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九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 (8)

1. 海藻

又注:釋以石衣為水苔,一名石發,石發即陟釐也,色類似苔而粗澀為異。又云藫葉似䪥(音薤)而大,生海底。且陟釐下自有條,味性功用與海藻全別。又生江南池澤,乃是水中青苔,古人用以為紙,亦青黃色,今注以為石發是也。然則藫與𧂇皆是海藻之名。石發別是一類,無疑也。

昆布,今亦出登、萊諸州,功用乃與海藻相近也。陶又云:凡海中菜,皆療癭瘤,結氣。青苔、紫菜輩亦然。又有石帆如柏,主石淋。水松如松,主溪毒。《吳都賦》所謂草則石帆、水松。劉淵林注云:石帆生海嶼石上,草類也。無葉,高尺許,其華離樓相貫連,死則浮水中,人於海邊得之,稀有見其生者。

水松,藥草,生水中,出南海交趾是也。紫菜,附石生海上,正青,取干之則紫色,南海有之。東海又有一種海帶,似海藻而粗且長,登州人取干之,柔韌可以系束物。醫家用下水,速於海藻、昆布之類。石發,今人亦干之作菜,以齏臛啖之尤美。青苔,可以作脯食之,皆利人。

苔之類,又有井中苔,生廢井中,並井藍,皆主熱毒。又上有垣衣條云:生古垣牆陰。蘇恭云:即古牆北陰青苔衣也。生石上者名昔邪;屋上生者名屋遊。大抵主療略同。陸龜蒙《苔賦》云:高有瓦松,卑有澤葵,散岩竇者曰石發,補空田者曰垣衣,在屋曰昔邪,在藥曰陟釐是也。瓦松,生古瓦屋上,若松子作層。

澤葵,鳧葵也。雖曰異類,而皆感瓦石而生,故陸推類而云耳。今人罕復用之,故但附見於此。瓦松,即下條昨葉何草也。《廣志》謂之蘭香。段成式云:或言構木上多松栽土,木氣泄則生瓦松,然亦不必爾。今醫家或用作女子行經絡藥。陟釐,古方治虛冷下痢最要。範汪治腹中留飲有海藻丸。

又有癭酒方,用海藻一斤,絹袋盛,以清酒二升浸,春夏二日,秋冬三日,一服兩合,日三。酒盡更合飲之如前,滓曝乾末服方寸匕,日三,不過兩劑,皆瘥。《廣濟》療氣膀胱急妨宜下氣昆布臛法:高麗昆布一斤,白米泔浸一宿,洗去鹹味,以水一斗,煮令向熱,擘長三寸,闊四、五分,仍取蔥白一握,二寸切斷,擘之,更煮,令昆布極爛,仍下鹽、酢、豉、糝調和,一依臛法,不得令咸、酸。以生薑、橘皮、椒末等調和,宜食粱米、粳米飯。

海藻亦依此法,極下氣,大效。無所忌。

海藥云:主宿食不消,五鬲痰壅,水氣浮腫,腳氣,賁豚氣,並良。雷公:凡使,先須用生烏豆並紫背天葵和海藻,三件同蒸一伏時,候日乾用之。肘後方:治頷下瘰癧如梅李。宜速消之。海藻一斤,酒二升,漬數日。稍稍飲之。又方:治頸下卒結囊欲成癭。海藻一斤,洗去咸,酒浸飲之。

白話文:

另外註解:有人將石衣解釋為水苔,又名石髮,石髮就是陟釐,顏色像苔蘚但粗糙澀口,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。又有人說藫的葉子像薤(音同謝)但更大,生長在海底。而且陟釐的下面有條狀物,味道和功效與海藻完全不同。還有一種生長在江南的池塘沼澤,是水中的青苔,古人用來造紙,也是青黃色的,現在的註解認為它是石髮。如此看來,藫和𧂇都是海藻的名稱,石髮是另一類,這點沒有疑問。

昆布,現在登州、萊州等地也有出產,功效與海藻相近。陶弘景又說:凡是海中的蔬菜,都能治療癭瘤和氣結。青苔、紫菜等也是如此。還有一種像柏樹的石帆,主要治療石淋(泌尿系統結石)。水松像松樹,主要治療溪毒(水中毒)。《吳都賦》中說的植物有石帆和水松。劉淵林註解說:石帆生長在海島的石頭上,是草本植物,沒有葉子,高約一尺,花朵像樓房一樣相互連接,死後會浮在水中,人們在海邊撿拾到,很少能見到活著的。

水松,是一種藥草,生長在水中,產於南海交趾(今越南北部)。紫菜,附著在海上的石頭上生長,剛長出來是青色的,曬乾後會變成紫色,南海有產。東海還有一種海帶,像海藻但更粗更長,登州的人把它曬乾,柔軟又有韌性,可以用來捆綁東西。醫家把它用作利水藥,比海藻、昆布等效果更好。石髮,現在也有人曬乾當作菜食用,用它煮羹湯尤其美味。青苔,可以做成肉乾食用,都對人有益。

苔類,還有井中苔,生長在廢井中,和井藍一樣,主要治療熱毒。上面還有垣衣條記載:生長在古老的牆壁陰暗處。蘇恭說:就是古老牆壁北陰面的青苔衣。生長在石頭上的叫做昔邪;生長在屋頂上的叫做屋遊。它們的治療功效大致相同。陸龜蒙在《苔賦》中說:高處有瓦松,低處有澤葵,散落在岩洞中的叫做石髮,長在荒地的叫做垣衣,在屋頂的叫做昔邪,在藥材中叫做陟釐。瓦松,生長在古老的瓦屋頂上,像松子一樣一層一層的。

澤葵,就是鳧葵。雖然說它們是不同的種類,但都因為附著在瓦石上生長,所以陸龜蒙才將它們歸為一類。現在很少有人使用了,所以只是附帶在這裡說明一下。瓦松,就是下文提到的昨葉何草。《廣志》中把它叫做蘭香。段成式說:有人說在樹上多種些松樹,樹木的氣洩露出來就會生長出瓦松,但也不一定如此。現在醫家有時用它來治療婦女的經絡疾病。陟釐,古方中治療虛寒下痢最重要的藥。範汪治療腹中停積水液的方子裡有海藻丸。

還有一個治療癭瘤的藥酒方,用海藻一斤,用絹袋裝好,用清酒二升浸泡,春夏兩天,秋冬三天,每次服用兩合,一天三次。酒用完後再加入酒浸泡,像前面一樣服用,將藥渣曬乾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寸匕,一天三次,一般不超過兩劑,病都會好。《廣濟方》治療氣滯、膀胱急迫的食療方:用高麗昆布一斤,用白米泔水浸泡一個晚上,洗去鹹味,用水一斗,煮到將要沸騰,撕成三寸長、四五分寬的條狀,再取一把蔥白,切成二寸段,掰開,再次煮,直到昆布煮爛,然後加入鹽、醋、豆豉、米粉調味,做法按照一般的羹湯做法,但不要太鹹或太酸。用生薑、橘皮、花椒末等調味,適合配著小米、粳米飯一起吃。

海藻也按照這個方法製作,效果很好,能順氣,沒有任何禁忌。

《海藥方》說:海藻主要治療宿食不化、五膈痰壅、水腫、腳氣、奔豚氣(腹部氣逆上衝),效果都很好。雷公說:凡是用海藻,必須先用生黑豆和紫背天葵與海藻一起蒸一個時辰,等到曬乾後再使用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頷下瘰癧(淋巴結腫大)像梅子李子一樣大的,應該盡快消除。用海藻一斤,用酒二升浸泡幾天,慢慢地喝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頸部突然結成腫塊,將要變成癭瘤的。用海藻一斤,洗去鹹味,用酒浸泡後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