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18)
卷第十四 (18)
1. 甘露藤
味甘,溫,無毒。主風、血氣諸病。久服調中溫補,令人肥健,好顏色,止消渴,潤五臟,除腹內諸冷。生嶺南。藤蔓如箸,一名肥藤,人服之得肥也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白話文:
此物味道甘甜,性溫和,無毒害。主要能治療風寒及血氣相關的疾病。長期服用,能調節身體,提供溫暖補益,使人體形豐滿健康,皮膚光澤,減緩口渴,滋潤五臟,祛除腹部的寒冷。它產自嶺南地區。藤蔓形狀像筷子,又名肥藤,人們服用後會變得肥胖。這是新補充的資料,見於陳藏器、日華子的記載。
2. 大空
味辛、苦,平,有小毒。主三蟲,殺蟣蝨。生山谷中。取根皮作末,油和塗,蟣蝨皆死。
唐本注云:根皮赤。葉似楮,小圓厚。作小樹,抽條高六、七尺。出襄州山谷,所在亦有,秦隴人名為獨空。(唐本先附)
白話文:
此物味道為辛與苦,性質平和,帶有微小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清除體內寄生蟲,並能殺死蟣蝨。它生長在山間谷地之中。取其根部皮層研磨成粉末,與油混合後塗抹於身體,蟣蝨便會死亡。
根據唐朝本草的註釋,此物根部皮層呈紅色。葉片形狀類似楮樹,大小圓潤厚實。整體形狀如小樹,長出枝條高約六至七尺。這種植物主要產自襄州的山間谷地,其他地區也有發現,秦隴地區的人稱之為獨空。(這是唐朝本草的開頭部分)
3. 椿莢
主大便下血。今近道處處有之。夏中生莢,樗之有花者無莢,有莢者無花,常生臭樗上,未見椿上有莢者。然世俗不辨椿、樗之異,故俗中名此為椿莢,其實樗莢耳。(新定)
衍義文具椿木條下。
白話文:
主治療大腸出血。現在四處都能找到這種植物。夏天長出莢,樗樹有花但沒有莢,有莢的則沒有花,通常生長在臭椿樹上,沒有見過椿樹上有莢的。然而,社會上不分辨椿樹和樗樹的差異,因此民間稱這為椿樹的莢,實際上是樗樹的莢。 (新定)
延伸意義:此物適用於治療大腸出血,可在附近找到。在夏季時會生出莢,樗樹會開花但沒有莢,有莢的卻沒有花,這類莢通常生長在臭椿樹上。在民間,由於不清楚椿樹與樗樹的區別,因此稱這為椿樹的莢,但實際上是樗樹的莢。
4. 水楊葉
嫩枝,味苦,平,無毒。主久痢赤白,搗和水絞取汁,服一升,日二,大效。今注水楊葉,圓闊而赤,枝條短硬,多生水岸旁。樹與楊柳相似,既生水岸,故名水楊也。(唐本先附)
圖經文具白楊條下。
白話文:
嫩枝,味苦,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長期的紅白痢疾,可以將嫩枝搗碎,混入水中絞出汁液,每天服用一升,效果非常顯著。現在所指的水楊葉,圓形且寬闊,葉色呈紅色,枝條短而硬,大多生長在水邊附近。這種樹與楊柳在外觀上相像,因為它生長在水邊,所以稱為水楊。
5. 楊櫨木
味苦,寒,有毒。主疽瘻惡瘡,水煮葉汁洗瘡,立瘥。生籬垣間。一名空疏。所在皆有。(唐本先附)
白話文:
【性味苦,寒,有毒。主治癰腫惡瘡,用水煮葉子汁洗瘡,立即痊癒。生長在籬笆牆之間。又名空疏。各地都有。(唐本先附)】
6. 欓子
味辛辣如椒。主遊蠱,飛屍著喉、口者,刺破以子揩之令血出,當下涎沫。煮汁服之,去暴冷腹痛,食不消,殺腥物。木高大,莖有刺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。)圖經文具蜀椒條下。
白話文:
【味道像胡椒那般辛辣。它主要用於治療遊走的寄生蟲,對於喉嚨、口腔的飛屍(一種寄生蟲)有療效。若要使用,需先刺破寄生蟲,然後用胡椒籽擦拭,使出血,這樣可以幫助排出涎沫。也可以用水煮胡椒汁來服用,對應治療突然出現的腹痛和消化不良,以及消除食物難以消化的情況。這種植物高大茂盛,枝幹上長有刺。新補充的資料,見陳藏器的記載。圖經文在蜀椒條的下面。】
7. 楠材
微溫。主霍亂吐下不止。
陶隱居云:削作柿煮服之,窮無他藥用此。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味辛,熱,微毒。治轉筋。
衍義曰:楠材,今江南等路造船場,皆此木也。緣木性堅而善居水。久則多中空,為白蟻所穴。
白話文:
微溫的藥性,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不斷嘔吐和腹瀉。陶隱居說,如果其他藥物都沒有,可以用削成薄片的柿子煮水喝。臣禹錫等人查閱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楠木辛味,性熱,微毒,能治療抽筋。
楠木,如今江南等地的造船廠都用它做材料,因為它堅硬,又適合浸泡在水中。但時間久了,木頭裡常會出現空洞,被白蟻侵蝕。
8. 柘木
味甘,溫,無毒。主補虛損。取白皮及東行根白皮,煮汁釀酒,主風虛耳聾,勞損虛羸瘦,腰腎冷,夢與人交接泄精者。取汁服之,無刺者良。木主婦人崩中血結,及主瘧疾,兼堪染黃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衍義曰:柘木,里有紋,亦可旋為器。葉飼蠶曰柘蠶,葉梗,然不及桑葉。東行根及皮,煮汁釀酒,治風虛耳聾有驗。余如《經》。
白話文:
柘木味甘性溫,無毒,具有補虛損的功效。取白皮和東行根的白皮,煮汁釀酒,可以治療風虛耳聾、勞損虛弱瘦弱、腰腎寒冷、夢遺泄精等問題。取汁服用,沒有刺痛感的藥效較佳。柘木還可治婦人崩中血結及瘧疾,也能染黃色。柘木内部有紋理,可以旋製成器物。柘葉可以飼養蠶,稱為柘蠶,葉梗也能利用,但效果不如桑葉。東行根和皮煮汁釀酒,治療風虛耳聾效果顯著。其他功效與經書記載相同。
9. 柞木皮
味苦,平,無毒。治黃疸病,皮燒末,服方寸匕。生南方,葉細,今之作梳者是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白話文:
【苦味,性平,無毒。治療黃疸病,取草藥的灰燼,服用一匙。這種草藥在南方生長,葉子細小,現在常見的梳狀草藥就是它。(新增補充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】
10. 黃櫨
味苦,寒,無毒。除煩熱,解酒疸目黃,煮服之。亦洗湯火、漆瘡及赤眼。堪染黃。生商洛山谷,葉圓木黃,川界甚有之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楊氏產乳治漆瘡,煎黃櫨水汁洗之,最良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苦、性寒,沒有毒性。可以去除煩躁發熱,解酒毒、治療黃疸和眼睛發黃,煮着服用。也可以用它來洗燙傷、漆瘡和紅眼病。可以用来染黄色。它生长在商洛山谷,叶子圆圆的,树干呈黄色,四川地区有很多。杨氏产乳治疗漆疮,用黄櫨煎水洗患处,效果最佳。
11. 棕櫚子
平,無毒。澀腸,止瀉痢腸風,崩中帶下及養血。
皮,平,無毒。止鼻洪吐血,破症,治崩中帶下,腸風赤白痢,入藥燒灰用,不可絕過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圖經曰:棕櫚,亦曰栟櫚。出嶺南及西川,江南亦有之。木高一、二丈,旁無枝條。葉大而圓,歧生枝端。有皮相重,被於四旁,每皮一匝為一節。二旬一採,轉復生上。六、七月生黃白花。八、九月結實,作房如魚子,黑色。九月、十月採其皮木用。《山海經》曰:石脆(一作翠)之山,其木多棕是也。
衍義曰:棕櫚木,今人旋為器。皮燒為黑灰,治婦人血露及吐血,仍佐之他藥。每歲剮取棕皮,不爾束死。花如魚子,渫熟,淹為果。
白話文:
棕櫚 的藥性與應用
棕櫚性平,無毒。具有澀腸止瀉、治療痢疾、腸風、崩漏帶下等功效,也能養血。
棕櫚皮性平,無毒。可以止鼻出血、吐血、破症,治療崩漏帶下、腸風赤白痢。入藥時需燒成灰使用,不可過量。
**圖經記載:**棕櫚又稱栟櫚,產於嶺南、西川及江南地區。樹高一、二丈,無旁枝。葉子大而圓,從枝端分叉生長。棕櫚皮層層相疊,包裹在樹幹四周,每層皮包裹一節。每二十天可採收一次,採收後會再次生長。六、七月開黃白色花,八、九月結果,果實呈房狀,形似魚子,顏色黑色。九月、十月可採收棕櫚皮和木頭入藥。 《山海經》記載:石脆(或作石翠)之山,盛產棕櫚樹。
**衍義補充:**棕櫚木現在被製成各種器物。棕櫚皮燒成黑灰,可治療婦女血崩和吐血,但需配合其他藥物使用。每年需定期刮取棕櫚皮,否則樹木會因皮層過厚而枯死。棕櫚花形似魚子,可煮熟後醃製成果實食用。
12. 木槿
平,無毒。止腸風瀉血,又主痢後熱渴,作飲服之,令人得睡,入藥炒用。取汁度絲使得易絡。
花,涼,無毒。治腸風瀉血赤白痢,炒用。作湯代茶吃,治風。(新補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)
衍義曰:木槿,如小葵,花淡紅色,五葉成一花,朝開暮斂。花與枝兩用。湖南、北人家多種植為籬障。余如《經》。
白話文:
木槿花性平,無毒。可以止住腸風瀉血,也能治療痢疾後口渴,可以用它煮成飲料服用,讓人感到昏昏欲睡。入藥時需要炒制。取汁液可以使藥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。
木槿花性涼,無毒。可以治療腸風瀉血、赤白痢,使用時需要炒制。可以用它煮成湯代替茶飲用,可以治療風症。(以上新增內容,參考陳藏器、日華子的著作。)
木槿花像小葵花,花朵淡紅色,五片花瓣構成一朵花,早晨開花,傍晚閉合。花和枝條都可以入藥。湖南、北方地區人們常種植木槿花作為籬笆。其他方面與《本草經》記載一致。
13. 芫花
味辛、苦,溫、微溫,有小毒。主咳逆上氣,喉鳴喘,咽腫,短氣,蠱毒,鬼瘧,疝瘕,癰腫,殺蟲魚,消胸中痰水,喜(音戲)唾,水腫,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,下寒毒肉毒。久服令人虛。一名去水,一名毒魚,一名杜芫。其根名蜀桑根,療疥瘡。可用毒魚。生淮源川穀。三月日採花,陰乾。(決明為之使,反甘草。)
陶隱居云:近道處處有,用之微熬,不可近眼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苗高二、三尺,葉似白前及柳葉,根皮黃似桑根。正月、二月花發,紫碧色,葉未生時收,曬乾。三月即葉生花落,不堪用也。藥性論云:芫花,使,有大毒。能治心腹脹滿,去水氣,利五臟,寒痰涕唾如膠者,主通利血脈,治惡瘡,風痹濕,一切毒風,如肢攣急,不能行步,能瀉水腫脹滿。日華子云:療嗽,瘴瘧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辛辣和苦,性質溫暖或微溫,稍有毒性。主要用來治療咳嗽、逆氣、喉嚨鳴響、呼吸困難、喉嚨腫痛、短氣、水腫、毒蟲咬傷、瘧疾、疝氣、膿腫等問題,還能消除胸中的痰水,能引起唾液分泌,治療水腫等與五臟和皮膚以及腰痛相關的病症,對寒毒和肉毒也有療效。但長期服用會導致虛弱。這種藥有幾個名字,包括去水、毒魚和杜芫。它的根部叫蜀桑根,可以用來治療疥瘡,還可與毒魚一起使用。生長在淮河源頭的穀地,三月間採摘花朵,然後陰乾。(可配合決明使用,與甘草相反。)
陶隱居曾表示,這種藥材到處都有,使用時要稍微熬煮,不宜靠近眼睛。臣禹錫等人謹慎參考蜀本圖經記載,這種植物的苗高約二三尺,葉子像白前和柳葉,根皮呈黃色,類似桑根。正月和二月時會開花,花的顏色是紫碧色,應在葉子尚未生長時收集並曬乾。三月時葉子已經生長並且花凋落,這時不宜再使用。藥性論也提到,芫花是有很大毒性的。它能治療心腹脹滿,去除水氣,有利於五臟,能化解如膠狀的寒痰和唾液,有助於通利血脈,能治療惡瘡、風濕等一切毒病,包括肢體抽筋造成的行走困難,並有助於排除水腫。日華子提到,還能治療咳嗽和瘴痧。
所在有,小樹子在陂澗旁,三月中盛花,淺紫色。
圖經曰:芫花,生淮源川穀,今在處有之。宿根舊枝莖紫,長一、二尺。根入土深三、五寸,白色,似榆根。春生苗、葉,小而尖,似楊柳枝葉。二月開紫花,頗似紫荊而作穗,又似藤花而細。三月三日採,陰乾。其花須未成蕊,蒂細小,未生葉時收之。葉生花落,即不堪用。
《吳普本草》云:芫花一名敗華,一名兒草,一名黃大戟。二月生葉,加厚則黑。華有紫、赤、白者。三月實落盡,葉乃生是也。而今絳州出者花黃,謂之黃芫花。漢·太倉公淳于意治臨淄女子薄吾蟯(音饒)瘕。蟯瘕為病,腹大,上膚黃粗,循之慼慼然,意飲以芫花一撮,即出蟯可數升,病遂愈。
白話文:
芫花是一種常見的植物,生長在水邊的溝壑旁,三月中旬盛開紫色花朵。它根系深埋土中,春天長出小而尖的葉子,花朵紫紅色,像穗狀,也像藤花但更細。三月三日採收,陰乾保存,最佳採收時間是花蕾未開花,蒂細小,葉子未生長的時候。葉子長出,花朵掉落後,就沒有藥用價值了。芫花還有其他別名,比如敗華、兒草、黃大戟,不同產地顏色略有差異。芫花有藥用價值,可以治療腹痛、積聚等病症。
張仲景治太陽中風,吐下嘔逆者,可攻,十棗湯主之。芫花(熬)、甘遂、大戟三物等分,停各篩末。取大棗十枚,水一升半,煮取八合,去渣,納諸藥。強人一錢匕,贏人半匕,溫服之。不下,明旦更加半匕,下後藤粥自養,病懸飲者亦主之。胡洽治水腫及支飲、澼飲。加大黃、甘草並煎,五物各一兩,棗十枚同煮,如法。
一方:又加芒硝一兩,湯成下之。又《千金方》凝雪湯,療天行毒病七、八日,熱積聚胸中,煩亂欲死。起人死㩉方:取芫花一斤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漬故布薄胸上。不過再三薄,熱則除。當溫四肢,護厥逆也。吳普又云:芫花根,一名赤芫根。神農:辛。雷公;苦,有毒。
白話文:
張仲景治療太陽中風,伴隨嘔吐、反胃症狀的,可以用藥物攻邪,十棗湯主治此症。芫花(先用火熬製)、甘遂、大戟三味藥等量,分別研磨成粉末。取大棗十枚,水一升半,煮至八合,去渣,加入藥粉。體質強壯的人用一錢匕,體弱的人用半錢匕,溫熱服下。如果藥物沒有下去,第二天早上再加半錢匕。藥物下去後,要食用藤粥來調理身體。患有懸飲症的人,也可用此方治療。
胡洽治療水腫以及支飲、澼飲。在上述藥方中加入大黃、甘草,一起煎煮,五味藥各一兩,棗十枚一同煮,按照上述方法服用。
另一種方法:再加上芒硝一兩,藥湯煎好後服下。又,《千金方》中的凝雪湯,可以治療天行熱毒病發病七、八天,熱邪積聚在胸中,患者煩躁不安,快要死去的病症。救治病人死去的藥方:取芫花一斤,用水三升,煮至一升半,用舊布浸泡藥汁,敷於胸部。不要超過兩三次,感到熱了就拿掉。這樣可以溫暖四肢,防止厥逆發生。吳普還說:芫花根,又名赤芫根。神農本草經記載:性辛。雷公本草記載:性苦,有毒。
生邯鄲。八月、九月採,陰乾。久服令人泄,右方:亦入藥用。《古今錄驗》療暴中冷,傷寒,鼻塞喘嗽,喉中瘂塞,失音聲者。取芫花一虎口,切,曝乾。令病人以薦自縈就裹。舂芫花根令飛楊,入其七孔中。當眼淚出,口鼻皆羅刺畢畢耳。勿住,令芫根盡則止。病必於此瘥。
經驗方:治痔瘻有頭方:用芫花入土根不限多少,以淨水洗卻,入木臼搗,用少許水絞取汁,於銀、銅器內慢火煎成膏,將絲線於膏內度過系痔,系時微痛,候心躁落時,以紙拈子入膏藥於竅內,永除根本,未落,不得使水。三國志魏初平中,有青牛先生常服芫花,年如五、六十,人或親識之,謂其已百餘歲矣。
二十六種白前余
白話文:
生長在邯鄲。八月和九月採收,陰乾。長期服用會使人腹瀉,右方的方劑:也可作為藥材使用。《古今錄驗》中的方劑,可以治療突然中風受冷,傷寒,鼻塞喘息咳嗽,喉嚨腫脹沙啞,聲音消失的情況。取出芫花一湯匙大,切成片,曬乾。讓病人用布自己包起來。舂碎芫花根,讓它飛揚,進入他的七個孔中。當眼睛開始流淚,口鼻都充滿針刺感時,不要停止,直到芫花根完全被吸收,病症必然會得到恢復。
經驗方:治療痔瘻有頭的方劑:使用任意量的芫花根,用水洗淨,放入木臼中搗碎,用少量水榨取汁液,在銀器或銅器中用慢火熬煮至膏狀,將絲線放入膏狀物中,系在痔瘻上。在系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疼痛,等到心中煩躁時,用紙包住膏狀物放入孔洞中,可以永遠去除根本問題,如果還沒有掉落,就不可以讓水進入。
二十六種白前和其他的芫花餘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