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七 (8)

1. 黃連

又方:小兒耳後月蝕瘡,末黃連敷之。又方:小兒鼻下兩道赤者名曰䘌,亦名赤鼻疳。鼻以米泔洗,敷黃連末,日三、四度,佳。姚和眾:小兒方小兒食土。取好土濃煎黃連汁搜之,日乾與服。抱朴子:乳汁煎之,治目中百病。宋王微:黃連贊黃連味苦,左右相因。斷涼滌暑,闡命輕身。

縉雲昔御,飛蹕上旻。不行而至,吾聞其人。梁江淹黃連頌黃連上草,丹砂之次。御孽闢妖,長靈久視。驂龍行天,馴馬匝地。鴻飛以儀,順道則利。

衍義曰:黃連,今人多用治痢,蓋熱以苦燥之義。下俚但見腸虛滲泄,微似有血便,即用之,更不知止。又不顧寒熱多少,但以盡劑為度,由是多致危困。若氣實初病,熱多血利,服之便止,仍不必盡劑也。或虛而冷,則不須服。余如《經》。

白話文:

黃連

另一個方子:小孩子耳朵後面長像月蝕一樣的瘡,用黃連粉末敷在上面。

另一個方子:小孩子鼻子下面出現兩條紅色的痕跡,叫做「䘌」,也叫做赤鼻疳。用米泔水清洗鼻子,再敷上黃連粉末,一天三到四次,效果很好。

姚和眾說:治療小孩子吃土的偏方,取好的泥土,用濃煎的黃連汁攪拌,曬乾後給小孩服用。

《抱朴子》記載:用乳汁煎黃連,可以治療眼睛的各種疾病。

宋朝王微的《黃連贊》:黃連味道苦,有相互輔助的功效。可以斷絕寒涼、消除暑熱,闡明生命、使身體輕盈。

以前縉雲氏曾用它,讓皇上順利登天。它能不行動就能到達目的地,我聽說過這樣的人。

梁朝江淹的《黃連頌》:黃連是上等草藥,地位僅次於丹砂。可以驅除邪氣、避開妖怪,使人長壽、視力持久。像龍一樣在天空飛行,像馬一樣走遍大地。像鴻雁一樣飛翔,遵循規律就會順利。

陳衍義說:黃連,現在的人大多用來治療痢疾,是取它苦能燥熱的功效。下層百姓只看到腸胃虛弱、滲出,有點像血便,就用黃連,卻不知道要適可而止。又不考慮寒熱的程度,只以全部劑量為目標,因此多導致危險困境。如果氣血充足、初次發病、熱邪旺盛導致血痢,服用黃連就能止住,也不一定要服完整個劑量。如果是虛寒的情況,就不應該服用。其他的用法如同經典所記載。