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二 (8)
卷第二十二 (8)
1. 蜈蚣
味辛,溫,有毒。主鬼疰,蠱毒,啖諸蛇、蟲、魚毒,殺鬼物老精溫瘧,去三蟲,療心腹寒熱結聚,墮胎,去惡血。生大吳川穀、江南。赤頭、足者良。
陶隱居云:今赤足者多出京口,長山、高麗山、茅山亦甚有,於腐爛積草處得之,勿令傷,曝乾之。黃足者甚多,而不堪用,人多火炙令赤以當之,非真也。一名蝍蛆。莊周云:蝍蛆,甘帶。《淮南子》云:騰蛇遊霧,而殆於□蛆。其性能制蛇,勿見大蛇,便緣而啖其腦。蜈蚣亦齧人,以桑汁、白鹽塗之即愈。
唐本注云:山東人呼蜘蛛,一名蝍蛆,亦能制蛇,而蜘蛛條無制蛇語。莊周云蝍蛆,甘帶。淮南云騰蛇殆於蝍蛆,並言蜈蚣矣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生山南谷土石間,人家屋壁中亦有。形似馬陸,扁身長黑,頭、足赤者良。今出安、襄、鄧、隨、唐等州,七月、八月採。
白話文:
蜈蚣的味道辛辣,性溫,有毒。它可以治療鬼魅病、蠱毒,以及被蛇、蟲、魚咬傷的毒,還能殺死鬼物、驅除老精溫瘧、去除三蟲、治療心腹寒熱積聚、墮胎、去除惡血。蜈蚣主要生長在吳川、江南等地的山谷中。頭部和腳部呈現紅色的蜈蚣品質最好。
陶隱居說:現在赤足的蜈蚣大多產自京口、長山、高麗山、茅山,這些地方腐爛的草堆裡也能找到蜈蚣。採集蜈蚣時要小心不要被咬傷,採集後要晒乾。市面上有很多黃足的蜈蚣,但這些蜈蚣的藥效不好,有些人會用火烤使其變紅來冒充赤足的蜈蚣,這是假的。蜈蚣又叫蝍蛆。莊周說:蝍蛆的味道甘甜。淮南子說:騰蛇在霧中遊動,卻害怕蝍蛆。蜈蚣有制蛇的能力,如果遇到大蛇,就會爬上去吃蛇的腦袋。蜈蚣也會咬人,如果被咬了,可以用桑汁和白鹽塗抹在傷口上即可痊癒。
唐本注說:山東人稱蜘蛛為蝍蛆,蜘蛛也具有制蛇的能力,但蜘蛛條目中並沒有記載制蛇的能力。莊周說蝍蛆的味道甘甜。淮南子說騰蛇害怕蝍蛆,這兩個典故都提到了蜈蚣。臣禹錫等人謹慎查閱蜀本圖經,記載蜈蚣生長在山南的谷地、土石之間,人們的房屋牆壁上也會有。形狀像馬陸,扁長且呈黑色,頭部和腳部呈現紅色的品質最好。現在主要產自安、襄、鄧、隨、唐等州,在七月、八月採集。
日華子云:蜈蚣,治症癖,邪魅,蛇毒,入藥炙用。
圖經曰蜈蚣,生吳中川穀及江南,今江浙、山南、唐、鄧間皆有之。多在土石及人家屋壁間,以頭、足赤者為勝。七、八月取之,黃足者最多。人以火炙令赤以當之,不堪用也。其性能制蛇,忽見大蛇,便緣而啖其腦。陶隱居及蘇恭皆以為《莊子》稱蝍蛆,甘帶。《淮南子》云:騰蛇殆於蝍蛆,並言蝍蛆是此蜈蚣也。
而郭注《爾雅》:蒺藜,蝍蛆。云:似蝗而大腹,長角,乃又似別種。下有馬陸條,亦與蜈蚣相類,長三、四寸,斑色,其死側臥,狀如刀環,故一名刀環蟲。書傳云;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。此蟲足多,寸寸斷之,亦便寸行是也。胡洽治屍疰,惡氣諸方,皆用蜈蚣。今醫治初生兒口噤不開,不收乳者,用赤足蜈蚣去足,炙,末,以豬乳二合調半錢,分三、四服,溫灌之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蜈蚣能治病,特別是治一些怪病、邪氣和蛇毒。蜈蚣在江南和江浙等地很常見,喜歡住在土石堆和房屋牆壁裡,紅色頭腳的蜈蚣品質最好。人們通常在七八月抓蜈蚣,黃腳的最多。如果用火烤蜈蚣,烤到變紅就不能用了,因為這會破壞它的藥效。蜈蚣能克制蛇,如果遇到大蛇,蜈蚣會爬上去咬它的頭。古代書籍裡記載,蜈蚣就是《莊子》裡說的“蝍蛆”,味道甘甜。《淮南子》也說,騰蛇害怕蝍蛆,這說明蝍蛆就是蜈蚣。
郭璞在《爾雅》的注釋中提到,蝍蛆是一種像蝗蟲但肚子大、有長角的蟲子,又有點像其他種類的蟲子。它還有很多像蜈蚣一樣的腳,長三到四寸,有斑點,死後會側著身子,形狀像刀環,所以又叫刀環蟲。古書上說,百足蟲死後也不會僵硬,因為它有很多腳,即使斷了也能繼續移動。醫生用蜈蚣來治療屍毒、惡氣等疾病。現在有些醫生用蜈蚣來治療新生兒嘴巴緊閉不張、無法吃奶的問題,方法是將蜈蚣去掉腳,用火烤乾,研磨成粉末,用豬乳調和,分幾次溫溫地灌給孩子喝。
雷公云凡使,勿用千足蟲,真似,只是頭上有白肉,面並嘴尖。若誤用,並把著,腥臭氣入頂,致死。夫使蜈蚣,先以蜈蚣、木末,不然用柳蚛末,於土器中炒,令木末焦黑後,去水末了,用竹刀刮去足、甲了用。千金方大治射工水弩毒。以蜈蚣大者一枚,炙為末,和苦酒敷之,亦治口噤。
子母秘錄治小兒撮口病,但看舌上有瘡如粟米大是也。以蜈蚣汁,刮破指甲,研,敷兩頭肉,瘥。如無生者,乾者亦得。抱朴子云:末蜈蚣以治蛇瘡。
衍義曰蜈蚣,背光黑綠色,足赤,腹下黃。有中其毒者,以鳥雞屎水稠調,塗咬處,效。大蒜塗之,亦效。復能治丹毒瘤。蜈蚣一條幹者,白礬皂子大,雷丸一個,百部二錢,秤,同為末,醋調塗之。又畏蛞蝓,不敢過所行之路,觸其身則蜈蚣死,人故取以治蜈蚣毒。桑汁、白鹽亦效。
白話文:
雷公指出,使用蜈蚣時,不要使用千足蟲,真正的蜈蚣,只是頭上有白色肉質物,臉和嘴巴比較尖。如果誤用,會導致腥臭氣進入頭頂,導致死亡。使用蜈蚣時,應先用蜈蚣與木屑一起煎煮,或者使用柳蟻末在土器中炒至木屑燒焦黑色,然後去除水分,再用竹刀刮除腳和甲片,最後使用。蜈蚣可以治療射工、水弩等毒傷,方法是使用大蜈蚣一根,炙烤後研磨,混合苦酒敷在傷口上,也能治療口噤。
子母祕錄指出,對於小孩的撮口病,只要看舌頭上有像小米一樣大小的潰瘍即可診斷。使用蜈蚣的汁液,刮破指甲,研磨後敷在患處,即可痊癒。如果沒有活的蜈蚣,乾燥的也可以使用。抱樸子提到,將蜈蚣研磨成粉可以治療蛇傷。
蜈蚣背部呈光亮的綠色,腳呈紅色,腹部下方為黃色。被蜈蚣咬傷的人可以用鳥雞糞水調製成糊狀,塗抹在被咬的地方,可以有效緩解。大蒜塗抹在被咬處也有相同效果。蜈蚣還能治療丹毒瘤。使用乾燥的蜈蚣一條、白礬(一種礦物)大約皁子大小、雷丸(一種草藥)一個、百部(一種草藥)二錢,稱量後一同研磨成粉,加醋調製後塗抹在患處。蜈蚣害怕蛞蝓,不敢通過其行走的道路,觸碰其身體會使蜈蚣死亡,因此人們會利用這一點來治療蜈蚣咬傷。使用桑樹汁和白鹽也能治療。
2. 蛤蚧
味鹹,平,有小毒。主久肺癆傳屍,殺鬼物邪氣,療咳嗽,下淋瀝,通水道。生嶺南山谷及城牆或大樹間。身長四、五寸,尾與身等。形如大守宮,一雄一雌,常自呼其名,曰蛤蚧。最護惜其尾,或見人慾取之,多自齧斷其尾,人即不取之。凡採之者,須存其尾,則用之力全故也。《方言》曰:桂林之中,守宮能鳴者,謂蛤蚧。蓋相似也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嶺表錄異云:蛤蚧,首如蝦蟆,背有細鱗,如蠶子,土黃色,身短尾長。多巢於榕樹中,端州子牆內,有巢於廳署城樓間者,旦暮則鳴,自呼蛤蚧。或云鳴一聲是一年者。俚人採之,鬻於市為藥,能治肺疾。醫人云藥力在尾,尾不具者無功。日華子云:無毒。治肺氣,止嗽,並通月經,下石淋及治血。
白話文:
蛤蚧,味道鹹,性平,略帶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久治不愈的肺癆病,以及驅邪避鬼,同時也能治療咳嗽、小便淋漓不盡和通暢水道。蛤蚧常生长在岭南山谷、城墙或大树之间,身長四、五寸,尾巴和身体一样长。形狀像大型壁虎,雄雌成對,常会互相呼喚,叫聲為“蛤蚧”。蛤蚧非常珍惜自己的尾巴,如果有人想要抓捕它,它會自己咬断尾巴逃生,因此人们就不会再抓捕它。所以,捕捉蛤蚧時要保留其尾巴,才能发挥药效。古書《方言》中記載,桂林地区能够鸣叫的守宫,就被称为蛤蚧,因为两者十分相似。
蛤蚧的头部像蛤蟆,背部有细小的鳞片,像蠶蛹,呈土黄色,身体短小,尾巴较长。它们常常在榕树中筑巢,也常见于端州的房屋墙壁内,甚至在厅署城楼间筑巢。蛤蚧会在清晨和傍晚鸣叫,自称“蛤蚧”。民间传说蛤蚧叫一声就代表一年,人们会捕捉蛤蚧,然后出售给药铺。据说蛤蚧可以治疗肺病,药效主要集中在尾巴上,没有尾巴的蛤蚧就没有药效。日華子則認為蛤蚧無毒,可以治疗肺气、止咳,并能通经、治疗石淋和血症。
又名蛤蟹,合藥去頭、足,洗去鱗鬣內不淨,以酥炙用,良。
圖經曰蛤蚧,生嶺南山谷及城牆或大木間,今嶺外亦有之。首若蝦蟆,背有細鱗如蠶子,色黃如土,長四、五寸,尾與身等,蓋守宮、蝘蜓之類也。故揚雄《方言》云:桂林之中,守宮能鳴者,俗謂之蛤蚧,言其鳴自呼其名也。藥力全在尾,人捕之,則自齧斷其尾,因得釋去。
巢穴多依榕木,亦有在古屋城樓間者,人慾得其首尾完者,乃以長柄兩股鐵叉,如黏黍黐竿狀,伺於榕木間,以叉刺之,皆一股中腦,一股著尾,故不能齧也。行常一雄一雌相隨,入藥亦須兩用之。或云陽人用雌,陰人用雄。
白話文:
蛤蚧,也叫蛤蟹,入藥時要先去掉頭和腳,洗淨鱗片和內部的髒東西,然後用酥油烤制,效果很好。
《圖經》記載,蛤蚧產於嶺南山谷、城牆或大樹之間,現在嶺南以外的地方也有一些。蛤蚧的頭像蛤蟆,背部有細小的鱗片,像蠶蛹一樣,顏色黃褐色,長四五寸,尾巴和身體一樣長。它和守宮、蝘蜓屬於同一類動物。因此,揚雄在《方言》中說:「桂林一帶,守宮會叫的,當地人叫它蛤蚧,意思是說它叫聲就像在自稱自己的名字。」蛤蚧的藥效主要集中在尾巴,人們捕捉它時,它就會咬斷自己的尾巴來逃生。
蛤蚧的巢穴大多依附在榕樹上,也有一些在舊房子或城樓之間。想要捕捉到頭尾完整的蛤蚧,就要用長柄的兩股鐵叉,像粘黍黐竿一樣,在榕樹之間等待,用鐵叉刺它,其中一股叉住腦袋,另一股叉住尾巴,這樣它就無法咬斷尾巴逃生了。蛤蚧通常是一雄一雌在一起,入藥時也需要同時使用雌雄兩隻。有人說,陽氣旺盛的人用雌性蛤蚧,陰氣重的人用雄性蛤蚧。
海藥云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廣南水中,有雌雄,狀若小鼠,夜即居於榕樹上,投一獲二。《嶺外錄》云:首如蝦蟆,背有細鱗,身短尾長。旦暮自鳴蛤蚧。俚人採之,割腹以竹開張,曝乾,鬻於市,力在尾,尾不全者無效。彼人用療折傷。近日西路亦出,其狀雖小,滋力一般。
無毒。主肺痿上氣,咯血,咳嗽,並宜丸散中使。凡用,炙令黃熟,熟搗,口舍少許,奔走,令人不喘者,是其真也。雷公云凡使,須認雄雌。若雄為蛤,皮粗口大,身小尾粗;雌為蚧,口尖,身大尾小。男服雌,女服雄。凡修事服之,去甲上、尾上並腹上肉毛,毒在眼。
如斯修事了,用酒浸,才幹,用紙兩重,於火上緩隔焙紙炙,待兩重紙干,焦透後,去紙,取蛤蚧於瓷器中盛,於東舍角畔懸一宿,取用,力可十倍。勿傷尾,效在尾也。
白話文:
海藥云:
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 生長於廣南的水中,有雌雄之分,形狀像小老鼠,夜晚會棲息在榕樹上,投一網能捕獲兩隻。
《嶺外錄》云: 頭部像蛤蟆,背上有細小的鱗片,身體短小,尾巴長。清晨和傍晚會發出像蛤蚧的鳴叫聲。當地人採集它時,會割開腹部,用竹子撐開,曬乾後販賣。它的功效主要在尾巴,尾巴不完整的蛤蚧則無效。當地人用它治療骨折。近年來,西路也產出蛤蚧,雖然個頭較小,但功效與大蛤蚧相同。
無毒。主治肺痿上氣、咯血、咳嗽,並適合用於丸散藥中。 使用時,需用火烤至黃熟,然後搗碎。服用少許,行走奔跑,如果不會喘不過氣,就是真蛤蚧。
雷公云: 使用蛤蚧時,必須認清雌雄。雄性蛤蚧,皮粗口大,身體小,尾巴粗;雌性蛤蚧,口尖,身體大,尾巴小。男性服用雌性蛤蚧,女性服用雄性蛤蚧。
凡是需要進行房事的人服用蛤蚧,需要去掉甲殼、尾巴和腹部的肉毛,因為毒性在眼睛中。
處理方法如下:
- 用酒浸泡蛤蚧,待其乾燥。
- 用兩層紙包好,放在火上慢慢烘烤,直到兩層紙都乾燥且焦透。
- 去掉紙張,將蛤蚧放在瓷器中盛裝,懸掛在東房的角落裡一晚,然後取用。這樣做,蛤蚧的藥效可以提高十倍。
- 注意不要損壞尾巴,因為尾巴是蛤蚧的藥效所在。
衍義曰蛤蚧,補肺虛癆嗽,有功,治久嗽不愈。肺間積虛熱,久則成瘡,故嗽出膿血,曉夕不止。喉中氣塞,胸鬲噎痛,蛤蚧、阿膠、生犀角、鹿角膠、羚羊角一兩;除膠外,皆為屑,次入膠,分四服。每服用河水三升,於銀石器中,慢火煮至半升,濾去滓,臨臥微溫細細呷,其滓候服盡再捶,都作一服,以水三升,煎至半升,如前服。若病人久虛不喜水,當遞減水。
張刑部子皋病極,田樞密況送此方,遂愈。
白話文:
蛤蚧的功效與服用方法
蛤蚧有補肺虛、治癆嗽的功效,對於久咳不愈有顯著療效。肺部積聚虛熱,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瘡傷,導致咳出膿血,早晚不停。喉嚨氣塞,胸膈噎痛,可以用蛤蚧、阿膠、生犀角、鹿角膠、羚羊角各一兩,除膠以外,其餘皆研成粉末,再加入膠,分成四份。
每服藥用河水三升,在銀石器皿中,以慢火煮至半升,濾去渣滓,臨睡前溫熱細細飲用。剩下的渣滓待藥服完後再研磨,與藥粉混合在一起,再次以水三升煎至半升,如前法服用。
如果病人久虛不喜飲水,可酌情減少水量。
張刑部之子皋病重,田樞密況贈送此方,病況因此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