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七 (11)
卷第七 (11)
1. 蒺藜子
以蒺藜子苗煮湯洗之,立瘥。《千金翼》同。梅師方:治難產礙胎在腹中,如已見兒,並胞衣不出,胎死。蒺藜子、貝母各四兩,為末。米湯下一匙,相去四、五里不下,再服。孫真人食忌:治白癜風。以白蒺藜子生搗為末,作湯服之。神仙秘旨云:服蒺藜子一碩,當七、八月熟時收,日乾,舂去刺,然後杵為末。
每服二錢,新汲水調下,日三服,勿令中絕,斷谷長生。服之一年以後,冬不寒,夏不熱。服之二年,老者復少,發白復黑,齒落重生。服之三年,身輕長生。
衍義曰:蒺藜有兩等:一等杜蒺藜,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。或生牆上,有小黃花,結芒刺,此正是牆有茨者。花收摘,蔭干為末,每服三、二錢,飯後以溫酒調服,治白癜風。又一種白蒺藜,出同州沙苑收馬處。黃紫花,作莢,結子如羊內腎。補腎藥,今人多用。風家唯用刺蒺藜。
白話文:
用蒺藜子的嫩苗煮湯來清洗患處,很快就會痊癒。《千金翼方》裡也有相同的記載。梅師的藥方:用來治療難產,胎兒阻礙在腹中,像是已經看到胎兒頭部,或是胎盤無法順利產出,還有胎死腹中的情況。將蒺藜子、貝母各四兩,磨成粉末。用米湯送服一匙,如果服用後,走了四、五里路還沒有生產跡象,就再服用一次。孫思邈的食忌中提到:治療白癜風,將新鮮的白蒺藜子搗成粉末,用開水沖服。神仙秘旨中說:服用蒺藜子一石,要選在七、八月成熟時採收,曬乾後,去除刺,然後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剛打上來的新鮮水調和後服用,一天三次,不要間斷,可以斷絕五穀,達到長生的效果。服用一年後,冬天不會感到寒冷,夏天不會感到炎熱。服用二年後,年老的人會恢復年輕,白髮會變黑,掉落的牙齒會重新長出來。服用三年後,身體會變得輕盈,達到長生的境界。
陳衍義說:蒺藜有兩種:一種是杜蒺藜,就是現在路邊生長、匍匐在地的蒺藜。有的也生長在牆上,開著小黃花,結出帶芒刺的果實,這正是詩經裡說的「牆有茨」的那種。摘取它的花朵,在陰涼處晾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、三錢,飯後用溫酒調服,可以治療白癜風。另一種是白蒺藜,產自同州沙苑的養馬場。開黃紫色花,結出豆莢狀果實,果實像羊的腎臟。這是補腎的藥材,現在人們多用這種。風家(指擅長治療風病的醫家)只用帶刺的蒺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