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九 (2)
卷第二十九 (2)
1. 蒜
小蒜也,味辛,溫,有小毒。歸脾、腎。主霍亂,腹中不安,消穀,理胃,溫中,除邪痹毒氣。五月五日採之。
陶隱居云:小蒜生葉時,可煮和食。至五月葉枯,取根名薍(音亂)子,正爾啖之,亦甚熏臭。味辛,性熱,主中冷,霍亂,煮飲之。亦主溪毒。食之損人,不可長服。唐本注云:此蒜與胡蔥相得,主惡蛓毒、山溪中沙蝨水毒大效。山人、俚、獠時用之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小蒜野生,小者一名萵,一名蒚。
苗、葉、根、子似葫而細數倍也。爾雅云:蒚,山蒜。釋曰《說文》云:葷菜也。一云菜之美者,雲夢之葷菜。生山中者名蒚。孟詵云:小蒜亦主諸蟲毒,疔腫,甚良。不可常食。日華子云:小蒜,熱,有毒。下氣,止霍亂吐瀉,消宿食,治蠱毒,敷蛇蟲,沙蝨瘡。三月不可食。
圖經曰:蒜,小蒜也,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生田野中,根、苗皆如葫而極細小者是也。五月五日採。謹按《爾雅》蒚(力的切),山蒜。釋曰:《說文》云:蒜,葷菜也。一云菜之美者,雲夢之葷。生山中者名蒚。今《本經》謂大蒜為葫,小蒜為蒜。而《爾雅》、《說文》所謂蒜,葷菜者,乃今大蒜也。
乃今小蒜也。書傳載物之別名不同,如此用藥不可不審也。古方:多用小蒜治霍亂,煮汁飲之。南齊褚澄用蒜治李道念雞瘕,便瘥。江南又有一種山蒜,似大蒜臭。山人以治積塊及婦人血瘕,以苦醋摩服多效。又有一種似大蒜而多瓣,有葷氣,彼人謂之莜子,主腳氣。宜煮與蓐婦飲之,易產。
江北則無。
食療:主霍亂,消穀,治胃溫中,除邪氣。五月五日採者上。又,去諸蟲毒、疔腫、毒瘡,甚良。不可常食。肘後方:治霍亂,心腹脹滿氣,未得吐下。小蒜一升㕮咀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。又方:毒蛇螫人。杵小蒜飲汁,以滓敷瘡上。葛氏方:水毒中人,一名中溪,一名中濕,一名水病,似射工而無物。
以小蒜三升㕮咀,於湯中莫令大熱,熱即無力,捩去滓,適寒溫以浴。若身體發赤斑紋者,無異。食醫心鏡:主霍亂,腹中不安,消穀,理胃氣,溫中,除邪痹,毒氣,歸脾、腎,煎湯服之。兵部手集治心痛不可忍,十年、五年者,隨手效。以小蒜釅醋煮,頓服之取飽,不用著鹽。
絳外家人患心痛十餘年,諸藥不差,服此更不發。又方:蛐蜒入耳。小蒜汁理一切蟲入耳,皆同。治瘧用蒜不拘多少,研極爛,和黃丹少許,以聚為度,丸如雞頭大,候乾。每服一丸,新汲水下,面東服,至妙。廣韻:張騫使大宛,食之損目。黃帝:不可久食,損人心力。食小蒜,啖生魚,令人奪氣。
衍義曰:蒜,小蒜也。又謂之蒚,苗如蔥針,根白,大者如烏芋,子兼根煮食之。又謂之宅蒜,華佗用蒜齏,是此物。
白話文:
小蒜,味道辛辣,性溫,帶有輕微毒性。歸屬於脾經和腎經。主要治療霍亂、腹部不適,幫助消化,調理腸胃,溫暖中焦,去除邪氣和毒性麻痺之氣。最好在農曆五月初五採摘。
陶弘景說:小蒜在生長葉子的時候,可以煮熟食用。到了五月,葉子枯萎,取其根部,稱為「薍子」,可以直接食用,但氣味很熏臭。味道辛辣,性熱,主要治療中寒、霍亂,煮水飲用。也可以治療溪水中的毒素。但食用對身體有害,不宜長期服用。《唐本草注》說:這種小蒜與胡蔥一起使用,對於惡毒的刺蟲毒、山溪中的沙虱水毒有很好的療效。山區居民、少數民族常常使用。
臣禹錫等仔細研究《蜀本圖經》記載:小蒜是野生植物,小的又名萵,又名蒚。它的苗、葉、根、種子都像葫蘆但更細小數倍。《爾雅》說:「蒚,是山蒜。」《說文》解釋說:「葷菜也。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蔬菜中的美味,雲夢地區的葷菜。生長在山中的就叫做「蒚」。孟詵說:小蒜也能治療各種蟲毒、疔瘡腫痛,效果很好,但不可以經常食用。日華子說:小蒜,性熱,有毒。能降氣,止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,消除宿食,治療蠱毒,外敷可以治療蛇蟲、沙虱咬傷的瘡。三月份不宜食用。
《圖經》說:蒜,就是小蒜。以前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。生長在田野中,根和苗都像葫蘆,但非常細小的就是。農曆五月初五採摘。仔細研究《爾雅》,「蒚(音力)」,是山蒜。《說文》解釋說:「蒜,葷菜也。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蔬菜中的美味,雲夢地區的葷菜。生長在山中的就叫做「蒚」。現在《本經》把大蒜叫做葫,把小蒜叫做蒜。《爾雅》和《說文》所說的蒜,指葷菜,其實是現在的大蒜。
現在所謂的蒜,就是指小蒜。書籍記載事物的別名各有不同,用藥時不可不仔細審查。古代的藥方:多用小蒜治療霍亂,煮汁飲用。南齊的褚澄用蒜治療李道念的雞瘕病,病就好了。江南還有一種山蒜,氣味像大蒜一樣臭。山裡人拿它來治療積塊和婦女的血瘕,用苦醋磨成汁服用,效果很好。還有一種像大蒜但有很多瓣的,有葷腥氣味的,當地人叫它「莜子」,主要治療腳氣。適合煮水給產婦飲用,可以幫助生產。
江北地區則沒有這種植物。
食療作用:主要治療霍亂,幫助消化,治療胃部,溫暖中焦,去除邪氣。五月初五採摘的最好。又能去除各種蟲毒、疔瘡腫痛、毒瘡,效果很好。但不可以經常食用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霍亂,心腹脹滿,想吐又吐不出來。用一升的小蒜搗碎,加三升水煮成一升,一次喝完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毒蛇咬傷。把小蒜搗爛取汁飲用,用剩下的敷在傷口上。《葛氏方》:治療水毒入體,又名中溪、中濕、水病,像射工蟲導致的疾病但沒有蟲。
用三升小蒜搗碎,加入湯中,不要太熱,太熱就沒效果,濾去殘渣,調整溫度後洗浴。如果身體出現紅斑紋,洗浴後效果相同。《食醫心鏡》:主要治療霍亂,腹部不適,幫助消化,調理胃氣,溫暖中焦,去除邪氣麻痺之氣,歸屬於脾經和腎經,煎湯服用。《兵部手集》治療心痛難忍,不管是十年還是五年的,都立即見效。用小蒜和濃醋一起煮,一次吃飽,不用放鹽。
絳外家有人患心痛十多年,吃各種藥都沒有效果,服用這個方子後就不再發作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蛐蜒入耳。小蒜汁可以治療各種蟲子入耳,都有效。治療瘧疾,用蒜不拘多少,搗爛,加入少許黃丹,揉成團,像雞頭大小,等乾了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新打上來的水送服,面向東方服用,效果極佳。《廣韻》說:張騫出使大宛,吃了蒜後損傷了眼睛。黃帝說:不可以長期食用,會損傷人的心力。吃小蒜,吃生魚,會讓人精力耗損。
衍義說:蒜,就是小蒜。又叫做蒚,苗像蔥針,根白色,大的像烏芋,種子連同根部煮熟食用。又叫做宅蒜,華佗用的蒜泥,就是這種植物。
2. 胡蔥
味辛,溫中消穀,下氣,殺蟲。久食傷神損性,令人多忘,損目明,尤發痼疾。患胡臭人不可食,令轉甚。其狀似大蒜而小,形圓皮赤,稍長而銳。生蜀郡山谷。五月、六月採。(今附)
圖經文具蔥實條下。
雷公云:凡使,採得依文碎擘,用綠梅子相對拌蒸一伏時,去綠梅子,於砂盆中研如膏,新瓦器中攤,曬乾用。食療:胡蔥,平。主消穀,能食。久食之令人多忘。根發痼疾。又,食著諸毒肉,吐血不止,痿黃悴者。取子一升,洗煮使破,取汁停冷。服半升,日一服,夜一服,血定止。
又,患胡臭、䘌齒人不可食,轉極甚。謹按利五臟不足氣,亦傷絕血脈氣。多食損神,此是熏物耳。孫真人四月勿食胡蔥,令人氣喘,多驚。
白話文:
胡蔥味道辛辣,性溫和,可以幫助消化食物,使氣向下運行,還能殺蟲。但長期食用會傷害精神,損害性情,使人健忘,視力變差,尤其容易引發舊疾。患有狐臭的人不可食用,會使病情加重。它的外形像大蒜但較小,呈圓形,外皮紅色,稍微細長而尖。生長在蜀郡的山谷中。在五月、六月採摘。
(今附)其圖文記錄在蔥的果實條目下。
雷公說:凡是使用胡蔥,要按照記載將其搗碎,用綠梅子與之拌勻蒸一個時辰,去除綠梅子,在砂盆中研磨成膏狀,攤在新瓦器上曬乾後使用。食療方面:胡蔥性平,主要作用是幫助消化,增進食慾。但長期食用會使人健忘。根部容易引發舊疾。另外,如果因為吃了含有毒素的肉而導致吐血不止、身體虛弱消瘦,可以取胡蔥的種子一升,洗淨煮破,取出汁液放涼。每次服用半升,一天服用兩次,早晚各一次,就能止血。
此外,患有狐臭、牙齦疾病的人不可食用胡蔥,會使病情更加嚴重。要謹慎的是,胡蔥能疏通五臟的不足之氣,但也容易損傷血脈之氣。多食會損害精神,這只是熏製的食材而已。孫真人說,四月不要吃胡蔥,會使人氣喘、容易受到驚嚇。
3. 蓴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消渴,熱痹。
陶隱居云:蓴性寒,又云冷,補,下氣,雜鱧魚作羹,亦逐水。而性滑,服食家不可多啖。唐本注云:蓴,久食大宜人。合鮒魚為羹,食之,主胃氣弱不下食者,至效。又宜老人,此應在上品中。三、四月至七、八月,通名絲蓴,味甜,體軟;霜降以後至十二月,名瑰蓴,味苦,體澀。
取以為羹,猶勝雜菜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按此物,溫病起食者多死,為體滑脾,不能磨,常食發氣,令關節急,嗜睡。若稱上品,主腳氣,腳氣論中令人食之,此誤極深也。常所居近湖,湖中有蓴及藕,年中大疫,既飢,人取蓴食之,疫病瘥者亦死。至秋大旱,人多血痢,湖中水竭,掘藕食之,闔境無他。
蓴、藕之功,於斯見矣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生水中,葉似鳧葵,浮水上,採莖堪啖,花黃白,子紫色。三月至八月,莖細如釵股,黃赤色,短長隨水深淺,而名為絲蓴;九月、十月漸粗硬;十一月萌在泥中,粗短,名瑰蓴,體苦澀,唯取汁味爾。孟詵云:蓴菜,和鯽魚作羹,下氣止嘔。
多食發痔。雖冷而補。熱食之,亦擁氣不下。甚損人胃及齒,不可多食,令人顏色惡。又,不宜和醋食之,令人骨痿。少食,補大小腸虛氣;久食損毛髮。陳藏器云:蓴雖水草,性熱擁。又云石蓴,味甘,平,無毒。下水,利小便。生南海石上。《南越志》云:似紫菜,色青,《臨海異物志》曰:附石生是也。
日華子云:絲蓴,治熱疸,厚腸胃,安下焦,補大小腸虛氣,逐水,解百藥毒並蠱氣。
晉書張翰每臨秋風,思鱸魚蓴羹,以下氣。
白話文:
蓴菜,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消渴症和因熱引起的關節痹痛。
陶弘景說:蓴菜性質寒涼,又有人說它屬性冷,有補益作用,能使氣向下運行,和鱧魚一起煮羹,也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。但它質地滑膩,養生的人不宜多吃。唐代的註解說:蓴菜,長期食用對人很有益處。和鯽魚一起煮羹食用,能治療胃氣虛弱、消化不良的人,效果非常好。又適合老年人食用,因此應當列為上品。三、四月到七、八月,一般稱為絲蓴,味道甜美,質地柔軟;霜降以後到十二月,稱為瑰蓴,味道苦澀,質地粗糙。
用蓴菜來做羹,比用其他蔬菜來做更好。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記載說:這種東西,患有溫病的人如果吃了,大多會死亡,因為它質地滑膩,難以消化,經常食用會導致氣積滯,使關節僵硬,容易嗜睡。如果說它是上品,能治療腳氣,腳氣的論述中還讓人吃它,這實在是大錯特錯。以前居住的地方靠近湖泊,湖中有蓴菜和藕,當年爆發大規模的瘟疫,人們因為飢餓而吃蓴菜,即使是感染疫病的人吃了也死掉了。到了秋天大旱,許多人患上血痢,湖中的水都乾涸了,人們挖掘藕來食用,整個地區的人卻沒有其他疾病。
蓴菜和藕的功效,由此可見。臣禹錫等人謹慎地查閱蜀本圖經記載說:蓴菜生長在水中,葉子像鳧葵,漂浮在水面上,採摘它的莖可以食用,花朵是黃白色的,果實是紫色的。三月到八月,莖細得像髮簪的股,是黃紅色的,長短隨著水深淺而變化,稱為絲蓴;九月、十月逐漸變得粗硬;十一月在泥土中生長出嫩芽,粗短,稱為瑰蓴,質地苦澀,只取汁液的味道來用。孟詵說:蓴菜和鯽魚一起煮羹,能使氣向下運行,止住嘔吐。
多吃會引發痔瘡。雖然性質寒涼但有補益作用。熱著吃,也會導致氣滯不順。非常損害人的胃和牙齒,不可多吃,會使人面色難看。而且,不宜和醋一起食用,會使人骨骼痿弱。少量食用,能補益大小腸的虛弱之氣;長期食用會損害毛髮。陳藏器說:蓴菜雖然是水草,但屬性溫熱,容易導致氣滯。又說石蓴,味道甘甜,屬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能使水向下運行,有利尿的作用。生長在南海的石頭上。《南越志》記載說:石蓴像紫菜,顏色青色,《臨海異物志》說:附著在石頭上生長的就是石蓴。
日華子說:絲蓴,能治療熱黃疸,增厚腸胃,安定下焦,補益大小腸的虛弱之氣,排除體內多餘水分,解除各種藥物毒性和蠱氣。
晉朝的張翰每當秋風吹起,就思念鱸魚蓴菜羹,認為它能使氣向下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