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五 (8)
卷第二十五 (8)
1. 綠豆
味甘,寒,無毒。主丹毒,煩熱,風疹,藥石發動,熱氣奔豚,生研絞汁服。亦煮食,消腫,下氣,壓熱,解石。用之勿去皮,令人小壅,當是皮寒肉平。圓小綠者佳。又有稙(音陟)豆,苗子相似,主霍亂吐下。取葉搗絞汁,和少醋溫服,子亦下氣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綠豆,平。諸食法:作餅炙食之佳。謹按補益,和五臟,安精神,行十二經脈,此最為良。今人食皆撻去皮,即有少擁氣。若愈病,須和皮,故不可去。又,研汁煮飲服之,治消渴。又,去浮風,益氣力,潤皮肉,可長食之。日華子云:綠豆,冷。益氣,除熱毒風,厚腸胃,作枕明目,治頭風頭痛。
白話文:
綠豆,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丹毒(一種皮膚炎症)、煩躁發熱、風疹、藥物引起的副作用、熱氣上衝導致的奔豚症。生綠豆磨成汁絞取後服用。也可以煮熟食用,能夠消腫、降氣、壓制熱氣、解除石頭類引起的疾病。使用綠豆時不要去掉豆皮,否則可能會導致輕微的氣滯不順,這應該是因為豆皮屬性寒涼而豆肉屬性平和的緣故。圓形的、顆粒小的綠豆品質較好。還有一種早熟的豆子,外形與綠豆苗和豆子相似,主要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。取其葉子搗爛絞汁,加入少量醋溫熱後服用,豆子本身也有降氣的功效。(以上為補充說明)
臣禹錫等人謹慎地考證《食療本草》中孟詵的說法:綠豆,屬性平和。關於食用方法:做成餅狀烤熟食用最好。我們認為綠豆可以補益身體、調和五臟、安定精神、運行十二經脈,這是最佳的食療選擇。現在的人吃綠豆都去皮,這樣容易導致輕微的氣滯。如果想要治病,必須連皮一起食用,所以不可去皮。另外,磨成汁煮沸飲用,可以治療消渴症(類似糖尿病)。還有,可以去除浮風、增強氣力、滋潤皮膚肌肉,可以長期食用。日華子說:綠豆,屬性寒涼。可以增強氣力、去除熱毒引起的風邪、強健腸胃,做成枕頭可以明目,治療頭風和頭痛。
2. 白豆
平,無毒。補五臟,益中,助十二經脈,調中,暖腸胃。葉,利五臟,下氣。嫩者可作菜食,生食之亦佳,可常食。〔(新補),見孟詵及日華子。〕
孫真人食忌:白豆,味鹹。腎之谷,腎病宜食,煞鬼氣。
白話文:
性味平和,沒有毒性。能夠補養五臟,增益脾胃,幫助十二經脈運行,調理脾胃,溫暖腸胃。它的葉子,可以疏通五臟,使氣下行。嫩的豆子可以當蔬菜食用,生吃也很好,可以經常食用。這些是後來補充的,在孟詵和日華子的著作中都有記載。
孫思邈的飲食禁忌提到:白豆,味道鹹。是滋養腎臟的食物,腎臟有病的人適合食用,可以去除鬼氣(指邪氣或不好的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