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一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一 (11)

1. 鱸魚

平。補五臟,益筋骨,和腸胃,治水氣。多食宜人,作膾猶良。又曝乾,甚香美。雖有小毒,不至發病。一云:多食發痃癖及瘡腫,不可與乳酪同食。

食療云平。主安胎,補中。作膾尤佳。

衍義曰:鱸魚,益肝腎,補五臟,和腸胃,食之宜人。不甚發病,宜然張干思之也。

白話文:

鱸魚性平,能滋補五臟、強健筋骨、調理腸胃,並能治療水腫。多吃對身體有益,做成生魚片最好吃。曬乾後也香味濃郁。雖然略帶小毒,但不會導致疾病。也有人說多吃會引起痃癖(腹部腫塊)和瘡腫,不可與乳酪一起食用。

從食療的角度來看,鱸魚性平,能安胎、健脾益胃。做成生魚片尤其美味。

總而言之,鱸魚能滋補肝腎、五臟,調理腸胃,食用對人體有益,並不會輕易引起疾病,這是張干思的看法。

2.

平,微毒。治痔,殺蟲,多食發嗽並瘡癬。殼入香,發眾香氣。尾,燒焦,治腸風瀉血並崩中帶下及產後痢。脂,燒,集鼠。〔以上二種(新補)。見孟詵、日華子。〕

陳藏器:味辛,無毒。主五野雞病,殺蟲,發嗽,殼發眾香,尾灰斷產後痢,膏燒集鼠矣。生南海,大小皆牝、牡相隨,牝無目,得牡始行,牡去牝死。以骨及尾,尾長二尺,燒為黑灰,米飲下,大主產後痢。先服生地黃、蜜等煎訖,然後服尾,無不斷也。

二種海藥余

白話文:

鱟性平,微毒。可以治療痔瘡,殺死蟲子,但吃太多會引起咳嗽和皮膚病。鱟殼可以入香,能使香氣更濃郁。鱟尾燒焦後,可以治療腸風便血、崩漏帶下以及產後痢疾。鱟的脂肪燒了可以誘捕老鼠。

陳藏器記載:鱟味辛,無毒。主治五野雞病(一種皮膚病),殺蟲,能引起咳嗽。鱟殼能使香氣更濃郁,鱟尾燒成灰能治療產後痢疾,鱟膏燒了能誘捕老鼠。鱟生活在南海,大小鱟雌雄成對,雌鱟沒有眼睛,必須依靠雄鱟才能行動,雄鱟離開雌鱟,雌鱟就會死亡。用鱟的骨頭和長約二尺的尾部燒成黑灰,用米湯送服,非常有效地治療產後痢疾。服用前,先服用生地黃、蜂蜜等煎劑,然後再服用鱟尾灰,這樣療效更好,絕不會治療失敗。

3. 郎君子

謹按《異志》云:生南海。有雄雌,青碧色,狀似杏仁。欲驗真假,先於口內含,令熱,然後放醋中,雄雌相趁,逡巡便合,即下其卵如粟粒狀,真也。主婦人難產,手把便生,極有驗也。乃是人是難得之物。

白話文:

據記載,郎君子產於南海,分雄雌,青碧色,形狀像杏仁。要辨別真偽,先含入口中使其溫熱,再放入醋中,雄雌郎君子就會互相靠近,很快結合,並產下像小米粒一樣的卵,這樣才是真的。它能治療婦女難產,手握它就能順利生產,效果極佳,是難得的珍貴之物。

4. 海蠶沙

謹按《南州記》云:生南海山石間。其蠶形大如拇指,沙甚白,如玉粉狀,每有節。味鹹,大溫,無毒。主虛勞冷氣,諸風不遂。久服令人光澤,補虛羸,輕身延年不老。難得真者,多隻被人以水搜葛粉、石灰,以梳齒隱成,此即非也,縱服無益,反損人,慎服之。

二十一種陳藏器余

白話文:

海蠶沙產於南海的山石之間。《南州記》記載,它形狀像蠶,大小如拇指,沙子潔白如玉粉,且有節理。味道鹹,性溫,無毒。主治虛勞、體內寒氣、以及各種風痺導致的肢體不遂。長期服用可以使人容光煥發,補充虛弱的體力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但真品難得,市面上大多是用澱粉、石灰等物模仿製成,這種假貨服用無效,反而有害健康,服用時需謹慎。

5. 黿

鱔魚注:陶云,黿肉,補。此老者,能變化為魅。按:黿甲,功用同鱉甲。炙浸酒,主瘰癧,殺蟲,逐風惡瘡瘻,風頑疥瘙。肉,主濕氣,諸邪氣蠱,消百藥毒。張鼎云:膏塗鐵摩之便明,膏摩風及惡瘡。子如雞卵,正圓,煮之白不凝。今時人謂藏卵為黿子,似此非為木石機也。至難死,剔其肉盡,頭猶咬物,可以張鳶鳥。

食療云:微溫。主五臟邪氣,殺百蟲蠱毒,消百藥毒,續人筋。又,膏塗鐵,摩之便明。淮南術方:中有用處。

白話文:

黿肉具有滋補的功效。老年黿能變化成魅惑之物。黿甲的功效與鱉甲相同,炙烤後浸泡在酒中,可以治療瘰癧,殺死蟲子,治療風惡瘡、瘻管、頑固性疥瘡和瘙癢。黿肉可以治療濕氣、各種邪氣和蠱毒,還能解百藥之毒。黿膏塗抹在鐵器上摩擦,可以使鐵器變得光亮,也可以治療風邪和惡瘡。黿的卵像雞蛋一樣,圓滾滾的,煮熟後顏色發白但不凝固。現在人們把黿藏卵叫做黿子,這與木石機不同。黿的生命力極其頑強,即使剔除所有肉,頭部仍然可以咬東西,甚至可以張開嘴叼起老鷹。黿肉性味微溫,可以治療五臟的邪氣,殺死百蟲和蠱毒,解百藥之毒,還能接續人體筋骨。此外,黿膏塗抹在鐵器上摩擦,可以使鐵器變得光亮。淮南子術方中也有記載黿的藥用價值。

6. 海馬

謹按《異志》云:生西海,大小如守宮蟲,形若馬形,其色黃褐。性溫,平,無毒。主婦人難產,帶之於身,神驗。

圖經云:生南海。頭如馬形,蝦類也。婦人將產帶之,或燒末飲服。亦可手持之。《異魚圖》云:收之曝乾,以雌雄為對。主難產及血氣。

白話文:

海馬產於西海,大小像壁虎,形狀像馬,顏色黃褐色。性溫和,平性,無毒。能治療婦女難產,將其佩戴在身上,效果神奇。

也有記載說海馬產於南海,頭部像馬,屬於蝦類。婦女生產時佩戴它,或者將其燒成灰末服用,也有效。也可以手持海馬。 另外還有記載說,曬乾的海馬要雌雄成對收藏,能治療難產和血氣病。

7. 齊蛤

遠志注陶云:遠志畏齊蛤。蘇云:《藥錄》下卷有蛤,而不言功狀。注又云:蠟畏齊蛤。按齊蛤如蛤,兩頭尖小,生海水中。無別功用,海人食之。

白話文:

遠志這種藥材,陶弘景說它畏懼齊蛤。蘇頌說,《藥錄》下卷記載了齊蛤,但沒有說明它的功效。陶弘景又說,蠟(指蜂蠟)也畏懼齊蛤。齊蛤的外形像蛤蜊,但兩頭尖細,生活在海水中。它沒有其他的藥用價值,只有海邊的人會食用它。

8. 柘蟲屎

詹糖注陶云:詹糖偽者,以柘蟲屎為之。按:即今之柘木蟲,在木間食木注為屎。其屎破血,不香。詹糖燒之香也。既不相似,不堪為類。

白話文:

詹糖的偽品是用柘蟲屎做的。所謂柘蟲屎,就是現在說的柘木蟲,牠在樹木中啃食樹木,排出的糞便。這種蟲屎有破血的功效,但氣味不香。而真正的詹糖燒起來卻很香。兩者差異很大,根本不能混為一談。

9. 蚱蜢

石蟹注陶云:石蟹如蚱蜢,形長小,兩股如石蟹,在草頭能飛,䘀螽之類,無別功。與蚯蚓交,在土中得之,堪為媚藥。入《拾遺記》。

白話文:

蚱蜢

陶弘景在《本草經集注》中記載:石蟹像蚱蜢,形狀細長,兩條腿像石蟹的腳,能在草叢中飛行,屬於螽斯一類,沒有其他特殊功效。它與蚯蚓交配,在土中才能找到,可以作為媚藥。此記載出自《拾遺記》。

10. 寄居蟲

蝸牛注陶云:海邊大有,似蝸牛,火炙殼便走出。食之益顏色。按:寄居在殼間,而非螺也。候螺、蛤開,當自出食,螺、蛤欲合,已還殼中,亦名寄生,無別功用。海族多被其寄。又南海一種似蜘蛛,入螺殼中,負殼而走,一名闢,亦呼寄居,無別功用也。

白話文:

寄居蟲是一種像蝸牛的生物,很多都生活在海邊。它的殼可以用火烤,寄居蟲就會跑出來。吃了它可以使人面色紅潤。其實牠並非螺類,而是寄居在螺殼或蛤殼裡。牠會趁著螺或蛤殼張開時出來覓食,等到螺或蛤殼要閉合時,就又回到殼裡。也有人稱牠為寄生蟲,但除了這個特性外,沒有其他特別的功效。許多海裡的生物都會被牠寄居。另外,南海還有一種像蜘蛛的生物,也會躲進螺殼裡,背著殼到處跑,這種生物也叫寄居蟲或闢,同樣也沒有其他特別的功效。

11. 䖦(音拙)蟱

蜘蛛注陶云:懸網狀如魚者,亦名䖦蟱。按䖦蟱在孔穴中及草木稠密處,作網如蠶絲為幕絡者,就中開一門出入,形段小,似蜘蛛而斑小。主疔腫出根,作膏塗之。陶云:罾網,此正蜘蛛也,非為蜘蛛。此物族類非一也。

白話文:

蜘蛛一種,結網形狀像魚網的,也叫䖦蟱。䖦蟱住在洞穴或草木茂盛的地方,結的網像蠶絲一樣薄而密,中間留一個小孔進出,體型小,長得像蜘蛛但斑點較少。可以用它治療疔腫,將其製成膏藥塗抹。陶弘景說:雖然都叫網,但這和一般的蜘蛛還是不同的,蜘蛛種類繁多,不只一種。

12. 負蠜

葵注蘇云:戎人重薰渠,猶巴人重負蠜。按:飛廉一名負盤,蜀人食之,辛辣也,已出《本經》。《左傳》云:蜚不為災。杜注云:蜚,負𥧔也。如蝗蟲,又夜行。一名負盤,即蠜盤蟲也。名字及蟲相似,終非一物也。(蠜音煩,䘀螽也。)

白話文:

蘇頌在《圖經本草》中註解說:戎族人重視薰渠這種植物,就像巴族人重視負蠜一樣。 飛廉,又名負盤,蜀地人食用,味道辛辣,這在《神農本草經》裡已經記載過了。《左傳》裡說:「蜚不為災。」杜預注釋說:「蜚,就是負蠜。」它像蝗蟲,而且夜間活動。負盤,也就是蠜盤蟲。雖然名稱和蟲體形態相似,但最終它們並不是同一種東西。(蠜讀作fán,是一種螽斯。)

13. 蠼螋

雞腸注陶云:雞腸草,主蠼螋溺。按蠼螋能溺人影,令發瘡,如熱沸而大,繞腰匝,不可療。蟲如小蜈蚣,色青黑,長足,山蠼螋溺毒,更猛。諸方:中大有主法,其蟲無能,惟扁豆葉敷,即瘥。

白話文:

雞腸草可以治療蠼螋的毒液。蠼螋的毒液會傷害人的皮膚,導致長出像被熱水燙傷一樣又紅又腫的大瘡,繞著腰部一圈,很難治癒。這種蟲子像小蜈蚣,顏色青黑,腳很長。山區的蠼螋毒性更強。雖然有很多治療方法,但大多無效,只有用扁豆葉敷在患處,才能很快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