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二 (49)
卷第十二 (49)
1. 鼠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主丈夫五勞七傷,腰腳痛冷,陰痿,小便數白,益陽道,除風氣,補衰老,好顏色。取根及莖,細銼濃煮,服之訖取微汗,亦浸酒和藥酒法,性極溫,服訖稍令人悶,無苦。生南海海畔山谷。作藤繞樹莖、葉滑淨似枸杞。花白有節,心虛,苗頭有毛,南人皆識。其藤有鼠咬痕者良。但須嚼咽其汁驗也。
海藥云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南海山谷。藤蔓而生,鼠愛食此,故曰鼠藤。咬處即人用入藥,彼人食之,如吃甘蔗美味甘美。主腰腳風冷,大補水臟,好顏色,長筋骨。並銼濃煎服之,亦取汁,浸酒更妙。
白話文:
鼠藤味甘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男性勞損、腰腿疼痛寒冷、陽痿、頻尿且尿白等症狀,能增強性功能,祛除風邪,補益衰老的身體,使人容光煥發。取其根莖切碎,加水濃煎服用,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。也可將其浸泡在酒中,製成藥酒。鼠藤性溫,服用後略感胸悶,但沒有苦味。鼠藤生長在南海沿海的山谷中,是一種攀援在樹上的藤本植物,葉片光滑,類似枸杞葉。花朵白色,有節,莖部空心,嫩芽有毛,南方人都認識它。被老鼠啃咬過的藤蔓藥效更好,但需先咀嚼嘗一下汁液來驗證。
據《海藥本草》記載,並參照《廣州記》記載:鼠藤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,以藤蔓形式生長,老鼠喜歡吃它,因此稱為鼠藤。老鼠啃咬過的地方正是入藥的部位,當地人食用它,如同吃甘蔗般甘甜美味。它能治療腰腿風寒,大補腎臟,使人容光煥發,強健筋骨。將其切碎濃煎服用,或取其汁液浸泡在酒中效果更佳。
2. 浮爛羅勒
味酸,平,無毒。主一切風氣,開胃補心,除冷痹,和調臟腑。生康國,似厚朴也。
白話文:
浮爛羅勒味酸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增進食慾、滋補心臟,去除寒痺,調和臟腑功能。它生長在康國,外形類似厚朴。
3. 靈壽木根皮
味苦,平。止水。作杖,令人延年益壽。生劍南山谷,圓長,皮紫。《漢書》孔光年老賜靈杖,顏注曰:木似竹有節,長不過八、九尺,圍可三、四寸,自然有合杖之制,不須削理也。
白話文:
靈壽木根皮味苦性平,能止血。製成手杖,據說能使人延年益壽。它生長在劍南山谷,形狀圓長,樹皮呈紫色。《漢書》記載,孔光年老時被賜予靈壽木杖,顏師古注釋說:這種木頭像竹子一樣有節,長度不超過八九尺,粗細約三到四寸,天然就適合做成手杖,不需要加工修整。
4. 綟木
味甘,溫,無毒。主風血羸瘦,補腰腳,益陽道,宜浸酒。生林漢山谷。木紋側,故曰綟木。
白話文:
綟木味甘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因風血虧虛引起的瘦弱,滋補腰腳,壯陽,適合泡酒服用。生長在山林和山谷中。因木紋斜生,故名綟木。
5. 斑珠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主風血羸瘦,婦人諸疾,浸酒服之。生山谷中。不凋。子知珠而斑,冬取之。
白話文:
斑珠藤味甘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因風寒血虛引起的瘦弱,以及婦女各種疾病,可以浸酒服用。它生長在山谷中,四季常青。它的種子像珍珠一樣,並帶有斑點,冬天採收。
6. 阿月渾子
味辛,溫,澀,無毒。主諸痢,去冷氣。令人肥健。生西國諸蕃。云與胡榛子同樹。一歲榛子,二歲渾子也。
白話文:
阿月渾子味辛、性溫,帶點澀味,無毒。能治療各種痢疾,去除體內寒氣,並能使人肥胖強壯。它產自西域各國。據說它與胡榛子生長在同一棵樹上,第一年結榛子,第二年結阿月渾子。
7. 不雕木
味苦,溫,無毒。主調中補衰,治腰腳,去風氣,卻老變白。生太白山岩谷。樹高二、三尺,葉似槐,莖赤有毛,如棠梨。
白話文:
不雕木味苦性溫,無毒。能滋補身體、治療腰腳疼痛、祛除風濕、延緩衰老、使頭髮變黑。它生長在太白山的山谷岩壁上,樹高二三尺,葉子像槐樹葉,莖是紅色的並長有細毛,外形像棠梨樹。
8. 曼遊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久服長生延年。去久嗽。出犍為牙門山谷,如寄生著大樹,春華色紫,葉如柳。張司空云:蜀人謂之沉花藤,亦云治癬。
白話文:
曼遊藤味甘性溫,無毒。長期服用可以長壽延年,並能治療久咳。它生長在犍為牙門山谷,像寄生植物一樣附著在大樹上,春天開花,花是紫色的,葉子像柳葉。張司空說:蜀地人稱它為沉花藤,也能治療癬疾。
9. 龍手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偏風口喎,手足癱緩,補虛益陽,去冷氣風痹。斟酌多少,雙醇酒浸,近火令溫。空心服之,取汗。出安荔浦山石上向陽者,葉如龍手,因以為名,採之無時也。
白話文:
龍手藤味甘性溫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口眼歪斜、手腳麻痺癱瘓,以及補益身體虛弱、壯陽,驅除體內寒邪和風濕痹症。服用劑量需斟酌,可用雙蒸酒浸泡,微溫後服用。空腹服用,服用後會發汗。此藥材生長在安荔浦山上向陽處的石頭上,葉子形狀像龍爪,因此得名。全年皆可採收。
10. 放杖木
味甘,溫,無毒。主一切風血,理腰腳,輕身變白不老。浸酒服之。生溫括睦婺山中,樹如木天蓼,老人服之一月放杖,故以為名也。
白話文:
放杖木味甘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各種風濕血症,舒緩腰腿疼痛,使身體輕盈,容顏白皙,延年益壽。將其浸酒服用。它生長在溫括睦婺山中的溫暖濕潤之地,樹木形狀像木天蓼,老年人服用一個月就能丟掉拐杖,因此而得名。
11. 石松
味苦、辛,溫,無毒。主人久患風痹,腳膝疼冷,皮膚不仁,氣力衰弱。久服好顏色,變白不老。浸酒良。生天台山石上。如松,高一、二尺也。
白話文:
石松味苦辛,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久患風濕痺痛,腳膝疼痛冰冷,皮膚感覺遲鈍麻木,以及氣力衰弱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膚色紅潤,容顏白皙,延緩衰老。用酒浸泡後服用效果更好。它生長在天台山岩石上,外形像松樹,高度約一到二尺。
12. 牛奶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主荒年食之令人不飢。取藤中粉食之,如葛根,令人發落。牛好食之。生深山。大如樹。
白話文:
牛奶藤味甘性溫,無毒。在荒年時食用可以讓人不感到飢餓。取藤中粉末食用,口感類似葛根,能使人頭髮茂盛。牛喜歡吃它。它生長在深山裡,樹幹粗壯如同大樹。
13. 震燒木
主火驚失心。煮服之,又取掛門戶間,大厭火災,此霹靂木也。
白話文:
震燒木主治心神不安,驚嚇失魂。將其煮沸後服用,也可懸掛在門戶之間,能有效防止火災。此物即為霹靂木。
14. 木麻
味甘,無毒。主老血,婦人月閉,風氣羸瘦,癥瘕。久服令人有子。生江南山谷林澤。葉似胡麻相對,山人取以用釀酒也。
白話文:
木麻味甘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經血瘀滯、婦女月經閉止、風邪導致的消瘦、腹部腫塊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幫助受孕。木麻生長在江南的山谷、樹林和沼澤地帶,葉子形似胡麻,成對生長,山區的人們會採集它來釀酒。
15. 帝休
主不愁,帶之愁自銷矣。生少室嵩高山。
《山海經》曰:少室山有木名帝休,其枝五衢,黃花黑實。服之不愁。今嵩山應有此木,人未識,固可求之,亦如萱草之忘憂也。
白話文:
帝休這種藥材,能讓人不憂愁,服用它,憂愁自然就會消失。它生長在少室山和嵩山。
《山海經》記載:少室山上有一種樹木叫做帝休,它的枝幹分五個岔路,開黃花,結黑果。服用它就能不憂愁。現在嵩山應該也有這種樹木,只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它,所以值得去尋找,就像萱草能讓人忘憂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