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三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三 (14)

1. 林檎

味酸、甘,溫。不可多食,發熱澀氣,令人好睡,發冷痰,生瘡癤,脈閉不行。其樹似柰樹,其形圓如柰。六月、七月熟,今在處有之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林檎,主止消渴。陳士良云:此有三種,大長者為柰;圓者林檎,夏熟;小者味澀為梣,秋熟。日華子云:林檎無毒,下氣,治霍亂肚痛,消痰。

圖經曰:林檎,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在處有之。或謂之來禽,木似柰,實比柰差圓,六、七月熟。亦有甘、酢二種。甘者早熟,而味脆美;酢者差晚,須熟爛乃堪啖。病消渴者,宜食之,亦不可多,反令人心中生冷痰,今俗間醫人亦干之。入治傷寒藥,謂之林檎散。

食療云:溫。主谷痢、泄精。東行根治白蟲、蛔蟲。消渴,好睡,不可多食。又,林檎味苦、澀,平,無毒。食之閉百脈。食醫心鏡:治水痢。以十枚半熟者,以水一升,煎取一升,和林檎,空心食。子母秘錄:治小兒痢。林檎、構子杵取汁服,以意多與服之,瘥。又方:小兒閃癖,頭髮堅黃,瘰癧羸瘦。杵林檎末,以和醋敷上,癖和移處,就敷之。

白話文:

林檎味道酸、甜,性溫。不可以吃太多,會導致發熱、氣機阻滯,讓人昏昏欲睡,產生寒痰,長瘡癤,甚至脈搏不通暢。它的樹長得像柰樹,果實形狀圓得像柰。六月、七月成熟,現在各地都有種植。

臣禹錫等人仔細研究了孟詵的說法,他說林檎主要能止渴。陳士良說林檎有三種,大的長形的叫柰,圓的叫林檎,夏天成熟;小的味道澀的叫梣,秋天成熟。日華子說林檎沒有毒,能使氣往下行,治療霍亂引起的肚子痛,消除痰。

圖經上說:林檎,以前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種植。有人稱它為來禽,樹木像柰樹,果實比柰稍微圓一些,六、七月成熟。也有甜、酸兩種。甜的早熟,味道清脆可口;酸的晚熟,要熟透了才能吃。患有消渴病的人適合吃,但也不能多吃,反而會使心裡產生寒痰。現在民間的醫生也會使用林檎,加入治療傷寒的藥中,稱為林檎散。

食療上說:林檎性溫。主要治療穀物引起的痢疾、遺精。向東生長的根可以治療白蟲、蛔蟲。林檎能止渴,讓人想睡,但不能多吃。又說林檎味苦、澀,性平,沒有毒。吃了會使全身脈絡閉塞。食醫心鏡記載:治療水瀉。用十個半熟的林檎,加一升水煎煮成一升,和著林檎一起空腹吃。子母秘錄記載:治療小兒痢疾。將林檎和構樹的果實搗爛取汁服用,可多服幾次,就會痊癒。還有個方子:治療小兒因氣血不暢導致的腹部腫塊,頭髮枯黃,淋巴結腫大,身體消瘦。將林檎搗成末,和醋混合敷在患處,腫塊移動到哪裡就敷在哪裡。

2. 李核仁

味苦,平,無毒。主僵仆躋瘀血,骨痛。

根皮,大寒,主消渴,止心煩,逆奔氣。

,味苦,除痼熱,調中。

陶隱居云:李類又多,京口有麥李,麥秀時熟,小而甜脆,核不入藥。今此用姑熟所出南居李,解核如杏子者為佳。凡實熟食之皆好,不可合雀肉食;又不可臨水上啖之。李皮水煎含之,療齒痛佳。今按別本注云:李類甚多,有綠李、黃李、紫李、朱李、水李,並堪食。味極甘美,其中仁不入藥用。

有野李,味苦,名郁李子,核仁入藥用之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休,無實李。痤,接慮李。駁,赤李。釋曰:李之無實者名休。郭云:一名趙李。痤,接慮李。郭云:今之麥李,與麥同熟,因名云。李之子赤者名駁。藥性論云:李核仁,臣。治女子小腹腫滿。主踒折骨疼肉傷,利小腸,下水氣,除腫滿。

又云李根皮,使。苦李者入用,味鹹。治腳下氣,主熱毒煩躁。根煮汁,止消渴。孟詵云:李,主女人卒赤白下,取李樹東面皮,去皴皮,炙令黃香,以水三升,煮汁去滓服之。日再驗。謹按生子亦去骨節間勞熱,不可多食。臨水食令人發痰瘧。又牛李,有毒。煮汁使濃含之。

治䘌齒,脊骨有疳蟲,可後灌此汁,更空腹服一盞。其子中仁,主鼓脹。研和麵作餅子,空腹食之,少頃當瀉矣。日華子李,溫,無毒。益氣,多食令人虛熱。又云李樹根,涼,無毒。主赤白痢,濃煎服。華,平,無毒。治小兒壯熱,痁疾,驚癇,作浴湯。

圖經曰:李核仁,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李之類甚多,見《爾雅》者有:休,無實李。李之無實者,一名趙李。痤(祖和切),接慮李,即今之麥李,細實有溝道,與麥同熟,故名之。駁,赤李。其子赤者是也。又有青李、綠李、赤李、房陵李、朱仲李、馬肝李、黃李,散見書傳。

美其味之可食。陶隱居云:皆不入藥用。用姑熟所出南居李,解核如杏子者為佳。今不復識此,醫家但用核若杏子形者。根皮亦入藥用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治面䵟黑子,取李核中仁,去皮細研,以雞子白和如稀餳塗,至晚每以淡漿洗之後塗胡粉,不過五、六日有效。慎風。

孫真人肝病宜食。食醫心鏡:李,味酸,無毒。主除固熱調中。黃帝云:李不可和蜜食,食之損五臟。

衍義曰:李核仁,其窠大者高及丈,今醫家少用。實合漿水食,令人霍亂,澀氣。而然今畿小窯鎮一種最佳,堪入貢。又有御李,子如櫻桃許大,紅黃色,先諸李熟。此李品甚多,然天下皆有之。所以比賢士大夫盛德及天下者,如桃李無處不芬芳也。別本注云:有野李,味苦,名郁李子,核仁入藥。此自是郁李仁,別是一種,在木部中第十四卷,非野李也。

白話文:

李核仁

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因跌倒等造成的瘀血、肢體僵硬、以及骨頭疼痛。

根皮,性大寒,主要治療口渴,平息心中煩躁,以及因氣上衝而導致的奔豚症狀。

果實,味道苦,可以清除頑固的熱邪,調理腸胃。

陶弘景說:李子的種類很多,京口有一種叫麥李,麥子成熟時它也成熟,果實小而甜脆,果核不入藥。現在入藥用的是姑熟(地名)出產的南居李,它的果核像杏子那樣的才好。凡是成熟的果實都可以食用,但不可以和雀肉一起吃;也不要在水邊吃。把李子皮用水煎煮後含漱,對治療牙痛效果很好。現在根據其他版本的記載,李子的種類很多,有綠李、黃李、紫李、朱李、水李,都可食用。味道極其甘甜美味,但它們的果核都不入藥。

還有一種野李,味道苦,名字叫郁李子,它的果核仁可以入藥。禹錫等人根據《爾雅》記載說:休,是指沒有果實的李子。痤,是指接慮李。駁,是指赤李。解釋說:沒有果實的李子叫做休,郭璞說,它也叫趙李。痤,指接慮李,郭璞說,就是現在的麥李,和麥子同時成熟,所以得名。果實是紅色的李子叫做駁。《藥性論》說:李核仁,是臣藥。可以治療婦女小腹腫脹。還可以治療跌打損傷、骨頭和肌肉疼痛,促進小腸的蠕動,排除體內水氣,消除腫脹。

又說李子根皮是使藥,入藥要用苦李的,味道鹹。可以治療腳氣,以及因熱毒引起的煩躁。根部煮水,可以止渴。孟詵說:李子可以治療婦女突然的赤白帶下,要取李樹東面的樹皮,刮去粗皮,炙烤至黃色有香味,用水三升煎煮取汁,去渣後服用,每天兩次有效。謹慎地說,生李子也可以去除骨節間的勞熱,但不可以多吃。在水邊吃李子會引發痰瘧。還有一種牛李,有毒,把它的汁液煮濃後含漱,可以治療蛀牙,脊椎骨有疳蟲,可以用這個汁液灌洗,再空腹服一碗,它的果核仁可以治療腹脹。把它研磨後和麵做成餅子,空腹吃下去,過一會就會腹瀉。日華子說:李子性溫,沒有毒性,可以補氣,但吃多了會導致虛熱。又說李樹根,性涼,沒有毒性。可以治療赤白痢疾,把濃煎的藥汁服下。李子花,性平,沒有毒性,可以治療小兒壯熱、瘧疾、驚癇,可以用來洗澡。

《圖經》記載:李核仁,以前沒有說明產地,現在到處都有。李子的種類很多,《爾雅》記載的有:休,沒有果實的李子。沒有果實的李子,又叫趙李。痤,就是接慮李,也就是現在的麥李,果實小,有溝紋,和麥子同時成熟,所以得名。駁,是紅色的李子,果實是紅色的。還有青李、綠李、赤李、房陵李、朱仲李、馬肝李、黃李,散見於各種書籍。

它們的味道很好,可以食用。陶弘景說:它們都不入藥。入藥要用姑熟出產的南居李,它的果核像杏子那樣的才好。現在已經不認識這種李子了,醫生只用核像杏子形狀的李子核。李子的根皮也入藥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記載:治療臉上的黑斑,取李子核中的果仁,去皮後研磨成細末,用雞蛋清調成稀糊狀塗抹在臉上,晚上用淡漿水洗淨後再塗上胡粉,大約五六天就會有效。要避免吹風。

孫真人說,肝病的人適合吃李子。《食醫心鏡》說:李子,味道酸,沒有毒性。可以清除體內的頑固熱邪,調理腸胃。黃帝說:李子不可以和蜂蜜一起吃,吃了會損傷五臟。

陳衍義說:李核仁,如果樹木長得很高,可達一丈,現在醫生很少用了。李子和漿水一起吃,會導致霍亂,使氣機澀滯。但是現在京畿小窯鎮出產的一種李子最好,可以作為貢品。還有一種御李,果實像櫻桃那麼大,是紅色或黃色,比其他李子先成熟。李子的種類很多,但天下各地都有。之所以拿李子來比喻賢士大夫的盛德,就如同桃李一般,到處都散發芬芳。其他版本的記載說:有野李,味道苦,名字叫郁李子,它的果核仁可以入藥。這其實是郁李仁,是另外一種東西,記載在《木部》的第十四卷中,不是野李。

3. 楊梅

味酸,溫,無毒。主去痰,止嘔噦,消食,下酒,干作屑,臨飲酒時服方寸匕,止吐酒。多食令人發熱。其樹若荔枝樹,而葉細陰青。其形似水楊子,而生青熟紅。肉在覈上,無皮殼。生江南、嶺南山谷。四月、五月採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楊梅,和五臟,能滌腸胃,除煩憒惡氣,切不可多食。甚能損齒及筋,亦能治痢。燒灰服之。日華子云:楊梅,熱,微毒。療嘔逆吐酒。皮、根煎湯洗惡瘡疥癩。忌生蔥。

圖經文具梅實條下。

陳藏器:止渴。張司空云:地瘴無不生楊梅者。信然矣。食療溫。和五臟腹胃,除煩憒惡氣,去痰實。亦不可久食,損齒及筋也,甚能下痢。又,燒為灰,亦斷下痢。甚酸美,小有勝白梅。又,白梅未乾者,常含一枚,咽其液,亦通利五臟,下少氣。若多食之,損人筋骨。其酸醋之物,自是土使然。

若南方:人北居,杏亦不食;北地人南住,梅乃啖多。豈不是地氣鬱蒸,令人煩憒,好食斯物也。經驗後方:主一切傷損不可者瘡,止血生肌,無瘢痕,絕妙。和鹽核杵之如泥,成挺子,竹筒中收。遇破即填,小可即敷之,此藥之功神聖。宋齊丘化書梅接杏而本強者,其實甘。

白話文:

楊梅味道酸,性溫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去除痰液、止住嘔吐、幫助消化、解酒。將楊梅曬乾磨成粉末,在飲酒前服用少量(約一指甲大小),可以防止酒後嘔吐。但吃太多容易使人發熱。楊梅樹長得像荔枝樹,但葉子較細小且顏色深綠。果實外形像水楊子,剛長出來時是青色,成熟後則變成紅色。果肉附著在果核上,沒有外皮。楊梅生長在江南、嶺南的山谷中,通常在四、五月採摘。

(以下為後人補充內容) 孟詵說:楊梅能調和五臟,清理腸胃,消除煩躁和惡臭的氣味,但絕對不能多吃,它非常容易損傷牙齒和筋骨,也能治療痢疾,將楊梅燒成灰服用即可。 日華子說:楊梅性熱,帶有微毒,可以治療嘔吐和酒後不適。楊梅的皮和根煮水可以清洗惡瘡和疥癬。食用楊梅時要避免與生蔥一起吃。

關於楊梅的圖文資料,可以參考梅實相關的條目。

陳藏器說:楊梅可以止渴。張司空說:在瘴氣嚴重的地方,幾乎都會生長楊梅,這說法確實如此。楊梅性溫,能調和五臟和腸胃,消除煩躁和惡臭的氣味,還可以去除痰液,但也不宜久吃,會損傷牙齒和筋骨,甚至可能導致腹瀉。將楊梅燒成灰服用,也能止瀉。楊梅的酸味非常美好,稍微比白梅好一點。另外,將未曬乾的白梅含在口中,慢慢嚥下汁液,也能疏通五臟,減輕氣虛的症狀。如果吃太多,會損傷人的筋骨。酸性食物的形成,可能是因當地土壤的特性所導致。

如果南方人居住到北方,可能會不適應而不吃杏子;而北方人居住到南方,則會吃很多梅子。這或許是因為南方氣候濕熱,容易使人煩躁,所以喜歡吃這些帶酸味的食物。

經驗方:楊梅可以治療各種外傷導致的瘡,能止血、促進肌肉生長且不留疤痕,效果非常好。將楊梅核搗爛成泥,加入鹽,製成條狀,存放在竹筒中。遇到傷口時,將藥泥填入傷口,小傷口則直接敷上,藥效非常神奇。 宋齊丘《化書》記載,以梅嫁接杏樹,如果接穗強壯,結出的果實就會甘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