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三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10)

1. 曾青

味酸,小寒,無毒。主目痛,止淚出,風痹,利關節,通九竅,破症堅積聚,養肝膽,除寒熱,殺白蟲,療頭風、腦中寒,止煩渴,補不足,盛陰氣,久服輕身不老。能化金、銅。生蜀中山谷及越巂。採無時。(畏菟絲子。)

陶隱居云:此說與空青同山,療體亦相似。今銅官更無曾青,唯出始興。形累累如黃連相綴,色理小類空青,甚難得而貴。《仙經》少用之。化金之法,事同空青。唐本注云:曾青出蔚州、鄂州,蔚州者好,其次鄂州,余州並不任用。

圖經文具空青條下。

雷公云:凡使,勿用夾石及銅青,若修事一兩,要紫背天葵、甘草、青芝草三件,干、濕各一鎰,並細銼,放於一瓷堝內,將曾青於中。以東流水二鎰並諸藥等,緩緩煮之,五晝夜,勿令水火失時,足取出,以東流水浴過,卻入乳缽中,研如粉用。丹房鏡源:曾青結汞制丹砂,金氣之所生。

寶藏論:曾青若住火成膏者,可立制汞成銀,轉得八石。清霞子:爽神氣。

白話文:

曾青味酸,性寒,無毒。主治眼睛疼痛、止住流淚、風濕痹痛、舒利關節、疏通九竅、消除腫塊積聚、滋養肝膽、去除寒熱、殺死蛔蟲,治療頭痛、腦寒,止煩渴,補益不足,增強陰氣,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、延年益壽。還能溶解金、銅。生長在蜀中山谷和越巂地區,全年皆可採收。(忌與菟絲子同用。)

陶弘景說:曾青與空青產於同一山區,療效也相似。現在銅官地區已沒有曾青,只產於始興。其形狀像黃連一樣一串串的,顏色和性質與空青略似,非常稀少珍貴。《仙經》很少用它。溶解金子的方法,與空青相同。唐代注釋說:曾青產於蔚州、鄂州,蔚州產的最好,其次是鄂州,其他地區產的都不能使用。

圖經的記載與空青條目在一起。

雷公說:使用曾青時,不要用夾雜石頭或銅綠的曾青。如果需要提煉一兩曾青,要用紫背天葵、甘草、青芝草三種藥材,乾濕各一鎰,都切碎,放在瓷坩堝中,再放入曾青。加入兩鎰東流水與藥材一起,慢慢煮沸五天五夜,不要讓水火中斷,煮好後取出,用東流水清洗,再放入乳缽中研磨成粉末使用。丹房鏡源:曾青與水銀結合可以煉製硃砂,是金氣的來源。

寶藏論:如果曾青在火中煉製成膏狀,就可以立刻與水銀反應生成銀,進而煉製出八石丹藥。清霞子說:曾青可以使精神爽朗。

2. 禹餘糧

味甘,寒、平,無毒。主咳逆,寒熱,煩滿,下赤白,血閉,癥瘕,大熱,療小腹痛結煩疼。煉餌服之,不飢、輕身、延年。一名白餘糧。生東海池澤及山島中,或池澤中。

陶隱居云:今多出東陽,形如鵝鴨卵,外有殼重疊,中有黃細末如蒲黃,無砂者為佳。近年茅山鑿地大得之,極精好,乃有紫華靡靡。《仙經》服食用之,南人又呼平澤中有一種藤,葉如菝葜,根作塊有節,似菝葜而色赤,根形似薯蕷,謂為禹餘糧。言昔禹行山乏食,採此以充糧,而棄其餘,此云白餘糧也。

生池澤復有彷彿。或疑今石者,即是太一也。張華云:地多蓼者,必有餘糧,今廬江間便是也。適有人於銅官採空青於石坎,大得黃赤色石,極似今之餘糧,而色過赤好,疑此是太一也。彼人呼為雌黃,試塗物,正如雄黃色爾。唐本注云:陶云黃赤色石,疑是太一。既無殼裹,未是餘糧,疑謂太一,殊非的稱。

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禹餘糧,君,味鹹。主治崩中。蕭炳云:牡丹為使。日華子云:治邪氣及骨節疼,四肢不仁,痔瘻等疾。久服耐寒暑。又名太一餘糧。

圖經曰:禹餘糧,生東海池澤及山島中、或池澤中,今唯澤、潞州有之。舊說形如鵝鴨卵,外有殼重疊,中有黃,細末如蒲黃。今圖上者,全是山石之形,都不作卵狀,與舊說小異。採無時。《本經》又有太一餘糧。謹按陶隱居《登真隱訣》載長生四鎮丸云:太一禹餘糧,定六腑,鎮五臟。

注云:按本草有太一餘糧、禹餘糧兩種。治體猶同。而今世唯有禹餘糧,不復識太一。此方所用,遂合其二名,莫辨何者的是。而後小鎮直云:禹餘糧,便當用之耳。餘糧多出東陽山岸間,茅山甚有,好者狀如牛黃,重重甲錯,其佳處乃紫色,泯泯如面,齧之無復磣。雖然用之,宜細研,以水洮取汁澄之,勿令有沙土也。

而蘇恭亦云:太一餘糧與禹餘糧本一物,而以精粗為別,故一名太一禹餘糧,其殼若瓷,初在殼中,未凝結者,猶是黃水,久凝乃有數色,或青、或白,或赤、或黃,年多漸變紫色,自赤及紫,俱名太一,其諸色通謂之餘糧也。今醫家但用餘糧,亦不能如此細分別耳。張仲景治傷寒下痢不止,心下痞鞕,利在下焦者,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。

赤石脂、禹餘糧各一斤,並碎之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再服。又按張華《博物志》曰:扶海洲上,有草焉,名曰篩草,其實食之,如大麥,從七月稔熟,民斂至冬乃訖,名自然谷,亦曰禹餘糧。今藥中有禹餘糧者,世傳昔禹治水,棄其所餘食於江中,而為藥也。然則,篩草與此異物而同名也。

其云棄之江中而為藥,乃與生海池澤者同種乎?

經驗方:治產後煩躁。禹餘糧一枚,狀如酸𦾰者,入地埋一半,四面緊築,用炭一秤,發頂火一斤煅,去火三分耗二為度,用濕砂土罨一宿方取,打去外面一重,只使里內細研水淘澄五、七度,將紙襯干,再研數千遍。患者用甘草煎湯調二錢匕,只一服立效。勝金方:治婦人帶下。

白下:即禹餘糧一兩,乾薑等分。赤下:禹餘糧一兩,乾薑半兩,上件禹餘糧用醋淬,搗研細為末,空心溫酒調下二錢匕。別說云:謹案:越州會稽山中,見出一種甚良。彼人云:昔大禹會稽於此地餘糧者。本為此爾。

白話文:

禹餘糧味甘,性寒或平,無毒。主治咳嗽氣逆、寒熱交替、胸腹脹滿、赤白帶下、月經閉止、婦科腫塊、高熱、小腹疼痛腫脹等症。煉製成藥丸服用,可使人免於飢餓,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也稱白餘糧。生長在東海的池澤、山島或池沼中。

陶弘景說:現在大多產於東陽,形狀像鵝鴨蛋,外層有重疊的殼,裡面是黃色的細末,像蒲黃一樣,沒有沙子的最好。近年來茅山開挖土地,大量發現禹餘糧,質量極佳,甚至有紫色的。據《仙經》記載,可服用以求長生。南方人還說平澤地區有一種藤,葉子像菝葜,根莖塊狀,有節,類似菝葜但顏色偏紅,根的形狀像薯蕷,也被稱為禹餘糧。傳說大禹治水時,因缺糧採集這種植物充飢,剩下一些就棄置不用,故名白餘糧。

池澤中生長的也類似。有人懷疑現在的石頭狀禹餘糧就是太一餘糧。張華說:生長很多蓼的地方,一定有禹餘糧,現在廬江一帶就是這樣。曾有人在銅官採集空青時,在石坎中發現大量的黃紅色石頭,極其相似,但顏色更紅,懷疑是太一餘糧。當地人稱之為雌黃,試著塗抹物品,顏色跟雄黃一樣。唐代注釋說:陶弘景所說的黃紅色石頭,懷疑是太一餘糧。但它沒有殼,所以不是禹餘糧,疑為太一餘糧,這稱呼並非確切。

臣禹錫等謹按《藥性論》記載:禹餘糧,味鹹,主治崩漏。蕭炳說:牡丹是禹餘糧的輔藥。日華子說:禹餘糧可以治療邪氣、骨節疼痛、四肢麻木、痔瘡瘻管等疾病,長期服用可以耐寒暑。又名太一餘糧。

圖經記載:禹餘糧生長在東海的池澤、山島或池沼中,現在只有澤州、潞州有。舊說形狀像鵝鴨蛋,外層有重疊的殼,裡面是黃色的細末,像蒲黃一樣。但現在圖畫上的禹餘糧,都是山石的形狀,都不像蛋,與舊說略有不同。採集沒有特定時間。《本經》中還有太一餘糧的記載。謹按陶弘景《登真隱訣》記載的長生四鎮丸中提到:太一禹餘糧,能安定六腑,鎮守五臟。

注釋說:按《本草》記載有太一餘糧和禹餘糧兩種,治療功效相同。但現在只有禹餘糧,已經不認識太一餘糧了。這個方子裡用了兩種名稱,難以區分哪個是正確的。後來的簡明方劑直接用禹餘糧,就可以。禹餘糧大多產於東陽山岸,茅山也很多,好的像牛黃一樣,層層疊疊,最好的呈紫色,細膩如面粉,咬起來沒有渣滓。使用時,宜研磨細緻,用水淘洗取汁液澄清,不要留下沙土。

蘇恭也說:太一餘糧和禹餘糧本是同一樣東西,只是品質的區別,所以又叫太一禹餘糧,其殼像瓷器一樣。剛在殼裡,尚未凝結時,像黃色的水,時間久了就凝結,呈現多種顏色,有青、白、赤、黃等色,時間久了漸漸變成紫色,從紅色變到紫色,都稱為太一餘糧,各種顏色的統稱為禹餘糧。現在醫生只用禹餘糧,也不能這樣仔細區分了。張仲景治療傷寒下痢不止,心下痞滿,大便溏瀉者,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。

赤石脂、禹餘糧各一斤,都研碎,加水六升,煮至二升,去渣,分兩次服用。又按張華《博物志》記載:扶海洲上,有一種草,名叫篩草,它的果實吃起來像大麥,從七月成熟到冬天採收完畢,稱為自然谷,也叫禹餘糧。現在藥材中的禹餘糧,相傳是大禹治水時,把剩下的食物扔進江裡,後來變成了藥材。那麼,篩草和禹餘糧是不同的東西,卻同名?

說是扔到江裡變成藥材,和生長在海池澤中的是同一種嗎?

經驗方:治療產後煩躁。取一枚禹餘糧,形狀像酸𦾰的,埋入地下,露出半個,四面夯實,用一秤重的木炭,再加一斤的煅石灰,燒到三分耗二的程度,用濕砂土悶一夜後取出,去掉外層,只留下裡面的細末,用水淘洗澄清五七次,用紙吸乾,再研磨數千遍。病人用甘草煎湯調服二錢,一服即可見效。勝金方:治療婦女帶下。

白帶:用禹餘糧一兩,乾薑等分。赤帶:用禹餘糧一兩,乾薑半兩,禹餘糧用醋泡過,搗碎研成細末,空腹溫酒送服二錢。另有記載:越州會稽山中,發現一種很好的禹餘糧。當地人說:這是大禹在會稽時,剩下的糧食。原本就是這樣。

3. 太一餘糧
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咳逆上氣,癥瘕,血閉,漏下,除邪氣,肢節不利,大飽絕力身重。久服耐寒暑,不飢,輕身,飛行千里,神仙,一名石腦。生太山山谷。九月採。(杜仲為之使,畏貝母、菖蒲、鐵落。)

陶隱居云:今人唯總呼為太一禹餘糧,自專是禹餘糧爾,無復識太一者,然療體亦相似,《仙經》多用之,四鎮丸亦總名太一禹餘糧。唐本注云:太一餘糧及禹餘糧,一物而以精、粗為名爾。其殼若瓷,方圓不定,初在殼中未凝結者,猶是黃水,名石中黃子。久凝乃有數色,或青、或白、或赤、或黃。

年多變赤,因赤漸紫。自赤及紫,俱名太一。其諸色通謂餘糧。今太山不見採得者,會稽、王屋、澤、路州諸山皆有之。臣禹錫等謹按吳氏:太一禹餘糧,一名禹哀。神農、歧伯、雷公:甘,平。季氏:小寒。扁鵲:甘,無毒,生太山上,有甲,甲中有白,白中有黃,如雞子黃色。

九月採,或無時。

圖經,文已具禹餘糧條下。

陳藏器云:蘇云:禹餘糧及太一禹餘糧,皆以精粗為名。餘糧中黃子,年多變赤,從赤入紫。俱名太一餘糧。雜色者即禹餘糧。按蘇恭此談,只以紫色為名,都無按據,且太一者,道之宗源,太者大也,一者道也,大道之師,即禹之理化。神君,禹之師也。師常服之,故有太一之名。

兼服混然。張司空云:還魂石中黃子,鬼物禽獸守之,不可妄得,即其神物也。會稽有地名蓼,出餘糧,土人掘之,以物請買,所請有數,依數必得不可妄求,此猶有神,豈非太一也。雷公云:凡使,勿誤用石中黃並卵石黃,此二名石。真似禹餘糧也。其石中黃,向里赤、黑、黃,味淡微跙。

卵石黃,味酸。個個如卵,內有子一塊,不堪用也。若誤餌之,令人腸干。太一禹餘糧,看即如石,輕敲便碎,可如粉也。兼重重如葉子雌黃,此能益脾,安臟氣。凡修事四兩,先用黑豆五合,黃精五合,水二斗,煮取五升,置於瓷堝中,下禹餘糧,著火煮,旋添,汁盡為度。其藥氣自然香如新米,搗了又研一萬杵方用。

白話文:

太一餘糧味甘性平,無毒。能治咳嗽、氣逆、腹部腫塊、血瘀閉經、陰道出血、去除邪氣、肢體關節不利、以及飽食後無力、身體沉重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耐寒暑,不感覺飢餓,身體輕盈,甚至能行走千里,有成仙之說。它也叫石腦,生長在泰山山谷,九月採收。服用時需配合杜仲使用,忌與貝母、菖蒲、鐵落同服。

古人常將其稱為太一禹餘糧,有人專指禹餘糧,而忽略了「太一」之名,但療效相似。《仙經》和四鎮丸中都常用它。古籍記載,太一餘糧和禹餘糧是同一種藥材,只是以精粗來區分。其外殼如同瓷器,形狀大小不一,未凝固時呈黃色液體,稱為石中黃子。凝固後顏色多樣,有青、白、赤、黃等色。

年份久的顏色會由紅變紫,紅色和紫色的都稱為太一餘糧,其他顏色的則通稱為禹餘糧。如今泰山上已不易採到,但在會稽山、王屋山、澤州等地山區仍有出產。據古籍記載,太一禹餘糧也叫禹哀。多位古代醫家都記載其味甘性平,有人認為其性微寒。扁鵲記載它生長在泰山上,有外殼,殼內有白色物質,白色物質內有黃色物質,如同雞蛋黃。

採收時間在九月,也有人說沒有特定時間。

關於它的形態和產地,《圖經》已有詳細記載。

陳藏器和蘇恭都認為禹餘糧和太一禹餘糧是同一種藥材,只是精粗之別,餘糧中的黃子,年份久則由黃變紅,再由紅變紫,紫色的稱為太一餘糧,其他顏色的就稱為禹餘糧。但蘇恭的說法只強調紫色才叫太一餘糧,缺乏依據。「太一」指大道之宗源,「太」為大,「一」為道,是大道之師,也指禹的治水方法,是禹的師傅常服用的藥物,故名太一。

服用時可混合其他藥物服用。張司空說,還魂石中黃子,常有鬼怪禽獸守護,不易取得,是神物。會稽有一地名叫蓼,出產禹餘糧,當地人挖掘時需按一定的規矩和數量,不可妄求,可見其神異之處,正所謂太一。雷公提醒,使用時不可誤用石中黃和卵石黃,這兩種礦石與禹餘糧相似。石中黃裡面是紅、黑、黃三色,味淡微苦;卵石黃則味酸,形狀像卵石,裡面只有一塊核,不可使用,誤服會導致腸燥。太一禹餘糧看起來像石頭,輕輕敲擊就碎成粉末,質地輕盈,如同葉子雌黃一樣,能益脾和胃,安撫臟腑之氣。

使用時,通常取四兩,先用黑豆五合、黃精五合,加水二斗,煮成五升,放入瓷器中,再加入禹餘糧,加熱煮沸,不斷添加水分,直到水分用盡為止。藥物煮好後會散發出像新米一樣的香味,然後搗碎研磨一萬杵後才能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