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10)
卷第八 (10)
1. 苦參
味苦,寒,無毒。主心腹結氣,癥瘕積聚,黃疸,溺有餘瀝,逐水,除癰腫,補中,明目止淚,養肝膽氣,安五臟,定志益精,利九竅,除伏熱腸澼,止渴,醒酒,小便黃赤,療惡瘡、下部䘌,平胃氣,令人嗜食、輕身。一名水槐,一名苦𧄹(音識),一名地槐,一名菟槐,一名驕槐,一名白莖,一名虎麻,一名岑莖,一名祿白,一名陵郎。生汝南山谷及田野。
三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根,曝乾。(玄參為之使,惡貝母、漏蘆、菟絲,反藜蘆。)
陶隱居云:今出近道處處有。葉極似槐樹,故有槐名,花黃,子作莢,根味至苦惡。病人酒漬飲之多瘥。患疥者,一、兩服亦除,蓋能殺蟲。唐本注云:以十月收其實,餌如槐子法。久服輕身不老,明目,有驗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苦參,能治熱毒風,皮肌煩燥生瘡,赤癩眉脫,主除大熱、嗜睡,治腹中冷痛,中惡腹痛,除體悶,治心腹積聚。不入湯用。
日華子云:殺疳蟲,炒帶煙出為末,飯飲下,治腸風瀉血並熱痢。
圖經曰:苦參,生汝南山谷及田野,今近道處處皆有之。其根黃色,長五、七寸許,兩指粗細。三、五莖並生,苗高三、二尺以來。葉碎青色,極似槐葉,故有水槐名,春生冬凋。其花黃白,七月結實如小豆子。河北生者無花子。五月、六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根,曝乾用。古今方用治瘡疹最多,亦可治癩疾。
其法用苦參五斤切,以好酒三斗漬三十日。每飲一合,日三,常服不絕。若覺痹即瘥。取根皮末服之亦良。
唐本云:治脛酸,療惡蟲。雷公云:凡使,不計多少,先須用糯米濃泔汁浸一宿,上有腥穢氣,並在水面上浮,並須重重淘過,即蒸,從巳至申出,曬乾,細銼用之。聖惠方:治傷寒四日,已嘔吐,更宜吐。以苦參末,酒下二錢,得吐瘥。外臺秘要:治天行病四、五日,結胸滿痛,壯熱,身體熱。
苦參一兩銼,以醋二升,煮取一升二合,盡飲之,當吐,即愈。天行毒病,非苦參、醋藥不解,及溫覆取汗愈。又方:治小兒身熱,苦參湯浴兒良。千金方:治狂邪發惡,或披頭大叫,欲殺人,不避水火。苦參以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薄荷湯下。又方:治飲食中毒。以苦參三兩,酒二升半。
煮取一升服,取吐愈。肘後方:治谷疸食勞,頭旋,心怫鬱不安而發黃。由失飢大食,胃氣衝熏所致。苦參三兩,龍膽一合,為末,牛膽丸如梧子大。生大麥汁服五丸,日三服。又方:治時氣垂死者。苦參一兩㕮咀,以酒二升半,煮取一升半,去滓,適寒溫盡服之。當聞苦參吐毒如溶膠,便愈。
又方:治卒心痛。苦參三兩,苦酒一升半,煮取八合,分二服。梅師方:治飲食中毒,魚、肉、菜等。苦參三兩,以苦酒一升,煎三、五沸,去滓服,吐出即愈。或取煮犀角汁一升,亦佳。又方:治傷寒四、五日,頭痛壯熱,胸中煩痛。苦參五兩,烏梅二十枚細銼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分服。
白話文:
苦參,味道苦澀,藥性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氣結、腫塊積聚、黃疸病、小便淋漓不盡,可以排除體內積水,消除癰瘡腫痛,補益中焦脾胃,使眼睛明亮,止住淚水,滋養肝膽之氣,安定五臟,堅定意志,增益精氣,疏通九竅,清除體內潛伏的熱邪、治療腸道疾病,止渴,解酒,治療小便黃赤,治療惡性瘡瘍、下部濕疹,調和胃氣,使人想吃東西,身體輕健。它又名水槐、苦𧄹(音同識)、地槐、菟槐、驕槐、白莖、虎麻、岑莖、祿白、陵郎。生長在汝南的山谷和田野。
在三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挖根部,曬乾使用。(玄參是它的輔助藥,忌與貝母、漏蘆、菟絲同用,反藜蘆。)
陶弘景說:現在在近處道路旁到處都有。它的葉子非常像槐樹,所以有槐樹的名稱,開黃色的花,結的果實像豆莢,根部味道非常苦。病人用酒浸泡飲用,大多可以痊癒。患疥瘡的人,服用一、二劑也能去除,因為它能殺蟲。唐本草注解說:在十月採收它的果實,像吃槐子一樣服用。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健不衰老,眼睛明亮,有效果。臣禹錫等謹慎地按照《藥性論》說:苦參,能治療熱毒風,皮膚肌肉煩躁生瘡,紅斑癩病,眉毛脫落,主要能清除體內大熱、嗜睡,治療腹部冷痛,中邪腹痛,消除身體悶脹,治療心腹積聚。不宜煎湯服用。
日華子說:能殺死疳蟲,將苦參炒過,冒煙時取出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治療腸風瀉血和熱痢。
《圖經》說:苦參,生長在汝南的山谷和田野,現在近處道路旁到處都有。它的根部是黃色的,長五、七寸左右,有兩指粗細。三、五根莖並生,苗高三、二尺左右。葉子碎裂呈青色,非常像槐樹葉子,所以有水槐的名稱,春天生長,冬天凋零。它的花是黃白色的,七月結果,像小豆子。河北生長的沒有花和果實。在五月、六月、八月、十月採挖根部,曬乾使用。古代和現在的方子大多用來治療瘡疹,也可以治療癩病。
它的用法是:用苦參五斤切碎,用好酒三斗浸泡三十天。每次飲用一合,每天三次,長期服用不要間斷。如果感覺麻木,就能痊癒。取根皮磨成粉末服用效果也很好。
唐本草說:能治療腿酸,治療惡蟲。雷公說:凡是使用苦參,不論多少,都要先用濃糯米泔水浸泡一夜,上面會有腥臭氣,並浮在水面上,必須多次淘洗乾淨,然後蒸過,從巳時(上午九點到十一點)到申時(下午三點到五點)取出,曬乾,細細地切碎使用。《聖惠方》:治療傷寒四天,已經嘔吐,更需要催吐。用苦參末,用酒送服二錢,能吐出來就能痊癒。《外臺秘要》:治療流行病四、五天,胸部結塊,脹滿疼痛,高熱,身體發熱。
用苦參一兩切碎,用醋二升,煮取一升二合,全部喝下,就能嘔吐,馬上痊癒。流行性的毒病,不用苦參和醋的藥物是無法解除的,喝下後蓋上被子發汗就能痊癒。又有方子:治療小兒發熱,用苦參湯給孩子洗澡效果很好。《千金方》:治療瘋狂發作,胡言亂語,或者披頭散髮大叫,想要殺人,不避水火。將苦參用蜂蜜做成丸子,像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薄荷湯送服。又有方子:治療飲食中毒。用苦參三兩,酒二升半。
煮取一升服用,能吐出來就能痊癒。《肘後方》:治療因勞累過度引起的黃疸病,頭暈,心煩不安,發黃。是由於飢餓過度後暴食,胃氣上衝所致。用苦參三兩,龍膽一合,磨成粉末,用牛膽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用生大麥汁送服五丸,每天三次。又有方子:治療時疫瀕臨死亡的人。用苦參一兩切碎,用酒二升半,煮取一升半,去渣,趁溫熱全部服下。如果聽到吐出像溶膠一樣的毒液,就能痊癒。
又有方子:治療突然心痛。用苦參三兩,苦酒一升半,煮取八合,分兩次服用。梅師方:治療食物中毒,如魚、肉、菜等。用苦參三兩,用苦酒一升,煎三、五沸,去渣服用,吐出來就痊癒。或者取煮過的犀角汁一升,也很好。又有方子:治療傷寒四、五天,頭痛高熱,胸中煩悶疼痛。用苦參五兩,烏梅二十枚切碎,用水二升,煎取一升,分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