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 (4)

1. 水銀

味辛,寒,有毒。主疥瘻,痂瘍白禿,殺皮膚中蝨,墮胎,除熱。以敷男子陰,陰消無氣。殺金、銀、銅、錫毒,熔化還復為丹。久服神仙不死。一名汞。生符陵平土,出於丹砂。(畏磁石。)

陶隱居云:今水銀有生熟。此云生符陵平土者,是出硃砂腹中,亦別出沙地,皆青白色,最勝。出於丹砂者,是今燒粗末硃砂所得,色小白濁,不及生者。甚能消化金銀,使成泥,人以鍍物是也。還復為丹,事出《仙經》。酒和日曝,服之長生。燒時飛著釜上灰,名汞粉,俗呼為水銀灰,最能去蝨。

唐本注云:水銀出於硃砂,皆因熱氣,未聞硃砂腹中自出之者。火燒飛取,人皆解法。南人蒸取之,得水銀雖少,而硃砂不損,但色少變黑爾。今按:陳藏器本草云:水銀,本功外,利水道,去熱毒。入耳能食腦至盡,入肉令百節攣縮,倒陰絕陽,人患瘡疥,多以水銀塗之,性滑重,直入肉,宜慎之。昔北齊徐王療攣躄病,以金物火炙熨之。

水銀得金當出蝕金,候金色白者是也,如此數度,並瘥也。臣禹錫等謹按廣雅云:水銀謂之澒(紅董切)。藥性論云:水銀,君,殺金、銅毒,奼女也,有大毒。硃砂中液也,此還丹之元母,神仙不死之藥。伏煉五金為泥,生能墮胎。主療疥等,緣殺蟲。日華子云:水銀,無毒。

治天行熱疾,催生,下死胎,治惡瘡,除風,安神鎮心。鍍金燒粉人多患風,或大段使作,須飲酒,並肥豬肉及服鐵漿,可御其毒。

圖經曰:水銀,生符陵平土,今出秦州、商州、道州、邵武軍,而秦州乃來自西羌界。《經》云:出於丹砂者,乃是山石中採粗次硃砂,作爐置砂於中,下承以水,上覆以盎,器外加火煅養,則煙飛於上,水銀溜於下,其色小白濁,陶隱居云:符陵平土者,是出硃砂腹中,亦別出沙地,皆青白色。今不聞有此。

至於西羌來者,彼人亦云如此燒煅。但其山中所生極多,至於一山自折裂,人採得砂石,皆大塊如升斗,碎之乃可燒煅,故西來水銀極多於南方者。謹按《廣雅》水銀謂之澒,丹灶家乃名汞,蓋字亦通用耳。其爐蓋上灰亦名汞粉是也。又飛煉水銀為輕粉,醫家下膈最為要藥。

服者忌血,以其本出於丹砂故也。

雷公云:凡使,勿用草中取者,並舊朱漆中者,勿用經別藥制過者,勿用在屍過者、半生半死者。其水銀若在硃砂中產出者,其水銀色微紅,收得後用胡蘆收之,免遺失。若先以紫背天葵並夜交藤自然汁二味,同煮一伏時,其毒自退。若修十兩,用前二味汁各七鎰,和合煮足為度。

聖惠方:誤吞銀環子、釵子。以半兩服之,再服即出。經驗後方:治心風秘。水銀一兩,藕節八個,先研藕節令細,次入水銀同研成沙子,丸如雞頭子大。每服二丸,磨刀水下,一、二服瘥。梅師方:治胎死腹中不出,其母氣絕。以水銀二兩吞之,立出,又方治難產,以水銀二兩,先煮之,後服立瘥。

又方治痔,穀道中蟲癢不止。以水銀、棗膏各二兩,同研相和,拈如棗形狀,薄綿片裹,納下部,明日蟲出。若痛者,加粉三大分作丸。漢武帝內傳曰:封君達,隴西人。初服黃連五十餘年。入烏峰山,服水銀百餘年,還鄉里如二十者,常乘青牛,故號青牛道士。太清服煉靈砂法:汞稟五陽神之靈,精會符合為體,故能輕飛玄化,感遇萬靈。

丹房鏡源:可以勾金,可為湧泉匱,蓋藉死水銀之氣也。

衍義曰:水銀,入藥雖各有法,極須審慎,有毒故也。婦人多服絕娠。今人治小兒驚熱涎潮,往往多用。《經》中無一字及此,亦宜詳諦。得鉛則凝,得硫黃則結,並棗肉研之則散。別法煅為膩粉,粉霜唾研斃蝨。銅得之則明,灌屍中,則令屍後腐。以金、銀、銅、鐵置其上則浮,得紫河車則伏。

唐·韓愈云:太學博士李干,遇信安人方士柳賁,能燒水銀為不死藥。以鉛滿一鼎,按中為空,實以水銀,蓋封四際,燒為丹砂,服之下血。比四年,病益急,乃死。余不知服食說自何世起,殺人不可計,而世慕尚之益至,此其惑也。在文書所記,及耳聞傳者不說。今直取目見,親與之遊,而以藥敗者六、七公,以為世誡。

工部尚書歸登,自說:既服水銀得病,若有燒鐵杖,自顛貫其下,摧而為火,射竅節以出,狂痛號呼,乞絕。其茵席得水銀,發且止,唾血,十數年以斃。殿中御史李虛中,疽發其背死。刑部尚書李遜謂余曰:我為藥誤。遂死。刑部侍郎李建,一旦無病死。工部尚書孟簡邀我於萬州,屏人曰:我得秘藥,不可獨,不死,今遺子一器,可用棗肉為丸服之。別一年而病。

後有人至,訊之,曰:前所服藥誤,方且下之,下則平矣。病二歲卒。東川節度御史大夫盧坦,溺血、肉痛不可忍,乞死。金吾將軍李道古,以柳賁得罪,食賁藥,五十死海上。此可為誡者也。蘄不死,乃速得死,謂之智者,不可也。五穀三牲,鹽醯果蔬,人所常御,人相厚勉,必曰強食。

今惑者皆曰五穀令人夭,當務減節,臨死乃悔。嗚呼,哀也已!今有水銀燒成丹砂,醫人不曉,研為藥衣,或入藥中,豈不違誤,可不慎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