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四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 (13)

1. 馬銜

無毒。主難產,小兒癇。產婦臨產時手持之,亦煮汁服一盞,此馬勒口鐵也。《本經》馬條注中,已略言之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本經難產通用藥云:馬銜,平。日華子云:古舊鋌者好,或作醫士針也。今據《本經》馬條注中都無說馬銜之事,不知此《經》所言何謂?今姑存云。

圖經文具鐵條下。

聖惠方:治馬喉痹,喉中深腫連頰,壯熱吐氣數者。用馬銜一具,水三大盞,煎取一盞半,分為三服。

白話文:

沒有毒性。可以治療難產、小兒癲癇。產婦臨產時可以手持它,也可以煎煮汁液服用一杯,這就是馬勒口鐵。在《本經》馬條注中,已經略微提及此事。(現在附上)

臣禹錫等人謹慎查閱《本經》中關於難產的通用藥物記載:馬銜,性平。日華子說:古舊的馬銜鐵品質最好,有時也用來製作醫生的針。現在根據《本經》馬條注中的內容,完全沒有提到馬銜的事情,不知道《本經》中所說的究竟是什麼?現在姑且保留這個記載。

圖經中關於鐵條的內容如下。

聖惠方:治療馬喉痹,喉嚨深處腫脹連到臉頰,發熱吐氣頻繁者。用馬銜一個,水三杯,煎煮取一杯半,分三次服用。

2. 礪石

無毒。主破宿血,下石淋,除癥結,伏鬼物惡氣。一名磨石。燒赤熱投酒中,飲之。即今磨刀石,取垽,敷蠼螋溺瘡,有效。又不欲人蹋之,令人患帶下,未知所由。又有越砥石,極細,磨汁滴目,除障暗,燒赤投酒中,破血瘕痛。功狀極同,名又相近,應是礪矣。《禹貢》注云:砥細於礪,皆磨石也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。)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了兩種磨石的藥用功效:

第一種磨石,又稱磨刀石,無毒。

  • 功效:
  • 破宿血:清除積存在體內的陳舊血液。
  • 下石淋:治療尿路結石。
  • 除癥結:消除體內積聚的病灶。
  • 伏鬼物惡氣:驅除邪氣。
  • 使用方法:
  • 將磨石燒至赤熱,投入酒中,飲用。
  • 取磨石的粉末,敷治蠼螋(一種昆蟲)的尿液引起的瘡瘍,效果顯著。
  • 禁忌:
  • 不宜被人踩踏,否則會導致女性患上帶下病,其原因不明。

第二種磨石,稱為越砥石,質地極細。

  • 功效:
  • 磨汁滴目:磨成汁滴入眼睛,可以去除障翳,改善視力。
  • 破血瘕痛:消除血瘀引起的疼痛。
  • 使用方法:
  • 將越砥石燒至赤熱,投入酒中,飲用。
  • 功狀極同,名又相近,應是礪矣。:兩者功效相似,名稱也相近,應該都是磨石。

《禹貢》注云:砥細於礪,皆磨石也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。): 《禹貢》的注釋中說,砥石比礪石更細,都是磨石。這是後人陳藏器所補充的內容。

總結:

這段文字介紹了兩種古代常用的磨石,並詳細記載了它們的藥用功效、使用方法和禁忌。雖然現代醫學對此並不認可,但這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對自然物質的觀察和利用。

3. 石花

味甘,溫,無毒。酒漬服。主腰腳風冷,與殷孽同。一名乳花。

唐本注云:三月、九月採之。乳水滴水上,散如霜雪者,出乳穴堂中。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石花,治腰膝及壯筋骨,助陽。此即洞中石乳滴下凝結者。

圖經文具石鐘乳條下。

衍義曰:石花,白色,圓如覆大馬杓,上有百十枝,每枝各槎牙,分歧如鹿角。上有細紋起,以指撩之,錚錚然有聲。此石花也,多生海中石上,世亦難得,家中有一本,後又於大相國宮中見一本,其體甚脆,不禁觸擊。本條所注皆非。

白話文:

石花味甘,性溫,無毒。可用酒浸泡後服用。主要功效是治療腰腳風寒,與殷孽具有相同功效。石花又名乳花。

古籍記載,石花應該在三月或九月採集。乳汁滴落在水面上,會像霜雪一樣散開,生長在乳穴堂中。古籍中記載,石花可以治療腰膝疼痛,強壯筋骨,溫補陽氣。石花實際上是洞穴中石乳滴落凝結而成。

圖書記載中,石花與石鐘乳並列。

石花呈白色,形狀像一個大的馬勺,上面有百十根枝條,每根枝條都像鹿角一樣分叉,表面有細紋,用手指觸摸會發出清脆的聲音。石花多生長在海中的石頭上,非常稀有。我曾經在家中見過一株石花,後來又在相國寺中見過一株,它們的質地非常脆,不能輕易觸碰。上述古籍中的記載並不完全準確。

4. 桃花石
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大腸中冷,膿血痢。久服令人肌熱,能食。

唐本注云:出申州鐘山縣,似赤石脂,但舐之不著舌者為真。(唐本先附。)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令人肥悅能食。南海藥譜云:其狀亦似紫石英,若桃花,其潤且光而重,目之可愛是也。

圖經曰:桃花石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。注云:出申州鐘山縣。今信州亦有之。形塊似赤石脂、紫石英輩。其色似桃花,光潤而體重,以舐之不著舌者為佳。採無時。陶隱居解赤石脂云:用義陽者,狀如豚腦,色鮮紅可愛。蘇恭以為非是,即桃花石也。久服肥人,土人亦以療痢,然則功用亦不相遠矣。

白話文:

圖經上記載:桃花石,《本經》沒有記載產地。注釋中說:它產於申州鐘山縣。現在信州也產這種藥材。它的形狀像赤石脂、紫石英一類的礦石,顏色像桃花,光滑潤澤,體重,舔起來不沾舌頭的最好。採集這種藥材沒有特定的季節。陶隱居解釋赤石脂時說:義陽產的赤石脂,外形像豬腦,顏色鮮紅,看起來很漂亮。蘇恭認為這不是真的赤石脂,而是桃花石。長期服用桃花石可以讓人肥胖,當地人也用它來治療痢疾,由此可見它的功效和赤石脂相差無幾。

衍義曰:桃花石,有赤、白兩等。有赤地淡白點,如桃花片者,有淡白地、有淡赤點,如桃花片者。人往往鐫磨為器用,今人亦罕服食。

白話文:

解釋如下:

「桃花石」,這物質有紅色和白色兩種。其中一種是紅色底上帶有淡白色的斑點,形狀似桃花瓣;另一種則是淡白色的底,上面有淡紅色的斑點,也像桃花瓣。人們常常會將它鑲嵌或磨製成日常使用的器物,現在人們也很少使用它作為食用材料了。

5. 光明鹽

味鹹,甘,平,無毒。主頭面諸風,目赤痛,多眵淚。生鹽州五原鹽池下,鑿取之,大者如升,皆正方光徹。一名石鹽。(唐本先附)

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:亦呼為聖石。

圖經文具食鹽條下。

白話文:

【性質】此藥味鹹,味甘,性平,無毒害。

【功效】主要用於治療頭面部風邪、眼紅痛、多眼屎及眼淚。

【產地】生長在鹽州五原的鹽池下方,需開採獲取,其大小類似於一個升器,外觀正方形且通透明亮。

【別名】又名石鹽。

【相關記載】根據蜀本的註釋,還有一個名字叫做「聖石」。

【參考資料】圖經中的詳細描述可以在食鹽條目下找到。

6. 石床

味甘,溫,無毒。酒漬服,與殷孽同一名乳床,一名逆石。唐本注云:陶謂孔公孽即乳床,非也。二孽在上,床、花在下,性體雖同,上下有別。鍾乳水下凝積,生如筍狀,漸長,久與上乳相接為柱也。出鍾乳堂中。採無時。(唐本先附)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石筍即是石乳下凝滴長者,與石花功同,一名石床。

圖經文具石鐘乳條下。

白話文:

石鐘乳的味道甘甜,性溫,無毒。可以用酒浸泡後服用。石鐘乳與乳床、逆石是同一個藥物,只是名稱不同。

唐代本草注釋說,陶弘景認為孔公孽就是乳床,這是錯誤的。乳床和石花都屬於石鐘乳,但乳床和石花是在石鐘乳的下方,而孔公孽和逆石是在石鐘乳的頂端。雖然它們的藥性相同,但位置不同。

石鐘乳是鍾乳石上的水滴凝結後形成的,長得像筍子一樣,慢慢地長大,久而久之就會與上面的乳床相連,形成一根柱子。石鐘乳產自鍾乳堂,採集沒有季節限制。

日華子本草中也記載,石筍就是石乳向下凝結滴落而形成的,功效與石花相同,又叫做石床。

圖經中也記載了石鐘乳。

7. 膚青

味辛、咸,平,無毒。主蠱毒及蛇、菜、肉諸毒,惡瘡。不可久服,令人瘦。一名推青,一名推石。生益州川穀。

陶隱居云:俗方及《仙經》並無用此者,亦相與不復識。

白話文:

【性味】辛、鹹,平,無毒。

【功效】主冶蠱毒以及蛇、菜、肉等各種毒素,對惡性傷口有療效。但不宜長期服用,會使人消瘦。

【別名】又稱「推青」、「推石」。

【產地】生長於益州的山野間。

【陶隱居說】民間常見的方術和《仙經》中都沒有提到使用這種藥物,也表明人們已經不再認識它們的用途。

8. 瑪瑙

味辛,寒,無毒。主辟惡,熨目赤爛,紅色似瑪瑙,亦美石之類,重寶也。生西國玉石間,來中國者皆以為器,亦云瑪瑙珠。是馬口中吐出,多是胡人謬言,以貴之耳。(新補見陳藏器。)

陳藏器:瑪瑙出日本國,用砑木不熱為上,砑木熱非真也。

衍義曰:瑪瑙,非石、非玉,自是一類。有紅、白、黑色三種,亦有其紋如纏絲者,出西裔者佳。彼土人小者碾為好玩之物,大者碾為器。今古方入藥,絕可用。此物,西方甚重,故佛經多言之。其馬口吐出,既知謬言,不合編入。

白話文:

瑪瑙的味道辛辣,性寒,無毒。它主要用於驅邪辟惡,以及治療眼睛紅腫潰爛,其顏色如同瑪瑙,也是一種珍貴的玉石,屬於貴重寶物。它生長在西域的玉石中,來到中國後人們都將它製作成器皿,也稱作瑪瑙珠。傳說它是由馬口中吐出來的,但這多是胡人為了抬高其價值而編造的謊言。(新補見陳藏器。)

陳藏器

瑪瑙產自日本國,用冷的砑木研磨為上品,用熱的砑木研磨就不是真的瑪瑙。

衍義

瑪瑙既非石頭,也非玉石,是一種獨特的物質。它有紅色、白色、黑色三種顏色,也有一些紋理像纏繞的絲線,產自西域的瑪瑙品質較好。當地人會將小塊的瑪瑙研磨成玩具,大塊的則研磨成器皿。如今古方中入藥使用的瑪瑙,絕對可以使用。這種東西在西方非常珍貴,因此佛經中經常提到它。至於馬口吐出這種說法,大家都知道是假的,不應該把它編入藥典中。

9. 太陰玄精

味鹹,溫,無毒。主除風冷,邪氣濕痹,益精氣,婦人痼冷、漏下,心腹積聚冷氣,止頭疼,解肌。其色青白、龜背者良,出解縣。(今附)

圖經曰:太陰玄精,出解縣,今解池及通、泰州積鹽倉中亦有之。其色青白、龜背者佳。採無時。解池又有鹽精,味更鹹苦,青黑色,大者三、二寸,形似鐵鏵嘴,三月、四月採。亦主除風冷,無毒。又名泥精,蓋玄精之類也。古方不見用者,近世補藥及治傷寒多用之。其著者,治傷寒三日,頭痛,壯熱,四肢不利。

正陽丹:太陰玄精、硝石、硫黃各二兩,硇砂一兩,四物都細研,入瓷瓶子中,固濟以火半斤,於瓶子周一寸,熁之,約近半日,候藥青紫色,住火。待冷取出,用臘月雪水拌令勻濕,入瓷罐子中,屋後北陰下陰乾。又入地埋二七日,取出細研,以麵糊和為丸,如雞頭實大。

白話文:

太陰玄精的味道鹹,性溫,無毒。它能治風寒、邪氣、濕痺,益精氣,治婦女久寒、漏下、心腹積聚冷氣,止頭痛,解肌。品質好的太陰玄精顏色青白,形狀像龜背,產於解縣。

《圖經》記載:太陰玄精產於解縣,現在解池、通州和泰州的積鹽倉中也都有。顏色青白、形狀像龜背的品質最好,採集沒有特定時間。解池還有另一種鹽精,味道更鹹苦,顏色青黑,大的有三四寸,形狀像鐵鏵嘴,在三月、四月採集。它也能治風寒,無毒。又叫泥精,是玄精的一種。古方中很少用它,近來補藥和治傷寒的藥方中常使用。有人用它治療傷寒三天,頭痛、發熱、四肢無力,效果很好。

正陽丹的配方:太陰玄精、硝石、硫黃各二兩,硇砂一兩。將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,放入瓷瓶中,用火烘烤半斤,保持瓶子四周一寸的距離,烤到藥材變成青紫色時停止加熱。待涼後取出,用臘月雪水拌勻,放入瓷罐中,放在屋後北陰處陰乾。再埋入地下二十七天,取出研磨成細粉,用麵糊和成丸,大小如雞頭。

先用熱水浴後,以艾湯研下一丸。以衣蓋,汗出為瘥。

唐本余:近地亦有,色赤、青白,片大不佳。沈存中雲:大滷之地,即生陰精石。

衍義曰:太陰玄精石,合他藥,塗大風疾,別有法。陰證傷寒,指甲、面色青黑,六脈沉細而疾,心下脹滿、結硬、燥渴,虛汗不止,或時狂言,四肢逆冷,咽喉不利,腹疼,亦須佐他藥兼之。《圖經本草》已有法,唯出解州者良。

白話文:

先用熱水洗澡,再將艾湯研磨成一丸,用衣物蓋住身體,等到出汗就痊癒了。產地附近也有,顏色紅、青白,片狀大就不佳。沈存中說:大滷之地,就是生長陰精石的地方。

太陰玄精石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,可以塗抹治療大風疾,用法另有說明。陰證傷寒,指甲和面色青黑,六脈沉細而快,心下脹滿、堅硬、口渴,虛汗不止,偶爾胡言亂語,四肢冰冷,咽喉不適,腹痛,也需要搭配其他藥物一起服用。《圖經本草》已經記載了方法,但只有解州出產的藥材品質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