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 (3)

1. 雌黃

味辛、甘,平、大寒,有毒。主惡瘡,頭禿,痂疥,殺毒蟲、蝨,身癢,邪氣,諸毒,蝕鼻中息肉,下部䘌瘡,身面白駁,散皮膚死肌,及恍惚邪氣,殺蜂蛇毒。煉之,久服輕身、增年、不老,令人腦滿。生武都山谷,與雄黃同山生。其陰山有金,金精熏則生雌黃。採無時。

陶隱居云:今雌黃出武都仇池者,謂為武都仇池黃,色小赤。扶南林邑者,謂崑崙黃,色如金而似雲母甲錯,畫家所重。依此言,既有雌雄之名,又同山之陰陽,於合藥便當以武都為勝,用之既稀,又賤於崑崙者。《仙經》無單有法,唯以合丹砂、雄黃共飛煉為丹爾。金精是雌黃,銅精是空青,而服空青反勝於雌黃,其義難了。

白話文:

雌黃是一種中藥材,味辛甘,性平寒,有毒。它具有清熱解毒、殺蟲止癢、消腫生肌等功效,可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、瘡瘍、頭禿、疥瘡、毒蟲叮咬等症狀,以及殺蜂蛇毒。

雌黃生於武都山谷,與雄黃同產地,其生長於金礦附近,由金精熏蒸而成。市面上的雌黃有兩種,一種產於武都仇池,顏色偏紅,另一種產於扶南林邑,稱為崑崙黃,顏色金黃,形狀似雲母片,是畫家常用的顏料。

古籍記載,武都雌黃藥效較好,但價格較低,而崑崙黃較貴。古代文獻中沒有單獨服用雌黃的記載,只有將其與丹砂、雄黃一同煉製成丹藥。

金精為雌黃,銅精為空青,但空青的藥效卻比雌黃更佳,這一點尚待研究。

  • 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藥效和用法,僅供參考,實際使用請遵醫囑。

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雌黃,君,不入湯服。

圖經曰:雌黃,生武都山谷,與雄黃同山,其陰山有金,金精熏則生雌黃。今出階州,以其色如金,又似雲母甲錯可析者為佳。其夾石及黑如鐵色者不可用。或云;一塊重四兩者,析之可得千重,此尤奇好也。採無時。

雷公云:凡使,勿誤用夾石黃、黑黃、珀熟等。雌黃一塊,重四兩。按《乾寧記》云:指開拆得千層,軟如爛金者上。凡修事,勿令婦人、雞、犬、新犯淫人、有患人、不男人、非形人、曾是刑獄地臭穢,以上並忌。若犯觸者,雌黃黑如鐵,不堪用也,及損人壽。

凡修事四兩,用天碧枝、和陽草、粟遂子草各五兩,三件干,濕加一倍,用瓷堝子中煮三伏時了,其色如金汁,一垛在堝底下,用東流水猛投於中,如此淘三度了,去水取出試干,卻於臼中搗篩過,研如塵,可用之。聖惠方:治烏癩瘡,殺蟲。用雌黃研如粉,以醋並雞子黃打令勻,塗於瘡上,干即更塗。

白話文:

雌黃藥性論述

臣禹錫等謹按《藥性論》所載:雌黃性屬君藥,不可用於湯劑中服用。

《圖經》記載:雌黃產於武都山谷,與雄黃生長於同一山脈,其陰山有金,金精氣熏染而生雌黃。現今主要產於階州,色澤如金,又像雲母般可剝成片狀者為上品。夾雜石塊或呈黑色如鐵的則不可使用。有人說:一塊雌黃重四兩,可以剝開得到一千層,此乃極為珍貴之物。採集雌黃沒有特定的時間。

雷公云:使用雌黃時,不可誤用夾雜石塊的黃土、黑色黃土或珀石等。一塊雌黃重四兩。根據《乾寧記》記載:指開拆得到千層,柔軟如金者為上等品。在使用雌黃時,需注意以下事項,不可讓婦人、雞、犬、新近犯淫之人、患病之人、不男之人、非人形之人以及曾是刑獄地臭穢者接觸。若犯以上禁忌,雌黃會變黑如鐵,不可使用,且會損害人體壽命。

使用雌黃時,需將四兩雌黃與天碧枝、和陽草、粟遂子草各五兩一同乾燥,濕度增加一倍,放入瓷堝中,於三伏天煮至顏色如金汁,然後將瓷堝底部的金汁倒入另一個器皿中,以東流水猛烈沖洗三遍,去除水份,取出晾乾,再研磨成細粉,方可使用。
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烏癩瘡,殺蟲。取雌黃研成粉末,加入醋和雞子黃調勻,塗抹於患處,乾了就再塗。

又方:治婦人久冷,血氣攻心,疼痛不止。以葉子黃二兩,細研,醋一升,煎似稠糊,丸如小豆大。每服無時,醋湯下五丸。又方:治久心痛,時發不定,多吐清水,不下飲食。以雌黃二兩,好醋二升,慢火煎成膏,用干蒸餅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丸,薑湯下。百一方:治小腹滿,不得小便。

細末雌黃蜜丸,如棗核大,納一丸溺孔中,令人半寸許,以竹管注陰令緊,嗍氣通之。經驗方縮小便。以顆塊雌黃一兩半,研如粉,乾薑半兩切碎,入鹽四大錢同炒,令乾姜色黃,同為末,干蒸餅入水,為丸如綠豆大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斗門方:治肺勞咳嗽。

白話文:

婦女長期體寒,血氣攻心,疼痛不止,可以將葉子黃研磨成粉末,用醋煎煮成糊狀,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,不限時間用醋湯服用五丸。久心痛,時而發作,常吐清水,無法進食,可以用雌黃和醋慢火熬製成膏,用乾蒸餅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丸,用薑湯送服。小腹脹滿,無法排尿,可以用雌黃、蜂蜜製成棗核大小的丸藥,塞入尿道中約半寸深,用竹管注水令其緊密,然後吸氣使之通暢。經驗方治縮小便,可以用雌黃研磨成粉末,加入切碎的乾薑和鹽,炒至乾薑呈黃色,一同研磨成粉末,用乾蒸餅和水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十至二十丸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肺勞咳嗽,可以用斗門方治療。

以雌黃一兩,入瓦盒內,不固濟,坐盒子於地上,用灰培之,周匝令實,可厚二寸。以炭一斤簇定,頂以火煅之,三分去一,退火待冷,出,研如面,用蟾酥為丸如粟大。每日空心杏仁湯下三丸,瘥。勝金方治久嗽,暴嗽,勞嗽。金慄丸:葉子雌一兩研細,用紙筋泥固濟,小盒子一個令乾,勿令泥厚。

將藥入盒子內,水調赤石脂封盒子口,更以泥封之,候乾,坐盒子於地上,上面以未入窯瓦坯子彈子大,擁盒子,令作一尖子,上用炭十斤簇定,頂上著火一熨斗籠起,令火從上漸熾,候火消三分去一,看瓦坯通赤則去火,候冷開盒子取藥,當如鏡面,光明紅色。入乳缽內細研,湯浸蒸餅心為丸如粟米大。

白話文:

使用一兩的雌黃,放入瓦盒中,並不用封閉。將盒子放在地上,四周用灰土填滿,厚度約為二寸。使用一斤炭塊堆置,再在頂端點燃,燒掉三分之一後,等待完全冷卻。取出雌黃,研磨成細粉,加入蟾酥製成如米粒大小的丸狀。每日早晨,空腹時以杏仁湯服用三丸,直到痊癒。此方法適用於治療久咳、急咳和勞損引致的咳嗽。

金慄丸的配方如下:使用一兩的雌黃葉,研磨成細粉。使用紙筋泥將容器密封,製作一個乾燥的小盒子,不使泥層過厚。將藥物放入盒子中,用水調和赤石脂塗抹盒子口,再用泥層封住。待乾後,將盒子放置在地上,盒上放一枚彈子大小的未燒制瓦坯,將盒子包圍,形成尖峯狀。在頂部使用十斤炭塊堆置,並在上方放置一個鐵籠以燃燒火焰。讓火焰從上至下逐漸加熱,等到火焰消耗了三分之一,觀察到瓦坯已變為紅色,即可移除火焰,等待其冷卻。打開盒子取出藥物,應呈現如鏡面般的光澤和鮮紅色。將藥物放入乳鉢中細研,用湯水浸泡蒸熟的餅心製成如米粒大小的丸狀。

每服三丸、五丸,甘草水服。服後睡良久,妙。寶藏論:雌黃伏住火,胎色不移,鞁熔成汁者,點銀成金,點銅成銀,丹房鏡源:黃,背陰者雌也,純柔者亦可干錄,舶上噀血者上,湖南者次。青者本性,葉子上者可轉硫黃,伏粉霜,記之不可誤使。青霞子云:雌黃,辟邪去惡。

衍義曰:雌黃,入藥最稀,服石者宜審諦。治外功多,方士點化術多用,亦未聞終始如何。畫工或用之。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三到五粒藥丸,用甘草水送服。服用後睡個好覺,效果奇佳。寶藏論中記載,雌黃能伏住火氣,使胎色不變,能將皮革熔化成汁液,點銀成金,點銅成銀。丹房鏡源中提到,雌黃性陰,純粹而柔順,可用于炼丹,來自海上的雌黃品質最佳,湖南產的次之。青色的雌黃是其本性,葉子上的可轉化為硫磺,用於伏粉霜,切記不可誤用。青霞子說,雌黃能辟邪去惡。

衍義中說明,雌黃入藥十分罕見,服用者需審慎。其主要功效是外治,道士的點化之術常用到它,但其最終效果如何尚未可知。畫家有時也會使用它。

2. 食鹽

味鹹,溫,無毒。主殺鬼蠱邪疰毒氣,下部䘌瘡,傷寒寒熱,吐胸中痰癖,止心腹卒痛,堅肌骨。多食傷肺,喜咳。

陶隱居云:五味之中,唯此不可缺。有東海、北海鹽及河東鹽池,梁、益鹽井,交、廣有南海鹽,西羌有山鹽,胡中有樹鹽,而色類不同,以河東者為勝。東海鹽、官鹽白,草粒細。北海鹽黃,草粒粗。以作魚鮓及咸菹,乃言北勝。而藏繭必用鹽官者,蜀中鹽小淡,廣州鹽鹹苦。

不知其為療體復有優劣否?西方、北方人,食不耐咸,而多壽少病,好顏色。東方、南方人,食絕欲咸,而少壽多病,便是損人,則傷肺之效矣。然以浸魚肉,則能經久不敗;以沾布帛則易致朽爛。所施處各有所宜也。今注:《唐本》原在米部,今移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多食,令人失色膚黑,損筋力也。

白話文:

不知道不同的鹽對人體療效是否有優劣之分?西方和北方的人,不耐鹹,但是長壽少病,氣色好。東方和南方的人,喜歡吃鹹的食物,但是短命多病,這是因為鹹味傷肺的緣故。然而,鹽可以浸泡魚肉,使其長期保存不腐敗;但是如果沾染到布帛,卻會加速布帛腐爛。所以鹽的運用,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。現在註解:《唐本》原先放在米部,現在移到這裡。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》記載:過量食用鹽,會讓人面色不好,皮膚變黑,損害筋骨力量。

藥性論云:鹽,有小毒。能殺一切毒氣,鬼疰氣。主心痛中惡,或連腰臍者。鹽如雞子大,青布裹燒赤,納酒中頓服,當吐惡物,主小兒卒不尿,安鹽於臍中灸之。面上五色瘡,鹽湯綿浸拓瘡上,日五、六度易,瘥。又和槐白皮切蒸,治腳氣。又空心揩齒,少時吐水中洗眼,夜見小字,良。

治婦人隱處疼痛者,鹽青布裹熨之。主鬼疰,屍疰,下部蝕瘡,炒鹽布裹坐熨之,兼主火灼瘡。陳藏器云:按鹽本功外,除風邪,吐下惡物,殺蟲,明目,去皮膚風毒,調和腑臟,消宿物,令人壯健。人卒小便不通,炒鹽納臍中,即下。陶公以為損人,斯言不當。且五味之中,以鹽為主,四海之內,何處無之。

白話文:

《藥性論》說:鹽,有一點毒性。它可以殺死一切毒氣,包括鬼疰氣。可以治療心痛、中惡,或者痛連腰部和臍部的病症。將一顆雞蛋大小的鹽用青布包裹後燒紅,放入酒中馬上喝下去,可以吐出惡物。對於突然尿不出來的兒童,可以把鹽放到肚臍上灸。臉上的五色瘡可以用鹽湯浸濕棉花,敷在瘡口上,每天換五、六次,就會痊癒。鹽還可以和槐白皮一起切碎蒸煮,治療腳氣。另外,空腹用鹽刷牙,過一會兒把水吐出來洗眼睛,可以改善夜間視力模糊的狀況。

治婦人隱處疼痛者,鹽青布裹熨之。主鬼疰,屍疰,下部蝕瘡,炒鹽布裹坐熨之,兼主火灼瘡。陳藏器云:按鹽本功外,除風邪,吐下惡物,殺蟲,明目,去皮膚風毒,調和腑臟,消宿物,令人壯健。人卒小便不通,炒鹽納臍中,即下。陶公以為損人,斯言不當。且五味之中,以鹽為主,四海之內,何處無之。

婦女私處疼痛,可以用鹽包在青布裡熱敷。治療鬼疰、屍疰,以及下部潰爛的瘡,可以用炒過的鹽包在布裡坐著熱敷,還可以治療火灼傷。陳藏器說:除了以上功效外,鹽還可以驅除風邪,吐出惡物,殺蟲,明目,去除皮膚風毒,調和五臟六腑,消除積食,使人強壯。人突然尿不通,可以把炒過的鹽放到肚臍裡,馬上就能通暢。陶弘景認為鹽會損害人體,這種說法不正確。因為在五味之中,鹽是最重要的,天下四海之內,哪裡沒有鹽呢?

唯西南諸夷稍少,人皆燒竹及木鹽當之。日華子云:暖水臟及霍亂,心痛,金瘡,明目,止風淚,邪氣,一切蟲傷瘡腫,消食,滋五味,長肉,補皮膚,通大小便。小兒疝氣並內腎氣,以葛袋盛於戶口懸之,父母用手拈抖盡,即疾當愈。

圖經曰:食鹽,舊不著所出州郡。陶隱居云:有東海、北海鹽,及河東鹽池,梁、益有鹽井,交、廣有南海鹽,西羌有山鹽,胡中有木鹽。而色類不同,以河東者為勝。河東鹽,今解州、安邑兩池所種鹽最為精好,是也。又有幷州兩監末鹽,乃刮鹼煎煉,不甚佳,其咸蓋下品所著滷鹼,生河東鹽池者,謂此也。

下品又有大鹽,生邯鄲及河東池澤。蘇恭云:大鹽即河東印鹽,人之常食者,形粗於末鹽,乃似今解鹽也。解人取鹽,於池旁耕地,沃以池水,每臨南風急,則宿昔成鹽滿畦,彼人謂之種鹽。東海、北海、南海鹽者,今滄、密、楚、秀、溫、臺、明、泉、福、廣、瓊、化諸州官場煮海水作之,以給民食者,又謂之澤鹽,醫方所謂海鹽是也。

白話文:

下等鹽還有大鹽,產自邯鄲和河東的池澤。蘇恭說:大鹽就是河東印鹽,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鹽,形狀比末鹽粗糙,類似現在的解鹽。解州人取鹽的方式是在池塘邊耕地,灌入池水,每當南風強勁的時候,經過一夜就會長出滿田的鹽,他們稱之為種鹽。東海鹽、北海鹽、南海鹽,現在滄州、密州、楚州、秀州、溫州、臺州、明州、泉州、福州、廣州、瓊州、化州等地的官場用海水煮鹽,供應百姓食用,這種鹽也叫澤鹽,醫書上所說的“海鹽”就是指這種鹽。

其煮鹽之器,漢謂之牢盆,今或鼓鐵為之,或編竹為之,上下周以蜃灰,廣丈深尺,平底,置於灶,皆謂之鹽盤。《南越志》所謂織篾為鼎,和以牡蠣也。然後於海濱掘地為坑,上布竹木,覆以蓬茅,又積沙於其上。每潮汐沖沙,滷鹼淋於坑中。水退則以火炬照之,滷氣衝火皆滅,因取海滷注盤中煎之,頃刻而就。

管子曰:齊有渠展之鹽,伐菹薪煮海水徵積之,十月始生,至於正月成三萬是也。菹薪謂以茅菹燃火也。梁、益鹽井者,今歸州及西川諸郡皆有鹽井,汲其水以煎作鹽,如煮海之法,但以食彼方之民耳。西羌山鹽、胡中水鹽者,即下條云光明鹽,生鹽州。下品有戎鹽,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。

白話文:

製作鹽的器具,漢朝稱為「牢盆」,現在有的用鐵製成,有的用竹子編製而成,上下都用蜃灰包圍,寬一丈深一尺,底部平坦,放置在灶台上,都稱為「鹽盤」。《南越志》中所說的用竹篾編成的鼎,裡面加入牡蠣。然後在海邊挖坑,上面鋪上竹木,再覆蓋上蓬茅,最後在上面堆積沙子。每當潮汐沖刷沙灘時,鹵鹼就會流入坑中。潮水退去後,就用火炬照射,鹵氣衝擊火焰,火焰就會熄滅,於是就取海水滷水倒入鹽盤中煎煮,很快就能製成鹽。

《管子》中說:齊國的渠展鹽,用茅草燃燒煮海水,積累起來,十月開始生長,到正月就製成三萬擔。用茅草燃燒煮海水,就是用茅草浸泡後燃燒。梁國和益州的鹽井,現在歸州和西川諸郡都有鹽井,從井裡汲取水來煎煮製成鹽,跟煮海水的方法一樣,只是供應當地人民食用而已。西羌的鹽山、胡人的水鹽,就是下文所說的「光明鹽」,產於鹽州。低品質的鹽有戎鹽,產於胡人鹽山和西羌北部地區。

酒泉福祿城東南角。北海青,南海赤者是也。然羌胡之鹽種類自多。陶注又云:虜中鹽有九種:白鹽、食鹽、常食者,黑鹽、柔鹽、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之類,今人不能遍識。醫家治眼及補下藥多用青鹽,疑此即戎鹽。而《本經》云:北海青,南海赤,今青鹽從西羌來者,形塊方稜,明瑩而青黑色,最奇。

北胡來者,作大塊而不光瑩,又多孔竅若蜂窠狀,色亦淺於西鹽,彼人謂之鹽枕,入藥差劣。北胡又有一種鹽,作片屑如碎白石,彼人亦謂之青鹽,緘封於匣中,與鹽枕並作禮贄,不知是何色類。又階州出一種石鹽,生山石中,不由煎煉,自然成鹽,色甚明瑩,彼人甚貴之,云即光明鹽也。醫方所不用,故不能盡分別也。

白話文:

酒泉福祿城東南角,那裡有北海青鹽和南海赤鹽。不過羌胡地區的鹽種類很多。陶注說,胡人中的鹽有九種:白鹽、食鹽、常吃的鹽、黑鹽、柔鹽、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等等,現在的人不可能全部認識。醫生治療眼睛和補下藥,大多使用青鹽,懷疑這就是戎鹽。《本經》記載:北海青鹽,南海赤鹽,現在的青鹽來自西羌,形狀呈方塊狀,明亮瑩潤,呈青黑色,最為奇特。

來自北胡的鹽,塊頭很大,不光滑,而且有很多孔洞,像蜂窩一樣,顏色也比西鹽淺,胡人稱之為鹽枕,藥用價值略差。北胡還有一種鹽,像碎石塊一樣,胡人同樣稱之為青鹽,裝在匣子裡,與鹽枕一起作為禮物,不知道是哪種顏色。另外,階州還出產一種石鹽,直接從山石中生長出來,不用煎煉,自然成鹽,顏色非常明亮,胡人非常珍貴它,稱之為光明鹽。醫方不常用它,所以不能完全區分。

又通、泰、海州並有停戶刮鹼,煎鹽輸官,如幷州末鹽之類,以供給江湖,極為饒衍,其味乃優於幷州末鹽也。濱州亦有人戶煎煉草土鹽,其色最粗黑,不堪入藥,但可啖馬耳。又下有綠鹽條云;以光明鹽、硇砂、赤銅屑釀之為塊,綠色,真者出焉耆國,水中石下取之,狀若扁青、空青,今不聞識此者,醫方亦不用。

唐·柳柳州纂《救三死治霍亂鹽湯方》云:元和十一年十月得乾霍亂,上不可吐,下不可利,出冷汗三大斗許,氣即絕。河南房偉傳此湯,入口即吐,絕氣復通。其法:用鹽一大匙,熬令黃,童子小便一升,二物溫和服之,少頃吐下即愈。劉禹錫《傳信方》著崔中丞煉鹽黑丸方:鹽一升搗末,納粗瓷瓶中實,築泥頭訖,初以火燒,漸漸加炭火,勿令瓶破,候赤徹,鹽如水汁,即去火,其鹽冷即凝,破瓶取之。

白話文:

古代的通州、泰州、海州等地,都有專門從事刮取鹼土、煎煮鹽巴並繳納給官府的人家,這些鹽巴的品質類似於並州的末鹽,用來供應江河湖泊周邊的人們,數量十分充足,而且味道比並州的末鹽更好。濱州也有人家煎煉草土鹽,這種鹽顏色又粗又黑,不能入藥,只能給馬吃。還有一種叫做綠鹽的鹽,它是用光明鹽、硇砂、赤銅屑混合釀成塊狀,呈現綠色,真品產自焉耆國,從水底下的岩石中取得,形狀像扁青、空青,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鹽,醫學上也不再使用。

唐朝柳宗元在《救三死治霍亂鹽湯方》中記載:元和十一年十月,我得了乾霍亂,嘔吐不出,排泄不出,流了三大斗冷汗,馬上就要斷氣了。河南房偉傳授給我這個方子,喝下之後立刻就吐了出來,斷氣也恢復了。方法是用一匙鹽熬至黃色,再加入一升童子尿,兩種東西溫熱後服下,不一會兒就吐出來了,病就好了。劉禹錫在《傳信方》中記載了崔中丞煉製鹽黑丸的方子:將一升鹽搗碎,放進粗瓷瓶中填滿,用泥封好瓶口,先用火燒,慢慢加炭火,注意不要讓瓶子破裂,直到燒得通紅,鹽變成水狀,就熄火,待鹽冷卻凝固後,打破瓶子取出。

豉一升熬焦,桃仁一大兩和麩熬令熟,巴豆二大兩,去心膜,紙中熬令油出,須生熟得所,即少力,生又損人,四物各用研搗成熟藥,秤量蜜和丸如梧子,每服三丸,皆平旦時服。天行時氣,豉汁及茶下並得。服後多吃茶汁行藥力。心痛,酒下,入口便止。血痢,飲下,初變水痢,後便止。

鬼瘧,茶飲下。骨熱,白蜜湯下。忌冷漿水。合藥久則丸稍加令大。凡服藥後吐痢,勿怪。服藥一日,忌口兩日,吐痢若多,即煎黃連汁服止之。平旦服藥,至小食時以來,不吐痢者,或遇殺藥人,即更服一、兩丸投之。其藥冬中合,臘月尤佳,瓷合子中盛貯,以臘紙封之,勿令泄氣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個傳統的中醫藥方,主要針對一些常見的疾病,例如心痛、血痢、鬼瘧、骨熱等等。方劑中包含黃豆、桃仁、巴豆、麩皮等藥材,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才能製成藥丸。藥方強調服藥時間、方法和禁忌,同時也提醒了保存藥丸的注意事項。

清河崔能云:合得一劑,可救百人。天行時氣,卒急覓諸藥不得,又恐過時,或在道途或在村落,無諸藥可求,但將此藥一刀圭,即敵大黃、朴硝數兩,曾試有效。宜行於閭里間及所使輩,若小兒、女子不可服多,被攪作耳。唐方又有藥鹽法,出於張文仲。唐之士大夫多作之。

食療:蠼螋尿瘡,鹽三升,水一斗,煮取六升,以綿浸湯,掩瘡上。又,治一切氣及腳氣,取鹽三升,蒸,候熱分裹,近壁,腳踏之,令腳心熱。又,和槐白皮蒸用,亦治腳氣。夜夜與之良。又,以皂莢兩梃,鹽半兩,同燒令通赤,細研。夜夜用揩齒。一月後有動者齒及血䘌齒,並瘥,其齒牢固。

白話文:

清河崔能所言:

清河的崔能說:這一劑藥方,可以救治百人。當流行病盛行時,急需用藥卻難以取得,又擔心錯過時機,或是在旅途或鄉村,無藥可尋,只要用此藥一刀圭,就相當於服用大黃、朴硝數兩,曾試驗過,確實有效。應該讓鄉里間的人都知道,並告知使者們,但小兒和女子不可服用過多,以免產生副作用。

唐代的藥方中,還有一種鹽療法,出自張文仲之手。唐朝的士大夫們都常用這種療法。

食療方法:

  • 蠼螋尿瘡: 用鹽三升,水一斗,煮至六升,用棉花浸泡藥湯,敷在瘡口上。
  • 治一切氣及腳氣: 取鹽三升,蒸熱後分開包裹,靠近牆壁,用腳踩踏,讓腳心發熱。
  • 亦治腳氣: 將鹽和槐白皮一起蒸用,也能治療腳氣。每天晚上使用,效果良好。
  • 治齒疾: 取皂莢兩根,鹽半兩,一起燒至通紅,研成細末。每天晚上用此藥粉刷牙。一個月後,如果牙齒有鬆動或出血,以及患有血䘌齒,都能治癒,且牙齒會變得牢固。

聖惠方:治小兒臍風濕。以鹽二兩,豉二合,相和爛搗,捏作餅子如錢大,安新瓦上炙令熱,以熨臍上,瘥。亦用黃柏藥末敷之。又方,治肝風虛,轉筋入腹。以鹽半斤,水煮少時,熱漬之佳。外臺秘要,治胸心痰飲,傷寒熱病,瘴瘧須吐者。以鹽末一大匙,以水或暖湯送下,須臾則吐。

吐不快,明旦更服,甚良。又方,治天行後兩脅脹滿,小便澀。熬鹽熨臍下。又方,主風,身體如蟲行。鹽一斗,水一石,煎減半,澄清溫洗三、五度,治一切風。千金方,治齒齦宣露。每旦捻鹽納口中,以熱水含嗽齒百遍,不過五日齒即牢密。又方主逆生。以鹽塗兒足底,又可急搔爪之。

白話文:

聖惠方:

**治小兒臍風濕:**取鹽二兩,豆豉二合,混合搗爛,捏成錢幣大小的餅狀,放在新的瓦片上烤熱,用來熨燙臍部,直到痊癒。也可以用黃柏藥末敷於患處。

**治肝風虛,轉筋入腹:**取鹽半斤,加水煮沸一小會,趁熱浸泡患處,效果最佳。

外臺秘要:

**治胸心痰飲、傷寒熱病、瘴瘧須吐者:**取鹽末一大匙,用水或溫湯送服,很快就會吐出來。

吐不出來的話,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次,效果很好。

**治天行後兩脅脹滿,小便澀:**將鹽熬熱,用來熨燙臍下。

千金方:

**主風,身體如蟲行:**取鹽一斗,水一石,煎煮至減半,澄清後溫水洗浴三到五次,可以治療各種風症。

**治齒齦宣露:**每天早上取少許鹽放入嘴中,用熱水漱口一百遍,最多五天牙齒就會變得牢固。

**主逆生:**將鹽塗抹在嬰兒的腳底,也可以用手指快速搔抓孩子的指甲。

千金翼:治諸瘡癬初生,或始痛時。以單方救不效,嚼鹽塗之妙。肘後方治中風,但腹中切痛。以鹽半斤,熬令水盡,著口中,飲熱湯二升,得吐愈。又方:齒疼,齦間出血,極驗。以鹽末,每夜厚封齒齦上,有汁瀝盡乃臥。其汁出時,仍叩齒勿住。不過十夜,疼、血止。更久尤佳。

長慎豬肉、油菜等。又方:卒得風,覺耳中恍恍者。急取鹽五升,甑蒸使熱,以耳枕之,冷復易。又方:治耳卒疼痛,以鹽蒸熨之。又方:手足忽生疣目。以鹽敷疣上,令牛舐之,不過三度,又方:治金瘡中風。煎鹽令熱,以匙抄瀝,取水,熱瀉瘡上。冷更著,一日許勿住,取瘥,大效。

白話文:

千金翼、肘後方等醫書中關於鹽的應用:

千金翼:

  • 治療各種瘡癬初發或剛開始疼痛時: 若單方治療無效,可以將鹽嚼碎後塗抹患處,效果顯著。

  • 肘後方:

  • 治療中風導致腹部劇烈疼痛: 取半斤鹽,熬至水分完全蒸發,放入口中,然後喝兩升熱湯,促使嘔吐,即可痊癒。

  • 治療牙痛、牙齦出血: 取鹽末,每晚厚厚地敷在牙齦上,直到流出汁液後才睡覺。流出汁液時,要不斷叩齒。一般十天左右,疼痛和出血就會停止,時間更長效果更佳。

長慎方:

  • 治療中風導致耳鳴: 取五升鹽,用甑子蒸熱,用耳朵枕著,冷了就換熱的,反覆操作。

  • 治療耳朵突然疼痛: 用鹽蒸熱後敷在耳朵上。

  • 治療手腳突然長出疣目: 將鹽敷在疣上,讓牛舔舐,一般三次即可痊癒。

  • 治療金瘡中風: 將鹽煎熱,用湯匙舀出,取鹽水熱敷在瘡口上,冷了就換熱的,一天不斷,直到痊癒,效果顯著。

又方:治赤白久下,穀道疼痛不可忍。宜服溫湯,熬鹽熨之。又,炙枳實熨之妙。經驗方:治蚯蚓咬。濃作鹽湯,浸身數遍,瘥。浙西軍將張韶為此蟲所咬,其形如大風,眉須皆落。每夕蚯蚓鳴於體,有僧教以此方,愈。梅師方治心腹脹堅,痛悶不安,雖未吐下,欲死。以鹽五合,水一升,煎令消,頓服。

自吐下,食出即定,不吐更服。又方,治金中經脈傷皮及諸大脈,血出多,心血冷則殺人。宜炒鹽三撮,酒調服之。又方,治蜈蚣咬人痛不止。嚼鹽沃上及以鹽湯浸瘡,極妙。其蜈蚣有赤足者螫人,黃足者痛甚。又方,治熱病,下部有䘌蟲生瘡。熬鹽綿裹熨之,不過三度,瘥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子:治療赤白痢久下,肛門疼痛難忍。應喝溫熱的湯,並用熬製的鹽熨燙患處。另外,用炙過的枳實熨燙也十分有效。經驗方:治療蚯蚓咬傷。將鹽煮成濃湯,浸泡全身數次,即可痊癒。浙西軍將張韶曾被這種蟲子咬傷,身體腫脹如大風吹過,眉毛鬍鬚都掉光了。每到晚上,蚯蚓就會在他的身體裡發出聲音,一位僧人教他用這個方子,結果治好了。梅師的方子治療心腹脹滿堅硬,疼痛難受,雖未嘔吐,卻快要死了。用五合鹽,一升水,煎煮至鹽溶化,立刻服用。

第二段

自吐下,食出即定,不吐更服。又方,治金中經脈傷皮及諸大脈,血出多,心血冷則殺人。宜炒鹽三撮,酒調服之。又方,治蜈蚣咬人痛不止。嚼鹽沃上及以鹽湯浸瘡,極妙。其蜈蚣有赤足者螫人,黃足者痛甚。又方,治熱病,下部有䘌蟲生瘡。熬鹽綿裹熨之,不過三度,瘥。

嘔吐後,食物出來便停止,沒有嘔吐再繼續服用。另一個方子:治療金針經脈傷及皮膚和血管,出血不止,心血冰冷會致命。應將三撮炒鹽用酒調和服下。另一個方子:治療蜈蚣咬傷,疼痛難忍。將鹽嚼碎敷在傷口,再用鹽湯浸泡患處,效果極佳。蜈蚣中,赤腳的會螫人,黃腳的疼痛更甚。另一個方子:治療熱病,下體長出疥蟲導致的瘡瘍。用熬製的鹽包裹棉花,熨燙患處,三次即可痊癒。

孫真人食忌主眯眼者。以少鹽並豉,置水視之,立出。又方主卒喉中生肉。以綿裹箸頭柱鹽揩,日六、七度,易,又方,主卒中屍遁,其狀腹脹氣急衝心或塊起,或牽腰脊者是。服鹽湯取吐。食醫心鏡:鹽,主殺鬼蠱氣,下部䘌瘡,傷寒寒熱,吐胸中痰癖,止心腹卒痛,堅肌骨。

黃帝云:食甜瓜竟食鹽成霍亂。又,主大小腸不通。取鹽和苦酒,敷臍中,干即易。廣利方:治氣淋,臍下切痛。以鹽和醋調下。集驗方:主毒箭。以鹽貼瘡上,灸鹽三十壯,瘥。範汪方主轉筋。以鹽一升,水一升半作湯,洗漬之。又方:主目中淚出不得開即刺痛方:以鹽如大豆許,納目中,習習,去鹽,以冷水數洗目瘥。產寶方治妊娠心腹痛,不可忍。

白話文:

孫真人說,眼睛瞇的人要少吃鹽,並且用鹽和豆豉煮水,水沸騰後馬上喝掉。還有一種方法,可以治喉嚨長肉,就是用棉花裹著筷子頭沾鹽擦拭,每天擦六七次,擦完就換新的。還有一種方法,可以治中風後屍體消失,肚子脹氣,氣急衝心,或者身上長出腫塊,或者腰脊疼痛,就喝鹽水把毒吐出來。

《食醫心鏡》說,鹽可以殺鬼蠱之氣,治下半身濕瘡,傷寒寒熱,吐出胸中痰癖,止心腹猝死疼痛,堅固肌肉骨骼。

黃帝說,吃了甜瓜之後再吃鹽就會得霍亂,還可以治大小腸不通。方法是把鹽和苦酒混合,敷在肚臍上,乾了就換新的。

《廣利方》說,治氣淋,肚臍下方疼痛,可以用鹽和醋調和後服用。

《集驗方》說,治毒箭傷,可以用鹽貼在傷口上,然後用艾灸鹽三十壯,就會痊癒。

《範汪方》說,治轉筋,可以用一升鹽,加一升半水煮成湯,浸泡患處。還有一種方法,治眼睛流淚睜不開,刺痛,可以用大豆大小的鹽放到眼睛裡,眨幾下,然後取出鹽,用冷水洗眼睛,就會好。

《產寶方》說,治懷孕時心腹疼痛,痛得難以忍受,可以用鹽治療。

以一斤鹽,燒令赤,以三指取一撮酒服瘥。子母秘錄:小兒撮口,鹽、豉臍上灸之。後魏李孝伯傳鹽九種,各有所宜。白鹽主上所自食,黑鹽治腹脹氣滿,末之,以酒服六銖。素問:咸傷血,發渴之證。丹房鏡源:鹽消作汁,拒火之力。

衍義曰:食鹽,《素問》曰:咸走血。故東方食魚鹽之人多黑色,走血之驗,故可知矣。病嗽及水者,宜全禁之。北狄用以淹屍,取其不壞也,至今如此。若中蚯蚓毒,當以鹽洗沃,亦宜湯化飲汁。其燒剝金銀,熔汁作藥,仍須解州池鹽為佳。齒縫中多出血,常以鹽湯嗽,即已。益齒走血之驗也。

白話文:

取一斤鹽,燒至通紅,用三根手指取一小撮,用酒送服,可治病。 《子母秘錄》記載:小兒口歪,可在肚臍上用鹽和豆豉灸治。 後魏時期李孝伯記載九種鹽,各有用途。 白鹽供皇上食用,黑鹽治腹脹氣滿,研成粉末,用酒送服六銖。 《素問》記載:鹹味傷血,會引起口渴。 《丹房鏡源》記載:鹽溶解成汁,具有抵抗火勢的作用。

衍義

食鹽,《素問》中說:「鹹味走血」。 所以東方吃魚鹽的人多為黑色,這是走血的證明,由此可知。 患咳嗽和水腫的人,應該完全禁止食用鹽。 北方游牧民族用鹽來醃製屍體,因為鹽能防止屍體腐爛,至今仍然如此。 如果被蚯蚓毒所傷,應該用鹽清洗傷口,也可以用鹽煮湯喝。 用鹽燒溶金銀,將熔化的汁液製成藥物,最好使用解州池鹽。 如果牙縫經常出血,可以用鹽水漱口,就能止血。 這是鹽能益齒走血的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