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二 (4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二 (42)

1. 沉香

然至黏難研,用時以繒袋掛於窗隙間,良久取研之乃不黏。又雞舌香,出崑崙及交愛以南。枝、葉及皮並似慄,花如梅花,子似棗核,此雌者也。雄者著花不實,採花釀之以成香。按諸書傳,或云是沉香木花,或云草花,蔓生,實熟貫之,其說無定。今醫家又一說云:按三省故事,尚書郎口含雞舌香,以其奏事答對,欲使氣芬芳也。

而方家用雞舌香療口臭者,亦緣此義耳。今人皆於乳香中,時時得木實似棗核者,以為雞舌香,堅頑枯燥,絕無氣味,燒亦無香,不知緣何得香名,無復有芬芳也。又葛稚川《百一方》有治暴氣刺心切痛者,研雞舌香酒服,當瘥。今治氣藥借雞舌香名方者至多,亦以雞舌香善療氣也。

或取以療氣及口臭,則甚乖疏又何謂也。其言有采花釀成香者,今不復見,果有此香,海商亦當見之,不應都絕。京下老醫或有謂雞舌香與丁香同種,花實叢生,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香,擊破有解理如雞舌,此乃是母丁香,療口臭最良,治氣亦效。蓋出陳氏《拾遺》,亦未知的否。

《千金》療瘡癰連翹五香湯方用丁香,一方用雞舌香,以此似近之。《抱朴子》云:以雞舌、黃連、乳汁煎,注之諸有百疹之在目,愈而更加精明倍常。又有詹糖香,出交廣以南,木似桔。煎枝葉以為香,往往以其皮及蠹屑和之,難得淳好者,唐方多用,今亦稀見。又下蘇合香條云:生中臺川穀。

蘇恭云:此香從西域及崑崙來,紫色,與真紫檀相似,而堅實,極芬香。其香如石,燒之灰白者好,今不復見。此等廣南雖有此而類蘇木,無香氣,藥中但用如膏油者,極芬烈耳。陶隱居以為是師子矢,亦是指此膏油者言之耳。然師子矢,今內帑亦有之。其臭極甚,燒之可以辟邪惡,固知非此也。

《梁書》云:天竺出蘇合香,是諸香汁煎之,非自然一物也。又云:大秦國採得蘇合香,先煎其汁,以為香膏,乃賣其滓與諸人,是以展轉來達中國者,不大香也。然則廣南貨者,其經煎煉之餘乎?今用膏油,乃其合治成者耳。或云師子矢,亦是西國草木皮汁所為,胡人欲貴重之,故飾其名耳。

又有檀香,木如檀,生南海。消風熱腫毒,主心腹痛,霍亂,中惡鬼氣,殺蟲。有數種,黃、白、紫之異。今人盛用之。真紫檀,舊在下品。亦主風毒。蘇恭云:出崑崙盤盤國,雖不生中華,人間遍有之。檀木生江、淮及河朔山中。其木作斧柯者,亦檀香類,但不香耳。至夏有不生者,忽然葉開,當有大水,農人候之,以測水旱,號為水檀。

又有一種,葉亦相類,高五、六尺,生高原地。四月開花正紫,亦名檀根。如葛,極主瘡疥,殺蟲,有小毒也。海藥沉香,按正經生南海山谷。味苦,溫,無毒。主心腹痛,霍亂,中惡邪鬼疰,清人神,並宜酒煮服之。諸瘡腫宜入膏用,當以水試乃知。子細沒者為沉香,浮者為檀,似雞骨為雞骨香,似馬蹄者為馬蹄香,似牛頭者為牛頭香,枝條細實者為青桂,粗重者為箋香。以上七件並同一樹。

白話文:

沉香很黏稠,難以磨碎,使用時要用絲綢袋子裝著掛在窗邊,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磨,就不會黏了。

另外雞舌香,產於崑崙山和交趾(今越南)以南地區。它的枝、葉和樹皮都像板栗樹,花像梅花,果實像棗核,這是雌樹。雄樹只開花不結果,採摘花朵用來釀製成香料。根據一些書籍的記載,有人說雞舌香是沉香樹的花,也有人說是草本植物的花,藤蔓生長,果實成熟後會串在一起,說法不一致。現在的醫家又有一種說法,根據三省的典故,以前尚書郎口含雞舌香,是因為他們在奏事答對時,希望口氣芬芳。

而醫方用雞舌香治療口臭,也是這個道理。現在的人常常在乳香中看到一些像棗核的木頭果實,就認為是雞舌香,但它們堅硬乾燥,沒有任何氣味,燃燒也沒有香味,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香的名字,根本沒有芬芳。葛洪的《肘後備急方》中,有一個治療突然發作的氣痛,導致心痛難忍的方子,就是用雞舌香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,就能痊癒。現在治療氣病的藥方,很多都借用了雞舌香的名字,也是因為雞舌香善於治療氣病。

有人取雞舌香來治療氣病和口臭,那就太疏忽了,這是怎麼回事呢?書上說有採花釀成香料的說法,現在已經看不到了,如果真的有這種香,海商也應該見過,不應該完全絕跡。京城的老醫生,有人說雞舌香和丁香是同一種植物,花和果實叢生,中心最大的就是雞舌香,敲碎後會有像雞舌一樣的紋理,這其實是母丁香,治療口臭效果最好,治療氣病也有效果。這出自陳藏器的《本草拾遺》,但還不確定是否正確。

《千金方》中治療瘡癰的連翹五香湯方,用的是丁香,另一個方子用的是雞舌香,這樣看來兩者似乎很接近。《抱朴子》中說,用雞舌香、黃連和乳汁煎煮,滴在眼睛裡,可以治療各種眼疾,痊癒後眼睛會更加明亮。還有一種詹糖香,產於交趾和廣州以南地區,樹木像桔子樹。煎煮枝葉用作香料,常常用它的樹皮和蛀屑混合在一起,很難得到純淨的,唐朝的藥方用得很多,現在也少見了。後面提到蘇合香時說,它生長在中臺的川谷中。

蘇恭說,這種香從西域和崑崙山傳來,是紫色的,和真正的紫檀木很像,但是更堅硬,非常芬芳。它的香味像石頭一樣,燃燒後灰是白色的,才是好的,現在已經見不到了。廣南雖然有這種東西,但是類似於蘇木,沒有香氣,藥中只能用像膏油一樣的東西,才極其芬芳。陶弘景認為這是獅子的糞便,也是指這種膏油而言的。但是獅子的糞便,現在內府也有,它的臭味很重,燃燒可以辟邪,所以肯定不是這種。

《梁書》記載,天竺(印度)出產蘇合香,是把各種香的汁液煎煮而成,不是自然生成的東西。又說,大秦國(古羅馬)採集到蘇合香,先煎煮它的汁液,做成香膏,然後把剩下的殘渣賣給其他人,所以輾轉傳到中國的,香味就不是很濃了。那麼廣南販賣的,是不是經過煎煉的殘餘呢?現在用的膏油,其實是各種東西混合製成的。有人說是獅子的糞便,其實也是西域草木的皮汁做成的,胡人為了抬高它的價值,所以裝飾了它的名字。

還有檀香,樹木像檀樹,生長在南海。它可以消除風熱腫毒,治療心腹疼痛、霍亂、中惡鬼氣,殺蟲。檀香有幾種,分為黃、白、紫三種。現在人們廣泛使用它。真正的紫檀木,以前被認為是下等品,也可以治療風毒。蘇恭說,紫檀產於崑崙山的盤盤國,雖然不生長在中國,但是人間各地都有。檀木生長在長江、淮河流域以及河北的山中。用它的木頭做的斧柄,也是檀香的一種,只是沒有香味。到了夏天,有些地方不長樹木,突然之間長出葉子,說明要發大水,農民會根據它來預測水旱,被稱為水檀。

還有一種,葉子也很相似,高五六尺,生長在高地。四月開出紫色的花,也叫檀根。像葛藤一樣,對瘡疥有很好的療效,可以殺蟲,但是有小毒。海藥沉香,根據經典記載,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。味道苦,性溫,無毒。主治心腹疼痛、霍亂、中惡邪鬼病,可以使人神智清醒,適合用酒煮服。各種瘡腫適合加入膏藥中使用,需要用水試驗才能知道真假。仔細觀察,沒入水中的是沉香,浮在水面的是檀香,像雞骨頭的是雞骨香,像馬蹄的是馬蹄香,像牛頭的是牛頭香,枝條細實的是青桂,粗重的是箋香。以上七種都是同一棵樹產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