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一 (3)

1. 序例下

羚羊角,(寒,微寒)

蔥白,(平)

生薑,(微溫)

豉,(寒)

人溺,(寒)

芒硝,(大寒)

臣禹錫等謹按《藥對》:

栝蔞,(寒。主煩熱渴,發黃。臣)

蔥根,(寒。主頭痛,發表。臣)

大黃,(大寒。使)

雄黃,(平。君)

白蘚皮,(寒。主時病,出汗。臣)

射干,(微溫。治時氣病,鼻塞,喉痹,陰毒。使)

茵陳蒿,(平,微寒。主發黃。臣)

梔子,(大寒。臣)

青竹茹,(微寒,主頭痛。臣)

寒水石,(大寒。主五內大熱。臣)

水牛角,(平。主溫病。使)

紫草,(寒。主骨肉中痛。臣)

葈耳,(微寒。臣)

虎骨,(平。主傷寒)

知母,(寒)

半夏,(平,生微寒,熟溫,大熱)

凝水石,(寒,大寒)

石膏,(微寒,大寒)

滑石,(寒,大寒)

黃芩,(平,大寒)

知母,(寒)

白蘚皮,(寒)

玄參,(微寒)

大黃,(寒,大寒)

沙參,(微寒)

苦參,(寒)

茵陳蒿,(平,微寒)

鼠李根皮,(微寒)

竹瀝,(大寒)

梔子,(寒,大寒)

蛇莓,(大寒。壬改切)

人糞汁,(寒)

白頸蚯蚓,(寒,大寒)

芒硝,(大寒)

臣禹錫等謹按《藥對》:

梓白皮,(寒。除熱。使)

地膚子,(寒。主去皮膚中熱氣。)

小麥,(微寒。主胃中熱。使)

木蘭皮,(寒。主身大熱暴熱面皰。臣)

水中萍,(寒。主暴熱身癢。)

理石,(寒。君)

石膽,(寒。主肝臟中熱。臣)

牛黃,(平。主小兒熱癇,口不開。君)

羚羊角,(微寒。主熱在肌膚,臣)

垣衣,(大寒。主發瘡。)

白薇,(大寒。臣)

景天,(平。主身熱,小兒發熱驚氣。君)

升麻,(微寒。主熱毒。君)

龍齒角,(平。主小兒身熱。臣)

葶藶,(寒。主身暴熱,利小便。使)

藍葉實,(寒。主五心煩悶。君)

蜣螂,(寒。主狂語,頭髮熱。使)

楝實,(寒。作湯浴通身熱主溫病。使)

荊瀝,(大寒。主胸中痰熱。臣)

勞復

鼠屎,(微寒)

豉,(寒)

竹瀝,(大寒)

人糞,(汁寒)

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》:

大黃,(大寒)

蔥白,(平)

犀角,(寒)

防己,(平)

虎掌,(溫)

牡蠣,(微寒)

生薑,(微溫)

芒硝,(大寒)

鱉甲,(平)

柴胡,(平,微寒)

麥門冬,(平,微寒)

溫瘧

常山,(寒,微寒)

蜀漆,(平,微溫)

牡蠣,(平,微寒)

鱉甲,(平)

麝香,(溫)

麻黃,(溫,微溫)

大青,(大寒)

防葵,(寒)

豬苓,(平)

防己,(平,溫)

茵芋,(溫,微溫)

巴豆,(溫,生溫熟寒)

白頭翁,(溫)

女青,(平)

芫花,(溫,微溫)

白薇,(平,大寒)

松蘿,(平)

臣禹錫等謹按《蜀本》:

天靈蓋,(平)

蕘花,(寒)

茵陳蒿,(平)

《藥對》:

龜甲,(平。臣)

小麥,(微寒)

白話文:

羚羊角,性味寒,偏微寒。

蔥白,性味平。

生薑,性味偏微溫。

豆豉,性味寒。

人尿,性味寒。

芒硝,性味大寒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參考《藥對》:

栝樓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煩熱口渴,黃疸。臣藥。

蔥根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頭痛,發汗。臣藥。

大黃,性味大寒。作使藥。

雄黃,性味平。作君藥。

白蘚皮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時疫病,出汗。臣藥。

射干,性味偏微溫。治療時疫病,鼻塞,咽喉腫痛,陰部毒瘡。作使藥。

茵陳蒿,性味平,偏微寒。主要治療黃疸。臣藥。

梔子,性味大寒。臣藥。

青竹茹,性味偏微寒,主要治療頭痛。臣藥。

寒水石,性味大寒。主要治療五臟內大熱。臣藥。

水牛角,性味平。主要治療溫病。作使藥。

紫草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骨肉疼痛。臣藥。

葈耳,性味偏微寒。臣藥。

虎骨,性味平。主要治療傷寒。

知母,性味寒。

半夏,性味平,生的偏微寒,熟的偏溫,性味大熱。

凝水石,性味寒,偏大寒。

石膏,性味偏微寒,偏大寒。

滑石,性味寒,偏大寒。

黃芩,性味平,偏大寒。

知母,性味寒。

白蘚皮,性味寒。

玄參,性味偏微寒。

大黃,性味寒,偏大寒。

沙參,性味偏微寒。

苦參,性味寒。

茵陳蒿,性味平,偏微寒。

鼠李根皮,性味偏微寒。

竹瀝,性味大寒。

梔子,性味寒,偏大寒。

蛇莓,性味大寒。

人糞汁,性味寒。

白頸蚯蚓,性味寒,偏大寒。

芒硝,性味大寒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參考《藥對》:

梓白皮,性味寒。能去除熱邪。作使藥。

地膚子,性味寒。主要去除皮膚中的熱氣。

小麥,性味偏微寒。主要治療胃中熱。作使藥。

木蘭皮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身體大熱,突然發熱,面部生瘡。臣藥。

水中浮萍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突然發熱,身體發癢。

理石,性味寒。作君藥。

石膽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肝臟中的熱邪。臣藥。

牛黃,性味平。主要治療小兒熱驚癇,口不能張開。作君藥。

羚羊角,性味偏微寒。主要治療熱在肌膚。臣藥。

垣衣,性味大寒。主要治療發瘡。

白薇,性味大寒。臣藥。

景天,性味平。主要治療身體發熱,小兒發熱驚厥。作君藥。

升麻,性味偏微寒。主要治療熱毒。作君藥。

龍齒角,性味平。主要治療小兒身體發熱。臣藥。

葶藶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身體突然發熱,利小便。作使藥。

藍葉實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五心煩悶。作君藥。

蜣螂,性味寒。主要治療胡言亂語,頭髮熱。作使藥。

楝實,性味寒。煎湯沐浴全身,治療溫病。作使藥。

荊瀝,性味大寒。主要治療胸中痰熱。臣藥。

勞復病

鼠屎,性味偏微寒。

豆豉,性味寒。

竹瀝,性味大寒。

人糞,(汁)性味寒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參考《蜀本》:

大黃,性味大寒。

蔥白,性味平。

犀角,性味寒。

防己,性味平。

虎掌,性味溫。

牡蠣,性味偏微寒。

生薑,性味偏微溫。

芒硝,性味大寒。

鱉甲,性味平。

柴胡,性味平,偏微寒。

麥門冬,性味平,偏微寒。

溫瘧病

常山,性味寒,偏微寒。

蜀漆,性味平,偏微溫。

牡蠣,性味平,偏微寒。

鱉甲,性味平。

麝香,性味溫。

麻黃,性味溫,偏微溫。

大青,性味大寒。

防葵,性味寒。

豬苓,性味平。

防己,性味平,溫。

茵芋,性味溫,偏微溫。

巴豆,性味溫,生的性溫,熟的性寒。

白頭翁,性味溫。

女青,性味平。

芫花,性味溫,偏微溫。

白薇,性味平,偏大寒。

松蘿,性味平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參考《蜀本》:

天靈蓋,性味平。

蕘花,性味寒。

茵陳蒿,性味平。

《藥對》:

龜甲,性味平。臣藥。

小麥,性味偏微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