三指一撮,和清酒服,即出鬼精。又,女子胞中余血不盡欲死者。以清酒和鹿角灰,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,甚效。

又,小兒以煮小豆汁,和鹿角灰,安重舌下,日三度。日華子云:角,療患瘡癰腫熱毒等,醋摩敷。脫精尿血,夜夢鬼交,並治之,水摩服。小兒重舌,鵝口瘡,炙熨之。

,味甘,溫。主丈夫、女子傷中,絕脈,筋急痛,咳逆。以酒和服之,良。

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鹿髓,無毒。日華子云:髓,治筋骨弱,嘔吐。地黃汁煎作膏,填骨髓。蜜煮,壯陽,令有子。

,平。主補腎氣。
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腎,補中,安五臟,壯陽氣。作酒及煮粥服。

,溫。補中,強五臟,益氣力。生者療口僻,割薄之。

陶隱居云:野肉之中,獐鹿可食。生則不膻腥。又非辰屬,八卦無主而兼能溫補,於人即生死無尤,故道家許聽為脯,過其餘肉。雖牛、羊、雞、犬補益,充肌膚,於亡魂皆為愆責,並不足啖。凡肉脯炙之不動,及見水而動,及曝之不燥,並殺人。又茅屋漏脯,藏脯密器中,名為郁脯,並不可食。

唐本注云:頭,主消渴。煎之可作膠,服之彌善。筋,主勞損續絕。骨,主虛勞。可為酒,主風補虛。髓脂,主癰腫死肌,溫中,四肢不隨,風頭,通腠理。一云不可近陰。角,主貓鬼中惡,心腹疰痛。血,主狂犬傷,鼻衄,折傷,陰痿,補虛,止腰痛。齒,主留血氣,鼠瘻,心腹痛,不可近丈夫陰。

白話文:

鹿茸: 味道甘甜、微酸,性溫或微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、寒熱交替的驚風癲癇,能增強精力、堅定意志,使牙齒生長不老。還能治療虛勞,像瘧疾一樣忽冷忽熱、身體消瘦、四肢痠痛、腰背疼痛、小便不順暢、遺精尿血。能破除腹部瘀血,消散淋巴結腫塊、骨頭中的熱毒瘡。

藥性論認為,鹿茸性屬陽,味苦、辛。主要補益男子腰腎虛弱怕冷、腿腳無力、夜裡夢見與鬼交合、精液不自覺流出,也治療婦女經血過多、漏血不止。將鹿茸烤過磨成粉末,在空腹時用溫酒服用一小勺。又可治療婦女赤白帶下,可加入其他藥材一起使用。孟詵說,鹿茸主要功效是補氣。但不能用鼻子聞,因為鹿茸裡面有小白蟲,肉眼看不見,一旦跑進鼻子裡,就會導致鼻孔長蟲,用藥也來不及。日華子認為,鹿茸能補養虛弱、強壯筋骨、破除瘀血、殺滅鬼邪、安胎、使氣下行。用酥油烤過後再入藥。還可以滋養骨骼、安胎、使氣下行,殺滅鬼怪精物,但不可靠近陰部,會導致陰莖痿軟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。通常在四月、五月鹿脫角時採集,在陰涼處風乾,使用時要保持乾燥。麻勃可以輔助鹿茸的藥效。

唐本注說,鹿茸在夏天採收,陰乾,一百份中能用的大概只有一份。如果好不容易得到一份乾的,氣味又難聞到無法使用。如果將它剖開用火烘乾,品質就很好。

藥性論認為,鹿骨味道甘甜,性微熱,沒有毒性。鹿角味道鹹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惡瘡腫痛,驅除邪氣,去除陰部的瘀血,消除小腹急痛、腰背疼痛、跌打損傷的瘀血,並能補氣。通常在七月採集。杜仲可以輔助鹿角的藥效。

癰疽通用藥認為,鹿角性溫或微溫。孟詵說,將鹿角磨成粉末,用五升蜂蜜浸泡,用微火熬煮至稍微變色,曬乾後再搗成粉末服用,可以使人身體輕盈、增強精力、強健骨髓、補益斷裂的傷口。又說,如果婦女夢見與鬼交合,可以用鹿角粉末三指寬一撮,用清酒調服,鬼精就會排出。如果女子胞宮內有殘餘血不盡,快要死亡,可以用清酒調鹿角灰服用一小勺,一天三次,晚上一次,效果很好。另外,如果小孩有重舌,可用煮過的小豆水調鹿角灰,敷在舌頭下面,一天三次。日華子認為,鹿角可以治療瘡瘍腫痛熱毒等,用醋磨成泥敷在患處。也能治療遺精尿血、夜裡夢見與鬼交合,用水磨成汁服用。對於小孩的重舌和鵝口瘡,可以用火烤熱後熨燙。

鹿髓,味道甘甜,性溫。主要治療男子女子身體受損、脈搏斷絕、筋脈急痛、咳嗽氣逆等症狀。用酒調服,效果很好。

藥性論認為,鹿髓沒有毒性。日華子認為,鹿髓能治療筋骨虛弱、嘔吐。可以用地黃汁煎成膏塗在骨髓中。用蜂蜜煮,可以壯陽,使人能夠生育。

鹿腎,性平,主要補腎氣。

日華子認為,鹿腎能補中益氣、安定五臟、增強陽氣。可以泡酒或者煮粥服用。

鹿肉,性溫。能補中益氣、強壯五臟、增進力氣。生的鹿肉可以治療口歪,切成薄片敷在患處。

陶隱居說,在野獸肉中,獐和鹿可以食用。生的肉沒有腥味。而且不屬於特定時辰,不歸屬八卦,卻能溫補身體,對人來說是生死的無害,所以道家允許把鹿肉做成肉乾,超過其他肉類。雖然牛、羊、雞、犬等肉類能補益身體、充實肌肉,但對亡魂而言都是罪過,不宜食用。凡是烤過的肉脯,如果不動彈、遇水會動、曬不乾,都不能吃,會導致死亡。另外,茅屋漏雨的肉脯,藏在密封容器中的肉脯,稱為郁脯,也都不能食用。

唐本注說,鹿頭能治療消渴症。煎煮後可以做成膠,服用效果很好。鹿筋能治療勞損、接續斷絕的筋脈。鹿骨能治療虛勞。可以泡酒,治療風症、補益虛損。鹿髓脂能治療癰腫死肌,溫暖身體,治療四肢不靈活、風頭痛,疏通毛孔。有人說不可靠近陰部。鹿角能治療貓鬼中邪、心腹痛。鹿血能治療狂犬咬傷、流鼻血、跌打損傷、陽痿、補虛、止腰痛。鹿牙能治療體內瘀血、鼠瘻、心腹痛,但不可靠近男人的陰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