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三 (2)

1. 桑根白皮

春葉未開枝可作煎,酒服治一切風。又云桑耳,溫,微毒。止腸風瀉血,婦人心腹痛。藥性論云:蕈耳亦可單用,平。古槐、桑樹上者良。能治破血益力,其餘樹上多動風氣,發痼疾,令人肋下急,損經絡,背膊悶。又煮漿粥,安槐木上,草覆之,即生蕈,次柘木者良。孟詵云:菌子,寒。

發五臟風,擁經脈,動痔病,令人昏昏多睡,背膊四肢無力。又菌子有數般,槐樹上生者良。野田中者,恐有毒,殺人。又多發冷氣,令腹中微微痛。

圖經曰:桑根白皮,《本經》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採無時。不可用出土上者,用東行根益佳。或云木白皮亦可用。初採得,以銅刀剝去上粗皮,取其里白切焙乾。其皮中青涎,勿使刮去,藥力都在其上。惡鐵及鉛,不可近之。桑葉以夏秋再生者為上,霜後採之。煮湯淋渫手足,去風痹殊勝。

桑耳,一名桑黃。有黃熟陳白者,又有金色者,皆可用,碎切,酒煎,主帶下。其實椹,有白、黑二種,曝乾。皆主變白髮。皮上白蘚,花亦名桑花,狀似地錢。刀削取炒乾,以止衄、吐血等。其柴燒灰淋汁,醫家亦多用之。桑上蠹蟲,主暴心痛,金瘡肉生不足。皮中白汁主小兒口瘡,敷之便愈。

又以塗金刃所傷燥痛,須臾血止,更剝白皮裹之,令汁得入瘡中,良。冬月用根皮皆驗。白皮作線,以縫金創腸出者,更以熱雞血塗之。唐·安金藏剖腹用此法,便愈。桑條作煎見《近效方》。云:桑煎療水氣,肺氣,腳氣,癰腫兼風氣。桑條二兩,用大秤七兩,一物細切如豆,以水一大升,煎取三大合,如欲得多造,准此增加,先熬令香,然後煎。每服肚空時吃,或茶湯、或羹粥,每服半大升,亦無禁忌也。

本方云:桑枝,平。不冷不熱,可以常服。療遍體風癢乾燥,腳氣,風氣,四肢拘攣,上氣,眼暈,肺氣嗽,消食,利小便。久服輕身,聰明耳目,令人光澤,兼療口乾。《仙經》云:一切仙藥,不得桑煎不服。出《抱朴子》。本方:桑枝一小升,細切熬令香,以水三大升,煎取二大升。

一日服盡,無問食前後,此服只依前方也。桑葉可常服。神仙服食方:以四月桑茂盛時採葉,又十月霜後,三分二分已落時,一分在者,名神仙葉,即採取。與前葉同陰乾。搗末丸散任服,或煎以代茶飲。又採椹,曝乾。和蜜食之,並令人聰明,安魂鎮神。又炙葉,令微干。

和桑衣煎服。治痢,亦主金創及諸損傷,止血。方書稱桑之功最神,在人資用尤多。《爾雅》云:桑辨有葚(與椹同),梔。郭璞云:辨,半也。一半有葚,半無名曰梔。又云:女桑,桋桑。俗間呼桑木之小而條長者為女桑。又山桑木堪弓弩,檿桑絲中琴瑟,皆材之美者也,他木鮮及焉。

白話文:

桑樹根的白皮

春天樹葉還沒長出時,桑樹枝可以拿來煎煮,用酒送服可以治療各種風病。另外,桑樹的耳朵(桑耳,又稱桑黃),性溫,稍微有毒。可以止住腸風下血,以及婦女的心腹疼痛。藥性論中提到,蕈耳也可以單獨使用,性平。長在古槐樹或桑樹上的最好。可以治療破血,增強體力,但長在其他樹上的則容易引起風氣,誘發舊疾,使人肋下發緊,損傷經絡,背部和肩膀感到悶脹。

另外,將米漿粥煮好後,放在槐木上,用草覆蓋,就會長出蕈菇,其次是柘樹木上長的比較好。孟詵說,菌子(蕈菇)性寒。會引發五臟風邪,阻塞經脈,引發痔瘡,使人昏沉嗜睡,背部和四肢無力。菌子有很多種類,槐樹上長的最好。野地裡長的,可能有毒,會致命。還會產生寒氣,使腹部微微作痛。

圖經上說,桑樹根的白皮,《本經》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。採集沒有時間限制。不要用從土裡長出來的,用朝東的根部比較好。也有人說,木白皮也可以用。剛採來時,用銅刀刮去表面的粗皮,取裡面的白皮切開,烘乾。皮裡面的青色黏液,不要刮掉,藥力都在那上面。忌用鐵和鉛,不能靠近。桑葉以夏天和秋天再次長出的為好,霜降後採集。煮湯洗手腳,去除風痹效果很好。

桑耳,又名桑黃。有黃熟的、陳舊發白的,還有金色的,都可以用,切碎後用酒煎煮,主要治療婦女帶下病。桑葚,有白色和黑色兩種,曬乾後,都可以使白髮變黑。桑樹皮上的白色蘚苔,花也叫做桑花,形狀像地錢。用刀削取後炒乾,可以止住鼻出血和吐血等症狀。用桑柴燒成灰,淋水取汁,醫生也常用。桑樹上的蛀蟲,可以治療突然發作的心痛,以及金瘡傷口長肉不足。桑樹皮裡的白色汁液,可以治療小兒口瘡,塗上就有效。

另外,把白色汁液塗在金屬刀刃造成的乾燥疼痛的傷口上,很快就能止血,再剝下白皮包裹,讓汁液進入傷口中,效果很好。冬天用根皮也有效。用白皮做線,縫合金屬刀刃導致的腸子外露,再用熱雞血塗抹。唐朝的安金藏剖腹時就用這種方法,很快就治好了。桑條的煎劑,在《近效方》中可以看到。說桑煎可以治療水腫、肺氣、腳氣、癰腫,以及風氣。用桑條二兩,大秤七兩(可能是度量單位,原文如此),一起切成豆粒大小,用水一大升,煎煮到剩三大合。如果想多做,就按比例增加。先將桑枝熬香,然後再煎煮。每次空腹時服用,可以配茶湯或粥,每次服用半大升,也沒有什麼禁忌。

本方說,桑枝,性平,不寒不熱,可以經常服用。可以治療全身皮膚發癢乾燥、腳氣、風氣、四肢拘攣、氣喘、眼花、肺氣咳嗽、消化不良、小便不利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耳聰目明,使皮膚有光澤,還可以治療口乾。《仙經》說,所有仙藥,沒有桑枝煎服就不能發揮作用。出自《抱朴子》。本方:用桑枝一小升,切碎後熬香,用水三大升,煎煮到剩二大升。一天內服完,不論飯前飯後,這次服用的方法都和前面說的一樣。桑葉可以經常服用。神仙服食的方法:在四月桑樹茂盛時採集葉子,再在十月霜降後,三分之二已經掉落,剩下三分之一還在樹上的葉子,叫做神仙葉,可以採集。和之前的葉子一樣陰乾。搗成粉末做成藥丸或散劑服用,或者煎煮代替茶飲。另外,採集桑葚,曬乾後和蜂蜜一起吃,可以使人聰明,安定心神。還可以將葉子烤到微乾。和桑衣一起煎煮服用,可以治療痢疾,也可以治療金瘡和各種損傷,止血。醫書上說桑樹的功效最神奇,人們可以利用的也很多。《爾雅》中說,桑樹有結桑葚的,也有不結的。郭璞解釋說,“辨”就是一半的意思,一半結桑葚,一半不結的叫做梔。還說,女桑就是枝條細長的桑樹。民間把枝條細長、樹幹小的桑樹叫做女桑。另外,山桑木適合做弓箭,檿桑的絲可以用來做琴瑟,都是上好的材料,其他木材比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