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六 (3)
卷第二十六 (3)
1. 醬
味鹹、酸,冷利。主除熱,止煩滿,殺百藥,熱湯及火毒。
陶隱居云:醬多以豆作,純麥者少。今此當是豆者,亦以久久者彌好又有肉醬、魚醬、皆呼為醢,不入藥用。唐本注云:又有榆仁醬,亦辛美,利大小便。蕪荑醬大美,殺三蟲,雖有少臭,亦辛好也。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醬,無毒。殺一切魚、肉、菜蔬、蕈毒。並治蛇、蟲、蜂、蠆等毒。
食療:主火毒,殺百藥。發小兒無辜,小麥醬,不如豆。又,榆仁醬,亦辛美,殺諸蟲,利大小便,心腹惡氣。不宜多食。又,蕪荑醬,功力強於榆仁醬。多食落髮。獐、雉、兔及鱧魚醬,皆不可多食。為陳久故也。聖惠方:治飛蛾入耳,醬汁灌入耳即出。又,擊銅器於耳旁。
千金方:治指掣痛。以醬清和蜜,任多少,溫敷之愈。肘後方:湯火燒灼未成瘡,豆醬汁敷之。楊氏產乳:妊娠,不得豆醬合雀肉食之,令兒面黑。
衍義曰:醬,聖人以謂不得即不食,意欲五味和、五臟悅而受之。此亦安樂之一端。
白話文:
醬的味道是鹹和酸,屬性偏寒涼且能使排泄順暢。主要功效是清除體內熱氣,止住煩躁脹滿的感覺,能化解各種藥物的毒性,也可以解熱湯和火燒傷的毒。
陶隱居說:「醬大多用豆子製成,用純麥子做的很少。現在這裡所說的醬應該是豆醬,而且是存放越久的越好。另外還有肉醬和魚醬,都叫做『醢』,但它們不入藥使用。」唐本的註解說:「還有一種用榆樹種子做的醬,味道辛辣鮮美,能幫助大小便順暢。蕪荑醬的味道非常好,可以殺死體內的寄生蟲,雖然有點臭味,但味道也是辛辣可口的。」我禹錫等人查閱《日華子本草》說:「醬是沒有毒性的。可以解各種魚、肉、蔬菜、菇類的毒,也能治療蛇、蟲、蜂、蠍等毒物的毒。」
在食療方面,醬主要能解火毒,化解各種藥物的毒性。對於小孩子不明原因的發燒,小麥醬的效果不如豆醬。榆仁醬味道辛辣鮮美,可以殺死體內各種寄生蟲,並幫助大小便順暢,也能消除胸腹部的穢氣。但不宜多吃。蕪荑醬的功效比榆仁醬強,但多吃容易導致掉髮。獐肉、雉肉、兔肉和鱧魚做的醬都不宜多吃,因為它們是陳年存放的緣故。聖惠方說:「治療飛蛾跑進耳朵,把醬汁灌進耳朵,飛蛾就會出來。也可以在耳朵旁邊敲擊銅器。」
《千金方》記載:「治療手指抽痛,用醬清加上蜂蜜,不限量,溫熱敷上就會好。」《肘後方》記載:「湯火燒傷還沒形成瘡時,用豆醬汁塗抹。」楊氏《產乳方》說:「孕婦不能吃豆醬和麻雀肉一起烹煮的食物,會使生出來的孩子皮膚黝黑。」
衍義說:「聖人認為醬是不可或缺的食物,如果沒有醬就吃不下飯,意思是說醬可以調和五味,讓五臟感到舒適而接受食物,這也是讓人感到安樂的方法之一。」
2. 陳廩米
味鹹、酸,溫,無毒。主下氣,除煩渴,調胃,止泄。
陶隱居云:此今久入倉陳赤者,湯中多用之。人以作醋,勝於新粳米也。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:陳倉米,平胃口,止泄瀉,暖脾,去憊氣,宜作湯食。日華子云:陳倉米,補五臟,澀腸胃。
陳藏器云:和馬肉食之,發痼疾。凡熱食即熱,冷食即冷,假以火氣也,體自溫平。吳人以粟為良,漢地以粳為善,亦猶吳紵鄭縞,蓋貴遠賤近之義焉。確論其功,粟居前也。食療:炊作乾飯食之,止痢。補中益氣,堅筋骨,通血脈,起陽道。又,毒腫惡瘡,久陳者,蒸作飯,和酢封腫上,立瘥。
卒心痛,研取汁服之。北人炊之,於甕中水浸令酸,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。食醫心鏡:除煩熱,下氣,調胃,止泄痢,作飯食之。
衍義曰,陳廩米,今《經》與諸家注說,皆不言是粳米,為復是粟米、然粳、粟二米,陳者性皆冷,頻食之令人自利,與《經》所說稍戾。煎煮亦無膏膩。入藥者,今人多用新粟米。至如舂杵頭細糠,又復不言新、陳、粳、粟,然皆不及新稻、粟,二糠陳,則是氣味已腐敗。
白話文:
味道鹹酸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氣往下行、消除煩躁口渴、調理腸胃、止瀉。
陶弘景說:這種米是存放很久、變成紅色的陳米,煮湯時經常使用。人們用它來做醋,比用新米更好。臣子禹錫等人查考陳士良的說法:陳倉米能夠平和胃口、止瀉、溫暖脾胃、去除疲憊的氣息,適合煮湯食用。日華子說:陳倉米可以補益五臟、收斂腸胃。
陳藏器說:和馬肉一起吃會引發舊疾。凡是熱食就感到熱,冷食就感到冷,是因為借助了火的熱力,它的本性是溫和而平和的。吳地的人認為小米最好,漢地的人認為粳米最好,就像吳地的麻布和鄭地的細絹一樣,是因為看重遠方的東西而輕視近處的東西。仔細分析它的功效,小米應該排在前面。食療方面:煮成乾飯吃,可以止痢。能夠補中益氣、強健筋骨、疏通血脈、增強性功能。另外,對於毒瘡惡腫,用存放很久的陳米蒸成飯,和醋一起敷在腫脹的地方,很快就會痊癒。
突然心痛時,將陳米磨成汁服用。北方人將陳米煮熟,放在甕中用水浸泡使其變酸,食用後可以溫暖五臟六腑的氣。食醫心鏡記載:可以消除煩熱、使氣往下行、調理腸胃、止瀉止痢,可以煮飯食用。
衍義說,現在的《本草經》以及各家的註解,都沒有說明陳廩米是粳米,還是小米?然而粳米和小米,存放久了性質都會變冷,經常吃會使人腹瀉,這與《本草經》所說的稍有不符。煎煮的時候也沒有油脂。現在入藥,人們大多使用新小米。至於舂米時產生的細糠,也沒有說明是新的還是陳的,是粳米還是小米,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新稻米和小米的米糠。如果是陳舊的米糠,那麼它的氣味已經腐敗了。
3. 罌子粟
味甘,平,無毒。主丹石發動,不下食,和竹瀝煮作粥食之,極美。一名象谷,一名米囊,一名御米。花紅白色,似嚆(音哮)箭頭,中有米,亦名囊子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:罌子粟,嵩陽子曰:其花四葉,有淺紅暈子也。
圖經曰:罌子粟,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,人家園庭多蒔以為飾。花有紅、白二種,微腥氣。其實作瓶子,似嚆(音哮)箭頭,中有米極細,種之甚難。圃人隔年糞地,九月布子,涉冬至春始生,苗極繁茂矣。不爾種之多不出,出亦不茂。俟其瓶焦黃則採之。主行風氣,驅逐邪熱,治反胃,胸中痰殢及丹石發動,說可合竹瀝作粥,大佳。
然性寒,利大小腸,不宜多食,食過度則動膀胱氣耳。《南唐食醫方》療反胃不下飲食。罌粟粥法:白罌粟米二合,人參末三大錢,生山芋五寸長,細切,研。三物以水一升二合,煮取六合,入生薑汁及鹽花少許,攪勻,分二服,不計早晚,食之亦不妨別服湯丸。
衍義曰:罌子粟,其花亦有多葉者,其子一罌數千萬粒,大小如葶藶子,其色白。隔年種則佳。研子,以水煎,仍加蜜為罌粟湯,服石人甚宜飲。
一十一種陳藏器余
白話文:
罌粟的味道甘甜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因服用丹石而引起的身體不適,導致食慾不振的情況。可以和竹瀝一起煮成粥食用,味道極佳。它又名象谷、米囊、御米。花朵呈紅色或白色,形狀像箭頭,中間有米粒,也叫囊子(這裡附加說明)。
臣禹錫等人查考陳藏器的記載說:罌粟,嵩陽子說:它的花有四片花瓣,帶有淺紅色的暈圈。
《圖經》記載:罌粟,以前沒有記載它的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,許多人家在庭院種植作為觀賞植物。花有紅色和白色兩種,帶有輕微的腥味。果實形狀像瓶子,也像箭頭,裡面有非常細小的米粒,種植非常困難。農民會隔年施肥,九月播種,經歷冬天到春天才會開始生長,幼苗非常茂盛。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種植,大多不會發芽,即使發芽也不茂盛。等到果實變成焦黃色時就可以採摘。主要用於疏通氣血,驅除邪熱,治療反胃、胸中痰多,以及因服用丹石而引起的不適。據說可以和竹瀝一起煮成粥,效果很好。
然而,它的藥性偏寒,會使大小腸排泄順暢,不宜多吃,吃太多會影響膀胱功能。《南唐食醫方》記載治療反胃、食慾不振的方法。罌粟粥的做法是:用二合白罌粟米,加入三大錢人參末,以及五寸長的生山藥,切細研磨。將這三種材料加水一升二合煮至六合,加入少許生薑汁和鹽花,攪拌均勻,分兩次服用,不論早晚都可以吃,也不妨礙同時服用其他湯藥或丸藥。
衍義說:罌粟,它的花也有多瓣的品種,一個罌粟果裡面有數千萬顆種子,大小像葶藶子,顏色是白色。隔年種植會長得更好。把種子磨碎,用水煎煮,再加入蜂蜜做成罌粟湯,很適合服用丹石的人飲用。
以上是出自陳藏器著作中提及的十一種內容之一。
4. 師草實
味甘,平,無毒。主不飢輕身。出東海州島,似大麥,秋熟,一名禹餘糧,非石之餘糧也。
海藥:其實如球子,八月收之。彼常食之物。主補虛羸乏損,溫腸胃,止嘔逆。久食健人。一名然谷。中國人未曾見也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人不感到飢餓,身體變得輕盈。產於東海一帶的島嶼,外形像大麥,秋天成熟。有一個別名叫禹餘糧,但它並不是石頭的剩餘物。
海藥:它的果實像圓球一樣,在八月採收。當地人常常食用它。主要功效是補益虛弱、消瘦、疲乏的身體,溫養腸胃,止住嘔吐。長期食用可以使人健康強壯。有一個別名叫然谷。中國人還沒有見過這種藥材。
5. 寒食飯
主滅瘢痕,有舊瘢及雜瘡,並細研敷之。飯灰,主病後食勞。
外臺秘要:治蛟龍瘕。寒食餳三升,每服五合,一日三服,遂吐出蛟龍,有兩頭及尾也。
白話文:
翻譯:
寒食飯:
主要功效是消除疤痕,不論是舊的疤痕或是其他種類的瘡,都可以將寒食飯磨成細末後敷在患處。 另外,寒食飯燒成的灰,主要用於病後體虛勞累的人食用。
外臺秘要:
治療腹中像有蛟龍盤踞的病症,可用寒食糖漿三升,每次服用五合,一天服用三次,就能吐出像蛟龍一樣的東西,有的有兩個頭,有的有尾巴。
6. 菵米
味甘,寒,無毒。主利腸胃,益氣力,久食不飢,去熱,益人,可為飯。生水田中,苗子似小麥而小,四月熟。《爾雅》云:皇,守田。似燕麥,可食。一名守氣也。
白話文:
菵米,味道甘甜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作用是使腸胃通暢,增強體力,長期食用可以減少飢餓感,清除體內熱氣,對人有益,可以當作主食。生長在水田中,幼苗和種子都像小麥但更小,在四月成熟。《爾雅》記載:「皇,是守護田地的。」(菵米)外形像燕麥,可以食用。它又名守氣。
7. 狼尾草
子作黍食之,令人不飢。似茅,作穗,生澤地。《廣志》云:可作黍。《爾雅》云:孟,狼尾。今人呼為狼茅子。蒯草子,亦堪食,如粳米,苗似茅。
白話文:
狼尾草的籽可以煮成類似黍的食物,吃了能讓人不感到飢餓。它的外形像茅草,會長出穗狀的花,生長在潮濕的沼澤地。《廣志》這本書說,狼尾草的籽可以像黍一樣食用。《爾雅》這本書說,狼尾草又叫做孟,也叫狼尾。現在的人稱呼它為狼茅子。另外,蒯草的籽也可以食用,煮熟後像粳米一樣,它的苗長得也像茅草。
8. 胡豆子
味甘,無毒。主消渴,勿與鹽煮食之。苗似豆,生野田間,米中往往有之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,不要和鹽一起煮食。它的幼苗和豆苗相似,生長在田野間,米裡面常常會發現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