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12)

1. 當歸

搗當歸末,酒服方寸匕。又方:治小兒臍風瘡久不瘥,用當歸末敷之。賈相公進過《牛經》,牛有尿血病。當歸、紅花各半兩,為末,以酒半升煎,候冷,灌之瘥。支太醫方治婦人百病,諸虛不足。當歸四兩,地黃二兩,為末,蜜和丸如梧子大。食前米飲下十五丸。別說云:謹按當歸,自古醫家方論,用治婦人產後惡血上衝,倉卒取效,無急於此,世俗多以謂唯能治血。又《外臺秘要》、《金匱》、《千金》等方,皆為大補不足,決取立效之藥。

氣血昏亂者,服之即定。此蓋服之能使氣血各有所歸,則可以於產後備急於補虛速效。恐聖人立當歸之名,必因此出矣。

衍義曰:當歸,《廣雅》云:山蘄(古芹切),當歸也,似芹而粗大。《說廣》云:蘄,草也,生山中者名薜(音百)。新書《圖經》以謂當歸,芹類也。在平地者名芹,生山中粗大者名當歸。若然,則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種,尤肥好多脂肉。不以平地、山中為等差,但肥潤不枯燥者佳。

今醫家用此一種為勝。市人又以薄酒灑使肥潤,不可不察也。《藥性論》云:補女子諸不足,此說盡當歸之用也。

白話文:

將當歸磨成粉末,用酒沖服,每次服用一湯匙的量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小孩因臍風而引起的瘡久不癒合,用當歸粉末敷在患處。賈相公進獻的《牛經》中記載,牛有尿血的病,用當歸和紅花各半兩磨成粉末,用半升酒煎煮,等冷卻後灌給牛喝,病就會好。支太醫有一個方子,治療婦女各種疾病,以及虛弱不足的情況:用當歸四兩、地黃二兩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飯前用米湯送服十五丸。另外有人說:仔細研究當歸,從古至今醫家在方劑理論中,用它來治療婦女產後惡血上衝的症狀,能快速見效,沒有比這個更緊急的了。世俗大多認為當歸只能夠補血。而且《外臺秘要》、《金匱》、《千金》等方劑,都將當歸作為大補虛弱不足、能快速見效的藥。

如果氣血昏亂,服用當歸就能穩定下來。這大概是因為服用當歸能使氣血各自歸位,因此可以用於產後緊急情況,以及迅速補虛。我猜想聖人命名當歸,一定也是因為這個緣故。

衍義說:當歸,《廣雅》中說:「山蘄(讀音:古芹切),就是當歸,外形像芹菜但比較粗大。」《說廣》中說:「蘄,是一種草,生長在山中的叫做薜(讀音:百)。」新書《圖經》認為當歸是芹菜類植物。生長在平地上的叫做芹菜,生長在山中比較粗大的叫做當歸。如果是這樣,那麼現在四川一帶都用平地開闢田地種植當歸,特別肥沃多油脂。不應該以平地或山中生長來區分好壞,只要肥潤不乾燥的就好。

現在醫生都認為這種當歸最好。市面上有人用薄酒灑在當歸上讓它看起來肥潤,這點必須仔細分辨。《藥性論》說:「能補女子各種虛弱不足」,這句話說盡了當歸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