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 (1)
卷第十 (1)
1. 卷第十
己酉新增衍義
白話文:
己酉年新增的醫案及心得闡述。
2. 附子
味辛、甘,溫、大熱,有大毒。主風寒咳逆,邪氣,溫中,金瘡,破症堅積聚血瘕,寒濕踒(烏臥切)躄,攣膝痛,腳疼冷弱,不能行步,腰脊風寒,心腹冷痛,霍亂轉筋,下利赤白,堅肌骨,強陰。又墮胎,為百藥長。生犍為山谷及廣漢。冬月採為附子,春採為烏頭。(地膽為之使,惡蜈蚣,畏防風、黑豆、甘草、黃耆、人參、烏韭。)
陶隱居云:附子,以八月上旬採,八角者良。凡用,三建皆熱灰微炮令拆,勿過焦,唯姜附湯生用之。俗方每用附子,皆須甘草、人參、生薑相配者,正制其毒故也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附子醋浸,削如小指,納耳中,去聾。去皮炮令拆,以蜜塗上炙之,令蜜入內,含之,勿咽其汁,主喉痹。
圖經文具側子條下。
陳藏器云:附子,無八角,陶強名之。古方多用八角附子,市人所貨,亦八角為名。雷公云:凡使,先須細認,勿誤用。有烏頭、烏喙、天雄、側子,木鱉子。烏頭少有莖苗,長身烏黑,少有旁尖。烏喙皮上蒼,有大豆許者,孕八、九個,周圍底陷,黑如烏鐵。宜於武火中,炮令皴坼,即劈破用。
天雄身全矮,無尖,周匝四面有附,孕十一個,皮蒼色即是天雄。宜炮皴拆後,去皮尖底用。不然,陰制用並得。側子只是附子旁,有小顆附子,如棗核者是,宜生用。治風疹神妙。木鱉子,只是諸喙、附、雄、烏、側中毗槵者,號曰木鱉子,不入藥中用。若服,令人喪目。
若附子底平有九角,如鐵色,一個個重一兩,即是氣全,堪用。夫修事十兩,於文武火中炮令皴坼者去之,用刀刮上孕子,並去底尖,微細劈破,於屋下午地上掘一坑,可深一尺,安於中一宿。至明取出,焙乾用。夫欲炮者,灰火勿用雜木火,只用柳木最妙。若陰制使,即生去尖皮底了,薄切,用東流水並黑豆浸五日夜,然後漉出,於日中曬令乾用。凡使,須陰制去皮尖了,每十兩,用生烏豆五兩,東流水六升。
聖惠方:治疔瘡腫甚者。用附子末,醋和塗之,干即再塗。《千金翼方》同。外臺秘要:療偏風半身不遂,冷癖疰。附子一兩生用,無灰酒一升,上㕮咀納於酒中,經一七日,隔日飲之,服一小合,瘥。千金翼:治大風,冷痰癖,脹滿諸痹等病。用大附子一枚重半兩者,二枚亦得,炮之酒漬,春冬五日,夏秋三日。
服一合,以瘥為度。日再服,無所不治。又方:治口噤卒不開。搗附子末納管中,開口吹喉中,瘥。百一方:治卒忤,停屍不能言,口噤不開。生附子末置管中,吹納舌下,即瘥。經驗方:嘔逆翻胃。用大附子一個,生薑一斤,細銼煮研如麵糊,米飲下之。經驗後方:治大人久患口瘡。
生附子為末,醋、面調,男左女右貼腳心,日再換。又方:治熱病,吐下水及下利,身冷脈微,發躁不止。附子一枚去皮臍,分作八片。入鹽一錢,水一升,煎半升,溫服,立效。斗門方治翻胃。用附子一個最大者,坐於磚上,四面著火漸逼碎,入生薑自然汁中,又依前火逼干,復淬之,約生薑汁可盡半碗許,搗羅為末。用粟米飲下一錢,不過三服瘥。
白話文:
附子,味道辛辣、帶點甘甜,藥性溫熱,屬於大熱性,有劇毒。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、氣逆,以及驅除邪氣,溫暖中焦,治療外傷,能破除腹中堅硬的腫塊、積聚的血塊,還能治療因寒濕引起的跌打損傷、肢體麻痺、腿腳彎曲疼痛、腳部冰冷無力、無法行走,以及腰椎、背部因風寒引起的疼痛,還有心腹冷痛、霍亂導致的抽筋、腹瀉、痢疾,能強化肌肉骨骼,增強腎陽。也能墮胎,被認為是許多藥物中的領頭羊。附子生長在犍為山谷和廣漢一帶。冬天採收的稱為附子,春天採收的稱為烏頭。(地膽是它的使藥,畏懼蜈蚣,害怕防風、黑豆、甘草、黃耆、人參、烏韭。)
陶弘景說:附子,以農曆八月上旬採收的,有八個角的品質最好。一般使用時,要用熱灰微微烤到裂開,不要烤焦了,只有在姜附湯中才用生的。民間常用附子時,都會搭配甘草、人參、生薑一起使用,正是為了抑制它的毒性。現在根據陳藏器的本草記載:用醋浸泡附子,削成小指大小,塞入耳朵中,可以治療耳聾。去皮後烤到裂開,再塗上蜂蜜炙烤,讓蜂蜜滲入內部,含在口中,不要吞下汁液,可以治療喉嚨腫痛。
相關圖文在側子條下有詳細記載。
陳藏器說:附子不一定有八個角,陶弘景只是強行命名。古代醫方多用八角附子,市面上販賣的也以八角為名。雷公說:凡是使用附子,一定要仔細辨認,不要誤用。附子有烏頭、烏喙、天雄、側子、木鱉子之分。烏頭很少有莖苗,外形細長烏黑,旁邊很少有尖角。烏喙皮色蒼白,有像大豆一樣大的,裡面孕育著八、九個小果實,周圍底部凹陷,黑得像烏鐵。適合用武火烤到出現裂紋,然後劈開使用。
天雄整體矮胖,沒有尖角,周圍四面都有附著物,裡面孕育著十一個小果實,皮色蒼白,這就是天雄。適合烤到出現裂紋後,去皮尖底部使用。不然,用陰制的方法處理也可以。側子只是附子旁邊的小顆附子,像棗核一樣,適合生用。治療風疹有奇效。木鱉子,只是在烏喙、附、雄、烏、側之中,像毗槵子的那種,稱為木鱉子,不入藥使用。如果服用,會讓人失明。
如果附子底部平整,有九個角,像鐵的顏色,每個重一兩,就說明藥效充足,可以使用。處理時,十兩附子用武火烤到裂開,去除碎屑,用刀刮掉上面的孕子,並去除底部尖端,稍微劈開,在屋子下午的地上挖一個一尺深的坑,將附子放入坑中過夜。第二天取出,烘乾後使用。如果要炮製附子,灰火不要用雜木,只用柳木最好。如果要用陰制法,就直接去皮尖底部,切成薄片,用東流水和黑豆浸泡五天五夜,然後撈出,放在太陽下曬乾後使用。凡是使用附子,都必須用陰制法去除皮尖,每十兩附子,用生黑豆五兩,東流水六升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疔瘡腫痛非常嚴重的情況,用附子末,用醋調和後塗抹患處,乾了就再塗。《千金翼方》也有相同的記載。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半身不遂、肢體麻木、寒性痹症等病,用生附子一兩,無灰酒一升,搗碎後放入酒中浸泡七天,隔天喝一次,每次喝一小合,病就好了。《千金翼》記載:治療大風、寒痰積聚、腹脹、各種痹症等疾病,用一個或兩個重半兩的大附子,烤過後用酒浸泡,春天和冬天泡五天,夏天和秋天泡三天。
每次服用一合,以病癒為度。每天服用兩次,幾乎什麼病都能治好。另一個方子:治療突然口噤不能張開,將附子末搗碎放入管中,對著嘴巴吹入喉嚨,病就會好。《百一方》記載:治療突然昏厥,僵硬不能說話,口噤不能張開,用生附子末放入管中,吹入舌頭下面,立刻就好了。《經驗方》記載:治療嘔吐、反胃,用一個大附子,生薑一斤,細細切碎煮成糊狀,用米湯送服。《經驗後方》記載:治療成年人長期口瘡,
將生附子磨成粉末,用醋和麵調成糊狀,男人貼左腳心,女人貼右腳心,每天換兩次。另一個方子:治療熱病,吐瀉嚴重,身體冰冷,脈搏微弱,煩躁不安,用附子一個,去除皮臍,分成八片。加入鹽一錢,水一升,煎至半升,溫服,立即見效。《斗門方》記載:治療反胃,用一個最大的附子,放在磚上,四面用火慢慢烤碎,放入生薑自然汁中,再按之前的步驟烤乾,再淬火,反覆操作,直到生薑汁用盡半碗左右,搗碎磨成粉末。用小米湯送服一錢,服用不超過三次就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