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一 (7)
卷第二十一 (7)
1. 樗(醜如切)雞
味苦平,有小毒。主心腹邪氣,陰痿,益精強志,生子好色,補中輕身。又療腰痛,下氣,強陰多精,不可近目。生河內川穀樗樹上。七月採,曝乾。
陶隱居云:形似寒螿而小,今出梁州,方:用至稀,唯合大麝香丸用之。樗樹似漆而臭,今以此樹上為好,亦如芫菁、亭長,必以芫、葛上為良矣。唐本注云:此物有二種,以五色具者為雄,良;青黑質白斑者是雌,不入藥用。今出歧州,河內無此物也。
圖經曰:樗雞,生河內川穀樗木上,今近都皆有之。形似寒螿而小,七月採,曝乾。謹按《爾雅》云:螒(音翰),天雞。郭璞注云:小蟲,黑身赤頭。一名莎雞,又曰樗鳩。李巡曰:一名酸雞。《廣雅》謂之樗雞。蘇恭云:五色具者為雄,良;青黑質白斑者是雌,不入藥。
然今所謂莎雞者,亦生樗木上,六月後出飛,而振羽索索作聲,人或畜之樊中。但頭方:腹大,翅羽外青內紅,而身不黑,頭不赤,此殊不類,蓋別一種而同名也。今在樗木上者,人呼為紅娘子,頭、翅皆赤,乃如舊說,然不名樗雞,疑即是此,蓋古今稱不同耳。古今大麝香丸用之,近人少用,故亦鮮別。
衍義曰:樗雞,東、西京界尤多。形類蠶蛾,但頭、足微黑,翅兩重,外一重灰色,下一重深紅,五色皆具。腹大,此即樗雞也。今人又用之,行瘀血、血閉。
白話文:
樗雞味苦性平,略帶小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脹痛、陽痿,能益精壯陽、提升性慾、助孕、強身健體、減輕體重。也可治療腰痛、降氣,壯陽增精,但不可接觸眼睛。它生長在河內地區的樗樹上,七月採收,曬乾即可。
陶弘景說:樗雞形狀像寒螿但較小,現在梁州有出產,用量極少,只在配製大麝香丸時使用。樗樹像漆樹但有臭味,現在認為生長在這種樹上的樗雞最好,就像芫菁和亭長蟲,一定要生長在芫花或葛藤上的才好。唐代的註釋說:樗雞有兩種,五彩俱全的雄蟲較好;青黑色帶白色斑點的是雌蟲,不能入藥。現在歧州有出產,河內已經沒有了。
圖經記載:樗雞生長在河內地區山谷中的樗樹上,現在京畿附近地區都有。形狀像寒螿但較小,七月採收,曬乾。仔細查閱《爾雅》記載:螒(音翰),即天雞。郭璞註解說:是一種小蟲,黑色身體紅色頭部,又名莎雞,也叫樗鳩。李巡說:也叫酸雞。《廣雅》稱之為樗雞。蘇恭說:五彩俱全的是雄蟲,較好;青黑色帶白色斑點的是雌蟲,不能入藥。
但是現在所說的莎雞,也生長在樗樹上,六月後會飛翔,振翅發出沙沙的聲音,有人會把它養在籠中。但是它的頭部方正,腹部肥大,翅膀外面青色裡面紅色,身體不是黑色,頭部也不是紅色,這與古籍記載大相逕庭,可能是另一種同名異物。現在生長在樗樹上的,人們稱為紅娘子,頭和翅膀都是紅色,符合古代的描述,但卻不叫樗雞,可能是古今名稱不同。古時大麝香丸會用到它,近來很少使用了,所以也鮮為人知。
衍義記載:樗雞在東西京之間尤其多見。形狀像蠶蛾,但頭和腳略黑,翅膀兩層,外層灰色,內層深紅,五彩俱全。腹部肥大,這就是樗雞。現在人們也用它來治療瘀血、閉經。
2. 蛞(音闊)蝓(音俞)
味鹹,寒,無毒。主賊風喎(口乖切)僻,軼(益音)筋及脫肛,驚癇攣縮。一名陵蠡,一名土蝸,一名附蝸。生太山池澤及陰地沙石垣下。八月取。
陶隱居云:蛞蝓無殼,不應有蝸名,其附蝸者,復名蝸牛。生池澤沙石,則應是今山蝸,或當言其頭,形類猶似蝸牛蟲者,俗名蝸牛者,作瓜字,則蝸字亦音瓜。《莊子》所云,戰於蝸角也。蛞蝓入三十六禽限,又是四種角蟲之類。熒室星之精矣,方:家殆無復用乎。唐本注云:三十六禽。
亥上有三豕,蠵,豪豬,亦名蒿豬,毛如蝟,簪搖而射人,其肚合屎乾燒為灰,主黃疸,豬之類也。陶謂為蝓,誤極大矣。又《山海經》云:蠵,彘身人面,音如嬰兒,食人獸。《爾雅》云:猰(烏八切)蠵,類𤠾(音樞)。迅走食人,並非蛞蝓也。蛞蝓乃無殼蝸蠡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:此即蝸牛也。
而新附自有蝸牛一條,雖數字不同,而主療與此無別,是後人誤剩出之。亦如《別錄》草部已有雞腸,而新附又有繁蔞在菜部。按《爾雅》云:附蠃,螔蝓。注云:蝸牛也。而《玉篇》蝓字下注亦云:螔蝓,蝸牛也。此則一物明矣。形似小螺,白色,生池澤草樹間,頭有四角,行則出,驚之則縮,首尾俱能藏入殼中。
而蘇注云:無殼蝸牛,非也。今據《本經》:一名陵蠡,又有土蝸之名。且蝸,蠡者。皆蠃殼之屬也。陶云若無殼,則不合有蝸名是也。又據:今下濕處有一種蟲,大於蝸牛,無殼而有角,云是蝸牛之老者。
圖經曰:蛞(音闊)蝓(音俞),生泰山池澤及陰地沙石垣下。蝸牛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,今並處處有之。隱隱居注云:蝸牛,形如蛞蝓,但揹負殼耳。則《莊子》所謂戰於蝸角是也。
又云:俗名蝸牛者,作瓜字形,故蝸字亦音瓜。《本經》蛞蝓,一名附蝸,蛞蝓無殼,不應有蝸名,或以其頭形類猶似蝸牛,故以名之。或云:都是一物有二名,如雞腸、蘩蔞之比。謹按郭璞注《爾雅》:蚹蠃,螔蝓,蝸牛也。《字書》解蝓字,亦云螔蝓,蝸牛也。如此是一物明矣。
然今下濕處,有種大於蝸牛,亦有角而無殼,相傳云是蝸牛之老者。若然,本一物,而久蛻殼者為異耳。並八月採。方:書蝸牛涎,主消渴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著其法云:取蝸牛十四枚,以水三合,浸之瓷甌中,以器覆之一宿,其蟲自沿器上取水飲,不過三劑已。凡用蝸牛,以形圓而大者為勝。
久雨晴,竹林池沼間多有出者,其城牆陰處有一種扁而小者,無力,不堪用。蝸牛入嬰糯藥為最勝,其殼亦堪用。韋丹:主一切疳。取舊死殼七枚,皮薄色黃白者真,淨洗,不得小有塵滓,漉干,納酥於殼中,以瓷盞盛之,紙糊盞面,置炊飯上蒸之。下饙時,即坐甑中,裝飯又蒸,飯熟即已,取出細研如水澱,漸漸與吃,令一日盡,為佳。
衍義曰:蛞蝓、蝸牛,二物矣。蛞蝓,其身肉只一段。蝸牛,背上別有肉,以負殼行,顯然異矣。若為一物,《經》中焉得分為二條也。其治療亦大同小異,故知別類。又謂蛞蝓是蝸牛之老者,甚無謂。蛞蝓有二角,蠍牛四角,兼背有附殼肉,豈得為一物也。
白話文:
蛞蝓是一種鹹味、性寒、無毒的生物。它主要治療賊風引起的口歪眼斜、筋脈損傷和脫肛、驚癇抽搐等症狀。蛞蝓也叫陵蠡、土蝸、附蝸,生長在泰山附近的池澤、陰濕的沙地、石頭底下,八月採收。
陶弘景認為蛞蝓沒有殼,不應該有「蝸」字的名稱。「附蝸」這個名稱,其實是和蝸牛混淆了。蛞蝓生長在池澤和沙石中,應該指的是現在的山蝸牛,或者是指它的頭部形狀像蝸牛,所以俗稱蝸牛,其字形也像「瓜」字,因此「蝸」字也讀作「瓜」。《莊子》中所說的「戰於蝸角」指的就是蝸牛。蛞蝓被列入三十六禽,也是四種角蟲之一,是熒室星的精氣所化,但實際上很少用於藥用。唐代的注釋中提到三十六禽。
亥上有三豕,其中一種是蠵(音xī),也叫豪豬,毛髮像刺蝟一樣,能豎起毛刺射人,它的肚腸和糞便燒成灰,可以治療黃疸。陶弘景把它誤認為蛞蝓,這是個很大的錯誤。另外,《山海經》中記載的蠵,是豬的身體、人的臉,叫聲像嬰兒,吃人獸;《爾雅》中記載的猰(音bá)蠵,類似於𤠾(音shū),跑得很快,吃人,這些都不是蛞蝓。蛞蝓是一種沒有殼的蝸牛。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蜀本注釋,認為這就是蝸牛。
而新附錄中另有一條關於蝸牛的記載,雖然文字略有不同,但療效與蛞蝓無異,這可能是後人重複記載造成的錯誤。就像《名醫別錄》草部已有雞腸,而新附錄中又在菜部記載了繁蔞一樣。《爾雅》中記載:「附蠃,螔蝓」,注釋是:「蝸牛也」。《玉篇》中蝓字下的注釋也說:「螔蝓,蝸牛也」。這說明它們是一種東西。形狀像小的螺,白色,生長在池澤的草木之間,頭上有四個角,爬行時伸出來,受到驚嚇就縮進去,頭尾都能縮進殼裡。
但蘇頌的注釋認為無殼蝸牛是不對的。《本經》中記載蛞蝓一名陵蠡,還有土蝸的名稱。蝸和蠡都是有殼的軟體動物。陶弘景認為蛞蝓無殼,不應有「蝸」的名稱,也是這個意思。現在潮濕的地方有一種蟲,比蝸牛大,沒有殼但有角,據說是蝸牛的老年體。
圖經記載:蛞蝓生長在泰山附近的池澤、陰濕的沙地、石頭底下。而《本經》沒有記載蝸牛的產地,現在各地都有。陶弘景的注釋說:蝸牛的形狀像蛞蝓,只是背上長有殼。《莊子》中所說的「戰於蝸角」指的就是蝸牛。
俗稱的蝸牛,字形像「瓜」字,所以「蝸」字也讀作「瓜」。《本經》中蛞蝓,一名附蝸,蛞蝓無殼,不應該有蝸的名稱,可能是因為它的頭部形狀像蝸牛,所以才這樣命名。或者說,它們是同一個東西,只是兩個名稱,就像雞腸和蘩蔞一樣。郭璞注《爾雅》:「蚹蠃,螔蝓,蝸牛也」。《字書》對蝓字的解釋也說:「螔蝓,蝸牛也」。這樣看來,它們是一種東西。
但是現在潮濕的地方,有一種比蝸牛大的蟲子,也有角但沒有殼,相傳是蝸牛的老年體。如果是這樣,本質上是一種東西,只是長時間蛻殼後有所不同。採收時間是八月。方劑:蝸牛的涎液,可以治療消渴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記載了具體方法:取十四枚蝸牛,加三合水,浸在瓷碗裡,用器物蓋好一夜,蝸牛會自己爬到器物上喝水,一般三次就夠了。使用蝸牛,以形體圓大者為佳。
久雨初晴,竹林池沼間有很多。城牆陰暗處有一種扁平小的,沒有力氣,不能使用。蝸牛加入嬰糯藥效果最好,蝸牛殼也可以入藥。韋丹方:治療一切疳疾。取七枚舊死的蝸牛殼,殼薄顏色黃白的是真的,清洗乾淨,不能有一點塵土,瀝乾,放入酥油在殼中,用瓷碗盛放,紙糊碗口,放在煮飯的鍋上蒸。下鍋時,就放在鍋中,和飯一起蒸,飯熟了就取出來,研磨成像澱粉一樣的糊狀,慢慢地服用,一天吃完為宜。
衍義:蛞蝓和蝸牛是兩種不同的東西。蛞蝓的身體是一整塊肉,而蝸牛背上另有一塊肉,用來負殼爬行,顯然不同。如果它們是一種東西,《本經》中為什麼要分為兩條記載呢?它們的治療功效也大同小異,所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種類的。認為蛞蝓是蝸牛的老年體,這種說法是不對的。蛞蝓有兩個角,蝸牛有四個角,而且背上還有負殼的肉,怎麼可能是一種東西呢?
3. 蝸牛
味鹹,寒。主賊風喎僻,踠跌,大腸下脫肛,筋急及驚癇。
陶隱居云:蝸牛,字是力戈反,而俗呼為瓜牛。生山中及人家,頭形如蛞蝓,但揹負殼爾。前以注說之。海邊又一種,正相似,火炙殼便走出,食之益顏色,名為寄居。方:家既不復用,人無取者,未詳何者的是也。今注:蝸牛條,《唐本》編在田中螺之後。今詳陶隱居云:形似蛞蝓而揹負殼。
唐本注云:蛞蝓乃無殼,蝸蠡即二種,當近似一物,主療頗同,今移附蛞蝓之下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蝸牛亦可單用,一名蠡牛,有小毒,能治大腸脫肛,生研取服,止消渴。日華子云:冷,有毒。治驚癇等。入藥炒用,此即負殼蜒蛐也。
圖經文具蛞蝓條下。
聖惠方:治齒䘌並有蟲。用蝸牛殼二十枚,燒灰細研,每用揩齒,良。又方:治蜈蚣咬方。用蝸牛挎取汁,滴入咬處。又方:治大腸久積虛冷,每因大便脫肛收不得。用蝸牛一兩燒灰,豬脂和敷之,立縮。集驗方:治發背。以蝸牛一百個,活者,以一升淨瓶入蝸牛,用新汲水一盞,浸瓶中封系,自晚至明,取出蝸牛放之,其水如涎,將真蛤粉不以多少,旋調敷,以雞翎掃之瘡上。日可十餘度,其熱痛止,瘡便愈。
小兒宮氣方:治小兒一切疳疾。取蝸牛殼七個,淨洗不得有塵土,令乾,向酥蜜中,瓷合盛卻用紙糊,於飯甑內蒸之。下饙即安之,至飯熟取出,細研,漸漸吃,一日食盡之。
衍義文具蛞蝓條下。
白話文:
蝸牛味鹹性寒,主治治療中風偏癱、跌打損傷、大腸下垂脫肛、筋攣急痛及驚癇等症。
古籍記載,蝸牛又稱瓜牛,形狀像蛞蝓,但背負著殼。海邊也有一種相似的蝸牛,加熱炙烤其殼後,蝸牛會爬出來,食用能使面色紅潤,稱為寄居。古方中記載蝸牛的用法不一,有些方劑已失傳,其確切種類難以考證。
另有記載,蝸牛又名蠡牛,性微寒有小毒,單獨使用也能治療大腸脫肛,生用研磨服用,還能治療消渴症。也有人認為蝸牛性寒有毒,可用於治療驚癇等症,入藥需炒用。
圖經中將蝸牛的相關記載放在蛞蝓條目下。
古代醫方記載,蝸牛殼燒成灰研細,可以治療牙齒疾病及蟲牙;蝸牛汁液可以治療蜈蚣咬傷;蝸牛殼燒灰和豬油混合敷用,可以治療大腸久積虛冷導致的脫肛;活蝸牛浸泡後的水,加入蛤粉調敷,可以治療發背。
另有一方,用蝸牛殼與酥蜜一起蒸制,研磨後服用,可以治療小兒疳疾。
古籍中部分關於蝸牛的記載與蛞蝓的記載混雜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