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四 (2)

1. 巴豆

巴豆九十枚(去心、皮,熬令黃),杏仁六十枚(去皮、尖,熬令黃),二味搗丸如小豆大。水下一丸,以利為度。勿飲酒。千金方:主大人、小兒風瘙癮疹,心迷悶方:巴豆二兩,槌破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以帛染拭之。又方:治寒癖宿食,久飲不消,大便秘。巴豆仁一升,清酒五升,煮三日三夜,研令大熟,合酒微火煎之,丸如胡豆大。

每服一丸,水下。欲吐者,服二丸。又方:治喉痹,已死有餘氣者。巴豆去皮,針線穿,咽入喉中,牽出。千金翼:治小兒身腫,並手足腫兼癮疹。巴豆五十枚去皮、心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用綿於湯中隨手拭之。經驗方:鄭獬侍御傳治氣痢。巴豆一兩,去皮、心,熬細研,取熟豬肝和丸。

空心米飲下,量力加減服之。牛肝尤佳。如食素人,以蒸餅丸服。又方:治耳卒聾。巴豆一粒,蠟裹,針刺令通透用,塞耳中。又方:治箭鏃入骨不可拔。取巴豆微熬,與蜣螂同研,塗所傷處,斯須痛定,微癢忍之,待極癢不可忍,便撼動箭鏃,即拔之,立出。夏候鄲云:初在潤州得方,箭鏃出後,速以生肌膏敷之。

說者云:兼治瘡。鄲得方,後至洪州,旅舍主人妻患背瘡呻吟,鄲遽用此方:試之,愈。勝金治喉閉,纏喉風。巴豆兩粒,紙緊角可通得入鼻,用刀子切斷兩頭,殼子將針穿作孔子,納鼻中,久即瘥。十全方:治疥瘡。巴豆十粒,火炮過黃色,去皮膜,右順手研如面,入酥少許,膩粉少許,同研勻,爪破,以竹篦子點藥,不得落眼裡及外腎上。如熏匽著外腎,以黃丹塗,甚妙。

初虞方:治藥毒秘效。巴豆(去皮,不出油)、馬牙硝等分,合研成膏。冷水化一彈子許,服瘥。賈相公:進過牛經,牛有卒疫,動頭打肋者。以巴豆兩個,去皮搗末,生油二兩,淡漿水半升,灌之瘥。

白話文:

巴豆

  • 將九十顆巴豆(去除外殼和中心,炒至黃色),和六十顆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炒至黃色),兩者搗碎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水吞服一丸,以排便順暢為度。服藥期間不要飲酒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此方主要治療成人和小孩的皮膚搔癢、風疹,以及心神昏亂。《千金方》另有一方:使用二兩搗碎的巴豆,加七升水煮至三升,用布沾藥水擦拭患處。
  • 另一個處方:治療因寒冷引起的腸胃積滯、長期飲食不消化、大便秘結。將一升巴豆仁,用五升清酒煮三天三夜,研磨至非常熟爛,然後加入酒以小火熬製,製成如胡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水送服。如果想吐,可以服用兩丸。
  • 另一個處方:治療咽喉腫痛,即使人已過世但仍有餘氣的狀況。將巴豆去皮,用針線穿過,放入喉嚨中,然後拉出。
  • 《千金翼方》記載:治療小孩全身水腫,包括手腳腫脹和皮膚搔癢。取五十顆巴豆,去皮和中心,加兩升水煎至一升,用棉布沾藥湯擦拭患處。
  • 《經驗方》記載:鄭獬侍御傳授的治療痢疾的方子。取一兩巴豆,去皮和中心,炒熟後研磨成細末,與煮熟的豬肝一起製成藥丸。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藥量可根據情況增減。牛肝效果更好。如果吃素的人,可以用蒸餅做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另一個處方:治療突然耳聾。取一粒巴豆,用蠟包裹,用針刺穿使其通透,塞入耳朵中。
  • 另一個處方:治療箭頭射入骨頭無法拔出的情況。將巴豆稍微炒過,與蜣螂一同研磨,塗抹在傷處。過一會兒疼痛會減輕,會感到輕微癢,要忍住。等到癢到無法忍受時,就可以晃動箭頭,將其拔出。夏候鄲說:他最初在潤州得到這個方子,箭頭拔出後,要立即敷上生肌膏。
  • 有人說:這個方法還可以治療瘡。夏候鄲得到這個方子後,在洪州,旅店主人的妻子背部生瘡,呻吟不止。夏候鄲就用這個方子試了試,結果治好了。
  • 《勝金方》:治療喉嚨閉塞,纏喉風。取兩粒巴豆,用紙捲緊做成可插入鼻孔的形狀,用刀子切斷兩頭,在巴豆殼上用針扎孔,然後放入鼻孔中,久了就會痊癒。
  • 《十全方》:治療疥瘡。取十粒巴豆,用火烤至黃色,去除外皮,順時針研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酥油和膩粉,一起研磨均勻。用指甲抓破患處,用竹篦子點藥,注意不要滴入眼睛或外生殖器。如果沾到外生殖器,可以用黃丹塗抹,效果很好。
  • 《初虞方》:治療藥物中毒有奇效。將巴豆(去皮,不出油)和馬牙硝等量研磨成膏。用冷水化開一彈珠大小的藥膏,服用後即可痊癒。
  • 賈相公:進獻的治療牛病的方子,牛若患上急病,出現頭部亂動、用肋骨撞擊地面的情況。用兩個去皮搗碎的巴豆,加入二兩生油和半升淡漿水,灌入牛口中,病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