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四 (2)

1. 青蘘(音箱)

味甘,寒,無毒。主五臟邪氣,風寒濕痹,益氣,補腦髓,堅筋骨。久服耳目聰明,不飢,不老,增壽。巨勝苗也。生中原川穀。

陶隱居云:胡麻葉也。甚肥滑,亦可以沐頭,但不知云何服之。仙方:並無用此法,正當陰乾,搗為丸散爾。既服其實,故不復假苗。五符巨勝丸方:亦云:葉名青蘘。本生大宛,度來千年爾。唐本注云:青蘘,《本經》在草部上品中,既堪啖,今從胡麻條下。

圖經文具胡麻條下。

食療:生杵汁,沐頭髮良。牛傷熱亦灌之,立愈。

衍義曰:青蘘(音箱),即油麻葉也。陶隱居《注》亦曰:胡麻葉也。胡地脂麻鵲色,子頗大。日華子云:葉作湯沐,潤毛髮,乃是今人所取胡麻葉。以湯浸之,良久涎出,湯遂稠黃色,婦人用之梳髮。由是言之,胡麻與白油麻,今之所謂脂麻者是矣。青蘘即其葉無疑。

白話文:

青蘘,味道甘甜,屬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,因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,能增強體力,補益腦髓,使筋骨強健。長期服用能使耳聰目明,不感到飢餓,延緩衰老,增進壽命。青蘘是巨勝(芝麻)的幼苗,生長在中原地區的河流山谷中。

陶弘景說,青蘘就是胡麻(芝麻)的葉子,非常肥厚潤滑,也可以用來洗頭,但不知道如何服用。仙家藥方中,並沒有使用這種葉子的方法,應該是將其陰乾後,搗成丸劑或散劑來服用。因為已經服用它的果實(芝麻),所以就不再需要它的葉子了。五符巨勝丸的藥方中也提到,這種葉子名稱為青蘘。原本生長在大宛,傳來已經有千年了。唐朝版本的註解說,青蘘在《本經》中被列在草類的上品,既然可以食用,現在就把它放在胡麻條下說明。

圖經的文字也將其歸在胡麻條下。

食療方面,將新鮮的葉子搗碎取汁,用來洗頭效果很好。牛因受熱而生病,也可以灌牠喝汁液,馬上就能痊癒。

陳衍義說,青蘘,就是油麻(芝麻)的葉子。陶弘景的註解也說,是胡麻的葉子。胡地的脂麻是黑色,籽粒比較大。日華子說,用葉子煮湯洗頭,可以滋潤頭髮,這就是現在人們所使用的胡麻葉。將葉子用熱水浸泡,過一會兒會產生黏液,湯汁會變成黃色濃稠狀,婦女用來梳頭髮。由此可知,胡麻和白油麻,就是現在所說的脂麻。青蘘就是它的葉子,沒有疑問。

2. 麻蕡(音墳)

味辛,平,有毒。主五勞七傷,利五臟,下血寒氣,破積,止痹,散膿,多食令見鬼狂走。久服通神明,輕身。一名麻勃,此麻花上勃勃者。七月七日採,良。

麻子,味甘,平,無毒。主補中益氣,中風汗出,逐水,利小便,破積血,復血脈,乳婦產後余疾,長髮,可為沐藥。久服肥健不老,神仙。九月採,入土者損人。生太山川穀。(畏牡蠣、白薇,惡茯苓。)

陶隱居云:麻蕡即牡麻,牡麻則無實,今人作布及履用之。麻勃,方:藥亦少用,術家合人參服,令逆知未來事。其子中仁,合丸藥並釀酒,大善,然而其性滑利。麻根汁及煮飲之,亦主瘀血,石淋。唐本注云:蕡,即麻實,非花也。《爾雅》云:蕡,枲實。《禮》云:苴,麻之有枲者。

注云:有子之麻為苴。皆謂子爾。陶以一名麻勃,謂勃勃然如花者,即以為花,重出子條,誤矣。既以麻枲為米之上品,今用花為之,花豈為堪食乎?根主產難衣不出,破血壅脹,帶下,崩中不止者,以水煮服之,效。漚麻汁,主消渴。搗葉水絞取汁,服五合,主蛔蟲,搗敷蠍毒,效。

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麻子,下氣,利小便,去風痹皮頑。炒令香,搗碎,小便浸取汁服。婦人倒產,吞二七枚即正。麻子去風,令人心歡,壓為油,可以油物。早春種為春麻,子小而有毒;晚春種為秋麻,子入藥佳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黂,枲實。釋曰:枲,麻也;黂,麻子也。

《儀禮》注:苴,麻之有黂者。又《禹貢》青州厥貢岱畎絲枲是也。又曰荸麻。釋曰:苴,麻之盛子者也。一名荸,一名麻母。藥性論云:麻花,白麻是也。味苦,微熱,無毒。方:用能治一百二十種惡風,黑色遍身苦癢,逐諸風惡血。主女人經候不通,䗪蟲為使。又葉沐發,長潤。

青麻湯淋瘀血,主又下血不止。麻青根一十七枚,洗去土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冷,分六服。又云:大麻仁,使。治大腸風熱結澀及熱淋。又麻子二升,大豆一升,熬令香,搗末,蜜丸,日二服,令不飢,耐老益氣。子五升研,同葉一握搗相和,浸三日去滓,沐發,令白髮不生,補下焦,主治渴。

又子一升,水三升,煮四、五沸,去滓,冷服半升,日二服,瘥。陳士良云:大麻仁,主肺臟,潤五臟,利大小便,疏風氣。不宜多食,損血脈,滑精氣,痿陽氣,婦人多食髮帶疾。日華子云:大麻,補虛勞,逐一切風氣,長肌肉,益毛髮,去皮膚頑痹,下水氣及下乳,止消渴,催生,治橫逆產。

圖經曰:麻黂、麻子,生泰山川穀,今處處有。皆田圃所蒔,績其皮以為布者,麻蕡一名麻勃,麻上花勃勃者,七月七日採,麻子九月採,入土者不用。陶隱居以麻蕡為牡麻,牡麻則無實。蘇恭以為蕡即實,非花也。又引《爾雅》蕡,枲實。及《禮》云:苴,麻之有蕡者,皆謂蕡為子也。

謂陶重出子條為誤。按《本經》麻蕡,主七傷,利五臟,多食令人狂走。觀古今方:書,用麻子所治亦爾。又麻花,非所食之物。如蘇之論似當矣。然朱字云:麻蕡味辛,麻子味甘,此又似二物。疑本草與《爾雅》、《禮記》有稱謂不同者耳。又古方:亦有用麻花者,云味苦,主諸風及女經不利,以䗪蟲為使。

然則蕡也、子也、花也,其三物乎?其葉與桐葉合搗,浸水沐發,令長潤。皮青淋湯濯瘀血。根煮汁冷服,主下血不止。今用麻仁,極難去殼,醫家多以水浸,經三、兩日,令殼破,曝乾,新瓦上擂取白用。農家種麻法:擇其子之有斑紋者,謂之雌麻,云用此則結實繁,它子則不然。

葛洪:主消渴,以秋麻子一升,水三升,煮三、四沸,飲汁不遇五升便瘥。唐·韋宙《獨行方》:主踠折骨痛不可忍。用大麻根及葉,搗取汁一升飲之,非時即煮乾麻汁服亦同。亦主撾打瘀血,心腹滿,氣短,皆效。《篋中方》:單服大麻仁酒,治骨髓風毒,疼痛不可運動者。

取大麻仁水中浸,取沉者一大升,漉出曝乾,於銀器中旋旋炒,直須慢火,待香熟,調勻,即入木臼中,令三、兩人更互搗一、二數,令及萬杵,看極細如白粉即止,平分為十貼,每用一貼,取家釀無灰酒一大瓷湯碗,以砂盆、柳木棰子點酒,研麻粉,旋濾,取白酒直令麻粉盡,余殼即去之,都合酒一處,煎取一半,待冷熱得所,空腹頓服,日服一貼,藥盡全瘥。輕者只於四、五貼則見效。

大抵甚者,不出十貼,必失所苦耳。其效不可勝紀。雜它物而用者,張仲景治脾約,大便秘,小便數。麻子丸:麻子二升,芍藥半斤,厚朴一尺,大黃、枳實各一斤,杏仁一升,六物熬搗篩,蜜丸,大如梧桐子。以漿水飲下十丸,食後服之,日三,不知益加之。唐方:七宣麻仁丸,亦此類也。

唐本余:主五勞。麻子,寒。肥健,人不老。食療云微寒。治大小便不通,發落,破血,不飢,能寒。取汁煮粥,去五臟風,潤肺,治關節不通,發落,通血脈,治氣。青葉,甚長髮。研麻子汁,沐發即生長。麻子一升,白羊脂七兩,蠟五兩,白蜜一合,和杵,蒸食之,不飢。

《洞神經》又取大麻,日中服子末三升;東行茱萸根銼八升,漬之。平旦服之二升,至夜蟲下。要見鬼者,取生麻子、菖蒲、鬼臼等分,杵為丸,彈子大。每朝向日服一丸,服滿百日即見鬼也。聖惠方:治生眉毛。用七月烏麻花,陰乾為末。生烏麻油浸,每夜敷之。又方:主妊娠心痛煩悶。

用麻子一合研,水一盞,煎取六分,去滓,非時溫服。

外臺秘要:治瘰癧。七月七日出時收麻花,五月五日收葉,二件作炷子,於癧上灸百壯。又方:治虛勞,下焦虛熱,骨節煩疼,肌肉急,小便不利,大便數少,吸吸口燥少氣,淋石熱。大麻仁五合研,水二升,煮去半分,服四、五劑瘥。又方:治嘔。麻仁三兩杵熬,以水研取汁,著少鹽,吃立效。

李諫議嘗用,極妙。千金方:治發落不生,令長。麻子一升,熬黑壓油以敷頭,長髮妙。又方:治風癲及百病。麻仁四升,水六升,猛火煮令牙生去滓,煎取七升。旦空心服,或發或不發,或多言語,勿怪之。但人摩手足須定,凡進三劑愈。又方:主產後血不去。麻子五升,酒一升,漬一宿,明旦去滓,溫服一升,先食。

不瘥,夜再服一升,不吐不下,不得與男子通,一月將養如初。肘後方:葛氏:大便不通,研麻子相和為粥食。又方:治淋下血。麻根十枚,水五升,煮取二升。一服血止,神驗。又方:大渴,日飲數斗,小便赤澀者。麻子一升,水三升,煮三、四沸。取汁飲之,無限日,過九升麻子愈。

又方:卒被毒箭。麻仁數升,杵飲汁瘥。食醫心鏡:治風水腹大,臍腰重痛,不可轉動。冬麻子半升碎,水研濾取汁,米二合,以麻子汁煮作稀粥,著蔥、椒、薑、豉,空心食之。又方:主五淋,小便赤少,莖中疼痛。冬麻子一升,杵研濾取汁二升,和米三合煮粥,著蔥、椒及熟煮,空心服之。

又方:主妊娠損動後腹痛。冬麻子一升,杵碎熬,以水二升煮,取汁熱沸,分為三、四服。新續十全方:令易產。大麻根三莖,水一升,煎取半升,頓服立產。衣不下服之亦下。子母秘錄:產後穢汙不盡,腹滿。麻子三兩,酒五升,煮取二升。分溫二服,當下惡物。又方:治小兒赤白痢,多體弱不堪,大困重者。

麻子一合,炒令香熟,末服一錢匕,蜜漿水和服,立效。又方:治小兒疳瘡。嚼麻子敷之,日六、七度。周禮典枲職疏枲,麻也。案《喪服傳》云:牡麻者,枲麻也。則枲是雄麻;對苴是麻之有黃者也。《毛詩·九月》菽苴疏云:謂採麻實以供羹食。詩云:桃之夭夭,有蕡其實,蕡即實也。

麻蕡則知麻實也,非花也,麻亦花而後有實也。龍魚河圖曰歲暮夕四更中,取二七豆子,二七麻子。家人頭少許發,合麻子、豆著井中祝敕。並使其家竟年不遭傷寒,闢五溫鬼。

衍義曰:大麻子,海東來者最勝,大如蓮實,如毛羅島。其次出上郡北地,大如豆,南地者子小。去殼法:取麻子帛包之,沸湯中浸,湯冷出之,垂井中一夜,勿令著水。次日日中曝乾,就新瓦上挪去殼,簸揚取仁,粒粒皆完。張仲景麻仁丸,是用此大麻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