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二 (13)

1. 枸杞

是三物相似,而二物又有刺。溲疏亦有巨骨之名,如枸杞謂之地骨,當亦相類,用之宜細辨耳。或云:溲疏以高大為別,是不然也。今枸杞極有高大者,其入藥乃神良。世傳蓬萊縣南丘村多枸杞。高者一、二丈,其根蟠結甚固。故其鄉人多壽考,亦飲食其水土之品使然耳。潤州州寺大井旁生枸杞,亦歲久。

故土人目為枸杞井,云飲其水甚益人。

溲疏生熊耳川穀及田野丘墟地,四月採。古今方書鮮見用者,當亦難別耳。又按:枸杞一名仙人杖,而陳藏器《拾遺》別有兩種仙人杖,一種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,一種是菜類,並此為三物而同一名也。陳子昂《觀玉篇》云:余從補闕喬公北征,夏四月,次於張掖河洲,草木無他異,唯有仙人杖,往往叢生,予昔嘗餌之。此役也,息意滋味,戍人有薦嘉蔬者,此物存焉。

因為喬公唱言其功,時東萊王仲烈亦同旅,聞之喜而甘心食之,旬有五日,行人有自謂知藥者,謂喬公曰:此白棘也。仲烈遂疑曰:吾亦怪其味甘,喬公信是言,乃譏予,予因作《觀玉篇》。按此仙人杖作菜茹者,葉似苦苣。白棘木類,何因相似而致疑如此。或曰喬公所謂白棘,當是枸棘,枸棘是枸杞之有針者。

而《本經》無白棘之別名。又其味苦,仙人杖味甘,設疑為枸棘,枸棘亦非甘物。乃知草木之類,多而難識,使人惑疑似之言,以真為偽,失青黃甘苦之別而至於是,宜乎子昂論著之詳也。

雷公云:凡使根,掘得後使東流水浸,以物刷上土了,然後待乾,破去心,用熟甘草湯浸一宿,然後焙乾用。其根若似物命形狀者上,春食葉,夏食子,秋冬食根並子也。食療寒,無毒。葉及子並堅筋能老,除風,補益筋骨,能益人去虛勞。根主去骨熱,消渴。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。

代茶法煮汁飲之,益陽事,能去眼中風癢赤膜,搗葉汁點之良。又取洗去泥,和麵拌作飲煮熟吞之,去腎氣尤良,又益精氣。聖惠方枸杞子酒,主補虛,長肌肉,益顏色,肥健人,能去勞熱。用生枸杞子五升,好酒二斗,研搦勿碎,浸七日,漉去滓飲之。初以三合為始,後即任性飲之。

《外臺秘要》同。千金方治齒疼,煮枸杞汁含之。又方治肝虛或當風眼淚等新病方:枸杞子取肥者二升搗破,內絹袋置罐中,以酒一斗浸訖,密封勿泄氣,三七日,每旦飲之,任性勿醉。又方治虛勞客熱。用枸杞根末調服,有固疾人不得吃。肘後方,治大赫瘡。此患急,宜防毒氣入心腹,飲枸杞汁至瘥。

又方療目熱生膚赤白眼。搗枸杞汁洗目,五七度。又方犬食馬肉生狂方。忽鼻頭燥,眼赤,不食,避人藏身,皆欲發狂。便宜枸杞汁煮粥飼之,即不狂,若不肯食糜,以鹽塗其鼻,既舐之,則欲食矣。經驗方金髓煎枸杞子,不計多少。

白話文:

枸杞、溲疏和白棘這三種植物外觀相似,但後兩種帶有刺。溲疏又名巨骨,而枸杞則被稱為地骨,兩者應屬相似,使用時需仔細分辨。有人說溲疏因高大而可區別,但這不對,現在枸杞也有長得高大的,入藥效果非常好。傳說蓬萊縣南丘村盛產枸杞,有些枸杞高達一、二丈,根系盤結非常牢固。因此當地的居民大多長壽,也是因為飲食和水土的關係。潤州州寺大井旁生長的枸杞也年代久遠,所以當地人稱之為枸杞井,認為喝井裡的水對身體很有益處。

溲疏生長在熊耳川的山谷和荒地,四月採摘。古今醫書很少提到使用它,可能是因為難以辨別。還有人說,枸杞又名仙人杖,而陳藏器的《拾遺》中,另外提到兩種仙人杖,一種是枯死的黑色竹竿,一種是蔬菜類,因此共有三種不同東西都叫仙人杖。陳子昂在《觀玉篇》中說,他曾跟隨補闕喬公北征,四月時途經張掖河洲,發現當地草木沒有什麼特別之處,只有仙人杖到處叢生,他以前也曾吃過。這次行軍,他想起了這種味道,軍中有人推薦一種好吃的蔬菜,就是仙人杖。

因為喬公稱讚它的功效,當時東萊王仲烈也一同前往,聽聞後很高興地吃起來,過了十五天,一位自稱懂藥的人對喬公說:「這是白棘啊!」仲烈因此懷疑,說:「我也覺得它味道是甜的。」喬公相信了這個說法,就譏笑陳子昂,陳子昂因此寫了《觀玉篇》。從中可知,作為蔬菜食用的仙人杖,葉子像苦苣;而白棘是木本植物,為何會如此相似而產生誤解呢?有人說,喬公所說的白棘,應該是枸棘,枸棘是帶刺的枸杞。

但是《本經》中沒有提到白棘這個別名。而且白棘味苦,仙人杖味甘,即使懷疑是枸棘,枸棘也不是甜味的。由此可知,草木種類繁多,難以辨識,人們容易被似是而非的說法迷惑,把真的當成假的,連青、黃、甘、苦都分辨不清,所以陳子昂的文章論述如此詳細。

雷公說:凡是使用枸杞根,挖出來後要用流動的東向水浸泡,用東西刷去上面的泥土,然後曬乾,去除內部的芯,用熟甘草湯浸泡一個晚上,再烘乾使用。如果根的形狀像人或動物的,品質最好。春天吃葉子,夏天吃果實,秋冬吃根和果實。枸杞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葉子和果實都能堅強筋骨、延緩衰老、祛除風邪、補益筋骨,能使人增強體力、去除虛勞。根主要用於去除骨頭裡的熱,治療消渴症。用葉子和羊肉煮湯,對身體非常有益。

用枸杞葉煮水代茶飲用,可以增強男性功能,去除眼中的風癢和赤膜,將葉子搗爛取汁滴在眼睛裡效果很好。也可以把葉子洗淨泥土,和麵粉拌在一起煮熟食用,對補腎氣效果特別好,還能增強精氣。聖惠方中的枸杞子酒,主要用於補虛、增長肌肉、改善氣色、使人身體強健,還能去除勞熱。用五升生的枸杞子,加上兩斗好酒,稍微搗一下但不要弄碎,浸泡七天,濾去殘渣飲用。開始時每次喝三合,之後就可以隨意飲用。

《外台秘要》也有同樣的記載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用枸杞汁含漱可以治療牙痛。還有一個方子治療肝虛或因風邪引起的流淚等新病:取兩升肥大的枸杞子搗碎,放入絹袋中,再放入罐子裡,用一斗酒浸泡後密封,不要讓氣跑掉,二十一天後,每天早上飲用,不要喝醉。還有一個方子治療虛勞發熱:用枸杞根磨成粉服用,有舊病的人不能服用。肘後方記載,治療大赫瘡,這個病很急,要防止毒氣進入心腹,可以喝枸杞汁直到痊癒。

還有一個方子治療眼睛發熱、生出赤白眼膜:搗爛枸杞取汁洗眼睛,洗五到七次。還有一個方子治療狗吃了馬肉發狂的症狀:突然出現鼻頭乾燥、眼睛發紅、不吃東西、躲避人、想藏起來,這些都是要發狂的徵兆。可以用枸杞汁煮粥餵牠,就不會發狂。如果不肯吃粥,可以用鹽塗在牠的鼻子上,牠舔了之後就會想吃東西。經驗方記載的金髓煎枸杞子,沒有規定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