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 (10)

1. 魚脂

主牛疥,狗瘡,塗之立愈。脂是和灰泥船者,腥臭為佳。又主症。取銅器盛二升,作大火炷,脂上燃之,令暖徹,於症上熨之,以紙籍腹上,晝夜勿息火,良。

白話文:

主要用於治療牛皮癬、狗瘡等皮膚疾病,塗抹後即可痊癒。脂類物質應與灰泥混合,選擇有腥臭味的最好。此外,對於其他症狀,可以使用銅器盛裝兩升的油脂,點燃大火,讓熱氣貫穿至油脂,然後將熱油敷在患處,用紙鋪在腹部,日夜不熄火,效果良好。

2.

味甘,溫。蒜齏食之,溫補,去冷氣,濕痹,除膀胱水,喉中氣結,心下酸水,腹內伏梁,冷痃,結癖,疝氣,補腰腳,起陽道。鯽魚膾,主腸澼,水穀不調,下利,小兒、大人丹毒,風眩。鯉魚膾,主冷氣,氣塊結在心腹,並宜蒜齏進之。魚膾以菰菜為羹,吳人謂之金羹玉膾,開胃口,利大小腸。

食膾不欲近夜,食不消,兼飲冷水,腹內為蟲。時行病起食膾,令人胃弱。又不可同乳酪食之,令人霍亂。凡羹以蔓荊煮之,蔓荊去魚腥。又萬物腦能消毒,所以食膾,食魚頭羹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食物味道甘甜,性溫。用蒜泥醬來調味,可以溫補身體,去除寒氣、濕痺,改善膀胱積水、喉嚨氣結、心口酸水、腹內脹滿、腹部冷痛、結塊、疝氣等問題,還能補益腰腳,增強男性機能。鯽魚肉切成膾,主治腸道潰爛、飲食不消化、腹瀉、大人小孩的丹毒、頭暈目眩等症狀。鯉魚肉切成膾,可以治療寒氣、胸腹積聚氣塊,最好也用蒜泥醬來調味。魚膾用茭白做成羹,吳地人稱之為金羹玉膾,可以開胃口,促進大小腸消化。

吃魚膾最好不要在晚上,因為容易消化不良,再加上喝冷水,會導致腹內生蟲。流行病期間吃魚膾,容易造成胃部虛弱。而且不能與乳酪一起食用,否則會引起霍亂。用蔓荊煮魚羹,蔓荊可以去除魚腥味。此外,各種動物的腦部都有消毒的作用,所以吃魚膾時,也常吃魚頭羹。

3. 昌候魚

味甘,平,無毒。腹中子有毒,令人痢下。食其肉肥健益氣力。生南海,如鯽魚,身正圓,無硬骨,作炙食之至美,一名昌鼠也。

白話文:

此物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。但其腹中的子有毒素,會使人腹瀉。食用其肉能使人肥胖、壯健並增強體力。它產自南海,形狀類似鯽魚,身體圓潤,沒有堅硬的骨頭,烤著吃非常美味。另外,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「昌鼠」。

4. 鯇魚

無毒。主喉閉,飛屍。取膽和暖水攪服之。鯇(音患)似鯉,生江湖間,納喉中飛屍上。此膽至苦。

白話文:

【無毒。主喉閉,飛屍。取膽和暖水攪服之。鯇(音患)似鯉,生江湖間,納喉中飛屍上。此膽至苦。】

【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喉嚨閉塞和飛屍(可能是指一種疾病或病徵)的狀況。取用魚膽,混合溫熱的水後攪勻飲用。鯇魚外觀類似鯉魚,生長於江河湖海之間,能夠進入喉嚨並對抗飛屍。這種魚膽極其苦澀。】

5. 䲅魚肝及子

有大毒。入口爛舌,入腹爛腸。肉小毒。人亦食之,煮之不可近鐺,當以物懸之。一名鶘夷魚。以物觸之即嗔,腹如氣球,亦名嗔魚。腹白,背有赤道如印魚,目得合,與諸魚不同。江海中並有之,海中者大毒,江中者次之,人慾收其肝、子毒人,則當反被其噬,為此人皆不錄。唯有橄欖木及魚茗木解之,次用蘆根、烏蓲草根汁解之,此物毒疾,非藥所及。

橄欖、魚茗已出木部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關於一種具有強烈毒性,食用後會導致舌頭腐爛、腸道腐爛的魚類。這種魚的肉雖然毒性較小,但仍需小心處理。人類也會食用這種魚,但必須遠離鍋具,應使用其他物品吊掛。這種魚又名鶘夷魚,碰到東西就會發怒,腹部形狀類似氣球,也被稱為嗔魚。它的腹部是白色的,背部有一條紅色的帶狀紋路,類似於印魚,眼睛閉合時與其他魚類不同。這種魚在江河中均有出現,海中的毒性更大,江中的次之,人們想要收取其肝臟和子孫,反而會遭到攻擊,因此這種魚通常不會被採集。解毒的方法只有使用橄欖樹或魚茗木,其次可以使用蘆葦根和烏蓲草的根汁來解毒。這種魚的毒性非常強烈,一般的藥物無法治療。

注意:以上資訊僅供參考,對於實際食用或藥用目的,請尋求專業醫師或中醫師的指導。

6. 魚虎

有毒。背上刺著人如蛇咬。皮如蝟有刺,頭如虎也。生南海,亦有變為虎者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學裡的一種有毒植物,其特徵如下:

  1. 被認為具有毒性。
  2. 其葉背長有類似於蛇咬的突起物。
  3. 表皮如同刺蝟般布滿尖刺。
  4. 頭部形狀類似老虎。

7. 䕭魚

(音拱)鯤子、鰍魚(鰍同音)、鼠尾魚、地青魚、鯆魮魚(鯆魮普胡反音毗)、邵陽魚尾刺人者有大毒。三刺中之者死,二刺者困,一刺者可以救。候人溺處釘之,令人陰腫痛,拔去即愈。海人被其刺毒,煮魚簄竹及海獺皮解之。以上魚並生南海。總有肉翅,尾長二尺,刺在尾中,逢物以尾撥之。食其肉而去其刺。其鯆魮魚,已在《本經》鱔魚注中。

白話文:

【鯤子、鰍魚(鰍同音)、鼠尾魚、地青魚、鯆魮魚(鯆魮普胡反音毗)、邵陽魚尾刺人者有大毒。三刺中之者死,二刺者困,一刺者可以救。候人溺處釘之,令人陰腫痛,拔去即愈。海人被其刺毒,煮魚簄竹及海獺皮解之。以上魚並生南海。總有肉翅,尾長二尺,刺在尾中,逢物以尾撥之。食其肉而去其刺。其鯆魮魚,已在《本經》鱔魚注中。】

以上提及的魚類包括鯤子、鰍魚、鼠尾魚、地青魚、鯆魮魚以及邵陽魚尾。其中,鯆魮魚的毒性尤其大。若被鯆魮魚的尾刺刺到三下,則會致命;若刺到兩下,則會陷入困擾;若只刺到一下,則可能還能救回。若有人被這種魚刺傷,可以等到對方尿液排出後,在傷口周圍釘上針,這樣會導致陰部腫脹疼痛,但拔掉針後就會痊癒。海裡的人如果被這些魚的毒素所傷,可以通過煮魚、使用簄竹和海獺皮來解毒。

這些魚類都出現在南海。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上有肉翅,尾巴長約二尺,且刺位於尾巴之中。當遇到障礙物時,會用尾巴撥開。食用這些魚的肉時,需要先去除魚刺。其中的鯆魮魚的詳細介紹已經在《本經》鱔魚的注釋中出現過。

8. 鯢魚

鰻鱺注:陶云:鰻鱺能上樹。蘇云:鯢魚能上樹,非鰻鱺也。按:鯢魚一名王鮪,在山溪中,似鮎,有四腳,長尾,能上樹,天旱則含水上山,葉覆身,鳥來飲水,因而取之。伊、洛間亦有,聲如小兒啼,故曰鯢魚。一名鱯魚,一名人魚。膏燃燭不滅,秦始皇塚中用之。陶注鮎魚條云:人魚即鯢魚也。

白話文:

鰻鱺注:

陶弘景說:鰻鱺能夠爬樹。

蘇恭說:能爬樹的是鯢魚,不是鰻鱺。

註釋:

  • 鯢魚又名王鮪,生活在山溪中,形狀像鮎魚,有四條腿,尾巴很長,可以爬樹。
  • 天旱時,鯢魚會含著水爬上山,用樹葉覆蓋身體,鳥類來飲水時,就會被捕獲。
  • 伊洛河一帶也有鯢魚,牠們的叫聲像小孩啼哭,所以叫做鯢魚。
  • 鯢魚又名鱯魚,也叫人魚。牠的油脂可以做成蠟燭,燃燒時不會熄滅,秦始皇陵墓中就用這種油脂製成的蠟燭。

陶弘景在鮎魚條目的注釋中說:人魚就是鯢魚。

9. 諸魚有毒者

魚目有睫殺人。目得開合殺人。逆鰓殺人。腦中白連珠殺人。無鰓殺人。二目不同殺人。連鱗者殺人。白鬐殺人。腹下丹字殺人。魚師大者有毒,食之殺人。

白話文:

魚目有睫毛會致人於死。眼睛不能開合也會致人於死。逆鰓(一種魚的器官)的魚會致人於死。腦中出現白色連珠狀物體的魚會致人於死。沒有鰓(魚類呼吸器官)的魚會致人於死。兩隻眼睛大小不一的魚會致人於死。魚皮連成一體的魚會致人於死。白色的魚鰓會致人於死。腹部下方出現紅色字樣的魚會致人於死。大尺寸的魚師(一種魚名)有毒,食用後會致人於死。

10. 水龜

無毒。主難產。產婦戴之,亦可臨時燒末酒下。出南海,如龜,長二、三尺,兩目在側旁。

白話文:

【無毒。主難產。產婦戴之,亦可臨時燒末酒下。出南海,如龜,長二、三尺,兩目在側旁。】

【無毒。主難產。產婦戴之,亦可臨時燒末酒下。】 【這物質無毒,主要用於治療產程困難的情況。產婦可以佩戴它,也可以在急需時,將其磨成粉末後與酒混合服用。】

【出南海,如龜,長二、三尺,兩目在側旁。】 【這種物質源自南海,形狀類似龜,長度約為二到三尺,兩隻眼睛位於側面。】

11. 瘧龜

無毒。主老瘧發無時者,亦名㾬瘧,下俚人呼為妖瘧。燒作灰,飲服一、二錢匕,當微利,取頭燒服彌佳。亦候發時煮為沸湯,坐中浸身。亦懸安病人臥處。生高山石下,身偏頭大,觜如鶚鳥,亦呼為鶚龜。

白話文:

無毒。主老瘧發無時者,亦名㾬瘧,下俚人呼為妖瘧。燒作灰,飲服一、二錢匕,當微利,取頭燒服彌佳。亦候發時煮為沸湯,坐中浸身。亦懸安病人臥處。生高山石下,身偏頭大,觜如鶚鳥,亦呼為鶚龜。

這種藥物無毒,對治長期不定時發作的老瘧(又稱為啞瘧或妖瘧)非常有效。可以將它燒成灰,然後服用一兩錢,通常會有輕微的排便反應。如果在發作前先將它煮成熱水,再讓患者坐在熱水中浸泡,效果更佳。同時,也可以將它掛在病人的臥室中。這種植物生長在高山的岩石下,其特徵是身體側扁,頭部較大,嘴部形狀類似鶚鳥,也被稱為鶚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