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5)
卷第十四 (5)
1. 蜀椒
衍義曰:蜀椒,須微炒使汗出,又須去附紅黃殼。去殼之法:先微炒,乘熱入竹筒中,以梗舂之。播取紅,如未盡,更揀,更舂,以盡為度。凡用椒須如此。其中子謂之椒目,治盜汗尤功。將目微炒,搗為極細末,用半錢匕,以生豬上唇煎湯一合,調,臨睡服,無不效。蓋椒目能行水,又治水蠱。
白話文:
蜀椒這種藥材,要稍微炒過,讓它出汗,並且必須去掉附在上面的紅色和黃色的外殼。去除外殼的方法是:先稍微炒一下,趁熱放入竹筒中,用木棍搗碎。將紅色部分篩出來,如果沒篩乾淨,就再挑選、再搗,直到完全去除外殼為止。凡是使用蜀椒都要這樣處理。蜀椒裡面的種子叫做椒目,特別能治療盜汗。把椒目稍微炒一下,搗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用半錢匕的量,用生豬上唇煎出的湯一合來調和,在睡前服用,效果很好。因為椒目能利水,所以也能治療水蠱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