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1)
卷第八 (1)
1. 石香葇
味辛,香,溫,無毒。主調中溫胃,止霍亂吐瀉,心腹脹滿,臍腹痛,腸鳴。一名石蘇。生蜀郡陵、榮、資、簡州及南中諸處,在山岩石縫中生。二月、八月採。苗、莖、花、實俱用。(今附。)
衍義曰:石香葇,處處有之,不必山岩石縫中,但山中臨水附崖處或有之。九月、十月尚有花。
二十二種陳藏器余
白話文:
石香葇味辛、氣味芳香,性溫和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溫中和胃,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,以及心腹脹滿、臍腹疼痛、腸鳴等症狀。它也叫做石蘇。生長在蜀郡的陵州、榮州、資州、簡州以及南方各地山間岩石縫隙中。農曆二月和八月採收。其莖、葉、花、果實皆可入藥。
(補充說明:)石香葇其實各地都有,並不一定只生長在山間岩石縫隙中,山區臨水靠崖的地方也可能找到。九月十月還能看到它開花。
2. 兜納香
味甘,溫,無毒。去惡氣,溫中,除暴冷。《廣志》云:生剽國。《魏略》曰:大秦國出兜納香。
海藥謹按《廣志》云:生西海諸山。味辛,平,無毒。主惡瘡腫瘻,止痛生肌,併入膏用。燒之能闢遠近惡氣。帶之夜行,壯膽安神。與茅香、柳枝合為湯浴小兒,則易長。
白話文:
兜納香味甘、性溫,無毒。可以去除惡氣、溫暖脾胃、驅除寒邪。《廣志》記載:兜納香產於剽國。《魏略》記載:兜納香產於大秦國。
據《廣志》記載:兜納香生長在西海諸山。味道辛辣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惡瘡腫瘍、止痛、生肌,常被加入藥膏中使用。燃燒兜納香可以驅除附近的惡氣。夜間佩戴兜納香,可以壯膽安神。將兜納香與茅香、柳枝一起煎湯洗浴嬰兒,可以促進嬰兒生長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