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三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三 (6)

1. 芰(單伎)實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安中,補五臟,不飢輕身,一名菱(音陵)。

陶隱居云:廬江間最多,皆取火燔以為米充糧。今多蒸曝,蜜和餌之,斷谷長生。水族中又有菰(音孤)首,性冷,恐非上品。被霜後食之,令陰不強。又不可雜白蜜食,令生蟲也。唐本注云:芰作粉,極白潤,宜人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生水中,葉浮水上,其花黃白色,實有二種:一,四角;一,兩角。孟詵云:菱實,仙家蒸作粉,蜜和食之,可休糧。

水族之中,此物最不能治病。又云:令人藏冷,損陽氣,痿莖。可少食。多食令人腹脹滿者,可暖酒和姜飲一、兩盞,即消矣。

圖經曰:芰,菱實也。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。葉浮水上,花黃白色,花落而實生,漸向水中乃熟。實有二種,一種四角,一種兩角。兩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,謂之浮菱,食之尤美。江淮及山東人曝其實仁,以為米,可以當糧。道家蒸作粉,蜜漬食之,以斷谷。水果中引物最治病,解丹石毒。然性冷,不可多食。

食療:神仙家用,發冷氣。人含吳茱萸,咽其津液,消其腹脹矣。周禮疏屈到嗜芰,即菱角也。

衍義曰:芰,今世俗謂之菱角,所在有。煮熟取仁食之,代糧,不益脾。又有水菱,亦芰也,但大而脆,可生食。和合治療,未聞其用。有人食生芰多則利及難化,是亦性冷。

白話文:

菱角的味道甘甜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作用是調理脾胃,補益五臟,使人不易感到飢餓,身體輕盈,它又名菱。

陶弘景說:廬江一帶最多菱角,人們都把它們烤熟當作米糧食用。現在大多是蒸熟曬乾,再用蜂蜜調和食用,可以斷絕五穀,達到長生的目的。水生植物中還有菰米(茭白)的穗,性寒,恐怕不是上品。被霜打過之後食用,會使陰氣不足。而且,不可以和白蜜一起食用,會生蟲。唐朝的本草注釋說:菱角磨成粉,極其潔白潤滑,很適合食用。臣子禹錫等人根據蜀地的本草圖經考證:菱角生長在水中,葉子浮在水面上,花呈黃白色,果實有兩種,一種是四個角的,一種是兩個角的。孟詵說:菱角,修道之人蒸熟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食用,可以斷絕糧食。

在水生植物中,菱角最不能用來治療疾病。又說:菱角會使人體內積聚寒氣,損傷陽氣,使男性陽痿。可以少量食用。如果吃多了,導致腹脹,可以用溫熱的酒加上生薑喝一、兩小杯,就可以消除了。

圖經上說:菱,就是菱角。以前沒有記載產於哪些地方,現在到處都有。葉子浮在水面上,花呈黃白色,花落之後就結出果實,漸漸長入水中才成熟。果實有兩種,一種是四個角的,一種是兩個角的。兩個角的菱角中,還有嫩皮呈紫色的,稱為浮菱,吃起來味道更好。江淮和山東一帶的人們將菱角曬乾取其果仁,當作米糧食用。道家把它們蒸熟磨成粉,用蜂蜜浸漬食用,以斷絕五穀。在水果中,菱角最不能治療疾病,也不能解丹石毒。然而它性寒,不可多食。

食療方面:神仙道家用它,會使體內產生寒氣。如果人嘴裡含著吳茱萸,吞咽它的津液,就能消除腹脹。據《周禮疏》記載,屈到喜歡吃菱角,就是菱。

衍義說:菱,現在世俗都稱為菱角,到處都有。煮熟取其果仁食用,可以代替糧食,但對脾胃沒有益處。還有一種水菱,也是菱的一種,但比較大而且脆,可以生吃。菱角在和合治療方面,還沒有聽說有什麼用處。有人吃生菱角太多,會腹瀉而且難以消化,這也是因為菱角性寒。

2. 橙子皮

味苦、辛,溫。作醬醋香美。散腸胃惡氣,消食,去胃中浮風氣。其瓤,味酸,去噁心,不可多食,傷肝氣。又,以瓤洗去酸汁,細切,和鹽、蜜煎成煎,食之去胃中浮風。其樹亦似桔樹而葉大,其形圓,大於桔而香,皮厚而皺。八月熟。(今附)

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:橙子,暖,無毒。行風氣,發虛熱,療癭氣,發瘰癧,殺魚蟲毒。不與獱肉同食,發頭旋、噁心。

圖經文具桔柚條下。

食療溫。去噁心,胃風。取其皮和鹽貯之。又,瓤,去惡氣。和鹽、蜜細細食之。

衍義曰:橙子皮,今人只為果,或取皮合湯待賓,未見入藥。宿酒未醒,食之速醒。

白話文:

橙子皮,味道苦、辛,性溫。可以做成醬或醋,味道香美。能散發腸胃中的穢氣,幫助消化,去除胃中浮動的風氣。橙子的果肉,味道酸,能去除噁心感,但不可以吃太多,會損傷肝氣。另外,可以將果肉洗去酸汁,切細,加入鹽和蜂蜜煎煮成膏狀食用,能去除胃中浮動的風氣。橙子樹的樣子也像橘子樹,但葉子比較大,形狀圓,比橘子大且香,皮厚且皺。在八月成熟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,陳士良說:橙子,性暖,無毒。能疏通行氣,發散虛熱,治療癭氣,發散瘰癧,殺死魚蟲的毒。不要與水獺肉一起食用,會引起頭暈、噁心。

相關內容在《圖經》中記載在橘子和柚子的條目下。

《食療》說橙子性溫,能去除噁心、胃風。可以取橙子皮加鹽儲存。另外,橙子果肉能去除穢氣,可以加鹽和蜂蜜慢慢食用。

《衍義》說:橙子皮,現在的人只當作水果,或取皮煮湯招待客人,沒有看見拿來入藥。宿醉未醒時,吃橙子能快速清醒。

3. 櫻桃

味甘。主調中,益脾氣,令人好顏色,美志。

陶隱居云:此即今朱櫻,味甘、酸,可食,而所主又與前櫻桃相似。恐醫家濫載之,未必是今者爾。又,胡頹子凌冬不凋,子亦應益人。或云寒熱病不可食。唐本注云:葉搗敷蛇毒。絞葉汁服,防蛇毒內攻。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櫻桃,熱。益氣,多食無損。又云:此名櫻,非桃也。

不可多食,令人發暗風。東行根,療寸白、蛔蟲。陳士良云:櫻桃,平,無毒。日華子云:櫻桃,微毒,多食令人吐。

圖經曰:櫻桃,舊不著所出州土,今處處有之,而洛中南都者取勝。其實熟時深紅色者,謂之朱櫻;正黃明者,謂之蠟櫻。極大者,有若彈丸,核細而肉厚,尤難得也。食之,調中益氣,美顏色。雖多無損,但發虛熱耳。惟有暗風人不可啖,啖之立發。共葉可搗敷蛇毒,亦絞汁服。

東行根亦殺寸白、蛔蟲。其木多陰,最先百果而熟,故古多貴之。謹按書傳引《吳普本草》曰:櫻桃,一名朱茱,一名麥甘酣。今本草無此名,乃知有脫漏多矣。又《爾雅》云:楔(吉點切),荊桃。郭璞云:今之櫻桃。而孟詵以為櫻非桃類,未知何據?

食療云:溫。多食有所損。令人好顏色,美志。此名櫻桃,俗名李桃,亦名奈桃者是也。甚補中益氣,主水穀痢,止泄精。東引根,治蛔蟲。司馬相如賦山朱櫻,即櫻桃也。禮記謂之含桃。爾雅謂之荊桃。

衍義曰:櫻桃,孟詵以為櫻非桃類。然非桃類,蓋以其形肖桃,故曰櫻桃,又何疑焉?謂如木猴梨、胡桃之類,亦取其相似爾。古謂之含桃,可薦宗廟。《禮》云:先薦寢廟者是此。唐·王維詩云:才是寢園春薦後,非干御苑鳥銜殘。小兒食之,才過多無不作熱。此果在三月末、四月初間熟,得正陽之氣,先諸果熟,性故熱。

今西洛一種紫櫻,至熟時正紫色,皮裡間有細碎黃點,此最珍也。今亦上供朝廷,藥中不甚須。

白話文:

櫻桃味道甘甜。主要功能是調理脾胃,增強脾氣,使人氣色好,容貌美麗。

陶弘景說:「這就是現在的朱櫻,味道甘甜帶酸,可以食用,而它的功效和之前的櫻桃相似。可能醫生們隨意記載,未必是現在的這種櫻桃。另外,胡頹子在冬天也不會凋謝,它的果實也應該對人有益。有人說患有寒熱病的人不能食用。唐本草註解說:櫻桃葉搗爛後可以敷治蛇毒。絞出葉汁服用,可以防止蛇毒侵入體內。臣禹錫等謹慎地考證,孟詵說:櫻桃性熱,能補氣,多吃也無害。又說:它叫櫻,不是桃子。」

櫻桃不能多吃,會使人患上暗風病。向東生長的根可以治療寸白蟲和蛔蟲。陳士良說:櫻桃性平,沒有毒。日華子說:櫻桃有微毒,多吃會使人嘔吐。

《圖經》記載:櫻桃,過去沒有記載產地,現在到處都有,其中洛陽和南都的櫻桃品質最好。果實成熟時,深紅色的叫做朱櫻;黃色的叫做蠟櫻。極大的櫻桃,像彈丸一樣大小,果核小而果肉厚,很難得到。食用可以調理脾胃,增強氣力,使人容貌美麗。即使多吃也沒有壞處,只會引起虛熱。只有患有暗風病的人不能吃,吃了就會立即發病。櫻桃葉可以搗爛敷治蛇毒,也可以絞汁服用。

向東生長的根也能殺死寸白蟲和蛔蟲。櫻桃樹多陰,在所有果樹中最早成熟,所以古代很珍貴。謹慎地考證,書傳引用《吳普本草》說:櫻桃,又名朱茱,又名麥甘酣。現在的本草沒有這個名稱,可知有遺漏之處。另外,《爾雅》記載:楔(吉點切),就是荊桃。郭璞說:就是現在的櫻桃。但是孟詵認為櫻不是桃類,不知道有什麼依據?

《食療》記載:櫻桃性溫。多吃會對身體有所損害。它能使人氣色好,容貌美麗。這種水果名叫櫻桃,俗名李桃,又名奈桃。它很能補中益氣,主要治療水穀痢疾,能止住遺精。向東生長的根能治療蛔蟲。司馬相如的賦中提到的山朱櫻,就是櫻桃。《禮記》稱之為含桃。《爾雅》稱之為荊桃。

衍義說:孟詵認為櫻不是桃類。但是,櫻桃不是桃類,大概是因為它的形狀像桃,所以叫櫻桃,又有什么可疑惑的呢?就像木猴梨、胡桃之類的,也是因為形狀相似而得名。古人稱之為含桃,可以獻祭宗廟。《禮記》說:先獻祭在寢廟的就是這種水果。唐朝王維的詩句說:才剛在寢園春天獻祭過,不是御花園裡鳥兒吃剩的。小孩子吃了,稍微多吃就會發熱。這種水果在三月末、四月初之間成熟,得到正陽之氣,在各種果實中最早成熟,所以性熱。

現在西洛一帶有一種紫櫻,成熟時是正紫色,表皮間有細碎的黃點,這種櫻桃最珍貴。現在也進貢朝廷,藥用上不太需要。

4. 雞頭實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濕痹,腰脊膝痛,補中除暴疾,益精氣,強志,令耳目聰明。久服輕身不飢耐老神仙。一名雁喙實,一名芡(音儉)。生雷澤池澤。八月採。

陶隱居云:此即今蒍(音葦)子形上花似雞冠,故名雞頭。仙方:取此並蓮實合餌,能令小兒不長,正爾。食之亦當益人。唐本注云:此實去皮作粉,與菱(音陵)粉相似,益人勝菱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此生水中,葉大如荷,皺而有刺,花、子若拳大,形似雞頭,實若石榴,皮青黑,肉白,如菱米也。孟詵云:雞頭作粉食之,甚炒。

是長生之藥,與小兒食,不能長大,故駐年耳。生食動風冷氣,蒸之,於烈日曬之,其皮即開。亦可舂作粉。陳士良云:此種雖生於水,而有軟根名䓈菜。主小腹結氣痛,宜食。日華子云:雞頭,開胃助氣。根可作蔬菜食。

圖經曰:雞頭實,生雷澤,今處處有之,生水澤中。葉大如荷,皺而有刺,俗謂之雞頭盤。花下結實,其形類雞頭,故以名之。其莖𦵸之嫩者,名愓𦵸,人採以為菜茹,八月採實。服餌家取其實並中子,搗爛曝乾,再搗下篩,熬金櫻子煎和丸服之。云補下益人,謂之水陸丹。經傳謂其子為芡。

經驗後方:治益精氣,強志意,聰利耳目。以雞頭實三合,煮令熟,去殼,研如膏,入粳米一合煮粥,空心食之。淮南子云雞頭已瘻頸疾,幽人謂之雁頭。莊子徐無鬼篇有雞雍。《疏》云:雞雍,雞頭草也,服之延年。周禮加邊之實,菱、芡、慄脯。

衍義曰:雞頭實,今天下皆有之,河北沿溏濼居人採得,舂去皮,搗仁為粉,蒸渫作餅,可以代糧,食多不益脾胃氣,兼難消化。

白話文:

雞頭實,味道甘甜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濕痹,腰背和膝蓋疼痛,能補養脾胃,去除突然發生的疾病,增益精氣,使意志堅強,使耳目聰明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不感到飢餓,延緩衰老,像神仙一樣長壽。它又名雁喙實,也叫芡實。生長在雷澤或池塘沼澤中。在農曆八月採收。

陶弘景說:這就是現在的蒍子,它的花像雞冠,所以叫做雞頭。仙方說:將雞頭實與蓮子一起服用,可以讓小孩子不會長得太高,保持原來的樣子。食用雞頭實也對人有益處。唐代本草注解說:雞頭實去皮後磨成粉,和菱粉相似,但對人更有益。大臣禹錫等考證蜀本圖經記載:雞頭實生長在水中,葉子像荷葉一樣大,表面有皺褶和刺,花和果實像拳頭般大小,形狀像雞頭,果實像石榴,外皮青黑色,果肉白色,像菱米。孟詵說:雞頭實磨成粉食用,味道很好。

它是一種長生不老的藥物,給小孩子吃,他們就不會長大,所以能保持年輕。生吃會引起風寒,最好蒸熟後在烈日下曬乾,它的外皮就會裂開。也可以把它搗成粉。陳士良說:這種植物雖然生長在水中,但有軟根,叫做䓈菜。主要治療小腹脹氣疼痛,適合食用。日華子說:雞頭實,能開胃助消化。它的根可以當蔬菜食用。

圖經說:雞頭實,生長在雷澤,現在到處都有,生長在水澤中。葉子像荷葉一樣大,表面有皺褶和刺,俗稱雞頭盤。花下會結出果實,形狀像雞頭,因此得名。它莖的嫩芽,叫做愓𦵸,人們採來當作蔬菜食用,在農曆八月採收果實。修煉養生的人,會取雞頭實和裡面的籽,搗爛後曬乾,再搗碎過篩,用金櫻子的煎汁調和製成藥丸服用。據說能補養下身,對人有益,稱之為水陸丹。經書傳說它的果實叫做芡實。

經驗方:治療增益精氣,使意志堅強,使耳目聰明。用三合雞頭實,煮熟後去殼,研磨成膏狀,加入一合粳米煮成粥,空腹食用。淮南子說雞頭實可以治療瘰癧頸疾,隱士稱它為雁頭。莊子徐無鬼篇中提到雞雍。《疏》解釋說:雞雍,就是雞頭草,服用可以延年益壽。《周禮》提到加邊的果實,有菱、芡、慄脯。

衍義說:雞頭實,現在天下各地都有,河北沿海一帶的居民會採收它,舂去外皮,搗碎果仁做成粉,蒸熟做成餅,可以當作糧食,但是吃多了會傷害脾胃,難以消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