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 (3)

1. 生薑

食醫心鏡治嘔吐,百藥不瘥。生薑一兩切如綠豆大,以醋漿七合,於銀器中煎取四合,空腹和滓旋呷之。又,生薑歸五臟,理傷寒,頭痛,去痰下氣,通汗,除鼻塞,咳逆上氣,止嘔吐,去骨熟,胸膈中臭氣,除風邪,傷寒,調和飲食。湯壺居士云:姜殺腹內長蟲,久食令人少智惠,傷心性。

兵部手集治反胃,羸弱不欲動。母姜二斤爛搗,絞取汁作撥粥服。作時如葛粉粥法。楊氏產乳胎後血上衝心。生薑五兩切,以水八升,煮三升,分三服。唐崔魏公鉉夜暴亡,有梁新聞之,乃診之曰:食毒。僕曰:常好食竹雞,多食半夏苗。必是半夏毒,命生薑捩汁,折齒而灌之,活。

衍義曰:生薑,治暴逆氣,爵三、兩皂子大,下咽定,屢服屢定。初得寒熱痰嗽,燒一塊,齧之終日間,嗽自愈。暴赤眼無瘡者,以古銅錢刮淨姜上取汁,於錢唇點目,熱淚出。今日點,來日愈。但小兒甚懼,不須疑,已試良驗。

白話文:

生薑

《食醫心鏡》記載,治療嘔吐,各種藥都治不好時,可以用生薑一兩,切成綠豆大小,加入七合醋漿(酸漿水),在銀器中煎煮至剩四合,空腹時連同藥渣一起慢慢喝下。另外,生薑能歸五臟,能處理傷寒、頭痛,能去除痰液、使氣下行、通暢發汗、消除鼻塞、止咳逆喘氣、止嘔吐、去除骨頭中的熱氣、胸膈中的臭氣、驅除風邪、傷寒,還能調和飲食。湯壺居士說:生薑能殺死腹內寄生蟲,但長期食用會使人變得遲鈍,傷害心性。

《兵部手集》記載,治療反胃,身體虛弱不想動時,用老薑二斤搗爛,取汁做成粥服用,做法像葛粉粥一樣。楊氏生產後,出現產後血氣上衝心臟的情況,用生薑五兩切片,加水八升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唐朝的崔魏公鉉夜晚突然暴斃,有人告訴梁新聞,梁新聞診斷後說他是中毒。僕人說:他平常喜歡吃竹雞,而且吃了很多半夏苗。一定是半夏中毒,於是命令榨取生薑汁,撬開崔魏公的牙齒灌入,崔魏公才活了過來。

《衍義》記載,生薑,能治療突然發生的氣逆,將生薑切成三、四顆皂角子大小,直接吞下就能止住,多服幾次就會見效。剛開始發冷發熱、咳嗽有痰,可以燒一塊生薑,一整天都咬著,咳嗽就會自己痊癒。突然眼睛紅腫但沒有傷口,用古銅錢刮乾淨生薑表面取汁,塗在錢幣邊緣再點在眼睛上,會流出熱淚,今天點,明天就會好。只是小孩子會很害怕,不用懷疑,已經試過很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