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三十 (13)
卷第三十 (13)
1. 占斯
味苦,溫,無毒。主邪氣濕痹,寒熱疽瘡,除水堅積血症,月閉無子,小兒躄不能行,諸惡瘡癰腫,止腹痛,令女人有子。一名炭皮。生太山山谷。採無時。
陶隱居云:解狼毒毒。李云是樟樹上寄生,樹大銜枝在肌肉,今人皆以胡桃皮當之,非是真也。按《桐君錄》云:生上洛,是木皮,狀如厚朴,色似桂白,其理一縱一橫。今市人皆削,乃似厚朴,而無正縱橫理,不知此復是何物,莫測真假,何者為是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占斯,臣。
味辛,平,無毒。能治血症,通利月水,主脾熱。茱萸為之使。主洗手足水爛瘡。
白話文:
占斯味苦性溫,無毒。能治療邪氣入侵導致的痺症、寒熱交替引起的疽瘡,去除水腫、堅積和血症,治療月經閉止、不孕、小兒癱瘓不能行走,以及各種惡瘡癰腫,止腹痛,幫助婦女懷孕。它也叫炭皮,生長在太山山谷,四季皆可採集。
陶弘景說:它能解狼毒之毒。李時珍說它寄生在樟樹上,樹大枝幹會深入肌肉,但現代人多用胡桃皮代替,並非真正的占斯。根據《桐君錄》記載:它生長在上洛,是樹皮,形狀像厚朴,顏色像桂樹的白色,紋理縱橫交錯。現在市面上賣的占斯,都是削過的,看起來像厚朴,但缺少那種明顯的縱橫紋理,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占斯,難以判斷真偽。臣禹錫等根據《藥性論》記載:占斯,味辛性平,無毒,能治療血症,促進月經通暢,主治脾胃濕熱,茱萸是它的輔藥,能治療手腳爛瘡。
2. 嬰桃
味辛,平,無毒。主止泄腸澼,除熱,調中,益脾氣,令人好色美志。一名牛桃,一名英豆。實大如麥,多毛。四月採,陰乾。
陶隱居云:此非今果實櫻桃,形乃相似,而實乖異,山間乃時有,方:藥亦不復用爾。
白話文:
嬰桃味辛、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止瀉、治療腸胃疾病、清熱、調理脾胃、增強脾胃功能,還能讓人容光煥發,精神飽滿。嬰桃也叫牛桃、英豆,果實大小像麥粒,表面有很多絨毛。四月採收,陰乾保存。
陶弘景說:這嬰桃並非現在的櫻桃果實,雖然外形相似,但實際上是不同的植物,山間有時還能見到,但現在已經很少用作藥材了。
3. 鴆(直蔭切)鳥毛
有大毒。入五臟爛,殺人。其口,主殺蝮蛇毒。一名䲰(音運)日。生南海。
陶隱居云:此乃是兩種:鴆鳥,狀如孔雀,五色雜斑,高大,黑頸,赤喙,出交、廣深山中;䲰日鳥,狀如黑傖雞,其共禁大朽樹,令反覓蛇吞之,作聲似云同力,故江東人呼為同力鳥,並啖蛇。人誤食其肉,立即死。鴆毛羽,不可近人,而並療蛇毒。帶鴆喙,亦闢蛇。昔時皆用鴆毛為毒酒,故名鴆酒。
頃來不復爾。又云:有物赤色,狀如龍,名海姜,生海中,亦大有毒,甚於鴆羽也。唐本注云:此鳥,商州以南、江嶺間大有,人皆諳識。其肉,腥,有毒,亦不堪啖。云羽畫酒殺人,此是浪證。按《玉篇》引郭璞云:鴆鳥,大如雕,長頸,赤喙,食蛇。又《說文》、《廣雅》、《淮南子》皆一名運日,䲰,運同也。
問交、廣人並云:䲰日,一名鴆鳥,一名同力。䲰日鳥外,更無如孔雀者。陶云:如孔雀者,交、廣人誑也。
今新退一種
白話文:
鴆鳥的羽毛劇毒,能腐蝕五臟,致人死命。牠的嘴巴,卻能解蝮蛇之毒。鴆鳥又名䲰日鳥,產於南海。
陶弘景說:其實有兩種鳥:一種是鴆鳥,外形像孔雀,羽毛五彩斑斕,體型高大,頸部黑色,喙部紅色,產於交州、廣州和深山之中;另一種是䲰日鳥,外形像黑色的家雞,牠們會在腐朽的大樹上築巢,反覆尋找蛇類吞食,叫聲像「同力」二字,所以江東人稱牠們為同力鳥,都以蛇為食。人若誤食牠們的肉,會立即死亡。鴆鳥的羽毛和喙,都不能靠近人體,卻都能治療蛇毒。古時常用鴆鳥的羽毛製作毒酒,所以稱為鴆酒。
近來已不再這樣做了。還有種紅色、形似龍的生物,名叫海姜,生長在海中,毒性比鴆鳥羽毛更甚。唐代的注釋說:這種鳥,商州以南、江嶺一帶很多,當地人都認識。牠們的肉腥臭且有毒,不能食用。說用牠們的羽毛浸酒殺人,只是謠言。根據《玉篇》引述郭璞的記載:鴆鳥,體型像雕,頸長,喙紅,以蛇為食。《說文解字》、《廣雅》、《淮南子》也都稱牠為運日,䲰和運同音。
詢問交州、廣州的人,他們都說:䲰日鳥就是鴆鳥,也叫同力鳥。除了䲰日鳥之外,沒有像孔雀一樣的鴆鳥。陶弘景認為:說像孔雀的,是交州、廣州人欺騙的說法。
現在新淘汰了一種(鴆鳥)。
4. 彼子
味甘,溫,有毒。主腹中邪氣,去三蟲,蛇螫,蠱毒,鬼疰,伏屍。生永昌山谷。
陶隱居云:方家從來無用此者,古今諸醫及藥家,了不復識。又一名羆子,不知其形何類也。唐本注云:此彼字,當木旁作皮。柀,仍音披,木實也,誤入虫部。《爾雅》云:柀,一名杉。葉似杉,木如柏,肌軟,子名榧子,陶於木部出之,此條宜在果部中也。今注陶隱居不識,《唐本》注以為榧實。
今據木部下品,自有榧實一條。而彼子又在蟲魚部中,雖同出永昌,而主療稍別。古今未辨,兩注不明,今移入於此卷末,以俟識者。
白話文:
彼子味甘性溫,有毒。能治療腹中邪氣,驅除三種蟲害,以及蛇咬、蠱毒、鬼魅作祟、屍毒等。生長在永昌的山谷中。
陶弘景說:醫家從來沒有用過這種藥物,古今醫藥典籍中也幾乎沒有記載。它又名羆子,但其形狀無人知曉。唐代的注釋說:「彼」字應在旁加木字旁,寫作「柀」,音同「披」,是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,誤入了蟲部。 《爾雅》說:「柀」又名杉,葉子像杉樹,木質像柏樹,質地柔軟,果實稱為榧子。陶弘景在木部記載了它,但此條記載應該放在果部。現在的注釋說明陶弘景不認識這種植物,唐代注釋則認為它是榧子的果實。
現在木部下品中,已經有榧子一條。而彼子卻在蟲魚部中,雖然都產於永昌,但其主治略有不同。古今醫家對此都未能辨別清楚,兩條注釋也都不明確,所以把它移到本書卷末,等待識者來辨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