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3)
卷第十三 (3)
1. 桑根白皮
雷公云:凡使,十年以上向東畔嫩根,採得後,銅刀剝上青黃薄皮一重,只取第二重白嫩青涎者,於槐砧上用銅刀銼了,焙令乾。勿使皮上涎落,涎是藥力。此藥惡鐵並鉛也。聖惠方:治大風,頭面髭發脫落。以桑柴灰熱湯淋取汁洗頭面(以大豆水研取漿,解澤灰味,彌佳)。
次用熟水,入綠豆麵濯之,取淨。不遇十度良。三日一沐頭,一日一洗面。外臺秘要:治偏風及一切風。桑枝銼一大升,用今年新嫩枝,以水一大斗,煎取二大升。夏用井中沉,恐酢壞。每日服一盞,空心服盡。又煎服終身,不患偏風,若預防風,能服一大升佳。又方:脈極寒,髮鬢墮落,令發潤生。
桑白皮二升,以水淹浸,煮五、六沸去滓,洗沐鬢髮自不落。又方:五痔。以桑耳作羹,空心下飯飽食之,日三食之。待孔卒痛如烏啄,取大小豆各一升,合搗作兩囊蒸之及熱,更互坐之,即瘥。千金方:治口瘡白漫漫。取桑樹汁,先以發拭口,次以汁敷之。又方八月、九月中刺,手足犯惡露腫,多殺人。
以桑枝三條,納煻灰中炮令極熱,破斷,以頭柱瘡口上,令熱盡即易之。盡二條,則瘡自爛,仍取韭白敷瘡上,以布帛急裹之。若有腫者更作,用薤白佳。肘後方:治人少小鼻衄,小勞輒出。桑耳無多少,熬令焦,搗末。每衄發,輒以杏仁大塞鼻,數度即可斷。《深師方》同。
葛氏方:卒小便多,消渴。入地三尺取桑根,剝取白皮,炙令黃黑,銼,以水煮之令濃,隨意飲之,亦可納少米,勿入鹽。又方:產後下血不止,炙桑白皮煮水飲之。又方:血露不絕。鋸截桑根,取屑五指撮,取醇酒服之。日三。又方:因瘡而腫者,皆因中水浸中風寒所作,其腫入腹則殺人。
多以桑灰淋汁漬,冷復易,取愈。《梅師方》同。又方:飲食中蠱毒,令人腹內堅痛,面黃青,淋露骨立,病變無常。取桑木心,銼得一槲,著釜中以水淹之,令上有三斗水,煮取二斗,澄取清,微火煎,得五升。宿勿食,旦服五合,則吐蠱毒出。梅師方:治水腫,坐臥不得,頭面身體悉腫。
取東引花桑枝,燒灰淋汁,煮赤小豆。空心食令飽,飢即食盡,不得吃飲。又方:治金瘡止痛。取桑柴灰研敷瘡上,佳。經驗方:治咳嗽甚者,或有吐血殷鮮。桑根白皮一斤,米泔浸三宿,淨刮上黃皮,銼細,入糯米四兩,焙乾。一處搗為末。每服米飲調下一、兩錢。又方:治青盲,此一法當依而用之,視物如鷹鶻,有此效。
正月八、二月八、三月六、四月六、五月五、六月二、七月七、八月二十五、九月十二、十月十二、十一月二十六、十二月晦,每遇上件神日,用桑柴灰一合,以煎湯沃之,於瓷器中澄令極清,以藥汁稍熱洗之。如覺冷,即重湯煮令得所,不住手洗,遇上件日不得不洗,緣此神日本法也。
白話文:
雷公說:凡是使用桑根白皮,要用十年以上向東邊生長的嫩根,採集後,用銅刀剝去上面一層青黃色的薄皮,只取第二層白色柔嫩、帶有黏液的部分,在槐木的砧板上用銅刀銼碎,然後烘乾。注意不要讓皮上的黏液掉落,因為黏液是藥力的所在。這種藥忌諱接觸鐵和鉛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大風病,導致頭面、鬍鬚、頭髮脫落。用桑樹柴燒成的灰,用熱水沖淋取汁,用來洗頭和臉(用大豆水磨成漿,可去除灰的澀味,效果更好)。接著用開水加入綠豆麵清洗,直到乾淨。洗十次不見好轉,就不是良方。每三天洗一次頭,每天洗一次臉。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半身不遂和各種風病。取一升桑樹枝,用今年新生的嫩枝,用水一斗煎煮,取二升藥汁。夏天用井水浸泡,以免變質。每天空腹服一小盞,服完為止。如果長期煎服,可以預防半身不遂,如果為了預防,能服一大升更好。
另一個方子說:脈象極寒,頭髮、鬢角脫落,可使頭髮滋潤生長。取二升桑白皮,用水浸泡,煮五、六次沸騰後去除殘渣,用藥水洗頭髮和鬢角,自然就不會脫落了。另一個方子說:治療五種痔瘡,用桑耳做成羹,空腹當飯吃飽,每天吃三次。等到痔瘡疼痛如鳥啄,取大小豆各一升,合在一起搗碎,分成兩個布袋蒸熱,交替坐著,即可痊癒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口瘡,呈現白色蔓延。取桑樹汁,先用頭髮擦拭口部,再用樹汁敷在上面。另一個方子說:在八月、九月中刺傷,手足感染惡露而腫脹,多會導致死亡。用三根桑枝,放入火灰中燒到極熱,折斷,將斷頭放在瘡口上,等熱度消失就換一根。用完兩根,瘡就會潰爛,再用韭菜白敷在瘡上,用布條緊緊包紮。如果有腫脹,就再做一次,用薤白效果更好。
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兒童鼻出血,稍一勞累就出血。用不限量的桑耳,烤焦後搗成粉末。每次出血時,用杏仁大小的藥粉塞入鼻孔,幾次就可以止住。《深師方》也是一樣。葛氏方記載:突然小便增多,口渴。在地下三尺取桑根,剝取白皮,烤到黃黑色,銼碎,用水煎煮到濃稠,隨意飲用,也可以加入少量米,但不要放鹽。另一個方子說:產後出血不止,烤桑白皮煮水飲用。另一個方子說:血崩不止,鋸斷桑根,取屑五指撮,用醇酒服下,每天三次。另一個方子說:因瘡而腫脹,都是因為在水中浸泡或受風寒所致,如果腫脹進入腹部就會致命。多用桑灰淋出的汁液浸泡,冷了就換,直到痊癒。《梅師方》也是一樣。
另一個方子說:飲食中蠱毒,導致腹內堅硬疼痛,面色黃青,身體消瘦,病情變化無常。取桑木心,銼碎得一斛,放入鍋中,用水淹沒,使水面高出木頭三斗,煮到剩下二斗,澄清取清液,用小火煎煮,得到五升。晚上不要吃飯,早上服五合,就能吐出蠱毒。《梅師方》記載:治療水腫,坐臥不安,頭面身體都腫脹。取東邊生長的開花桑枝,燒成灰,淋取汁液,煮赤小豆。空腹吃飽,餓了就吃完,不能喝水。另一個方子說:治療金瘡止痛,將桑柴灰研成粉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
《經驗方》記載:治療嚴重咳嗽,或有吐鮮血的症狀。取一斤桑根白皮,用米泔水浸泡三宿,刮淨上面的黃皮,銼細,加入糯米四兩,烘乾。一起搗成粉末。每次用米湯調服一、兩錢。另一個方子說:治療青盲(眼疾),這個方法應該依據使用,能使看東西像老鷹一樣銳利,有很好的效果。在每年的正月八、二月八、三月六、四月六、五月五、六月二、七月七、八月二十五、九月十二、十月十二、十一月二十六、十二月晦日,每到這些神日,用一合桑柴灰,煎湯沖洗眼睛,用瓷器盛放藥汁澄清,用稍熱的藥汁洗眼睛。感覺冷了,就隔水加熱到適當溫度,不停地洗,一定要在這些神日洗,因為這是神日本應當用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