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四 (14)

1. 郁李仁

味酸,平,無毒。主大腹水腫,面目四肢浮腫,利小便水道。

,主齒齦腫,齲(丘禹切)齒,堅齒,去白蟲。一名爵李,一名車下李,一名棣。生高山川穀及丘陵上。五月、六月採根。

陶隱居云:山野處處有。子熟赤色,亦可啖之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甚甘香,有少澀味也。又《圖經》云:樹高五、六尺,葉、花及樹並似大李:唯子小若櫻桃,甘、酸。爾雅疏云:常棣,一名棣。郭云:今山中有棣樹,子如櫻桃,可食。《詩·小雅》云:常棣之華。陸機云:許慎曰,白棣樹也,如李而小如櫻桃,正白,今官園種之。

又有赤棣樹,亦似白棣,葉如刺榆葉而微圓,子正赤,如郁李而小,五月始熟,關西、天水、隴西多有之。藥性論云:郁李仁,臣,味苦、辛。能治腸中結氣,關格不通。根治齒痛,宣結氣,破結聚。日華子云:郁李仁。通泄五臟,膀胱急痛,宣腰胯冷膿,消宿食,下氣。又云根,涼,無毒。

治小兒熱發,作湯浴,風蚛牙,濃煎含之。

圖經曰:郁李仁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,但云生高山川穀及丘陵上,今處處有之。木高五、六尺,枝條、花、葉皆若李;唯子小若櫻桃,赤色而味甘、酸,核隨子熟。六月採根並實,取核中仁用。陸機《草木疏》云:唐棣,即奧李也。一名雀梅,亦曰車下李。所在山中皆有。

其華或白或赤,六月中成實如李子,可食。今近京人家園圃植一種,枝莖作長條,花極繁密而多葉,亦謂之郁李,不堪入藥用。韋宙《獨行方》療腳氣浮腫,心腹滿,大小便不通,氣急喘息者。以郁李仁十二分,搗碎,水研取汁,薏苡仁(搗碎如粟米)取三合,以汁煮米作粥。

空腹餐之,佳。《必效方》療癖。取車下李仁,微湯退去皮及並仁者,與乾麵相拌,搗之為餅。如猶乾和淡水,如常搜面作餅,大小一如病人掌。為二餅,微炙使黃,勿令至熟。空腹食一枚,當快利。如不利,更食一枚,或飲熱粥汁,以利為度。若至午後痢不止,即以醋飯止之。

利後當虛。病未盡者,量力一、二日更進一服,以病盡為限。小兒亦以意量之,不得食酪及牛、馬肉等。無不效。但病重者,李仁與面相半,輕者以意減之,病減之後,服者亦任量力,累試神驗。

雷公云:凡採得,先湯浸,然削上尖、去皮令淨,用生蜜浸一宿,漉出陰乾,研如膏用。食療:云:氣結者,酒服仁四十九粒,更瀉尤良。又破癖氣,能下四肢水。外臺秘要:張文仲齲齒。

以郁李根白皮切,水煮濃汁含之。冷即易,吐出蟲。姚和眾:治小兒多熱不痊後。熟湯研郁李仁如杏酪,一日服二合。又方:治卒心痛。郁李仁三七枚爛嚼,以新汲水下之,飯溫湯尤妙。須臾痛止,卻煎薄鹽湯熱呷之。楊氏產乳:療身體腫滿水氣急,臥不得。郁李仁一大合搗為末,和麥面搜作餅子與吃,入口即大便通,利氣,便瘥。

白話文:

郁李仁味酸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大腹水腫、四肢面部浮腫,以及促進小便排出。

其根則能治療牙齦腫痛、蛀牙,使牙齒堅固,並去除口腔中的白蟲。郁李仁又名爵李、車下李、棣。它生長在高山、溪谷和丘陵之上。五月、六月採收其根。

據陶弘景記載,郁李仁在山野間隨處可見。果實成熟時呈紅色,可食用。據蜀地記載,其味甘香,略帶澀味。《圖經》記載,郁李樹高約五、六尺,葉、花及樹木都像大李子,只是果實小如櫻桃,味道甘酸。《爾雅疏》記載,常棣即郁李,郭璞也說山中有棣樹,果實像櫻桃,可以食用。《詩經·小雅》中也提到了“常棣之華”。陸機說,許慎稱之為白棣樹,形似李子但比櫻桃小,果實為白色,現在官園裡也有種植。

此外,還有一種赤棣樹,也類似於白棣樹,葉子像刺榆葉但略圓,果實呈紅色,像郁李但更小,五月成熟,關中、天水、隴西地區較多。 《藥性論》記載,郁李仁味苦辛,能治療腸道氣滯不通。其根能治療牙痛,疏通氣滯,消散腫塊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郁李仁能通利五臟,治療膀胱急痛,疏通腰胯冷痛,消食化積,降氣。其根性涼無毒,可治療小兒發熱,用其煎湯沐浴;也能治療風蟲牙痛,濃煎後含漱。

《圖經》記載,《本經》未記載郁李仁的產地,只說它生長在高山、溪谷和丘陵之上,現在各地都有。樹高五、六尺,枝條、花、葉都像李子;只是果實小如櫻桃,呈紅色,味甘酸,果核隨著果實成熟。六月採收根和果實,取核中仁入藥。陸機《草木疏》記載,唐棣即奧李,又名雀梅,也叫車下李,山中皆有。

其花有白色和紅色兩種,六月中旬結果,形似李子,可食用。現在京城附近人家園圃中種植的一種,枝莖長而條狀,花繁密葉多,也稱為郁李,但不能入藥。韋宙《獨行方》記載,治療腳氣浮腫、心腹脹滿、大小便不通、氣急喘息,可用郁李仁十二分搗碎,研磨取汁,再取搗碎成小米大小的薏苡仁三合,用汁煮米作粥,空腹食用。

《必效方》記載,治療癖證,可用車下李仁,用溫水除去果皮和仁衣,與乾麵混合,搗成餅狀,如麵餅般大小,做成兩個餅,微烤至黃色,不要烤熟。空腹食用一個,能通便。如不通,再食用一個,或喝點熱粥,以通便為度。若午後腹瀉不止,則用醋飯止瀉。

通便後會感覺虛弱,病症未完全痊癒者,可根據體力情況,一到兩天後再服用一次,直至病癒為止。兒童也要根據情況調整用量,不可食用酪和牛肉、馬肉等。效果甚佳。但病情嚴重者,李仁和麵粉比例為一比一,病情輕者可酌減。病情減輕後,用量也要根據體力調整。經多次試驗,效果神奇。

雷公記載,採集後,先用溫水浸泡,削去尖端,去除果皮,使其乾淨,再用生蜜浸泡一夜,瀝乾陰乾,研磨成膏狀使用。食療方記載,氣滯者,可用酒送服郁李仁四十九粒,效果更佳;也能治療癖證,能消除四肢水腫。《外台秘要》記載,張文仲治療蛀牙,用郁李根白皮切片,水煮成濃汁含漱,冷了就換,吐出蟲子。姚和眾記載,治療小兒發熱不癒,用溫水研磨郁李仁成杏酪狀,每日服用兩合。另一方治療突然心痛,用郁李仁三十七枚嚼爛,用新汲水送服,溫熱米湯效果更佳,片刻疼痛即止,再喝點溫熱淡鹽湯。楊氏產後乳汁淤積方:治療身體腫脹,水腫嚴重,臥床不起,用郁李仁一大合搗碎成末,和麥麵做成餅食用,入口即大便通暢,氣機通利,病情即愈。

《衍義》記載:郁李仁,其果實像御李子,成熟時呈紅色,可食用,略帶澀味。其仁,用溫水除去果皮,研磨成糊狀,加入生龍腦,滴入眼中治療紅眼病。陝西地區較多。根煎湯,洗治風蟲牙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