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6)
卷第八 (6)
1. 葛根
味甘,平,無毒。主消渴,身大熱,嘔吐,諸痹,起陰氣,解諸毒,療傷寒中風頭痛,解肌發表出汗,開腠理,療金瘡,止痛脅風痛。
生根汁,大寒。療消渴,傷寒壯熱。
葛殼,主下痢十歲以上。
葉,主金瘡止血。
花,主消酒。一名雞齊根,一名鹿藿,一名黃斤。生汶山川穀。五月採根,曝乾。(殺野葛、巴豆百藥毒。)
陶隱居云:即今之葛根。人皆蒸食之。當取入土深大者,破而日乾之。生者搗取汁飲之,解溫病發熱。其花並小豆花乾末,服方寸匕,飲酒不知醉。南康、廬陵間最勝,多肉而少筋,甘美,但為藥用之,不及此間爾。五月五日日中時,取葛根為屑,療金瘡、斷血為要藥。亦療瘧及瘡,至良。
唐本注云:葛殼。即是實爾,陶不言之。葛雖除毒,其根入土五、六寸以上者,名葛脰(音豆)。脰,頸也。服之令人吐,以有微毒也。根,末之,主猘狗齧,並飲其汁良。蔓,燒為灰,水服方寸匕,主喉痹。今按陳藏器本草云:葛根生者破血,合瘡,墮胎,解酒毒,身熱赤,酒黃,小便赤澀。
可斷谷不飢,根堪作粉。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:乾葛,臣。能治天行,上氣嘔逆,開胃下食。主解酒毒,止煩渴。熬屑治金瘡,治時疾,解熱。日華子云:葛,冷,治胸膈熱,心煩悶,熱狂,止血痢,通小腸,排膿破血,敷蛇蟲齧,解罯毒箭。乾者力同。
圖經曰:葛根,生汶山川穀,今處處有之,江浙尤多。春生苗,引藤蔓,長一、二丈,紫色。葉頗似楸葉而青,七月著花似豌豆花,不結實。根形如手臂,紫黑色。五月五日午時採根。曝乾。以入土深者為佳,今人多以作粉食之,甚益人。下品有葛粉條,即謂此也,古方多用根。
張仲景治傷寒,有葛根及加半夏、葛根黃芩黃連湯,以其主大熱、解肌、開腠理故也。葛洪治䐴(古對切)腰痛,取生根嚼之,咽其汁,多益佳。葉主金刃瘡。山行傷刺血出,卒不可得藥,但挪葉敷之,甚效。《正元廣利方》:金創中風痙欲死者,取生根四大兩切,以水三升煮取一升,去滓分溫四服;口噤者灌下即瘥。
食療葛根,蒸食之,消酒毒。其粉亦甚妙。聖惠方:治時氣頭痛壯熱。用生葛根淨洗,搗取汁一大盞,豉一合,煎至六分,去豉,不計時候,分作二服,汗出即瘥。未汗再服。若心熱,加梔子仁十枚同煎,去滓服。又方:治小兒熱渴久不止。用葛根半兩細銼,水一中盞,煎取六分,去滓,頻溫服。
外臺秘要:治傷筋絕,搗葛根汁飲之。葛白屑熬令黃,敷瘡止血。千金方:酒醉不醒,搗葛根汁飲一、二升,便醒。肘後方:治卒乾嘔不息,搗葛根,絞取汁,服一升,瘥。又方:治金瘡中風痙欲死。搗生葛根一斤,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取一升服。若干者,搗末,溫酒調三指撮。
白話文:
葛根,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口渴病(消渴),身體發熱,嘔吐,各種麻痺症(痹症),能激發身體的陰氣,解除各種毒素,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,以及中風頭痛,能解除肌肉的緊張,促進發汗,打開皮膚的毛孔,治療刀傷,止痛,以及治療脅肋部位的風痛。
新鮮的葛根汁液,性質大寒。可以治療口渴病和傷寒引起的高熱。
葛根的外殼,主要用於治療十歲以上兒童的腹瀉。
葛根的葉子,主要用於治療刀傷出血。
葛根的花朵,主要用於解酒。它還有其他名稱,像是雞齊根、鹿藿、黃斤。葛根生長在汶山的山谷中。五月採挖根部,曬乾後使用。(葛根可以解野葛、巴豆等百種藥物的毒性。)
陶弘景說:這就是現在的葛根。人們通常蒸熟食用。應該選取入土深、根部粗大的葛根,切開後曬乾。新鮮的葛根可以搗碎取汁飲用,能解除溫病引起的高燒。將葛根花與乾燥的小豆花一起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小勺,可以讓人飲酒不易醉。南康、廬陵一帶產的葛根品質最好,肉多筋少,味道甘甜,但作為藥用,藥效不如其他地方的葛根。五月五日中午時分,將葛根研磨成粉末,可以用於治療刀傷和止血,是重要的藥材。也可以治療瘧疾和瘡瘍,效果很好。
唐代的註解說:葛殼,就是葛的果實,陶弘景沒有提到。葛根雖然可以解毒,但入土五六寸以上的根部,叫做葛脰(音豆)。脰,就是脖子的意思。服用葛脰會引起嘔吐,因為它帶有微毒。將葛根研磨成粉末,可以治療瘋狗咬傷,配合飲用葛根汁效果更好。葛藤的蔓燒成灰,用水調服一小勺,可以治療喉嚨腫痛。根據陳藏器的本草記載,新鮮葛根可以破血、癒合傷口、導致墮胎、解酒毒,可以治療身體發熱、皮膚發紅、黃疸、小便赤澀。
葛根可以讓人不感覺飢餓,根部可以製成葛粉。臣禹錫等謹慎地按照《藥性論》的記載說:乾燥的葛根,是臣藥。能治療時疫、氣逆嘔吐、開胃幫助消化。主要用於解酒毒、止煩渴。將葛根熬成粉末,可以治療刀傷,治療時疫,解除發熱。日華子說:葛根,性質寒涼,可以治療胸膈發熱、心煩悶、熱狂,止血痢,疏通小腸,排出膿液,破除瘀血,外敷可以治療蛇蟲咬傷,解除毒箭的毒性。乾燥的葛根效果相同。
《圖經》記載:葛根,生長在汶山的山谷中,現在到處都有,尤其在江浙一帶很多。春天長出幼苗,藤蔓可以延伸到一、二丈長,呈現紫色。葉子很像楸樹的葉子,但顏色是青綠色的,七月開花,像豌豆花,但不結果實。根部的形狀像手臂,呈紫黑色。五月五日中午採挖根部,曬乾。選擇入土深的葛根是最好的,現在人們大多用來製作葛粉食用,對身體很有益處。品質較差的葛粉條,就是用葛根製作的,古方多用葛根的根部。
張仲景治療傷寒,用葛根以及搭配半夏的葛根湯和搭配黃芩、黃連的葛根黃芩黃連湯,是因為葛根主要可以治療高熱、解肌肉緊張、打開毛孔。葛洪治療腰痛,取新鮮葛根咀嚼,吞下汁液,效果很好。葉子主要用於治療刀傷。在山中行走時受傷流血,一時找不到藥,可以挪用葛葉敷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《正元廣利方》記載:治療刀傷中風,痙攣快要死亡的人,取新鮮葛根四大兩切片,用水三升煮取一升,去掉藥渣,分成四次溫服;如果口不能張開,可以灌下去,病就好了。
食用葛根,可以蒸熟食用,能解酒毒。葛粉也非常好。聖惠方記載:治療時疫引起的頭痛和高熱。用新鮮葛根洗淨,搗碎取汁一大盞,與豆豉一合一起煎煮至六分,去掉豆豉,不計時間,分成兩次服用,出汗後病就好了。沒有出汗可以再服。如果心熱,可以加入梔子仁十枚一起煎煮,去掉藥渣後服用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小兒口渴久治不好。用葛根半兩切碎,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六分,去掉藥渣,經常溫服。
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治療筋骨損傷,可以搗碎葛根取汁飲用。將葛根白色的部分熬至黃色,敷在瘡瘍上可以止血。《千金方》記載:酒醉不醒,可以搗碎葛根取汁飲用一、二升,便可醒酒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治療突然乾嘔不止,可以搗碎葛根,擠出汁液,服用一升,病就好了。還有一個方子:治療刀傷中風,痙攣快要死亡。搗碎新鮮葛根一斤,加水一斗煮至五升,去掉藥渣,取一升服用。如果是乾燥的葛根,搗成粉末,用溫酒調服三指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