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五 (3)
卷第二十五 (3)
1. 粟米
味鹹,微寒,無毒。主養腎氣,去胃脾中熱,益氣。陳者味苦,主胃熱,消渴,利小便。
陶隱居云:江東所種及西間皆是,其粒細於粱米,熟舂令白,亦以當白粱呼為白粱粟。陳者謂經三、五年者,或呼為粢(音咨)米,以作粉尤解煩悶,服食家亦將食之。唐本注云:粟類多種,而並細於諸粱,北土常食,與粱有別。陶云當白粱,又云或呼為粢,粢則是稷,稷乃穄(音祭)之異名也。
其米泔汁,主霍亂,卒熱,心煩渴,飲數升立瘥。臭泔,止消渴尤良。米麥麨,味甘、苦,寒,無毒。主寒中,除熱渴,解煩,硝石氣。蒸米麥熬磨作之,一名糗也。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粟米,陳者止痢,甚壓丹石熱。顆粒小者是。今人間多不識耳。粱米粒粗大,隨色別之。
白話文:
小米味鹹性寒,無毒。能滋養腎氣,去除胃脾中的熱,補充元氣。陳舊的小米味苦,能治療胃熱、口渴,利尿。
陶隱居說:江東和西邊地區都種植小米,它的顆粒比大米小,煮熟後舂白,也稱作白粱米。陳舊的小米指存放了三五年以上的,也稱為粢米,用來做粉能有效緩解煩悶,家裡也會拿來食用。唐代注釋說:小米有很多種類,但都比大米小,北方常吃,與大米不同。陶隱居說應該叫白粱米,又說也稱為粢米,粢米就是稷,稷是穄的別稱。
小米的淘米水,可以治療霍亂、突然發熱、心煩口渴,喝幾升就能立即痊癒。發酵的淘米水,能有效止渴。小米麥粉,味甘苦性寒,無毒。能治療寒症,去除口渴,解除煩悶,還能去除硝石的毒性。用小米麥粉蒸熟後研磨,叫做糗。臣禹錫等人考證孟詵的說法:陳舊的小米能止痢,非常有效地壓制丹石引起的熱症。顆粒小的才是。現在人們大多不認識。大米顆粒粗大,根據顏色區分。
南方:多畬田,種之極易。舂粒細,香美,少虛怯,只為灰中種之,又不鋤治故也。得北田種之,若不鋤之,即草翳死;若鋤之,即難舂。都由土地使然耳。但取好地,肥瘦得所由,熟犁。又細鋤,即得滑實。陳藏器云:粉解諸毒,主卒得鬼打,水攪服之。亦主熱腹痛,鼻衄,並水煮服之。
粳粟總堪為粉,粟強浸米至敗者損人。又云泔,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筋入腹。胃冷者不宜多食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病及消渴。下澱酸者,殺蟲及惡瘡,和臭樗皮煎服,主疳痢。樗皮一名武目樹。又云糗,一名𥓌(昌少切),味酸,寒。和水服之,解煩熱,止泄,實大腸,壓石熱,止渴。
白話文:
南方土地多適合種植秔稻,種植起來十分容易。秔稻的米粒舂得細緻,香氣濃郁,味道鮮美,而且少有虛弱乏力之症,這是因為南方人習慣將秔稻種在灰燼之中,也不加以鋤治的原因。如果將北方田地的秔稻種子拿來種植在南方,如果不鋤草,就會被雜草掩蓋而枯死;如果鋤草,就會變得難以舂米。這都是因為土地性質的不同造成的。只要選擇好的土地,肥瘦適宜,並充分翻耕,再細心地鋤草,就可以得到光滑飽滿的稻米。陳藏器說,米粉可以解毒,治療突然被鬼魅侵襲,可以用水攪拌後服用。米粉還可以治療腹痛、鼻出血,也可用水煮後服用。
粳米和粟米都可以製成米粉,但是將粟米浸泡過久直到腐爛的,則有害於人體。米泔水可以治療霍亂,將新研磨的米漿用水和勻,過濾取汁服用,也可以治療抽筋腹痛。胃寒的人不宜多吃米飯。酸米泔水可以洗滌皮膚瘡疥,服用可以治療五種野病和消渴症。下沉的米澱粉可以殺蟲和治療惡瘡,與臭樗皮一起煎服,可以治療疳痢。樗皮又名武目樹。米糗又稱𥓌,性味酸寒。用水調服,可以解煩熱,止瀉,固結大腸,壓制石熱,止渴。
河東人以麥為之,粗者為干糗糧,東人以粳米為之,炒乾磨成也。陳士良云:粳粟米,五穀中最硬,得漿水即易化解。小麥虛熱。
圖經文具青粱米條下。
千金方:治反胃,食即吐。搗粟米作粉,和水丸如梧桐子大。七枚爛煮納醋中,細吞之,得下便已。面亦得用之。良醫心鏡:主脾胃氣弱,食不消化,嘔逆反胃,湯飲不下。粟米半升杵如粉,水和丸如梧子,煮令熟,點少鹽,空心和汁吞下。又方:主消渴口乾,粟米炊飯食之,良。
又方:主胃中熱,消渴,利小便,以陳粟米炊飯食。兵部手集:治孩子赤丹不止,研粟米敷之。姚和眾:小孩初生七日,助穀神以導達腸胃。研粟米煮粥飲,厚薄如乳,每日研與半粟谷。子母秘錄:治小兒重舌,用粟哺之。產寶方:粢米粉熬令黑。以雞子白和如泥,以塗帛上貼之,帛作穴,以泄癰毒氣,易之,效。
博物志云:雁食,足重不能飛。丹房鏡源云:禾草灰抽錫暈。
衍義曰:粟米,利小便,故益脾胃。
白話文:
河東人用麥子製作食物,粗糙的叫干糗糧,東方人則用粳米製作,先炒乾再磨成粉。陳士良說:粳米是五穀中最硬的,遇到漿水就容易消化。小麥則性屬虛熱。
《圖經本草》在青粱米條目下記載了這些資訊。
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反胃,吃東西就吐的症狀,可以將粟米搗成粉,和水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七枚煮爛後放入醋中,細細吞服,直到排便後即可。麵粉也可以用來製作。
《良醫心鏡》記載:治療脾胃氣虛,消化不良,嘔吐反胃,喝湯也喝不下去的症狀,可以用半升粟米搗成粉,用水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煮熟後加少許鹽,空腹和汁吞服。
另外,還有方子治療消渴口乾,用粟米煮飯食用,效果很好。
還有方子治療胃熱,消渴,利尿,可以用陳粟米煮飯食用。
《兵部手集》記載:治療孩子赤丹不止,可以研磨粟米敷在患處。
姚和眾說:小孩出生七天,需要幫助穀神導達腸胃。可以研磨粟米煮粥給孩子喝,濃稠度像乳汁一樣,每天給孩子喝半粟谷的量。
《子母秘錄》記載:治療小兒重舌,可以用粟米餵食。
《產寶方》記載:將粢米粉熬黑,用雞蛋清和成泥狀,塗在布上貼在患處,布上要留洞,以便排泄膿毒,換藥後有效。
《博物志》記載:雁吃了粟米,腳會變得沉重,無法飛行。
《丹房鏡源》記載:用禾草灰可以抽取錫的顏色。
衍義曰:粟米利尿,所以對脾胃有益。
2. 秫米
味甘,微寒。止寒熱,利大腸,療漆瘡。
陶隱居云:此人以作酒及煮糖者,肥軟易消。方:藥不正用,唯嚼以塗漆瘡及釀諸藥醪。唐本注云:此米功用是稻秫也。今大都呼粟糯為秫稻,秫為糯矣。北土亦多以粟秫釀酒,而汁少於黍米。粟秫應用別功,但本草不載。凡黍稷、粟秫、粳糯,此三谷之秈(音仙)秫也。臣禹錫等謹按顏師古刊謬正俗云:今之所謂秫米者,似黍米而粒小者耳,亦堪作酒。
孟詵云:秫米,其性平。能殺瘡疥毒熱,擁五臟氣,動風,不可常食。北人往往有種者,代米作酒耳。又,生搗和雞子白,敷毒腫良。根,煮作湯,洗風。又,米一石,曲三斗,和地黃一斤,茵陳蒿一斤,炙令黃,一依釀酒法。服之治筋骨攣急。日華子云:無毒,犬咬,凍瘡並嚼敷。
白話文:
秫米味甘性微寒,能止寒熱、利大腸,並可治療漆瘡。古人常用它來釀酒或煮糖,因為它易於消化。雖然醫書上沒有記載,但秫米在釀酒方面也有獨特的用途,其釀出的酒汁比黍米少。除了釀酒,秫米也可用於治療瘡疥毒熱、擁護五臟氣、驅除風寒等,但不可常食。它也能與雞蛋清混合敷治毒腫,根部煮湯則可洗風。另外,秫米還可以與地黃、茵陳蒿等藥材一起釀酒,用於治療筋骨攣急。此外,它也有解毒功效,可用於治療犬咬傷和凍瘡。
圖經文具黍米條下。
聖惠方:治食鴨肉成病,胸滿面赤,不下食。用秫米汁服一中盞。肘後方:卒得浸淫瘡有汁,多發於心,不早治,周身則殺人。熬秫米令黃黑,杵以敷之。梅師方:治妊娠忽下黃水如膠,或如小豆汁。秫米、黃耆各一兩,細銼,以水七升,煎取三升,分服。食醫心鏡:主寒熱,利大腸,治漆瘡。秫米飯食之良。
衍義曰:秫米,初搗出淡黃白色,經久色如糯,用作酒者是。此米亦不堪為飯,最黏,故宜酒。
白話文:
圖經文具黍米條下。
聖惠方: 治療食用鴨肉後引起的病症,症狀包括胸悶、臉紅、食慾不振。使用秫米汁服用,約一中盞即可。
肘後方: 突然出現浸淫瘡,有汁液流出,多發於心臟部位,如果不早治,就會蔓延全身而危及生命。將秫米熬煮至黃黑色,搗碎後敷於患處。
梅師方: 治療懷孕期間突然出現黃色水狀分泌物,如膠狀或似小豆汁。取秫米、黃耆各一兩,切碎,加水七升,煎煮至三升,分次服用。
食醫心鏡: 具有寒熱雙解、潤腸通便、治療漆瘡的功效。食用秫米飯最為適宜。
衍義曰: 秫米,剛搗出來呈淡黃白色,時間久了顏色會變成像糯米一樣。用於釀酒的是這種米。這種米不適合煮飯,因為太粘,最適合釀酒。
3. 粳米
味甘、苦,平,無毒。主益氣,止煩,止泄。
陶隱居云:此即人常所食米,但有白、赤、小、大異族四、五種,猶同一類也。前陳廩米亦是此種,以廩軍人,故曰廩爾。唐本注云:傳稱食廩為祿。廩,倉也。前陳倉米曰廩,字誤作廩,即廩軍米也。若廩軍新米,亦為陳乎?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:斷下痢,和胃氣,長肌肉,溫中。
孟詵云:粳米,平。主益氣,止煩泄。其赤則粒大而香,不禁水停。其黃綠即實中。又,水漬有味,益人。都大新熟者動氣。經再年者亦發病。江南貯倉人皆多收火稻。其火稻宜人,溫中益氣,補下元。燒之去芒,春舂米食之,即不發病耳。又云倉粳米,炊作乾飯食之,止痢。
白話文:
粳米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具有益氣、止煩、止泄的功效。陶隱居指出,粳米就是我們日常所食用的米,只是有白、赤、小、大等不同的品種,但本質上都屬於同一類。前陳廩米也是粳米的一種,因為供應軍隊食用,所以稱為廩米。唐本注釋中提到,傳說以供應糧食作為官員的俸祿,而「廩」指的是糧倉。前陳倉米之所以稱為廩米,是因為字寫錯了,實際上就是供應軍隊的米。至於新收穫的軍糧是否也能稱為陳米,這點有待商榷。蜀本記載,粳米具有斷下痢、和胃氣、長肌肉、溫中的功效。
孟詵則認為,粳米性平,具有益氣、止煩泄的功效。其中赤色的粳米,顆粒較大且香氣濃郁,但容易導致水停積聚。黃綠色的粳米則屬於實中,品質較好。此外,水浸泡後的粳米味道更佳,也更益人。不過,新收穫的粳米容易動氣,而存放兩年的粳米則可能引起疾病。江南地區的糧倉多儲存火稻,火稻性溫,具有溫中益氣、補下元的功效。將火稻去芒,在春季舂米食用,就不容易生病。孟詵還提到,將倉粳米煮成乾飯食用,可以止痢。
又補中益氣,堅筋,通血脈,起陽道。北人炊之,甕中水浸令酸,食之暖五臟六腑氣。久陳者蒸作飯,和醋封毒腫,立瘥,又,研服之,去卒心痛。白粳米汁,主心痛,止渴,斷熱毒痢。若常食乾飯,令人熱中,唇口乾。不可和蒼耳食之,令人卒心痛,即急燒倉米灰,和蜜漿服之,不爾即死。
不可與馬肉同食之,發痼疾。日華子云:補中,壯筋骨,補腸胃。
圖經文具稻米條下。
食療云:淮泗之間米多。京都、襄州土粳米亦香,堅實。又,諸處雖多,但充飢而已。外臺秘要:蛟龍子生在芹菜上,食之入腹,變成龍子,須慎之。餳粳米、杏仁、乳餅煮粥。食之三升,日三服,吐出蛟龍子,有兩頭。開皇元年,賈橋有人吐出蛟龍,大驗,無所忌。肘後方:若遇荒年,谷貴,無盡以充糧,應須藥濟命者。
白話文:
糯米可以補益中氣、強健筋骨、通暢血脈、提升陽氣。北方人會將糯米浸泡在甕中發酵,使其變酸,食用後可以溫暖五臟六腑。陳舊的糯米可以蒸煮成飯,與醋一起敷在腫毒上,可以快速消腫。研磨成粉服用,可以治療突發的心痛。白粳米汁可以治療心痛、止渴、治療熱毒痢疾。但經常食用乾飯會讓人感到燥熱,口唇乾燥。糯米不可與蒼耳一起食用,否則會導致突發的心痛,應立即服用燒過的倉米灰和蜜漿,否則會有生命危險。
糯米不可與馬肉同食,會導致舊病復發。日華子說:糯米可以補益中氣,強健筋骨,補益腸胃。
圖經記載了關於稻米的詳細資訊。
食療記載:淮泗地區盛產米,京都和襄州的土粳米也很香,質地堅實。雖然各地都有米,但大多只是用來充飢。
外臺秘要記載:蛟龍子生長在芹菜上,吃下去會在肚子裡變成龍子,要小心謹慎。用糯米、杏仁和乳餅煮粥,每天吃三升,一天吃三次,可以吐出蛟龍子,龍子有兩個頭。開皇元年,賈橋有人吐出了蛟龍,效果顯著,沒有忌諱。
肘後方記載:遇到荒年,穀物價格昂貴,不能完全依靠米飯充飢,應該服用藥物來維持生命。
粳米一升,酒三升漬之,出曝乾之。又漬酒次出,稍食之,渴飲,闢三十日,足一斗三升,闢周年。又方:小兒新生三日,應開腸胃,助穀神,碎米濃作汁飲,如乳酪,與兒大豆許,數合飲之,頻與三豆許。二七日可與哺,慎不得取次與雜藥,紅雪少少得也。食醫心鏡:止煩,斷下利,平胃氣,溫中,長肌。
粳米飯及粥食之。
衍義曰:粳米,白晚米為第一,早熟米不及也。平和五臟,補益胃氣,其功莫逮。然稍生則復不益脾,過熟則佳。
白話文:
將一升的粳米浸泡在三升的酒中,取出曬乾。再浸泡在酒中,取出,少量食用,口渴時飲水。持續三十天,粳米會增長到一斗三升,可以保存一年。另一種方法是新生兒三日後,要開始開腸胃,幫助消化吸收,將米粉煮成濃稠的米糊,像乳酪一樣,加入少許黃豆,讓孩子少量多次喝,大約二十七天後就可以開始餵食。要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其他藥物,少量食用一些紅雪藥物是可以的。米飯和米粥可以止煩、通便、平胃氣、溫中和滋長肌肉。
粳米中,白晚米最好,早熟米不如白晚米。粳米可以滋養五臟,補益胃氣,功效顯著。但如果米飯太生,就不利於脾胃,過熟則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