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10)
卷第十四 (10)
1. 訶梨勒
其訶梨勒,以刀削路,細銼焙乾用之。外臺秘要:治一切風痰,風霍亂,食不消,大便澀。訶梨三枚,搗取皮。和酒頓服,三、五度良。又方:治風熱沖項熱悶。訶梨一枚以大者,芒硝,同於醋中,攪令消,摩敷熱處。經驗方:治嗽氣嗽久者亦主之。生訶梨一枚,含之咽汁。
瘥後口爽,不知食味,卻煎檳榔湯一碗服之,立便有味。此知連州銀坑官成密方。廣濟方:治嘔逆不能食。訶梨勒皮二兩,去核,熬為末,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服二十丸,日二服。孫真人:治常患氣。以訶梨三枚,濕紙裹煨,紙干即剝去核,細嚼。以生乳一升,下之,日三服。
又方:治一切氣,宿食不消。訶梨一枚,入夜含之,至明嚼咽。集驗方:蜀沙門傳水痢。以訶梨勒三顆,麵裹炮赤去面,取訶梨勒皮搗為末,飯和為丸。米飲空腹下三七丸,已百人見效。子母秘錄:治小兒霍亂。訶梨一枚,末。沸湯研一半,頓服,未瘥再服。食醫心鏡下氣消食。
並茶青色訶梨一枚,打碎為末,銀器中水一大升,煎三、兩沸,後下訶梨更煎三、五沸,候如麴塵色,著少鹽服。廣異記云:高仙芝,大食得訶梨勒,長五寸,初置抹肚中,便覺腹中痛,因大利十餘行,初為訶梨為祟。待欲棄之。後問大食長老。云:此物人帶一切病消,利者出惡物耳。
仙芝甚保,天寶末被誅,遂失所在。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除病品云:熱病下藥,服訶梨勒。
衍義曰:訶梨勒,氣虛人亦宜。緩緩煨熟,少服。此物雖澀腸,而又泄氣,蓋其味苦澀。
白話文:
訶梨勒這種藥材,要用刀削去外皮,切成細末後烘乾使用。《外臺秘要》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各種風痰、風引起的霍亂、消化不良、大便不順暢。用三顆訶梨勒搗碎取皮,用酒送服,服用三到五次就會有效。另一個方子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風熱引起的頸部發熱、胸悶。用一顆較大的訶梨勒,加上芒硝,一同放入醋中攪拌溶解,然後塗抹在發熱的部位。
《經驗方》記載,訶梨勒也能治療久咳。用一顆生的訶梨勒含在口中,慢慢吞嚥汁液即可。如果病好之後覺得口中無味,吃東西沒味道,可以煎煮檳榔湯喝一碗,立刻就能恢復味覺。這個方子是連州銀礦官府的秘密配方。《廣濟方》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嘔吐無法進食。用二兩訶梨勒皮,去除核後,炒過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空腹服用二十丸,一天服用兩次。孫真人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常發生的氣脹。用三顆訶梨勒,用濕紙包裹後煨烤,紙乾了就剝去核,仔細咀嚼後,用一升生乳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另一個方子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各種氣脹,以及宿食不消化。將一顆訶梨勒含在口中,到第二天早上再咀嚼吞嚥。《集驗方》記載,蜀地一位沙門傳授治療水瀉的方子。用三顆訶梨勒,用麵包裹後烤紅,去除麵皮,取訶梨勒皮搗成粉末,加入飯中做成藥丸。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到七顆,已經有上百人見效。《子母秘錄》記載,訶梨勒能治療小兒霍亂。將一顆訶梨勒磨成粉末,用開水沖泡一半,一次性喝下,如果沒好,再喝一次。《食醫心鏡》記載,訶梨勒能下氣消食。
用青色的訶梨勒一顆,打碎成粉末,放入銀器中加入一大升水,煎煮兩三次後,再放入訶梨勒煎煮三到五次,等顏色像麴塵時,加入少許鹽服用。《廣異記》記載,高仙芝在大食(阿拉伯)得到一顆訶梨勒,長五寸。他剛放在肚臍上,就感覺肚子痛,接著腹瀉十幾次,開始以為是訶梨勒作祟。他想丟掉訶梨勒,後來問大食的長老。長老說:這東西人帶著能消除各種疾病,腹瀉只是在排出體內的壞東西。高仙芝因此很珍惜這訶梨勒。後來天寶末年被誅殺,訶梨勒也因此遺失。《金光明經》中提到,治療熱病時,可以服用訶梨勒。
《衍義》說:訶梨勒,氣虛的人也適合服用。慢慢煨熟後,少量服用。這東西雖然能收斂腸道,但也能夠排氣,因為它的味道苦澀。
2. 柳華
味苦,寒,無毒。主風水黃疸,面熱黑,痂疥惡瘡,金瘡。一名柳絮。
葉,主馬疥痂瘡。取煎煮以洗馬疥,立愈。又療心腹內血,止痛。
實,主潰癰,逐膿血。
子汁,療渴。生琅邪川澤。
陶隱居云:柳,即今水楊柳也。花熟,隨風狀如飛雪。陳元方:以為譬,當用其未舒時。子亦隨花飛,正應水漬汁爾。柳花亦宜貼灸瘡。皮、葉療漆瘡。唐本注云:柳與水楊,全不相似。水楊葉圓闊而赤,枝條短硬;柳葉狹長,青綠,枝條長軟。此論用柳,不載水楊。水楊亦有療能,本草不錄。
樹枝及木中蟲屑。枝皮味苦,寒,無毒。主痰熱淋,可為吐湯。煮洗風腫癢。酒煮含,主齒痛。木中蟲屑可為浴湯,主風瘙癢、癮疹。大效。此人間柳樹是也。陶雲水楊非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苦柳華,使。主止血,治濕痹,四肢攣急,膝痛。陳藏器云:柳絮,《本經》以絮為花,花即初發時黃蕊。
子為飛絮,以絮為花,其誤甚矣。江東人通名楊柳,北人都不言楊。楊樹葉短,柳樹枝長。日華子云:葉治天行熱病,疔瘡,傳屍骨蒸勞,湯火瘡,毒入腹熱悶,服金石藥人發大熱悶,並下水氣。煎膏,續筋骨,長肉止痛。牙痛煎含,枝煎汁可消食也。
圖經曰:柳華、葉、實,生琅邪川澤,今處處有之,俗所謂楊柳者也。《本經》以絮為華。陳藏器云:華即初發黃蕊也,子乃飛絮也。採無時。其枝皮及根亦入藥。葛洪治癰疽腫毒,妒乳等多用之。韋宙《獨行方》主疔瘡及反花瘡,並煎柳枝,葉作膏塗之。今人作浴湯、膏藥,齒牙藥亦用其枝,為最要之藥。
按楊、柳異類,今人謂柳為楊柳,非也。《說文》:楊,蒲柳也;柳,小楊也。其類非一。蒲柳其枝勁韌,可為箭笴。《左傳》所謂董澤之蒲,又謂之雚符,即上條水楊是也。今河北沙地多生此,又生水旁,葉粗而白,木理微赤,白杞柳。《鄭詩》云:無伐我樹杞。陸機云:杞,柳也,其木人以為車轂,共山淇水旁,魚國汶水旁,純生杞也。
又,《孟子》云:告子曰:以人性為仁義,猶以杞柳為桮棬是也。今人取其細條,火逼令柔韌,屈作箱篋,河朔尤多。又下有赤檉木,生河西沙地。皮赤葉細,即是今所謂檉柳者,又名春柳。《爾雅》曰:檉,河柳。郭璞云:今河旁赤莖小楊。陸機《詩疏》云:皮正赤如絳,一名雨師。
枝、葉似松是也。其木中脂,一名檉乳。醫方:稀用,故附於此。
陳藏器云:絮主止血,治小兒一日、五日寒熱,煎柳枝浴。外臺秘要:治黃疸。柳枝以水一斗,煮取濃汁半升,服令盡。肘後方:治乳癰,二、三日種痛不瘥,但堅紫色者。用煎柳根皮法云,熬令溫熨腫,一宿愈。又方:湯火灼成瘡。柳皮燒灰,以粉塗之。又方:取柳白皮細切,以豬脂煎取汁,敷之。
白話文:
[柳華]
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風濕性黃疸病,面部發熱變黑,以及結痂的疥瘡和惡性瘡瘍,還有刀劍外傷。它的別名也叫做柳絮。
葉子,主要治療馬的疥瘡和結痂的瘡。將柳葉煎煮後用來清洗馬的疥瘡,能立即痊癒。還可以治療心腹內的血瘀,有止痛的效果。
果實,主要治療潰爛的癰瘡,可以排出膿血。
柳子汁,可以解渴。生長在琅邪郡的川澤地區。
陶隱居說:「柳,就是現在的水楊柳。花成熟後,隨著風飄散,樣子像飛雪。」陳元方認為,用柳絮來比喻,應該用它還沒展開的時候。柳子也隨著花一起飛散,正好印證了它裡面有汁液。柳花也適合貼在灸瘡上。柳皮和柳葉可以治療漆瘡。唐朝的註解說:「柳樹和水楊柳完全不像。水楊柳的葉子圓而寬,顏色偏紅,枝條短而硬;柳樹的葉子狹長,青綠色,枝條長而柔軟。」這裡討論的柳樹的藥用價值,沒有提到水楊柳。水楊柳也有療效,只是本草藥書沒有記載。
樹枝和木頭中的蟲屑,樹枝皮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痰熱引起的淋病,可以做為催吐的湯藥。煎煮後清洗可以治療風腫發癢。用酒煮後含在口中,可以治療牙痛。木頭中的蟲屑可以做成洗澡的藥湯,主要治療風引起的瘙癢和隱疹,效果非常好。這些都是人們常說的柳樹。陶弘景說的不是水楊柳。臣禹錫等謹慎地參考《藥性論》說:「苦柳花,可以作為藥引。主要用來止血,治療濕痺,四肢攣縮,膝蓋疼痛。」陳藏器說:「柳絮,《本經》把柳絮當成柳花,花其實是剛開始長出的黃色花蕊。」
柳子是飛絮,把柳絮當成花,是極大的錯誤。江東地區的人們都把柳樹叫做楊柳,北方地區的人們都不說楊。楊樹的葉子短,柳樹的枝條長。日華子說:「柳葉可以治療流行性的熱病,疔瘡,傳染性的骨蒸勞熱,湯火燙傷,毒入腹部引起的熱悶,以及服用金石藥物後引起的大熱悶,還可以排除水氣。煎成膏藥,可以接續筋骨,生長肌肉,止痛。牙痛時煎煮含漱,用枝條煎煮的汁液可以幫助消化。」
《圖經》說:「柳花、葉、果實,生長在琅邪郡的川澤地區,現在各地都有,俗稱楊柳。《本經》把柳絮當成柳花。陳藏器說:『花其實是剛開始長出的黃色花蕊,柳子才是飛絮。』採摘沒有固定的時間。它的樹枝皮和根也可以入藥。」葛洪治療癰疽腫毒,乳房脹痛等病症,多用柳樹。韋宙的《獨行方》主要治療疔瘡和反花瘡,都是用柳枝和柳葉煎煮成膏藥塗抹。現在的人們用柳枝來製作洗澡的藥湯、膏藥、牙齒藥,是最重要的藥材。
考究楊樹和柳樹是不同的種類,現在的人們把柳樹叫做楊柳,是不對的。《說文》說:「楊,是蒲柳;柳,是小楊。」它們的種類不止一種。蒲柳的枝條堅韌,可以用來製作箭桿。《左傳》中提到的董澤的蒲,又叫做雚符,就是上面說的水楊柳。現在河北的沙地中很多這種樹,也生長在水邊,葉子粗糙而發白,木頭的紋理微微發紅,叫做白杞柳。《鄭詩》說:「不要砍伐我的杞樹。」陸機說:「杞,就是柳樹,它的木頭被人們用來製作車輪,在共山淇水旁,魚國汶水旁,都生長著純粹的杞樹。」
另外,《孟子》說:「告子說:把人性看作仁義,就像用杞柳製作杯子碗筷一樣。」現在的人們取其細枝條,用火烤彎使其柔軟有韌性,彎曲製作箱子,河朔地區尤其多。還有下面的赤檉木,生長在河西的沙地。樹皮赤紅,葉子細小,就是現在說的檉柳,又叫做春柳。《爾雅》說:「檉,是河柳。」郭璞說:「現在河邊有赤莖的小楊。」陸機《詩疏》說:「樹皮正紅像絳紅一樣,也叫雨師。」
枝條和葉子像松樹。木頭中的樹脂,叫做檉乳。醫方很少使用,所以附在這裡。
陳藏器說:「柳絮主要用來止血,治療小兒每日和每五日發作的寒熱,煎煮柳枝洗浴。」《外臺秘要》:「治療黃疸病,將柳枝用水一斗,煎煮成濃汁半升,全部服用。」《肘後方》:「治療乳癰,兩三天腫痛不消退,而且堅硬呈紫色的情況,用煎煮柳根皮的方法,熬熱後敷在腫痛處,一個晚上就會痊癒。」另外一個方子:「治療湯火灼傷的瘡,將柳皮燒成灰,塗抹在傷口上。」還有一個方子:「取柳樹白色的樹皮切細,用豬油煎煮後取汁,塗抹在傷口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