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一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13)

1. 菰根

衍義曰:菰根,蒲類。四時取根搗,絞汁用。河朔邊人,只以此苗飼馬,曰菰蔣,及作薦。花如葦,結青子,細若青麻黃,長几寸。彼人收之,合粟為粥,食之甚濟飢,此杜甫所謂願作冷秋菰者是也。為其皆生水中及岸際,多食令人利。

白話文:

菰根,是蒲類植物的根。一年四季都可以採集它的根,搗碎後擠出汁液來使用。在黃河以北地區的人們,只用這種植物的苗來餵馬,稱之為「菰蔣」,也用來編織草蓆。它的花像蘆葦,會結青色的果實,細長像青色的麻黃,長度約幾寸。當地的人們會採收這些果實,和小米一起煮成粥,食用後非常能充飢,這就是杜甫詩中所說的「願作冷秋菰」的意思。因為菰都生長在水中或岸邊,所以吃多了會使人腹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