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二 (3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二 (34)

1. 辛夷

味辛,溫,無毒。主五臟身體寒熱,風頭腦痛,面䵟,溫中解肌,利九竅,通鼻塞涕出,治面腫引齒痛,眩冒身兀兀如在車船之上者,生鬚髮,去白蟲。久服下氣,輕身明目,增年耐老。可作膏藥用之,去心及外毛。毛射人肺,令人咳。一名辛矧,一名候桃,一名房木。生漢中川穀。

九月採實,曝乾。(芎藭為之使。惡五石脂,畏菖蒲、蒲黃、黃連、石膏、黃環。)

陶隱居云:今出丹陽近道。形如桃子,小時氣辛香。即《離騷》所呼辛夷者。唐本注云:此是樹花未開時收之。正月、二月好採。今見用者是。其九月採實者,恐誤。其樹大,連合抱,高數仞。葉大於柿葉。所在皆有。實臭不任藥也。方云去毛用其心,然難得而滋人面,此用花開者易得,而且香也。

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辛夷,今時所用者,是未發花時如小桃子,有毛,未折時取之。所云用花開者,及在二月,此殊誤爾。此花,江南地暖正月開;北地寒二月開。初發如筆,北人呼為木筆。其花最早,南人呼為迎春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樹高數仞。葉似柿葉而狹長。

正月、二月,花似著毛小桃,色白而帶紫。花落而無子。夏杪復著花,如小筆。又有一種,三月花開,四月花落,子赤似相思子。花、葉與無子者同。取花欲開者勝,所在山谷皆有。此二種,今苑中有樹,高三、四丈,花、葉一如《圖經》所說,但樹身徑二尺許,去根三尺以來便有枝柯,繁茂可愛。正月、二月花開,紫白色。

花落復生葉,至夏初還生花如小筆。經秋歷冬,葉、花漸大,如有毛小桃,至來年正月、二月始開。初是興元府進來,其樹才可三、四尺,有花無子,謂之木筆花。樹種經二十餘載方結實。以此推之。即是年歲淺者無子,非有二種也。其花開早晚,應各隨其土風爾。藥性論云:辛夷,臣。

能治面生䵟疱,面脂用,主光華。日華子云:通關脈,明目,治頭痛憎寒,體噤瘙癢。入藥微炙,已開者劣,謝者不佳。

圖經曰:辛夷,生漢中川穀。今處處有之,人家園庭亦多種植。木高數丈,葉似柿而長。正月、二月生花似著毛小桃子,色白帶紫。花落無子。至夏復開花,初出如筆,故北人呼為木筆花。又有一種,枝、葉並相類,但歲一開花,四月花落時,有子如相思子。或云都是一種。

經一、二十年老者,方結實耳。其花開早晚,亦隨南北節氣寒溫。九月採實,暴乾用。或云:用花蕊縮者良。已開者劣,謝者不佳。

雷公云:凡用之,去粗皮,拭上赤肉毛了,即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,用漿水煮,從巳至未,出,焙乾用。若治眼目中患,即一時去皮用向裡實者。屈平九歌:乘赤豹兮從文貍,辛夷車兮結桂旗。注:辛夷,香草也。言山鬼出入乘赤豹從神貍,結桂與辛夷以為車旗,言有香潔也。

白話文:

辛夷味辛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五臟寒熱、風寒頭痛、面部腫脹、溫中和解肌膚、通利九竅、疏通鼻塞流涕、治療面部腫脹引發的牙痛、頭暈目眩身體沉重如乘車船般不適等症狀,還能促進頭髮生長、殺滅蛔蟲。長期服用能降氣、輕身明目、延年益壽。可製成膏藥使用,需去除辛夷的果核及外層絨毛,絨毛入肺會讓人咳嗽。辛夷別名辛矧、候桃、房木,生長在漢中川穀地區。

九月採收果實,曬乾。(配伍芎藭,忌五石脂,畏菖蒲、蒲黃、黃連、石膏、黃環。)

陶弘景說:現在辛夷產於丹陽附近。形狀像桃子,幼小時氣味辛香。就是《離騷》中提到的辛夷。唐代注釋說:藥用的是樹木花苞未開時採集的辛夷。正月、二月採摘最好。現在使用的都是這種。九月採收果實的做法恐怕是錯誤的。辛夷樹很大,樹幹合抱粗細,樹高數丈。葉子比柿子葉大。各地都有。果實氣味臭不可入藥。方劑中記載要去除絨毛只用果核,但果核難得且滋潤面容效果有限,而使用花苞則容易取得且香氣撲鼻。

現在考證陳藏器《本草》記載:現在使用的辛夷,是花未開放時像小桃子一樣的帶絨毛的花苞,在花苞未展開時採摘。所說使用開放的花朵,指的是二月間的花,這是錯誤的。這種花,江南地區溫暖,正月就開;北方寒冷,二月才開。剛長出來時像筆,北方人叫它木筆花。它開花最早,南方人叫它迎春花。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圖經》記載:樹高數丈。葉子像柿子葉但較狹長。

正月、二月,花朵像帶絨毛的小桃子,顏色白中帶紫。花落後不結果。夏末再次開花,像一支小筆。還有一種,三月開花,四月落花,果實紅色像相思子。花葉和無子者相同。採摘將要開放的花苞最好,山谷間到處都有。這兩種辛夷,現在苑囿中都有栽種,樹高三、四丈,花葉都和《圖經》中記載的一樣,只是樹幹直徑只有二尺左右,離根三尺以上才有枝條,繁茂可愛。正月、二月開花,顏色紫白。

花落後長葉,到夏初又開花像小筆。經過秋季和冬季,葉子、花苞逐漸增大,像帶絨毛的小桃子,到第二年正月、二月才開花。最初是興元府進貢的,樹才三、四尺高,有花無果,叫做木筆花。樹齡要二十多年才能結果。由此推斷,樹齡淺的無果,並非有兩種辛夷。其開花早晚,應隨各地氣候而異。《藥性論》記載:辛夷,臣藥。

能治療面部生瘡疱,製作面脂,使面容光華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辛夷能通利經脈,明目,治療頭痛怕冷、渾身發抖瘙癢。入藥應微炙,已開的花苞藥效較差,凋謝的花苞更不可用。

《圖經》記載:辛夷生長在漢中川穀。現在各地都有,人家庭院也多有種植。樹高數丈,葉子像柿葉但較長。正月、二月開花,像帶絨毛的小桃子,顏色白中帶紫。花落後不結果。到夏天再次開花,初開時像筆,所以北方人叫它木筆花。還有一種,枝葉都相似,但一年只開一次花,四月花落時結果,果實像相思子。有人說都是一種。

只有生長一二十年的老樹才結果。其開花早晚,也隨南北氣候的冷暖而異。九月採收果實,曬乾使用。也有人說:用花苞尚未完全張開的最好。已經開放的藥效較差,凋謝的更不好。

雷敩說:凡是使用辛夷,都要去除粗皮,擦去上面的紅色絨毛,然後用芭蕉水浸泡一夜,瀝乾,再用米漿水煮,從巳時煮到未時,取出,曬乾使用。如果治療眼疾,則要立即去除外皮,使用內部的果實。屈原《九歌》:「乘赤豹兮從文貍,辛夷車兮結桂旗。」注:辛夷,香草。意思是山鬼出入時乘坐赤豹,跟隨神貍,用桂樹和辛夷做成車旗,表示香潔。

《衍義》記載:辛夷先開花後長葉,就是木筆花。春天最早開花,未開時,花苞帶有絨毛,細長如筆,所以取象命名為木筆花。有紅色和紫色兩種:一種像桃花顏色,一種是紫色。現在入藥要用紫色的,而且必須在花苞未開時採摘。入藥時要除去絨毛和花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