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一 (3)
卷第二十一 (3)
1. 蟹
味鹹,寒,有毒。主胸中邪氣熱結痛,喎僻,面腫,敗漆燒之致鼠,解結散血,愈漆瘡,養筋益氣。
爪,主破胞,墮胎。生伊、洛池澤諸水中。取無時。(殺莨菪毒、漆毒。)
陶隱居云:蟹類甚多,蝤(音遒)䗋(音謀)、擁劍、彭螖(音越)皆是,並不入藥。唯蟹最多有用,仙方:以化漆為水,服之長生。以黑犬血灌之三日,燒之,諸鼠畢至。未被霜甚有毒,云食水莨(音建)所為,人中之,不即療多死。目相向者亦殺人,服冬瓜汁、紫蘇汁及大黃丸皆得瘥。
海邊又有彭蜞、擁劍,似彭螖而大,似蟹而小,不可食。蔡謨初渡江,不識而啖之,幾死,嘆曰:讀《爾雅》不熟,為勸學者所誤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蟹腳中髓及腦並殼中黃,並能續斷絕筋骨。取碎之微熬納瘡中,筋即連也。八月腹內有芒,食之無毒,其芒是稻芒,長寸許,向東輸海神,開腹中猶有海水。
《本經》云:伊、洛水中者石蟹,形段不同。其黃敷久疽瘡,無不瘥者。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:蝤䗋,主小作閃痞,煮食之。大者長尺余,兩螯至強,八月能與虎鬥,虎不如也。隨大潮退殼,一退一長。擁劍,一名桀步。一螯極小,以大者鬥。小者食,別無功。彭蜞有小毒,膏主濕癬疽瘡,不瘥者塗之。
食其肉,能令人吐下至困。蔡謨渡江,誤食者。彭螖如小蟹,無毛,海人食之,別無功。孟詵云:蟹,主散諸熱。治胃氣,理經脈,消食。八月輸芒後食好,未輸時為長未成。就醋食之,利肢節,去五臟中煩悶氣。其物雖形狀惡,食甚宜人。日華子云:螃蟹,涼,微毒。治產後肚痛,血不下,並酒服。
筋骨折傷,生搗,炒罯,良。腳爪,破宿血,止產後血閉、肚痛,酒及醋湯煎服,良。又云:蝤蛑,冷,無毒。解熱氣,治小兒痞氣。
圖經曰:蟹,生伊、洛池澤諸水中,今淮海、京東、河北陂澤中多有之,伊、洛乃反難得也。八足二螯,大者箱角兩出,足節屈曲,行則旁橫。今人以為食品之佳味,獨熬獨目及兩目相向者,皆有大毒,不可食。其黃能化漆為水,故塗漆瘡用之。黃並肉熬末,以納金瘡中,筋斷亦可續。
黃並螯燒煙,可以集鼠於庭。爪入藥最多。胡洽療孕婦僵仆,胎轉上搶心困篤,有蟹爪湯之類是也。《經》云:取無時。俗傳蟹八月一日,取稻芒兩枚,長一、二寸許,東行輸送其長,故今南方:捕得蟹,瘥早則有銜稻芒者,此後方:可食之。以前時長未成就,其毒尤猛也。
蟹之類甚多,六足者名蛫(音跪),四足者名北,皆有大毒,不可食,誤食之,急以豉汁可解。闊殼而多黃者名蠘,生南海中,其螯最銳,斷物如芟刈焉,食之行風氣。扁而最大,後足闊者,為蝤蛑,嶺南人謂之撥棹子,以後腳形如棹也。一名蟳。隨潮退過,一退一長。其大者如升,小者如盞碟。
兩螯無毛,所在異於蟹。其力至強,能與虎鬥,往往虎不能勝。主小兒閃癖,煮與食之良。一螯大,一螯小者,名擁劍,又名桀步。常以大螯鬥,小螯食物。一名執火,以其螯赤故也。其最小者名彭螖(音滑),吳人語訛為彭越。《爾雅》云:螖蠌(音澤),小者蟧(力刀切)。
郭璞云:即彭螖也,似蟹而小,其膏可以塗癬,食之令人吐下至困。彭蜞亦其類也,蔡謨渡江誤食者,是此也。
食療云:蟹,足斑、目赤不可食,殺人。又,堪治胃氣,消食。又,八月前,每個蟹腹內有稻穀一顆,用輸海神。待輸芒後,過八月方:食即好。經霜更美,未經霜時有毒。又,鹽淹之作⿱艹⿰𤴔瓜,有氣味。和酢食之,利肢節,去五臟中煩悶氣。其物雖惡形容,食之甚益人。
爪,能安胎。百一方:疥瘡,杵蟹敷之亦效。又方:金瘡方,續筋多取蟹黃及腦並足中肉熬末,納瘡中。孫真人十二月勿食蟹,傷神。簡要濟眾小兒解顱不合。生蟹足骨半兩,焙乾,白蘞半兩,為末。用乳汁和,貼骨縫上,以瘥為度。楊氏產乳:妊娠人不得食螃蟹,令兒橫生也。
荀卿雲蟹,六跪而二螯,非蛇、鱔之穴,無所寄託。凡食鱔毒,可食蟹解之,鱔畏蟹。蟹,鱔類也。類聚相解其效速於他耳。沈存中筆談關中無螃蟹,土人惡其形狀,以為怪物。秦州人家,收得一干蟹,有病瘧者,則借去懸門上,往往遂瘥。不但人不識,鬼亦不識。
衍義曰:蟹,伊、洛絕少,今多自京師來,京師亦自河北置之。今河北沿邊滄、瀛州等處所出甚多,徐州亦有,但不及河北者。小兒解顱,以螯並白芨爛搗,塗囟上,顱合。此物極動風,體有風疾人,不可食,屢見其事。河北人取之,當八、九月蟹浪之時,直於塘濼岸上,伺其出水而拾之。
又夜則以燈火照捕,始得之。時黃與白滿殼,凡收藏十數日,不死亦不食。此物每至夏末秋初,則如蟬蛻解。當日名蟹之意,必取此義。
2. 蚱(音笮又音側)蟬
味鹹、甘,寒,無毒。主小兒驚癇,夜啼,癲病,寒熱,驚悸,婦人乳難,胞衣不出,又墮胎。生楊柳上。五月採,蒸乾之,勿令蠧。
陶隱居云:蚱字音作笮,即是啞(烏下切)蟬。啞蟬,雌蟬也,不能鳴者。蟬類甚多。《莊子》云:蟪蛄不知春秋,則是今四月、五月小紫青色者。而《離騷》云:蟪蛄鳴兮啾啾,歲暮兮不自聊,此乃寒螿爾,九月、十月中,鳴甚淒急;又二月中便鳴者名䗿(音寧)母,似寒螿而小;七月、八月鳴者名蛁(音雕)蟟(音遼),色青。今此云生楊柳樹上是。
《詩》云:鳴蜩嚖嚖者,形大而黑,傴僂丈夫,止是掇此,昔人啖之。故《禮》有雀、鷃(音晏)、蜩、範,範有冠,蟬有緌,亦謂此蜩。此蜩復五月便鳴。俗云五月不鳴,嬰兒多災,今其療亦專主小兒也。唐本注云:《別錄》云,殼名枯蟬,一名伏蜟(音育)。主小兒癇,女人生子不出。
灰服之,主久痢。又云蚱者,鳴蟬也,主小兒癇,絕不能言。今云啞蟬,啞蟬則雌蟬也,極乖體用,按諸蟲獸,以雄者為良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此鳴蟬也,六月、七月收,蒸乾之。陶云是啞蟬,不能鳴者,雌蟬也。二說既相矛盾。今據《玉篇》云:蚱者,蟬聲也。
如此則非啞蟬明矣。且蟬類甚多,有蟪蛄、寒螿之名。又《爾雅》云:蝒,馬蜩。蜺,寒蜩。皆蟬也。按《禮記》云:仲夏之月,蟬始鳴。《本經》云:五月採,即是此也,其餘不入藥用。藥性論云:蚱蟬,使,味酸。主治小兒驚哭不止,殺疳蟲,去壯熱,治腸中幽幽作聲。
又云:蟬蛻,使,主治小兒渾身壯熱,驚癇,兼能止渴。
圖經曰:蚱(音笮又音側)蟬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,但云生楊柳上,今在處有之。陶隱居以為啞蟬。蘇恭以為鳴蟬。二說不同。按:字書解蚱字云:蟬聲也。《月令》:仲夏之月,蟬始鳴,言五月始有此蟬鳴也。而《本經》亦云五月採,正與《月令》所記始鳴者同時。如此蘇說得之矣。
蟬類甚多,《爾雅》云:蝒,馬蜩。郭璞注云:蜩中最大者為馬蟬。今夏中所鳴者,比眾蟬最大。陶又引《詩》鳴蜩嘒嘒。云是形大而黑,昔人所啖者。又禮冠之飾附蟬者,亦黑而大,皆此類也。然則《爾雅》所謂馬蜩,詩人所謂鳴蜩,《月令》禮家所謂蟬,本草所謂蚱蟬。
其實一種。蟬類雖眾,而為時用者,獨此一種耳。又醫方:多用蟬殼,亦此蟬所蛻殼也,又名枯蟬。本生於土中,云是蜣螂所轉丸,久而化成此蟲,至復便登木而蛻。採得當蒸熟,令勿蠹。今蜀中有一種蟬,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花冠狀,謂之蟬花,西人有齎至都下者,醫工云入藥最奇。
陳藏器:蟪蛄、寒螿、蛁蟟、寧母、蜩、範並蟬,注:陶云蟪蛄,四月、五月鳴,小小紫色者。而《離騷》云:蟪蛄鳴兮啾啾,此乃寒螿耳。二月鳴者名寧母,似寒螿而小。七月鳴者名嚖嚖,色青。《詩》曰:鳴蜩嚖嚖,形大而黑,古人食之。《古禮》云:雀、鷃、蜩、範,範有冠,蟬有緌,按蜩以上五蟲,並蟬屬也。
《本經》云:螻蛄,一名蟪蛄,本功外,其腦煮汁服,主產後胞不出。自有正傳,然蟪蛄非螻蛄,二物名字參錯耳。《字林》云:蟬,蟪蛄也;蝘,蟬屬也。《草木疏》云:蟬,一名蛁蟟。青、徐間謂之螰螇,楚人名之蟪蛄,秦、燕謂之蚗蛥。郭璞注云:俗呼之為蟬,宋、衛謂之蜩螗,楚謂之蟪蛄,關東謂之蚗蛥。
陶又注桑螵蛸云:俗呼螳螂為蛁蟟,螳螂即非蟬類,陶誤也。蜩蟟退皮研,一錢匕,井花水服,主呀病。寒螿、蜩、範,《月令》謂蜺也。寧母亦小蟬。《禮》注云:蜩,蟬也;範,蜂也。已有《本經》自蜩以上,並無別功也。聖惠方:治風頭旋。用蟬殼一兩,微炒為末。非時溫酒下一錢匕。
集驗方:治風氣客皮膚,瘙癢不已。蟬蛻、薄荷葉等分,為末。酒調一錢匕,日三服。御藥院:治頭風目眩。蟬蛻末,熟湯下。
衍義曰:蚱蟬,夏月身與聲皆大者是。始終一般聲,仍皆乘昏夜方:出土中,升高處,背殼坼蟬出。所以皆夜出者,一以畏人,二畏日炙,干其殼而不能蛻也。至時寒則墜地,小兒蓄之,雖數日亦不須食。古人以謂飲風露,信有之,蓋不糞而溺,亦可見矣。西川有蟬花,乃是蟬在殼中不出,而化為花,自頂中出。
又殼治目昏翳。又水煎殼汁,治小兒出瘡疹不快,甚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