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10)
卷第十四 (10)
1. 胡椒
味辛,大溫,無毒。主下氣溫中去痰,除臟腑中風冷。生西戎。形如鼠李子,調食用之,味甚辛辣。(唐本先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調五臟,止霍亂,心腹冷痛,壯腎氣,及主冷痢,殺一切魚、肉、鱉、蕈毒。
海藥:云謹按徐表《南州記》:生南海諸國。去胃口氣虛冷,宿食不消,霍亂氣逆,心腹卒痛,冷氣上衝。和氣,不宜多服,損肺。一云向陰者澄茄,向陽者胡椒也。雷公云:凡使,只用內無皺殼者,用力大。漢椒使殼,胡椒使子。每修揀了,於石糟中碾碎,成粉用。食療云治五臟風冷,冷氣心腹痛,吐清水,酒服之佳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味道辛辣,性溫,無毒。它能溫暖中焦,促進氣機下降,化痰止咳,治療臟腑風寒,並能驅除體內的寒氣。原產於西戎地區,形狀像鼠李的果實,食用時味道非常辛辣。它可以調和五臟,止瀉止痢,治療心腹冷痛,增強腎氣,並能治療寒性痢疾,解魚、肉、鱉、蕈等毒。生長在南海諸國,能治療胃氣虛冷、宿食不消、霍亂氣逆、心腹驟痛、寒氣上衝等症狀。但要適量服用,過量會傷肺。有人說陰處生長的叫澄茄,陽處生長的叫胡椒。使用時應選擇內無皺殼的,效果最佳。漢椒用殼,胡椒用籽。使用前要仔細挑選,然後放在石槽中碾碎成粉末。它可以治療五臟風寒、冷氣心腹痛、吐清水等症狀,用酒送服效果最佳。
亦宜湯服。若冷氣,吞三、七枚。孫真人治霍亂。以胡椒三、四十粒,以飲吞之。段成式酉陽雜俎云;胡椒,出摩伽陁國,呼為昧履支。其苗蔓生,莖極柔弱,長寸半。有細條與葉齊,條上結子,兩兩相對。其葉晨開暮合,合則裹其子於葉中。形似漢椒,至辛辣,六月採,今作胡盤肉食,皆用之也。
衍義曰:胡椒,去胃中寒痰,吐水,食已即吐,甚驗。過劑則走氣。大腸寒滑亦用,須各以他藥佐之。
白話文:
胡椒可以煮湯喝。如果感到寒氣,可以吞服三到七粒。孫真人治療霍亂的方法是,用三四十粒胡椒配水吞服。段成式在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,胡椒產於摩伽陁國,當地人稱它為昧履支。胡椒的藤蔓生長,莖很柔軟,長約一寸半。藤蔓上有細條與葉子並排生長,細條上結出果實,兩兩相對。葉子早上開放,晚上閉合,閉合時會把果實包在葉子裡。胡椒的外形像漢椒,非常辛辣,六月採收。現在人們做胡盤肉食,都用胡椒調味。
衍義:胡椒可以去除胃中的寒痰,吐出水,飯後立刻吐出來效果很好。服用過量會導致氣走失。治療大腸寒滑也可以使用胡椒,但需要和其他藥物配合。
2. 釣樟(音草)根皮
主金瘡止血。
陶隱居云:出桂陽、邵陵諸處,亦呼作鳥樟,方家少用,而俗人多識此。刮根皮屑以療金瘡,斷血易合,甚驗。又有一草似狼牙,氣辛臭,名地菘,人呼為劉𢣺(音獲)草。五月五日採,干作屑。亦主療金瘡。言劉𢣺昔採用之爾。唐本注云:釣樟,生郴州山谷。樹高丈餘。葉似楠(音南)葉而尖長,背有赤毛,若枇杷葉。
八月、九月採根皮,曬乾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:俗人取莖葉置門上,闢天行時疾。《別錄》云:似烏藥,取根摩服,治霍亂。日華子云:溫,無毒。治賁豚腳氣水腫,煎服並將皮煎湯洗瘡痍風瘙疥癬。陳藏器云:樟材,味辛,溫,無毒。主惡氣,中惡心腹痛,鬼注,霍亂,腹脹,宿食不消,常吐酸臭水。
白話文:
這兩種藥材都具有止血療傷的功效。第一種是桂陽、邵陵一帶的鳥樟,民間常用其根皮屑來治療金瘡,能快速止血、促進傷口癒合,效果顯著。第二種是生長在郴州山谷的釣樟,其葉子形狀類似楠木葉,八月、九月採摘根皮曬乾,除了能治療金瘡,民間還用其莖葉來辟邪,根部則可治霍亂,還有溫暖、解毒等功效,能治腳氣、水腫、瘡痍、風瘙疥癬等病症。
酒煮服之。無藥處用之。江東𦨴船,多是樟木,斫取札用之。彌辛烈者佳。亦作浴湯,治腳氣,除疥癬風癢,作履除腳氣,縣名豫章,因木為名也。
白話文:
以酒煮後服用。若無藥材時,可用此法。在江東的航船上,大多使用樟木,取其樹皮使用。味道愈濃烈的愈好。也能用來沐浴,治療腳氣,消除疥癬、風癢,作為鞋子能治腳氣。縣名豫章,因當地盛產此木而得名。
3. 千金藤
主一切血毒諸氣,霍亂中惡,天行虛勞瘧瘴,痰嗽不利,癰腫,蛇犬毒,藥石發,癲癇,悉主之。生北地者,根大如指,色黑似漆;生南土者,黃赤如細辛。(今附)
陳藏器有數種,南北名模不同,大略主痰相似,或是皆近於藤。主一切毒氣,其中霍亂中惡,天行虛勞瘴瘧,痰嗽不利,腫疸大毒,藥石發,癲、雜、疹,悉主之。生北地者,根大如指,色似漆;生南土者,黃赤如細辛。舒、廬間有一種藤似本蓼,又有烏虎藤,繞樹,冬青,亦名千金藤。
又,江西山林間有草生葉,頭有癭子,似鶴膝,葉如柳,亦名千金藤。似荷葉,只錢許大,亦呼為千金藤,一名古藤。主痢及小兒大腹。千金者,以貴為名。豈俱一物,亦狀異而功名同。南北所用若取的稱,未知孰是?其中有草,今併入木部,草部亦重載也。海藥:云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嶺南山野。
白話文:
千金藤,一種藥草,據說能治療各種血毒、霍亂、虛勞、瘧疾、痰嗽、癰腫、蛇犬毒、藥物中毒、癲癇等病症。生長在北方,根部粗大如手指,顏色漆黑;生長在南方,顏色則呈黃赤色,像細辛。陳藏器記載,千金藤有多種,北方和南方的名稱和形態略有不同,但都以治療痰症為主。除了主治毒氣外,也適用於霍亂、虛勞、瘧疾、痰嗽、腫脹、藥物中毒、癲癇、疹子等病症。除了藤類外,還有生長在江西山林間的草類,葉子上有癭子,形似鶴膝,葉子像柳葉,也稱為千金藤。另外,一種葉子像荷葉,直徑只有一枚錢大小的草本植物也叫千金藤,又名古藤,主治痢疾和小兒腹脹。千金藤之所以被稱為千金,是因為其藥效珍貴。但不同地區的千金藤形態不同,功效却相似,究竟哪一種才是真正的千金藤,尚待考證。目前,千金藤被归入木部,但草部也曾记载过它。此外,廣州記記載,生長在嶺南山野的海藥也叫千金藤。
陳氏云:呼為石黃香。味苦,平,無毒。主天行時氣,能治蠱野諸毒,癰腫發背,並宜煎服。浸酒治風輕身也。
白話文:
陳氏指出:石黃香的味道是苦的,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天行時氣,能治理各種因野蠍等動物引起的毒害,以及癰腫和發背等病症,應當煎煮後服用。浸泡於酒中則可以治療風症,使人體輕盈。
4. 南燭枝葉
味苦,平,無毒。止泄除睡,強筋益氣力。久服輕身長年,令人不飢,變白去老。取莖、葉搗碎漬汁,浸粳米九浸、九蒸、九曝,米粒緊小正黑如瑿珠,袋盛之可適遠方。日進一合,不飢,益顏色,堅筋骨,能行。取汁炊飯名烏飯,亦名烏草,亦名牛筋。言食之健如牛筋也。色赤名文燭。生高山,經冬不凋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:黑飯草,益腸胃。搗汁浸蒸,曬乾服。又名南燭也。
圖經曰:南燭,《本經》不載所出州土,云生高山,今唯江東州郡有之。株高三、五尺。葉類苦楝而小,凌冬不凋。冬生紅子作穗。人家多植庭除間,俗謂之南天燭。不拘時採其枝、葉用。亦謂之南燭草木。謹按陶隱居《登真隱訣》載太極真人青精乾石䭀飯法:䭀(音迅)。
白話文:
這種草藥味道苦,性平,沒有毒性。能止瀉、除睡意,增強筋骨、益氣力。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、延年益壽,令人不感到飢餓,並且變得白皙、容顏不老。可以將莖葉搗碎浸汁,用這個汁液浸泡粳米九次,再蒸九次,曬乾九次,米粒會變得緊實、細小,呈黑色如珠子,裝在袋子裡方便攜帶。每天食用一合,不會感到飢餓,還能改善氣色,堅固筋骨,並且促進身體機能運作。用汁液蒸煮的飯叫做烏飯,也叫烏草,還有一個別名叫做「牛筋」,因為食用後能使人健壯如牛筋。顏色發紅的則稱為文燭。它生長在高山上,即使冬天也不枯萎。
根據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黑飯草可以益腸胃,將其搗碎浸汁,蒸熟曬乾後服用。它也叫做南燭。
《圖經本草》記載,南燭在《本經》中沒有記載產地,只說生長在高山上,現在只有江東地區有。株高三到五尺,葉子像苦楝樹葉但比較小,冬天不枯萎。冬天會長出紅色的果實,呈穗狀。人們常常在家中庭院種植,俗稱南天燭。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採摘枝葉使用,也稱為南燭草木。據陶隱居《登真隱訣》記載,太極真人有一種用青精乾石煮飯的方法,叫做「䭀飯」。
䭀之為言飧也。謂以酒、蜜、藥草輩,飧搜而曝之也。亦作䭀。凡內外諸書,並完此字,唯施於今飯之名耳。云其種是木而似草,故號南燭草木。一名猴藥,一名男續,一名後草,一名唯那木,一名草木之王。生嵩高、少室、抱犢、雞頭山,江左吳越至多。土人名之曰猴菽,或曰染菽,粗與真名相彷彿也。
此木至難長,初生三、四年,狀若菘菜之屬,亦頗似梔子,二、三十年乃成大株,故曰木而似草也。凡有八名,各從其邦域所稱,而正號是南燭也。其子如茱萸,九月熟,酸美可食。葉不相對,似茗而圓厚,味小酢,冬夏常青。枝莖微紫,大者亦高四、五丈,而甚肥脆,易摧折也。
白話文:
「䭀」指的是一種用酒、蜂蜜和藥草等材料混合後曬乾的食物。古籍中都用「䭀」這個字,但現在則專指「飯」。這種植物屬於木本,但外觀像草,所以稱為「南燭草木」。它還有其他名字,例如「猴藥」、「男續」、「後草」、「唯那木」和「草木之王」,主要生長在嵩山、少室山、抱犢山和雞頭山等地,江浙一帶更是常見。當地人稱它為「猴菽」或「染菽」,與正式名稱相似。
南燭生長緩慢,剛長出來的三四年,外觀像菘菜,也有些像梔子,要二三十年才能長成大樹,所以說它像草又像木。它有八個名字,每個名字都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叫法,但正式名稱是「南燭」。它的果實像茱萸,九月成熟,酸甜可口。葉子不相對生長,像茶葉但更圓厚,味道微酸,一年四季常青。枝條呈紫色,大的樹可以長到四五丈高,但非常脆弱易折。
作飯法:以生白粳米一斛五斗,更舂治,淅取一斛二斗。木葉五斤,燥者用三斤亦可,雜莖皮益嘉,煮取汁,極令清冷,以䖳米,米釋炊之。䖳,即溲字也。今課其時月,從四月生新葉,至八月末,色皆深;九月至三月,用宿葉,色皆淺,可隨時進退其斤兩,寧小。多合採軟枝莖皮,於石臼中搗碎。
假令四、五月中作,可用十許斤熟舂,以斛二斗湯漬染得一斛,以九斗淹斛二斗米。比來正爾用水漬一、二宿,不必隨湯煮漬米,令上可走蝦,周時乃漉而炊之。初漬米正作綠色,既得蒸便如紺,若一過汁漬,不得好色,亦可淘去,更以新汁漬之。灑𮑮皆用此汁,當令飯作正青色乃止。
白話文:
製作綠色米飯的方法是:取一斛五斗生白粳米,反复舂搗,篩選出乾淨的米,約一斛二斗。準備五斤木葉,如果是乾燥的木葉,用三斤也行,混入一些樹枝和樹皮效果更好,將它們煮出汁液,冷卻後,將米放入汁液中浸泡。浸泡後的米再用清水洗淨後煮飯。現在講解如何選擇木葉,從四月開始長出的新葉,到八月末,顏色都比較深;九月到三月,使用去年留下的葉子,顏色較淺。可以根據季節調整木葉的用量,寧可少一點。最好採集一些柔軟的樹枝和樹皮,在石臼中搗碎。
如果在四、五月製作綠色米飯,可以使用十斤左右的木葉,將其搗碎,用兩斗水浸泡,染出約一斗的汁液,再用九斗汁液浸泡兩斗米。最近流行用水浸泡米一到兩宿,不必與湯一起煮米,這樣米飯的顏色會更深,而且上面可以放蝦。之後再將米撈出煮飯。米飯一開始是綠色,蒸熟後會變成青綠色,如果一次浸泡的顏色不好,可以淘洗掉米,再用新鮮的汁液浸泡。做米糕和米粉都可以用這種汁液,直到米飯呈青綠色即可。
向所餘汁一斗,以共三過灑飯,預作高格曝令乾,當三過蒸曝,每一燥輒以青汁搜令浥浥耳。日可服二升,勿復血食。亦以填胃補髓,消滅三蟲。《上元寶經》曰:子服草木之王,氣與神通;子食青燭之津,命不復殞。此之謂也。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飯,或以寄遠。重蒸過食之,甚香甘也。
孫思邈《千金月令》南燭煎:益髭發及容顏,兼補暖方。三月三日採葉並蕊子,入大淨瓶中,干盛,以童子小便浸滿瓶,固濟其口,置閒處,經一周年,取開。每日一、兩次,溫酒服之,每酒一盞,調煎一匙,極有效驗。
聖惠方:治一切風疾,若能久服,輕身明目,黑髭駐顏。用南燭樹(春夏取枝葉,秋冬取根皮,揀擇細銼)五斤,水五斗,慢火煎取二斗,去滓,別於淨鍋中慢火煎如稀餳,以瓷瓶盛。溫酒下一匙,日三服。又方:治小兒誤吞銅、鐵物,在咽喉內不下。用南燭根燒細研,熟水調一錢,下之。
白話文:
將剩下的汁液留下一斗,分三次灑在飯上,然後放在高處暴曬使其乾燥。三次蒸曬之後,每次乾燥時就用青汁浸潤使其濕潤。每天可以服用兩升,不要再吃血肉之物。這可以填補胃腸、滋養骨髓,消除體內寄生蟲。《上元寶經》說:「你服用草木之王,氣息與神靈相通;你食用青燭的汁液,生命就不會再衰亡。」這就是這個道理。現在茅山道士也製作這種飯,有時用來寄送遠方。多次蒸曬後食用,香甜可口。
孫思邈《千金月令》記載的南燭煎:可以滋養頭髮和容顏,同時具有溫補功效。在三月三日採摘南燭的葉子及花蕊,放入乾淨的瓶子中,曬乾,用童子的尿液浸滿瓶子,封好瓶口,放置在乾燥的地方,放置一年後取出來使用。每天服用一到兩次,溫酒服用,每次酒一盞,調入一匙煎劑,療效顯著。
《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各種風疾,如果長期服用,可以輕身明目,烏髮駐顏。取南燭樹(春夏採摘枝葉,秋冬採摘根皮,挑選細碎)五斤,水五斗,小火煎煮至二斗,去除藥渣,在乾淨的鍋中用小火熬成稀稠狀,裝入瓷瓶中保存。溫酒服用,每次一匙,每天服用三次。另一個方子是治療小兒誤吞銅鐵,卡在喉嚨中無法吞咽。用南燭根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,用熟水調和一錢,服用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