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六 (1)

1. 卷第十六

(己酉新增衍義)

2. 龍骨

味甘,平、微寒,無毒。主心腹鬼疰,精物老魅,咳逆,泄痢膿血,女子漏下,癥瘕堅結,小兒熱氣驚癇,療心腹煩滿,四肢痿枯,汗出,夜臥自驚,恚怒,伏氣在心下,不得喘息,腸癰內疽陰蝕,止汗,縮小便,溺血,養精神,定魂魄,安五臟。

白龍骨,療夢寐泄精,小便泄精。

臣禹錫等謹按泄精通用藥云:白龍骨,平,微寒。

,主小兒、大人驚癇,癲疾狂走,心下結氣,不能喘息,諸痙,殺精物,小兒五驚、十二癇,身熱不可近,大人骨間寒熱。又殺蠱毒。得人參、牛黃良,畏石膏。

白話文:

龍骨味甘,性平偏寒,無毒。可以治療心腹疼痛、惡夢、精氣耗損、咳嗽逆氣、腹瀉帶膿血、女子月經不調、腹部腫塊堅硬、小兒發熱驚癇等症狀。也能治療心腹脹滿、四肢萎縮、多汗、夜裡睡覺驚醒、情緒暴躁、胸悶氣短、腸癰、陰虛內熱、止汗、減少尿量、尿血、滋養精神、安定魂魄、調和五臟。

白龍骨可以治療夢中遺精和白天尿液中帶有精液。

臣禹錫等人謹慎考證治療遺精的藥物,發現白龍骨性平偏寒。

龍骨可以治療小兒和大人驚癇、癲癇、狂躁不安、心胸鬱結氣喘、各種痙攣、殺滅精氣耗損的病邪、小兒五驚、十二癇、發熱怕人靠近、成人骨頭疼痛發冷等症狀。也能殺滅蠱毒。與人參、牛黃搭配效果更佳,忌與石膏同用。

臣禹錫等謹按驚邪通用藥及藥對云:龍齒,平。

,主驚癇瘛(尺曳切)瘲(子用切),身熱如火,腹中堅及熱泄。久服輕身,通神明,延年。生晉地川穀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。採無時。畏乾漆、蜀椒、理石。

陶隱居云:今多出梁、益間,巴中亦有。骨欲得脊腦,作白地錦文,舐之著舌者良。齒小強,猶有齒形。角強而實。又有龍腦,肥軟,亦斷痢。云皆是龍蛻,非實死也。比來巴中,數得龍胞,吾自親見,形體具存,云療產後余疾,正當末服之。唐本注云:龍骨,今並出晉地,生硬者不好,五色具者良。

白話文:

臣禹錫等謹按驚邪通用藥及藥對云:龍齒,性平。

,主治驚癇、瘛瘲(音尺曳切、子用切),身體發熱如火,腹中堅硬且熱瀉。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,通達神志,延年益壽。生長於晉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。採集沒有特定時間。忌諱乾漆、蜀椒、理石。

陶隱居云:現今多產於梁、益之間,巴中也有。龍骨要取得脊骨部分,上面有白色地錦紋路,舔之粘舌者為佳。齒小而堅硬,仍有齒形。角堅固而實心。還有一種龍腦,肥軟,也有治療痢疾的功效。據說這些都是龍蛻,并非真正的死龍。近來巴中,多次得到龍胞,我親眼見過,形體完整,據說可以治療產後餘疾,應當在服藥末期服用。唐本注云:龍骨,現在都出產於晉地,生硬的不好,五色俱全者為良。

其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,亦應隨色與腑臟相會,如五芝、五石英、五石脂等輩。而《本經》不論,莫知所以。臣禹錫等謹按藥對云:龍角,平。吳氏云:龍骨,色青白者善。又云齒,神農、季氏:大寒。藥性論云:龍骨,君,忌魚,有小毒。逐邪氣,安心神,止冷痢及下膿血,女子崩中,帶下,止夢泄精,夜夢鬼交,治尿血,虛而多夢紛紜,加而用之。又云龍齒,君。

鎮心,安魂魄。齒、角俱主小兒大熱。日華子云:龍骨,健脾,澀腸胃,止瀉痢,渴疾,懷孕漏胎,腸風下血,崩中帶下,鼻洪,吐血,止汗。又云龍齒,澀,涼。治煩悶,癲癇,熱狂,闢鬼魅。

白話文:

藥物的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顏色,也應該依照顏色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應,例如五芝、五石英、五石脂等等。而《本經》中並沒有論述這一點,我們就不知道其中的道理。臣禹錫等人謹慎地依照藥物對照表來看,龍角性平。吳氏說:龍骨,青白色者品質較好。又說龍齒,神農、季氏認為性寒。藥性論說:龍骨,屬於君藥,忌諱與魚一起食用,有小毒。能驅逐邪氣,安定心神,止住寒痢和下膿血,治療女子崩中、帶下、止住夢遺、夜夢鬼交、治尿血、虛弱多夢等症狀,可用來治療這些症狀。又說龍齒,屬於君藥。

能鎮心,安魂魄。龍齒、龍角都適合治療小兒發高燒。日華子說:龍骨能健脾、收斂腸胃、止瀉痢、治療口渴、懷孕漏胎、腸風下血、崩中帶下、鼻出血、吐血、止汗。又說龍齒,性澀、性涼。能治療煩悶、癲癇、熱狂、辟邪驅鬼。

圖經曰:龍骨並齒、角,出晉地川穀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,今河東州郡多有之。或云是龍蛻,實非死骨,得脊腦,作白地錦文,舐之著舌者良。齒小強,猶有齒形。角強而實。採無時。李肇《國史補》云:春水時至,魚登龍門,蛻其骨甚多,人採以為藥,而有五色者。

《本經》云:出晉地。龍門又是晉地,豈今所謂龍骨者,乃此魚之骨乎?或云骨有雄、雌,細紋而廣者是雌,粗紋而狹者是雄。凡入藥,五色具者尤佳,黃白色者次,黑色者下。皆不得經落不淨處,則不堪用。骨、齒醫家常用,角亦稀使。唯深師五邪丸用龍角。又云:無角用齒。

白話文:

古書記載,龍骨、龍齒、龍角都產自晉地的山谷和泰山岩岸的土穴中,據說這些都是龍死後留下的遺骸。現在河東地區很多地方都能找到。也有人說龍骨其實是龍蛻下來的皮,並不是真正的骨頭,上面有脊髓的紋路,像是白色錦緞的花紋,舔舐它會粘在舌頭上,具有藥效。龍齒小而堅硬,仍然保留著牙齒的形狀,龍角堅硬而實心,採集龍骨沒有特定的季節。李肇在《國史補》中記載,春天水位上漲時,魚會逆流而上,跳過龍門,蛻下的骨頭很多,人們會採集來當藥材,其中五色的骨頭最好。

《本經》中記載龍骨產自晉地,龍門也位於晉地,難道現在所說的龍骨,其實是這些魚的骨頭嗎?也有人說龍骨分雌雄,細紋寬大的為雌,粗紋狹小的為雄。入藥時,五色的龍骨最好,黃白色次之,黑色最差。所有龍骨都不可經過不乾淨的地方,否則就不能用了。龍骨和龍齒是醫生常用的藥材,龍角則很少使用,只有治療五邪的藥丸才會用到龍角。如果沒有龍角,可以用龍齒代替。

《千金方》治心,有兼用龍齒、龍角者。韋丹療心熱風癇,取爛龍角濃研取汁,食上服二大合,日再。然則龍角有爛者,此物大抵世所稀有。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云:石晉時鎮州接邢臺界,嘗鬥殺一龍,鄉豪有曹寬者見之,取其雙角,角前有一物如藍色,紋如亂錦,人莫之識。曹寬未經年為寇所殺,鎮師俄亦被誅。

又云:海上人言龍每生二卵,一為吉吊。吉吊多與鹿遊,或於水邊遺瀝,值流槎則黏著木枝,如蒲槌狀,其色微青黃,復似灰色,號紫梢花,坐湯多用之。《延齡至寶方》治聾,無問年月者,取吉吊脂,每日點半杏仁許入耳中,便瘥。云此物福、建州甚不為難得,其脂須琉璃瓶子盛,更以樟木合重貯之,不爾則透氣,失之矣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中治療心臟疾病的藥方,有些會使用龍齒和龍角。韋丹治療心火亢盛、熱風癇症的藥方,是取用腐爛的龍角,研磨成濃汁,飯後服用兩大合,每天兩次。由此可見,龍角有腐爛的,而龍角本身就屬於稀有之物。孫光憲在《北夢瑣言》中記載:石晉時期,鎮州與邢臺交界處,曾經發生龍被殺死的事件,當地豪富曹寬見狀,取走了龍的雙角。龍角前有一物,呈藍色,紋理像亂錦,無人識得。曹寬不到一年就被寇盜殺死,鎮州軍隊不久也被誅滅。

書中還記載:海邊人說龍每次生兩個蛋,其中一個叫「吉吊」。「吉吊」經常和鹿一起玩耍,有時會在水邊遺留液體,遇到漂流的木頭就會黏在上面,像蒲葵的果實一樣,顏色略帶青黃,又像灰色,人們稱之為「紫梢花」,常用於治療湯火傷。而《延齡至寶方》中治療耳聾的藥方,不論年齡大小都適用,是用「吉吊」的脂肪,每天滴入耳朵中半個杏仁大小,就能治癒。據說這種「吉吊」在福州、建州非常難得,其脂肪要裝在琉璃瓶中,再用樟木盒密封保存,否則會透氣,就會失效。

又《篋中方》女經積年不通,必治之,用龍胎、瓦松、景天三物各少許,都以水兩盞,煎取一盞,去滓。分溫二服,少頃腹中轉動,便下。龍胎,古今方:不見用者,人亦鮮識。本方注云:此物出蜀中山澗大水中,大類乾魚鱗,投藥煎時甚腥臊。方:家稀所聞見,雖並非要藥,然昔人曾用,世當有識者,因附於此,以示廣記耳。

雷公云:剡州生者、倉州、太原者上。其骨細紋廣者是雌,骨粗紋狹者是雄。骨五色者上,白色者中,黑色者次,黃色者稍得。經落不淨之處不用,婦人採得者不用。夫使,先以香草煎湯浴過兩度,搗研如粉,用絹袋子盛粉末了。以燕子一隻,擘破腹去腸,安骨末袋於燕腹內,懸於井面上一宿,至明去燕子並袋子,取骨粉重研萬下,其效神妙。但是丈夫服空心,益腎藥中安置,圖龍骨氣入腎臟中也。

白話文:

古代婦女經期長期不通,必須治療。可以使用龍胎、瓦松和景天各少許,用水煎煮,服用後能促進排泄。龍胎是一種罕見藥材,古今醫書中鮮少提及,主要生長在蜀中山澗水中,外觀類似乾魚鱗,煎煮時味道腥臊。雖然並非必需藥材,但古人曾使用過,現在或許仍有懂藥材的人能認識它。

雷公說,龍骨以產自剡州、倉州和太原者為上品,其中骨骼細而紋理寬廣的是雌性,骨骼粗而紋理狹窄的是雄性。龍骨以五色者為最好,白色次之,黑色再其次,黃色則略差。經期不淨的女性不可使用,而婦女採集的龍骨也不可用。使用龍骨時,需先用香草煎湯沐浴兩次,然後將龍骨搗成粉末,用絹袋盛裝。取一隻燕子,剖開腹部去除腸胃,將裝有龍骨粉末的絹袋放入燕腹中,懸掛在井口過夜。第二天早上取下燕子及絹袋,將龍骨粉再次研磨至極細,其效果神妙。男性可在空腹時服用,加入補腎藥中使用,以期龍骨的藥效能深入腎臟。

聖惠方:治小兒臍瘡久不瘥。用龍骨燒灰細研,敷之。外臺秘要療傷寒已八、九日至十餘日,大煩渴,熱盛而三焦有瘡䘌者,多下,或張口吐舌呵籲,目爛,口鼻生瘡,吟語,不識人,除熱毒止痢。龍骨半斤,碎,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,沉之井底。令冷,服五合,漸漸進之。

恣意飲,尤宜老少。千金方:婦人無故尿血。龍骨一兩,以酒調方寸匕,空心,日三。又方:治好忘,久服聰明益智。龍骨、虎骨、遠志等分,右三味為末。食後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肘後方:治熱病不解而下痢欲死。龍骨半斤,搗研,水一斗,煮取五升,候極冷,稍稍飲,得汗即愈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龍骨可以治療多種疾病,例如小兒臍瘡久不癒合,可以用龍骨燒灰研細敷於患處;對於傷寒發燒已久,出現煩渴、口渴、熱盛等症狀,伴隨三焦有瘡癘,並且出現腹瀉、張口吐舌、眼爛、口鼻生瘡、神志不清等症狀,可以服用龍骨煮水,逐漸增加用量,達到清熱解毒、止痢的效果。另外,龍骨還有治療婦人無故尿血、健忘、熱病不解而下痢等功效。

又方:治老瘧。末龍骨方寸匕,先發一時,酒一升半,煮取三沸,及熱盡服,溫復取汗,即效。又方:若久下痢,經時不止者,此成休息。龍骨四兩,如小豆大,碎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令冷,分為五服。又以米飲和為丸,服十丸。經驗方:暖精氣,益元陽。白龍骨、遠志等分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空心、臥時冷水下三十丸。梅師方:治失精,暫睡即泄。白龍骨四分,韭子五合,右件為散子。空心酒調方寸匕服。又方:治熱病後下痢,膿血不止,不能食。白龍骨末,米飲調方寸匕服。又方:治鼻衄出血多,眩冒欲死。龍骨研細,吹入鼻、耳中。凡衄者並吹。廣利方:治鼻中衄血及咯吐血不止。

白話文:

另外一個方法:治療久瘧(瘧疾)。將龍骨磨成粉,用一匙(方寸匕),先放進一升半的酒中,煮沸三次,等到酒熱度消散後飲用,再用溫熱的衣物包裹,使病人出汗,效果很好。

還有一種方法:如果長時間腹瀉,持續不斷,已經變成休息痢(長期慢性腹瀉)。取四兩龍骨,碾成小豆大小的碎塊,用五升水煮,煮至二升半,等涼後分五次服用。也可以用米湯和藥粉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十丸。

經驗方法:溫暖精氣,補充元陽。將白龍骨、遠志等量研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像梧桐子。空腹,睡前用冷水服用三十丸。

梅師方法:治療失精,稍微睡著就遺精。取白龍骨四分,韭菜子五合,研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酒調和,每次服用一匙。

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熱病後腹瀉,膿血不止,不能進食。取白龍骨粉,用米湯調和,每次服用一匙。

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鼻衄(鼻出血),出血量多,頭昏眼花,快要昏死過去。將龍骨研磨成細粉,吹入鼻腔和耳中。凡是鼻衄患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。

廣利方法:治療鼻中流血不止,以及咳血不止。

五色龍骨作末,吹一江豆許於鼻中,立止。又方:治心熱風癇。爛龍角濃研汁,食上服二合,日再服。姚氏方:治小便出血。末龍骨二方寸匕,水調溫服之,日二服,瘥。姚和眾治小兒因痢脫肛。白龍骨粉,撲之。楊文公談苑澤州山中多龍骨。蓋龍蛻於土中,崖崩多得之,體骨、頭角皆全。

衍義曰:龍骨,諸家之說,紛然不一,既不能指定,終是臆度。西京穎陽縣民家,忽崖壞,得龍骨一副,肢體頭角悉具,不知其蛻也?其斃也?若謂蛻斃,則是有形之物,而又生不可得見,死方:可見;謂其化也,則其形獨不能化。然《西域記》中所說甚詳,但未敢據憑。萬物所稟各異,造化不可盡知,莫可得而詳矣。

孔子曰:君子有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妄亂穿鑿,恐誤後學。治精滑及大腸滑,不可闕也。

白話文:

將五種顏色的龍骨研磨成粉末,吹入鼻中,每次用量大約一江豆那麼多,可以立即止住病症。

還有一種方法:治療心熱引起的風癇。將龍角煮爛,研磨成濃稠的汁液,飯後服用兩合,一天服用兩次。

姚氏的藥方:治療小便出血。將龍骨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量大約兩方寸匕,用溫水調和服用,一天服用兩次,病情就會減輕。

姚氏和其他人還治療小兒因痢疾引起的脫肛。用白龍骨粉末撒在患處。

楊文公在《談苑》中提到澤州山中有很多龍骨。這是因為龍在土中蛻皮,山崖崩塌時就會找到很多完整的龍骨,包括龍的骨骼、頭角。

衍義:關於龍骨,各家說法都不一致,沒有明確的答案,都是猜測。西京穎陽縣有人家,突然山崖崩塌,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龍骨,包括四肢和頭角,不知道這是龍蛻皮還是死亡後留下的?如果說是蛻皮,那麼有形的物體,怎麼可能在蛻皮後看不到活體,只看到死後留下的骨骼呢?如果說是死亡,那麼為什麼它會變成骨骼?龍骨的形成過程難以解釋。雖然《西域記》中對龍骨的描述很詳細,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。萬物都有各自的特性,造化之功不可完全知曉,實在難以探究。

孔子說:君子有所不知,就應該承認自己無知,不要妄加揣測,以免誤導後人。治療精滑和大腸滑,不可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